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之变迁
重建中国现代小品散文理论的言说空间
散文理论的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对散文核心范畴的一种阐释
“讲真话”:当代散文的一个学术命题——关于当代散文中“讲真话”的阐释
“丰富”何以成为我们的“痛苦”——新世纪散文创作与理论态势的一种谱系学分析
从文体自觉到生命沟通——论现代散文的艺术建构与审美接受
走向塔尖——京派纯散文理论研究
京派散文批评的文化美学意蕴
俞平伯散文理论的古典资源
朱自清和俞平伯:京派散文的两极
论鲁迅散文与司马迁《史记》
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
鲁迅的转变与“小品文的危机”
解放区杂文类型论
《青色魇》——沈从文40年代对佛经故事的重说
从文化塑形看沈复与林语堂的文化情怀
被“言说”的“角色期待”与“角色真实”——张爱玲散文文化意味的复杂性
大陆近20年文史游记的发生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学者散文的内涵与审美特性
20世纪90年代后“后鲁迅风”随笔杂文的“文化批评”主题
21世纪初随笔简论
诗化散文、文化散文与任蒙散文
文化会通:奇妙的思维方式——浅论金克木晚年散文随笔
诗化散文与现代性——以余光中为例兼和杨朔比较
中国台湾岛20世纪的变迁容颜:黄春明散文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王鼎钧作品在大陆研究和传播过程的考察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