黎少华主编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运营与管理》作为“新网工程”系列丛书之一,是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和科技教育部的指导下,由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组织教学科研骨干集中编写的,旨在帮助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系统了解相关行业标准,掌握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运营管理的基本方法,推动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运营与管理/新网工程系列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黎少华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黎少华主编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运营与管理》作为“新网工程”系列丛书之一,是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和科技教育部的指导下,由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组织教学科研骨干集中编写的,旨在帮助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系统了解相关行业标准,掌握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运营管理的基本方法,推动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内容推荐 黎少华主编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运营与管理》的作者都是相关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相关省部级重点课题的承担人,在制定行业标准和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在十几个省、市进行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了几十家各类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初稿形成后在全国各地的贯标培训中进行了近一年的试用,通过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运营与管理》。 目录 第一章 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概述 第一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基本要求 一、企业品牌 二、网络资源 三、物流配送体系 四、网络管理 五、管理信息系统 六、农化服务 七、网点 第二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发展现状 一、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基本状况 二、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发展趋势 一、从网点扩张向网络体系建设转变 二、从注重销量向打造品牌、塑造文化转变 三、从硬件建设向信息系统建设转变 四、从门店扩张向门店标准化建设转变 五、从专业经营向“一网多用”转变 六、从单业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 第二章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构建 第一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构成要素 第二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连接手段 一、品牌连接 二、制度连接 三、信息系统连接 四、物流配送体系连接 五、资源连接 六、管理连接 第三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管理 一、战略管理 二、品牌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财务管理 五、质量管理 六、信息化管理 七、公共关系管理 第三章 采购管理与质量控制 第一节 农资商品采购管理 一、农资商品采购管理的内涵 二、农资商品采购管理的原则 三、农资商品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农资商品采购流程 一、采购前市场调查与计划 二、制定商品经营目录 三、合理选择采购渠道 四、建立供应商档案 五、购货洽谈 六、商品检验、验收 第三节 农资商品采购的质量控制 一、建立并执行供应商准入制度 二、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三、建立并执行农资商品可追溯制度 四、建立并执行不合格农资撤柜制度 五、建立并执行农资商品计量和价格管理制度 六、建立并执行农资门店商品销售承诺制度 第四章 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定义与功能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第二节 选址与规模 一、配送中心的选址 二、配送中心的规模与数量 第三节 建设要求 一、库区建设要求 二、人员及设施设备要求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要求 一、仓储管理要求 二、配送管理要求 三、信息管理要求 四、专业服务要求 第五章 农资门店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农资门店的内涵 一、农资门店的类别、特征及管理模式 二、农资门店的地位、功能 第二节 农资门店的建设 一、农资门店的选址 二、建设农资门店的流程 三、农资门店的管理模式 第三节 农资门店管理 一、经营资质要求 二、经营面积要求 三、人员要求 四、设施设备要求 五、农资门店安全管理 六、制度文件管理要求 第六章 农化服务 第一节 农化服务的内涵及原则 一、服务的特性 二、农化服务的内涵及现状 三、农化服务的原则 四、农化服务的关键点 第二节 农化服务组织、设施设备和人员 一、农化服务组织 二、农化服务设施设备 三、农化服务人员 第三节 农化服务项目 一、测土配方施肥 二、病虫害防治 三、其他农化服务 第七章 农资供应商评价 第一节 农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一、农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二、建立农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农资供应商评价的方法与内容 一、农资供应商评价指标的选取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三、农资供应商的评价结果 第三节 农资供应商评价及管理 一、确定供应商范围 二、确定供应商评价时机 三、确定供应商评价的内容 四、确定供应商评价的方法 五、确定对供应商评价的控制程度 六、进行供应商评价 七、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 八、对供应商资料的管理 九、制定供应商评价文件 第八章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统一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评价标准的需要 二、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自我评价和专家评审的需要 三、促进农资行业进一步规范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评价主体 二、评价目标 三、评价客体 四、评价指标 五、评价标准 六、评价方法 七、评价报告 第三节 构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三、完备性原则 四、统一性原则 五、灵活性原则 第四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结构及指标 一、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指标体系 二、网络规划评价指标 三、网络建设评价指标 四、网络运营评价指标 五、网络管理评价指标 六、网络服务评价指标 第五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标准 一、历史标准 二、经验标准 三、行业标准 第六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方法 一、综合指数法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七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评价结果 第九章 农资企业项目申报与管理 第一节 农资企业的项目管理 一、农资企业发展与项目管理意识的培育 二、项目分类与项目管理特点 三、项目管理的流程 第二节 项目渠道与项目申报流程 一、涉农项目申报渠道特点 二、涉农项目主要渠道 三、涉农项目的扶持方向与趋势分析 第三节 项目前期准备与项目评估 一、项目前期准备的重点 二、项目定位 三、项目评估 四、专家评审基本流程 第四节 项目申报书的编写 一、项目总论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三、项目条件 四、建设单位情况 五、市场状况分析 六、建设方案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八、项目效果评估 第十章 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网络建设案例 