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华编著的《周瑜》讲述周瑜不但具有温柔男子的柔性,还具有血性男子的刚性。当曹军大兵压境,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相持不下时,周瑜为了让江东父老免受亡国之痛,他拍案而起,决不以投降换和平,最终帮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可见,周瑜是一位有胆有勇的男子汉,并非《三国演义》中描绘的气量狭小之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瑜/三国人物攻略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希华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希华编著的《周瑜》讲述周瑜不但具有温柔男子的柔性,还具有血性男子的刚性。当曹军大兵压境,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相持不下时,周瑜为了让江东父老免受亡国之痛,他拍案而起,决不以投降换和平,最终帮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可见,周瑜是一位有胆有勇的男子汉,并非《三国演义》中描绘的气量狭小之辈。 内容推荐 本套书选取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孙权、周瑜等八个性格迥异、形象丰满的风云人物,以其丰功伟业或人事关系为线索,集中叙写他们的人生故事,力图以人物为主线勾勒三国的历史全貌。王希华编著的《周瑜》主要介绍周瑜的功业人生,展示他的智慧谋略。《周瑜》故事内容包括结义孙策、智收猛将、辅佐孙权、力荐鲁肃、联刘抗曹、周瑜点兵、初战告捷、连环妙计、横槊赋诗、火烧赤壁等。 目录 少必读《三国》 人物简介——周瑜 主要人物表 结义孙策 智收猛将 顾曲周郎 辅佐孙权 力荐鲁肃 荆州烽烟 联刘抗曹 和战之争 决意抗曹 周瑜点兵 初战告捷 蒋干中计 兵不厌诈 黄盖献策 阚泽诈降 连环妙计 横槊赋诗 谁借东风 火烧赤壁(上) 火烧赤壁(下) 壮志未酬 风云三国进阶攻略 试读章节 结义孙策 公元194年,秋天。 皓月当空,夜深人静。 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军营中一片安宁。 一个年轻的身影在月光下独自徘徊,长吁短叹,良久,转身走回营帐中伏案大哭…… 忽然,一人从外闯入营帐,面向痛哭之人放声大笑:“伯符何故如此伤心?你有心事,为什么不和我商量,哭有何用?” 孙策闻声大吃一惊,急忙站起来一看——原来是父亲的老部下朱治,连忙施礼让座,长叹了一声说:“唉,想我父亲当年独霸江东,何等英雄!而今我寄人篱下,一事无成,又怎能去继承父亲的遗志呢?” 朱治听了这番话,沉思了一会儿,说:“伯符不必烦恼,我有一‘瞒天过海’之计!你去找袁术借兵,就说是……” 东汉末年,皇室统治衰弱。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凉州军阀董卓领兵进入都城洛阳,自任相国,倒行逆施,为所欲为,对人民一味地掠夺残杀,激得天怒人怨,群起而攻之。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联兵讨伐董卓。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率先攻入洛阳,获得了汉朝的“传国玉玺”。孙坚一向以勇猛善战而闻名天下,可惜,几年之后,他在战场上被暗箭射伤,终于不治而亡,年仅三十七岁。 孙坚死后,他的大儿子孙策带领父亲的残部投靠在另一路诸侯袁术帐下。袁术是个疑心极重的人,他害怕孙策将来发展壮大,不利于自己称王称霸。因此,他对孙策光是使用,并不提拔。孙策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却一直得不到袁术的信任和重用,更不必说继承父亲的宏图大业了!孙策常常为此而愤愤不平。 这天夜里,孙策听了朱治的一番话后,茅塞顿开,心中郁闷一扫而光。第二天,孙策求见袁术,说是母亲和妻子现在在舅舅——丹阳(今安徽宣城)太守吴景处;而今丹阳被扬州刺史刘繇围攻甚急,急需去兵援救,愿以父亲留下的传国玉玺为抵押,暂借几千人马去救援母舅。袁术见到玉玺,喜出望外,也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了孙策的要求,立即借给兵士三千、马匹五百。 孙策带领三千人马,和父亲的老部下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等文臣武将选了个吉日起兵。