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说中国(民俗)
分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作者 翟文明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翟文明编著的《话说中国(民俗)》收录中国民俗最精彩、最灿烂的内容,以地域性和民族性为基点,追溯其起源,勾画传承演变,剖析精神内涵,诠释原始意义,使读者不仅在宏观上了解绚烂的中华民俗,而且微观上把握每项民俗事项的来龙去脉和精神特质。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同时,本套丛书还在各卷本中穿插了若干知识链接和小栏目,以增强读本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

翟文明编著的《话说中国(民俗)》收录中国民俗最精彩、最灿烂的内容。《话说中国(民俗)》为了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增强信息量,避免阅读时的沉滞感,通过流畅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和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让事实说话,以实物为证,还原历史真相,将中国历史文化立体、全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以新视角、新层面看见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目录

黑、吉、辽民俗文化圈

 掏“仓”猎熊

 打糕、冷面

 鱼皮、兽皮作衣裳

 木屋、窝棚

 “坐福”、“开脸”

 “奠雁”、“席宴”

 悬弓、抓周

 树葬亡魂

 狗拉爬犁

 萨满跳神

 冰雪节

 射柳、叉草球

 扭秧歌

 二人转

 皮影、木偶戏

豫、冀、鲁、晋、陕民俗文化圈

 “二十八,蒸枣花”

 住窑洞、贴炕围

 白羊肚毛巾、红兜肚

 百家农裳百家饭

 “随身饭”、“离娘肉”

 “坐帐”、“上头”

 “供鸡”、“点汤”

 元宵闹花灯

 七夕乞巧节

 遛鸟、养鱼

 放风筝

 斗鸡

 正月十五闹社火

 挠羊赛

 几曲黄河阵

 安塞腰鼓

苏、浙、湘、鄂、赣民俗文化圈

 “谢蚕花”、“轧蚕花

 “女儿酒”陪嫁

 “咂酒”、“油茶”、“合渣菜”

 吊脚楼

 土家服饰

 乌篷船

 “邀山歌”

 “筷落地,吃不及”

 端午节,吃粽子

 浙南龙灯

 绍兴社戏

 赛龙舟

粤、闵、海南、台湾民俗文化圈

 “功夫茶”

 “柴头”、“蜡烛”

 土楼、围屋

 惠安女装

 “讴莎瑶”

 膜拜“泗州佛”

 祭拜床脚婆

 二次拾骨葬

 除夕守岁

 “扛猪赛”、“打猪赛”

 “盘王节”上赛歌舞

 广州迎春花市

 妈祖崇拜

 儋州山歌

 田间“禾楼歌”

云、贵、川、桂民俗文化圈

 云南马帮

 傣家竹筒饭

 成都茶馆龙门阵

 银农绣饰妆苗女

 吊脚竹楼干栏居

 石砌方楼好雕饰

 石板房

 溜索渡江

 “送童子”

 泼水抹灰

 泸沾湖走婚

 夜半偷妻进家门

 “上刀梯”、“跳云台”

 僰人悬棺

 傩巫跳神

宁、甘、新、蒙民俗文化圈

 吐鲁蕃“坎儿井”

 “罐罐馍”

 祝酒歌

 蒙占包

 新疆花帽

 牛皮筏渡河

 问话对歌考女婿

 “火卜”命名

 “姑娘追”

 宁夏“花儿”

 维吾尔族歌舞

 西藏、青海民俗文化圈

西藏、青海民俗文化圈

 糌粑、酥油茶

 青稞洒

 碉楼

 身阔袖长数藏袍

 接亲泼凉水

 迎娶新娘

 鸡肝卜卧

 成年梳辫礼

 水葬送终

 “上马酒”

 献哈达

 “拉伊”、“花儿”

 赛牦牛

 门巴戏

 热贡唐卡

试读章节

木屋、窝棚

长期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密林中的鄂伦春人,吃住都离不开森林,如随处可见鄂伦春族人居住的漂亮木屋“木刻楞”,就是他们利用森林资源的创造。这种木屋用原木搭建,不加任何装饰,有着独特的山林风格。屋内的树墩桌凳和木板睡床,透出浓烈的山间野趣,而原木墙上挂着的猎枪、猎刀和兽皮、猎物,又使木屋平添了一股鄂伦春族猎人的豪放气概。在吉林长白山区,人们也是用这种方法建造木屋。

由于从上往下看这种木屋的四墙如同过去水井的井框,因此有的书籍中将这种木垒房屋称为“井干式房屋”。但不同的是,长白山区的木屋外壁用泥抹平后还要用石灰刷白,屋顶不铺木板而是覆以原木劈成的木瓦。远远望去,这些木瓦的颜色,有的金黄,有的灰白,有的黝黑,在雪白的外墙映衬下,显得格外别致。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木屋连烟囱也是利用朽倒中空的枯木树干做成,还有的木烟囱是用四块木板拼捆在一起,里边套抹上胶泥而成。在长白山区的朝鲜族人村庄中,这种木板烟囱极为常见,它们在山墙边挺立成排,着实别具风采。同样是木材,这里的人们用来做烟囱却不会被烧毁,实在令人叫绝。据日本科学家最新研究,居住在木屋中非常有益于人身体健康。没想到,这种原始木建房屋,居然符合现代科学道理,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大、小兴安岭中还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窝棚式住宅,这一类住宅完全由木头搭建,形式简单,建造方便,充满着野趣,是山林“穹庐居”的典型。长期以来,鄂伦春族人、鄂温克族人和赫哲族人都喜爱住窝棚。在供人居住的窝棚中,正对门口大多供奉神位,四周按长幼、男女尊卑分布着一个个铺位,窝棚中央则是常燃不息的火堆。窝棚里的摆设虽然较为简陋、原始,却另有一番温馨洋溢其中。能在这样的“居室”中小住一回,恐怕也是难得的享受。