案例一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一、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二、广东天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三、广东天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发展环境 四、广东天禾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优化 案例二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二、辉隆股份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三、辉隆股份竞争优势 案例三 山东烟台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 一、山东烟台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简介 二、烟台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案例四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二、苏农连锁集团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三、苏农连锁集团现代为农服务新体系建设 案例五 杭州萧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一、杭州萧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简介 二、萧山农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情况 三、萧山农资双跨发展走出新路 附录1 GH/T 1061—2010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 附录2 GH/T 1080—2012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3 GH/T 1079—2012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指的是农业生产所需投入的物质资料,通常包括肥料(化肥、有机肥)、农药、农膜、种子、饲料、兽药、农机具及配件等大类。作为农业生产过程的重要投入要素,农资的质量以及农资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与“三农”息息相关,不仅涉及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而且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及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基本要求 农资连锁经营指的是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统一品牌,统一形象,采取统一采购或特许经营等方式,把若干个经营农资、提供服务的门店联结起来以实现规模效益的现代经营组织形式。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指的是以经营农资的企业为依托,通过连锁经营方式,以企业总部、配送中心和门店为主体构建起来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资源共享、规范有序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可以分为经销企业主导、生产企业主导两种形式。经销企业主导型指的是以经销企业为龙头,发展紧密型连锁与加盟型连锁相结合的经营网络。经销企业直营,或发展加盟商,以及和经营门店确立固定的合作关系,以壮大自己的连锁队伍,扩大市场份额。生产企业主导型指的是以生产企业为龙头,以生产企业的产品为基础,投资分销渠道,发展连锁销售网络,以其产品品牌为依托,发展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或者成立农资流通企业,以经营自身产品为主,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形成含生产、配送和销售终端为一体的连锁销售网络。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本质就是利用连锁经营的成熟管理技术,以统一配送为核心,发展销售终端,以扩大销售、节约成本,取得规模效益。企业品牌、网络资源、物流配送体系、网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农化服务、网点等是构成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基本要素。 一、企业品牌 企业品牌是指以企业名称为品牌名称的品牌。企业品牌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进行跨地区的经营活动。 统一的企业品牌,是指一个企业无论其产品种类有多少,销售地域有多广,都使用一样名称、名词、标号或设计的品牌。实行统一品牌策略的企业,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综合塑造大品牌,同时节省大量的广告费用,增强企业信誉。使用统一的企业品牌能够增加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有利于企业美誉度与知名度的提高,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连锁经营在相当程度上是品牌经营,没有好的品牌,农资连锁经营难以做强、做大。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必须始终把创建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等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农资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在严格品牌授权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品牌发展特许经营,吸收加盟店参与,扩散品牌效应。各地农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护农资连锁经营的知名品牌,打击侵犯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违法经营活动。 二、网络资源 1.实物资源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物资源,即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物质形态的固定资产,包括工厂车问、仓库、配送中心、门店、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土地等。 2.资本资源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即为了正常的经营活动如采购产品、工资支出、进行宣传和销售所需要的资金。 3.技术资源 形成产品的直接技术和间接技术以及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维修技术、财务管理技术、生产经营的管理技能等。此外,技术资源还包括信息收集和分析技术、市场营销方法、策划技能以及谈判推销技能等市场拓展的技术。技术资源是决定企业业务成果的重要因素,其效力发挥依托于一定水平的财力和物力资源。 4.无形资源 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必须具有包括信息资源、品牌资源、文化资源等在内的无形资源,特别是要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5.管理资源 管理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企业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它是企业众多资源效力发挥的整合剂,其本身也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要素,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企业资源整体效力发挥的水平。管理资源应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策略。 6.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存在——人员的数量,同时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这些员工内在的体力、智力、人际关系、知识经验和心理特征等无形物质。 三、物流配送体系 农资物流配送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供给和补充农业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物流形态。其流向主要是从城镇向乡村流动。农资物流是农业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前提条件,也是广大农民生产的物资保证。 不同农资连锁经营企业规模不同,经营的农资商品不同,其物流配送体系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农资物流配送体系要因地制宜,引进和开发适宜农资特点和企业实力的物流管理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农资仓储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商品配货电子化。