他们一路招兵买马,将到历阳(今安徽和县)时,已扩充至五六千人了。这日,孙策领兵向历阳城进发,忽然,前路烟尘滚滚,一队人马迎面疾驰而来。孙策吃了一惊,立即命令部下摆开阵势,做好战斗准备。 只见迎面而来的兵马,领头一员小将身着银白锁子甲,面如美玉,目似流星,英俊潇洒,气宇不凡。此人见了孙策,滚鞍下马,低头便拜,口称:“大哥,公瑾前来迎候!”孙策也连忙下马,扶起这位小时的伙伴、结义兄弟周瑜。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生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出身于世家大族。周瑜的堂祖父周景、堂伯父周忠,都做过汉朝的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也曾担任过洛阳令。 孙策的父亲孙坚,本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当初,孙坚兴义兵讨伐董卓之时,将家眷迁到了周瑜的家乡舒县。孙策从小志向远大,喜欢结交朋友,尤其是各类英雄豪杰。周瑜则少年英俊,才华出众,誉满舒县。两位少年一见如故,交往日久,友情越发深厚。周瑜见孙策家的住房不宽敞,便请他住到自己家的豪华大宅里,生活是互通有无。两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于是结为异姓兄弟。周瑜与孙策同岁而小孙策两个月,故称孙策为大哥。后来孙策随父征战,不得不离开舒县,与周瑜依依惜别,并相约将来一定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今孙策从寿春领兵南下,当时周瑜的堂叔周尚正任历阳太守,周瑜从家乡来探望叔父,听说孙策军到,赶忙领一队人马前来迎接。两位少年英雄久别重逢,喜不白胜,互诉衷情。周瑜问明孙策的来意,郑重地说:“我愿效犬马之劳,助兄共图大业。”孙策大喜:“我得公瑾相助,大事可成!”随后令朱治、吕范、程普等人与周瑜相见,共同辅佐自己。 周瑜将孙策人马迎进历阳,见过叔父,然后共同谋划下一步的策略。周瑜问孙策:“将军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可知江东有‘二张’两位贤士吗?”孙策摇头说不知。周瑜告诉他:“一人姓张名昭,字子布,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之学,是彭城人;另一人姓张名纥,字子纲,贯通经史,深明诸子百家,是广陵人。这二人为避乱世而隐居江东。现在,我们应该请他们出山,共图大业。”孙策派人去请,两人推辞不肯。孙策又带着周瑜等人亲自去请。宾主双方议论天下大势,高谈阔论,终日不倦。“二张”为孙策的才气、志向和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助一臂之力,后来均成为东吴的重要文臣。尤其是张昭,被任为长史,成为文臣之首。孙策又得两位贤才,非常高兴,与众人一起商议过江攻打刘繇的大计。 这个时期,江东(指长江芜湖以下的江南地区,后指整个东吴之地)有不少地方割据势力,最大的是扬州刺史刘繇,此外还有吴郡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朗,以及地方豪强严白虎等。孙策要占据江东,就必须扫平这些势力,首先必须战胜刘繇。 刘繇,东莱牟平人,是汉室宗亲。他的伯父刘宠曾任汉朝的太尉,哥哥刘岱是兖州刺史,也是当年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刘繇原来的驻地是寿春,寿春被袁术占据后,他便渡江到曲阿(今江苏丹阳),赶走了孙策的母舅吴景,分兵把守沿江一带。 孙策、刘繇隔江对峙,刘强而孙弱。刘繇虽兵马较多,却缺乏认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刘繇不重用有才之士,部下多平庸之辈。比如勇将太史慈自北方来投,有人劝刘繇任他为大将,刘不肯,只让太史慈带几个人巡逻。而孙策虽然兵不满一万,却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更重要的是,孙策每战必身先士卒、奋勇向前,又十分会用有能之士,跟从他的部众人人尽力,以死相报。刘繇不是孙策的对手,失败是必然的。两军初战于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刘繇部下张英被打得大败而回,四千人马及大量粮食、军械均被孙策缴获。刘繇大怒,要斩张英,被人劝下。愤怒的刘繇只好自己带领大批援兵再来迎战孙策。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