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西·文图拉编著的《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会让许多人立刻想起第35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先生正是在1963年遇刺的。包括肯尼迪被刺以及其他各种机密事件,你会在本书里看到一大堆被掩盖了的真相。在本书中,作者对历史记录是否真正反映了当时的事实做了一个近距离的调查,包括从肯尼迪遇刺到9·11事件以及华尔街崩溃等一系列被大多数媒体选择忽略的事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杰西·文图拉//迪克·罗素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杰西·文图拉编著的《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会让许多人立刻想起第35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先生正是在1963年遇刺的。包括肯尼迪被刺以及其他各种机密事件,你会在本书里看到一大堆被掩盖了的真相。在本书中,作者对历史记录是否真正反映了当时的事实做了一个近距离的调查,包括从肯尼迪遇刺到9·11事件以及华尔街崩溃等一系列被大多数媒体选择忽略的事实。 内容推荐 这些几乎会被永久秘存的档案,不仅仅是一部近60年来美国阴暗史的缩写,也是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美国的珍贵资料,更有助于揭开近代发生的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幕后细节。同时,这些绝密文件的公布过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和记录的事件。正如美国进步运动主要推动人物、著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所说:“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 《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作者之一杰西·文图拉从政多年,因此《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中除了提供这些绝密文件的原始资料和数据,还对这些文件的含义进行了政治层面的解读,以及如何利用公众的力量,防止美国政府欺骗公众掩盖真相。对于了解国家格局和政府思维模式,有极大的帮助。 目录 前言: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 二战后的美国绝密文件 1、暗杀:中情局秘密暗杀手册 2、斩首行动:美国暗杀外国领导人的计划 3、传染病实验:使用妓女、囚犯和士兵做性病实验 4、5、6、精神控制:中情局的“生存极限”和“过压反应”研究 7、伪造恐怖袭击:北木行动 8、9、越战大撤退:肯尼迪从越南撤军的计划 10、虚假情报:北部湾事件真相 11、生化行动:美国的生化武器 第二部分 政府、军方和企业的绝密文件 12、与纳粹合作:让战犯为美国工作 13、14、15、战后的纳粹:中情局与纳粹的勾当 16、沃伦报告:中情局对肯尼迪遇刺的“宣传指导” 17、毒品交易:美国与独裁者的毒品贸易 18、19、卢旺达惨案:美国对种族灭绝行为的纵容 20、人体实验:美军的军事实验 21、22、战争后遗症:海湾战争疾病和军人 23、军事监管:以军队应付内乱 24、25、自由与安全:“紧急”拘留和劳改计划 26、应急计划:陆军持续运作规划 27、外交丑闻:美国国务院称俄罗斯是黑手党国家 28、食品与药品黑幕:监管缺失使食物供应陷入危机 29、化学药剂污染:杀虫剂与蜜蜂的死亡 30、生物科技战:美国与欧洲的生物科技企业大战 31、气候异变:气候变迁威胁国土安全 32、黑金:科氏工业大会的财富与权力游戏 第三部分 白宫绝密文件 33、以核武器攻击苏联:尼克松的越南和平计划 34、中情局与总统的斗争:中情局关于尼克松的机密档案 35、镇压异见青年:合并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 36、37、总统大选作弊:选票计数的“技术性”错误 38、39、被操控的2004年大选:修改俄亥俄州的选票 40、窃听联合国:希拉里要求外交官窃听各国政要 41、网络监管:互联网的死亡开关? 42、网络安全:五角大楼与国土安全部的协议 第四部分 “9·11”绝密文件 43、新珍珠港事件:智囊团预料到了“9·11”事件 44、被忽视的警报(1):恐怖分子的飞行计划 45、被忽视的警报(2):布什知道本·拉登的计划 46 国防部的过失:“9·11”事件中竟不拦截飞机 47、定向爆破:世贸大厦的“自由落体” 48、内幕交易:“9·11”事件前的股市异常 49、视而不见:FBI忽视的“交易简报” 第五部分 反恐战争绝密文件 50、颠覆宪法:司法部的秘密计划 51、虐囚丑闻:布什总统为严刑辩护 52、媒体管制:关塔那摩令人震惊的“媒体守则” 53、54、拷问手段:关塔那摩囚犯所受虐待 55、56、人体实验:对囚犯进行的医学实验 57、58、59、酷刑逼供:中情局销毁的92份酷刑视频 60、斩首伊拉克人:美军随意杀死伊拉克囚犯 61、大使馆密电:美国国务院在阿富汗贩毒 62、鸦片经济:阿富汗的毒品交易 63、反思反恐战争:兰德公司的反恐报告 后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查看的资料 试读章节 以下内容摘自美国1997年才解密的一份档案,这份长达19页的档案揭开了中情局参与1954年瓜地马拉政变的部分真相。