如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的连锁网络基础上,以覆盖全省的农资营销网络为依托,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建设农资质量追溯与物流配送智能服务平台,对农资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将农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在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之间确立同一识别标准和加密认证体系,确保信息的对称、安全和实时更新,从而实现农资商品的信息可识别、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以及农资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与低成本。P1-4 序言 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积极探索连锁经营,连锁经营企业数量不断增长,配送体系日渐完善,经营网点蓬勃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企业2118家;配送中心5311个;连锁、配送网点31.8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21.57万个。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流通效率进一步提升,对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发展进程中,农资连锁经营存在着网点布局不合理、统一配送率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网络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为了加强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规范发展,实现“标准统一、运营高效、管理规范”的目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了一系列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标准化工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后颁布了《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规范》(GH/T 1061—2010)、《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评价指标体系》(GH/T 1080—2012)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配送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H/T1079—2012)等供销合作行业标准,商务部颁布了《农资配送中心运营管理规范》(SB/T 10598—2011)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开展了“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2012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正式把《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与管理规范》列入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上述标准颁布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和科技教育部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与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了多期贯标培训,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标准化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规范化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资连锁经营呈现出规范发展的新局面。 《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运营与管理》作为“新网工程”系列丛书之一,是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和科技教育部的指导下,由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组织教学科研骨干集中编写的,旨在帮助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系统了解相关行业标准,掌握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运营管理的基本方法,推动农资连锁经营网络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本书的作者都是相关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相关省部级重点课题的承担人,在制定行业标准和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在十几个省、市进行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了几十家各类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初稿形成后在全国各地的贯标培训中进行了近一年的试用,通过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本书。 本书编写人员及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王军执笔,第二章由张喜才、李爱莲执笔,第三章由王军执笔,第四章由温琦执笔,第五章由郭伊萍、李爱莲执笔,第六章由李爱莲执笔,第七章由张喜才、郭伊萍执笔,第八章由温琦执笔,第九章由庄一敏执笔,第十章由刘轩收集并整理。黎少华对全书进行了总纂,杨谦负责全书终审。 编写组 2013年6月 后记 本书从酝酿到出版似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年前,“新网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就关注着农业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发展,调研了许多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当时也组织了一些学者和农资行业从业者撰写了一本农资经营网络管理的书稿,但囿于掌握资料的有限和研究深度的欠缺,始终觉得不够成熟,因而一直没有能够付印。2009年,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重新组建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并由我来分管,杨谦院长把合作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定位于合作经济与农村商品流通研究,学院不仅配置了最有研究能力的教师,而且陆续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引进了一批热爱研究事业的年轻博士从事专职研究工作,此后学院的研究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作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直属事业单位,学院一直把“人才培育的摇篮、高层决策的智库、国际交流的平台”作为服务于总社中心工作的基本定位。近年来,学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承担了近20个省部级课题,而且主持制定了十几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骨干队伍。 本书之所以在沉寂几年后重新撰写出版,首先是得益于总社科技教育部争取并赋予我们承担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质检公益科研项目《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及后来的供销总社的相关课题研究和行业标准制定,书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相关课题和行业标准的研究成果。我们始终对总社科技教育部李占海部长和杨荣处长的信任和支持深表感谢。在成书的过程中,总社农资局杨建平局长、龙文副局长都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指导,总社农资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更是和我们的研究人员一起调研、悉心探讨,书中的不少内容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不仅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便利,而且贡献了他们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结晶。中国标准出版社吕杰、王春娥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一直以专业、细心和负责的态度把握本书的质量。在此,我们一并表示由衷的谢忱! 黎少华 2013年6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