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源,现在我们因过度开发常规能源,造成全球变暖,也使这些常规能源资源面临枯竭。人类需要发展,人类需要进步,我们需要更加环保的低碳新能源。《绿色能源》(作者《绿色能源》编委会)图文并茂,全彩四色印刷!
《绿色能源》(作者《绿色能源》编委会)图文并茂,全彩四色印刷!
《绿色能源》收录了绿色能源的发展前景;绿色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比较;绿色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能;永不枯竭的能源——风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人类的终极能源——氢能等内容。
所谓太阳能是指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广义的太阳能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能的直接转换。太阳能比我们所知道的还要厉害的多。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储存下来的太阳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而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我们平时所说的太阳能,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上形成生物后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减少的情况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主动式利用(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有很多别的能源所不具备的特点,比如说其具有普遍性。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不用开采和运输。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50×1018千焦,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达335~837干焦/平方厘米.中值为586千焦/平方厘米。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特别是西北一些地区超过3000小时。我国大陆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度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度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而且太阳能不会造成危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造成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再一个特点就是太阳能的能源巨大,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标准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太阳能还具有长久性。只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储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只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但是太阳能也不是万能的,在具备以上优点的同时,还有很多的缺点。
首先,它过于分散。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因此,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
其次,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因为要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
第三,太阳能利用的效率较低而且成本很高: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大多都是在理论可行,技术上也成熟。但因为太阳能利用装置成本高、效率偏低等因素,使得太阳能的利用并没有过于广泛。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都会受到经济性的制约。 就目前情况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暖房等方式。
太阳能除了我们日常见到的热水器之外,还用于发电。说到太阳能发电,首先就要讲一下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几乎全部以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工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