或许,中情局应该将这份文件命名为“绝密暗杀档案”。文件的内容显示出,在瓜地马拉政变事件中,美国竟然不宣而战,悍然侵入他国,并大开杀戒!很显然,这是一起多人参与、精心策划的阴谋。人们不禁要问,谁是阴谋的背后策划者?又是谁,胆敢师出无名,跨越国界并屠杀无辜呢? 如此侵犯他国主权、越境行鸡鸣狗盗之事,就连美国人自身都深感惭愧。另外,据这份文件揭露,“冷战”期间中情局先后策划了对8位外国领导人的暗杀行动,结果是,其中5位领导人死于非命。中情局“行动处”甚至不惜常年与黑帮和恐怖分子狼狈为奸,伺机刺杀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难道,中情局真的养了一群007?他们真的像詹姆斯·邦德一样,可以草菅人命,然后拍拍屁股,轻松走人?这还真不好说。事实上,这些执行特殊任务的人员,的确每人手头都握有一份行动手册,告诉他们一些“技巧”,例如怎样把人从大厦顶上扔下去,再编一个看上去“合情合理的理由”!手册里有这样一段内容,不免让人停下阅读,想起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发生的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手册里这样写道:“如遇大型活动,须事先选好伏击点,这样方有可能成功射杀被严密保护起来的公众人物或政府官员,并相对安全地脱身。” 中情局的这份手册谈起暗杀宛如家常便饭,其阴险和冷血程度让人不寒而栗。下面,就请一起来看看这份杀人“家常菜谱”的庐山真面目吧: 行动分类 根据暗杀目标对迫近的危险有无察觉、有无防备及戒备的程度等,暗杀行动可以分成不同类型。如果暗杀目标对危险毫无察觉,行动就称为“一般”行动;如果目标已经意识到危险但毫无防备,行动就称为“追杀”行动;如果目标已受到保护,行动就被称为“破袭”行动。 再者,杀手最终是否会跟暗杀目标同归于尽也会改变行动分类。如与暗杀目标同归于尽,杀手就“杀身成仁”;如果成功脱身,杀手就“溜之大吉”。在暗杀行动中,是绝不允许出现除此以外的第三种情况的,也就是说,杀手是绝对不允许活着落入敌人之手的。 另外,还可以根据暗杀行动是否需要隐瞒真相对其进行分类。如需隐瞒并制造目标人物属于意外身亡或自然身故的假象,那此次行动就是“秘密”行动;如无需隐瞒真相,那就是“公开”行动;如果暗杀需要人尽皆知,产生广泛的影响,那就是“恐怖”行动。 根据以上定义,在行刺恺撒大帝这件事上,虽然行动的难度“一般,并且杀手行事后便溜之大吉”,但它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属于“恐怖”式刺杀行动;而对休依·朗 的暗杀则是属于“破袭”式的“公开”行动,结果杀手“杀身成仁”。由此可见,一旦“秘密”行动成功实施,目标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遭到了暗杀。实际上,泰国的××(暂未公开姓名)和凯撒大帝都有可能遭到了“破袭”式的“秘密”暗杀,并且杀手事后都“溜之大吉”。在“追杀”行动中,特情人员通常需要和违法犯罪团伙联手。 序言 本书的名称为《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会让许多人立刻想起第35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先生正是在1963年遇刺的。包括肯尼迪被刺以及其他各种机密事件,你会在本书里看到一大堆被掩盖了的真相。事实上我在写上本书《美国阴谋》时就有了创作本书的灵感。在本书中,我对历史记录是否真正反映了当时的事实做了一个近距离的调查,包括从肯尼迪遇刺到9·11事件以及华尔街崩溃等一系列被大多数媒体选择忽略的事实。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这些文献的获取大都符合“信息自由法案”(FOIA)的要求——我终于意识到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性。我决定看看如果把掌权者希望隐藏的某些文献公之于众,我们能挖出什么新的内幕。 本书涉及的所有内容都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虽然有些在被维基解密网解密泄露之前都属于“机密”。维基解密网解密的事我们稍后再谈,在此之前,我先表明我的担心:我们正在朝着肯尼迪总统对大家做出警告的那个方向前进。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记载,目前有85.4万人掌握着美国最高机密的安全审查许可证。在1996年至2009年这段时间里,新的机密增加了75%,而涉及这些秘密的文档从1996年的560万增加到2009年的5460万。每年被政府归入最高机密的文档高达1600万份。如今,政府所做的任何事几乎都被认定为机密。现在是时候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继续对政府的外交事务或内部运作熟视无睹?难道所谓的机密不是在保护掌权阶级的利益,并允许他们继续掠夺我们的利益?难道这不是长在民主身上的一颗毒瘤? 当巴拉克·奥巴马赢得2008年总统选举后,执政第一天他就宣布了“政府开放计划”,我倍受鼓舞。“我坚信法官路易斯·布兰德斯曾说的‘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奥巴马说,“我也深知重建透明不仅出成绩,而且是赢回民众对政府信任的最可靠方法。没有信任,我们就没法完成美国民众对我们的希望,他们把我们放到这个位置上,就是希望我们带来的改变。”经历了布什政府8年的掩盖甚至欺骗,这一论调听起来像是个受欢迎的救赎。