东北地区还常见到土坯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因此房屋保暖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土坯房是用土坯垒砌屋墙加盖草顶而建成的房屋。这种土坯房一般是坐北朝南,屋顶大多覆盖厚厚的“盖房草”,大大的木格窗从外面贴上窗纸,既有利于采光,又可遮挡风寒。屋内的南、西、北三面是火炕。火炕烧热之后,即使是数九隆冬,屋内也会暖气融融,毫无寒意。根据使用的泥土和其他材料的不同,土坯可分为黑土坯、黄土坯、砂土坯和木棒土坯,此外还有一种名为“垡子”的土坯。

“坐福”、“开脸”

满族是一个重视礼仪的民族,其中婚俗礼仪最为丰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东北地区满族人的结婚礼俗既融入了许多汉族的婚俗成分,又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特有的传统,令人回味。

婚礼当天的正午,新郎家要举行被称为“撇盏”的祭祀神灵的仪式。仪式开始后,只见院内设置的神桌上供奉着猪肘肉和白酒三盅。新郎和新娘面向南方跪在神桌前,身穿祭祀服的萨满或宗族长者单腿跪在神桌左侧,用满语吟唱歌调,乞求神灵保佑新婚夫妇幸福美满,白头偕老。每唱完一段,就用尖刀割下一片肉抛向空中,再端起一盅酒,浇洒在地上,如是三次而毕。随后便是鼓乐齐鸣,婚礼的喜庆气氛此时达到高潮。

同汉族婚礼不同的是,满族人在拜完天地之后并不是马上“入洞房”,而是先进入事先在院中搭建的帐篷。新娘在进入帐篷之前,新郎先要用马鞭、秤杆或拜杆将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挑下放在帐篷顶上,接着新娘跨过门口的马鞍走进帐篷,面向南坐在下面放着一把斧头的坐垫上,开始“坐福”,也叫“坐帐”或“闷性儿”,要一直坐到晚上才能下地。在这当儿,伴娘要用红色丝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并改梳戴钿子、插扁方的“旗头”。在此期间,新郎要一直站在帐篷外守卫,不可离开,直到天黑为止。  夜幕降临了,新郎还是不能马上进入帐篷,而是要背着行李围着帐篷走圈,边走边试探着问新娘“留不留宿”,直到新娘回答“留宿”时才可走进帐篷。可是新娘往往由于害羞而不吱声,这时参加婚礼的姑娘们会趁机隔着帐篷冒充新娘高喊:“不——留——!”新郎只好接着走圈,直被闹得满头大汗,焦急不安,逗得旁人发出笑声。最后,新郎的兄嫂或族兄嫂出面干涉,新郎才得以解脱,进入帐篷。

新郎进入帐篷后,便要与新娘一起喝交杯酒,吃喜饽饽,这叫做行合卺礼。.随后新婚夫妇还要来一场争抢竞赛,看谁能获胜先坐在被子上,据说这预示着今后谁在家中占据上风。这种“争坐被上”的场面也是充满风趣,新娘不再害羞扭捏,新郎也一改白天的拘谨,二人在炕上你推我挤,争得‘不可开交,直到一方获胜或者二人同时坐在被子上为止。满族人新房内的床铺也讲究由父母子女俱全的“全科人”铺设,并在被褥上撒上枣、栗子、花生、桂元等,象征“早生贵子”。被子中间还要放上一支如意或苹果,象征“平安如意”。新房铺好之后,还要“响房”,即在新房内奏乐。

P16-18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无论翻开哪一页,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不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英国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过:“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累积起来的灿烂文化,已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对于我们民族精神与文化性格的塑造,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充实人生;只有反思历史,才能更好地认清方向,造福社会。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十余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16卷本《话说中国》系列丛书。本丛书包括历史卷(上下)、文学卷、绘画卷、书法卷、地理卷、山川卷、国宝卷、考古卷、佛教卷、道教卷、服饰卷、民俗卷、建筑卷、园林卷和文物卷,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16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将中国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同时,本套丛书还在各卷本中穿插了若干知识链接和小栏目,以增强读本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

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伟大与辉煌,我们在编辑体例上采用了图文互注的形式。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精选了6000多幅精美的图片,包括遗址复原图、文物照片、名人画像、山川风光、社会情景图以及各种图表等,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文联袂,相得益彰,立体凸现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深厚历史底蕴,充分照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使读者获得持续愉悦的审美享受和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历史作为人类既往行进、发展的记录,原本就是多元多面、错综复杂的。本丛书为了适应快节奏的时代步伐,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增强信息量,避免阅读时的沉滞感,通过流畅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丰富精美的图片和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让事实说话,以实物为证,还原历史真相,将中国历史文化立体、全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以新视角、新层面看见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