奥巴马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对FOIA的要求“持欢迎态度”,并据此为将要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府先前限制的大量信息做好准备。 但是目前为止情形并没有按照奥巴马确定的方向发展。2010年3月由非盈利机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资料库公开的一份审计发现,接受FOIA要求的机构不到联邦90个机构中的三分之一,变化甚微。少数部门——农业部、司法部、管理和预算部以及小企业管理部——因取得进展获得高分。但国务院、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达成的要求很少,同时拒绝执行的机构比较多。资料库主任汤布兰顿说:“大多数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那以后形式开始不断恶化。2010年 的6月份,《纽约时报》花了整整整一个版面详细阐述了奥巴马政府对惩罚向媒体泄露信息的人比布什政府更加严厉。在他出任总统的头17个月里,奥巴马在惩治泄密者方面已经超越了先前的每一位美国总统。托马斯·A. 德雷克就职于国家安全局,他选择向巴尔的摩《太阳报》透露消息。目前他正面临包括不合理处理机密信息在内的十项重罪指控,将因此面临多年的牢狱之灾,因为他了解到政府将数以亿计的纳税人缴纳的税费投放到了失败的项目上。一个FBI译员因将一些机密文档转交给某博主而被判处24个月的牢狱。前中情局官员杰弗里·斯德林也因未授权泄露国防信息遭到指控。五角大楼也逮捕了22岁的陆军情报分析员布拉德利·曼宁,因为他向维基解密网泄露了令人震惊的美军直升机向巴格达平民开枪扫射的视频。 2010年9月份奥巴马司法部引用所谓的“国家机密论”成功的使一联邦法官否决一起“非常规引渡”的起诉(“非常规引渡”实际指的是将绑架、恐怖嫌疑分子引渡到国外扣押折磨)。实际上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德一度坚决拥护布什政府关于两起涉及非法扣押和折磨的重大案件声明。 后记 如果你对追踪文件线索有兴趣,那么在下文中列举的内容,就可以让你大饱眼福了。我在为这本书搜集素材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特别的内容。现在,是时候从这些“过时的信息”里谋利了,我们要从这些保密者手中夺回我们的民主。 维基解密: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会有人知道在哪里找到朱利亚·阿桑奇的团队吗?现在,就可以登录WWW.mirror.wikileaks.info的页面。他们有一个关于镜像网站的增长数字列表,用来发表国务院电报和其他文件。维基解密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它的网页创建于2006年。经过几年的运营,他们已经拥有了包含上百万文档的庞大数据库。他们从匿名的信息来源和新闻泄露得到个人信息、秘密和机密文件,并将其公布。 地下卷宗:这一网站创建于1996年,主机位于美国境内。“地下卷宗欢迎披露各种被世界各地政府禁止发表的文件,特别是关于言论自由、个人隐私、密码学、军民两用的技术、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和政府秘密的材料,但并不仅限于这类题材的资料”。他们已经拥有了54,000多份文件,其中包括被封锁的驻伊拉克美军被杀事件、传说中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等等。他们将由政府和个人披露的机密文件刻录到两张DvD光盘上,以25美元的价格出售。请点击网址http://cryptome.org浏览精彩信息。 国家安全档案馆:这座档案馆位于华盛顿大学校区,实际上是一座独立的研究所和图书馆。馆内有一个惊人的储藏室,里面的政府文件按照主题、历史、时间进行分类,上至古巴导弹危机,下至阿富汗战争,包罗万象。他们用各种方式得到这些文件,包括《信息自由法》、《强制性解密审查法》、总统文件的收藏品、国会议事录和法庭证词。档案馆保存了里根、布什、克林顿办公室的上百万页白宫电子邮件记录。点击www.nasrchive.org浏览他们所收集的大量材料吧。 政府阁楼:这个网站公布了上百份有趣的联邦政府文件的电子副本,这些副本都是根据《信息自由法》获得的。他们最近修改了文件目录,将文件分为四方面内容:国防部;司法部;行政部门,白宫和立法机构;美国政府独立机构,政府企业和州/杂项记录。网站为www.governementatatic.org。 公共情报:行政主管迈克尔·海恩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国际合作研究组织,目的是让任何人都能接触到网络上的匿名文件和信息。在不到两年的运营时间里,这个网站公开了上千份保密文件,涉及的问题包括国家安全、阿富汗战争、银行业和国际金融,以及政府和公司监控。这个网站拥有美国融合中心所提供的最大数量的文件,可供公众浏览。”网站为http://publicintelligence.net。 玛丽·法瑞尔基金会:这个非营利性组织能为你提供最佳资料,例如20世纪60年代刺杀事件、水门事件、水门事件后背滥用的调查情报。这座数字档案馆拥有120万多页的文件、政府报告、书籍、论文和多媒体资料。登录网站:www.maryferrell.org。 开放政府:该联盟由新闻记者、大众用户、“健全政府”团体、藏书组织、环保人士、劳工和其他组织组成,其目的是使联邦政府扩大开放程度。他们是无党派人士,包括进步人士、自由意志主义者和保守派人士。详情见:www.openthegovemment.org。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