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柳亚子自述(1887-1958)/人民日报近代中国人物自述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柳亚子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柳亚子编著的《柳亚子自述》内容介绍:郭沫若评柳亚子:“是一位典型的诗人,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他是南社三位发起人之一,维护南社达二十余年之久,在反清反袁反军阀斗争以及响应新文化运动中,都起着积极作用。”亚子是江苏吴江黎里镇人,生于一八八七年五月二十六日。父亲钝斋、叔父无涯。都学养有素。他崭露头角,当然渊源于家学。至于个性的倔强,他自己说是“遗传于父亲者为多”。母亲费漱芳,曾从名士徐山民的女儿徐丸如读书,《诗经》和《唐诗三百首》,都能熟练背诵,所以亚子又得力于母教。他名慰高,字安如,读了西方名著《民约论》,改名人权,宇亚卢,以亚洲的卢梭自居,亚子的取名,即从亚卢而来。更慕南宋词家辛弃疾的为人,又袭用弃疾为名,复号稼轩。顾青瑶女士为他刻了“前身青兕”四字小印,更以青兕为别署。

内容推荐

柳亚子编著的《柳亚子自述》内容介绍:谈到亚子的性格,有和常人不同处,他既天真,又复率直,知道他性格的,都乐与之交,不知道的,有时竟受不了。他和柳非杞通讯很勤,积累了数百通,非杞拟为他编刊《柳亚子书简集》,亚子反对说:“等我死了以后再讲吧!”实则亚子的字很难认识,并不是草书,而是他自创的一种简体字和象形字,他自己说:“我写字的毛病,就是太快、太随便,倘然把一个一个的剪碎了,连我自己也会不认得的,这如何要得呢!有书画家楼辛壶批评我,说我的字是意到笔不到,此语我极佩服,但写时总是贪懒,贪快,不肯痛改。简琴斋说我是唐人写经体,恐是讲笑话吧。”亚子写信是如此,可是写条幅尺页却不然,行格气息都很好,所以他在重庆曾订润例卖过字。他又在致非杞信中,谈到他的斋名:“我的书斋名有不少,但有长用和暂用之别。譬如磨剑室,我是十七八岁就用起的,我的诗集,就叫《磨剑室诗集》,那是长用的。那礼蓉招桂之盦,是从日本回来用起的。至于乐天庐,在日本时用,回来就不用了。那活埋庵,是国军西撤后所用,将来胜利到来,或是我个人离开上海,这时活死人要自由行动,无需埋起来,自然也用不着了。”这些话,都是很风趣的。一起来翻阅《柳亚子自述》吧!

目录

柳亚子(代序)

第一编 自传

自传

第二编 自撰年谱

自撰年谱

第三编 五十七年

一 开场白

二 从甲申到甲午

三 从甲午到戊戌

四 从戊戌到癸卯

五 从癸卯到丙午

后记

第四编 八年回忆

一 楔子

二 抗战开始

三 活埋时代

四 哑铃式的香港

五 在颠沛的旅程中

六 最高潮的桂林

七 平乐和八步

八 重庆一年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在我呱呱堕地的时候,我的家庭,真是一个美满的家庭。所谓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在我是当之无愧的。原来上文讲过,秀山公和古楂公是一对非常亲爱的兄弟俩,但秀山公年寿不很长,中年逝世,又无子息;而古楂公却生有两子,长讳兆青,字起亭,次讳兆薰,字莳庵。古楂公便拿起亭公过继给秀山公,承受了他的遗产,可是起亭公逝世更早,也无子嗣。莳庵公生两子,长讳应墀,字笠云,次讳应奎,字芝卿。莳庵公复命笠云公过继给起亭公,而芝卿公则剩下来作为他自己的儿子。可是不幸得很,芝卿公未婚早逝,接着连笠云公也去世了。笠云公生两子,长讳念曾,字寅伯,号钝斋;次讳慕曾,字巳仲,号无涯。钝斋公是我的父亲,无涯公是我的叔父。于是莳庵公复命无涯公还后本生,算是芝卿公的儿子,而钝斋公则继承笠云的宗祀。我家从逊村公起,分为三支,各建房屋。长房在东边,号为东墙门;次房在中间,号为中墙门;小房在西边,号为西墙门。等到秀山公逝世以后,中墙门的血系实在已经是断绝的了。便由起亭公和东墙门的一位羹梅公名兆元的,并嗣给秀山公。起亭公逝世以后,再把笠云公和东墙门的一位鸿轩公,名应磐的,并嗣给起亭公。于是中墙门分而为四,他们占据了四分之三,我们却只占据了四分之一罢了。我们的作风,和东墙门的作风不大相同。他们是“朝天串头绳”之后,工于心计,长于聚财。收起租来也要比我们多收一些,所以家计蒸蒸日上了。但文学方面,却当然比不上我们。我们西墙门一支呢,自己勤俭持家,不大浪用,而肯结交宾客,撑柱义举,收租也比他们公道一些。讲文学呢,自然我们的读书种子比他们要优秀一些了。莳庵公是我的曾祖父,他是以道德文章负乡里重望的。他中过举人,做过教官,却告老不仕,家居养晦,除了读书以外,便喜欢做做善事,乡人有老佛之称。勤于学问,有《东坡词编年笺注》和《胜溪钓隐诗词录》各若干卷,今藏于家,我的曾祖母邱太夫人,更是一位好人。邱氏为黎里(亦属吴江)望族,她的祖辈和父辈,是有五位有诗集行世的。她虽然不是个才女,却也通达大义,和莳庵公真是天生一对、地生一双的好配偶。讲到美中不足呢,就是我祖父笠云公的盛年长逝了。笠云公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天分很高,又肯用心读书,诗文以外,兼治地理洋务之学,在当时都是冷门货。他有赋稿两卷,又有《补魏源海国图志》若干卷,可惜到我去找寻时,都已不见,只有舅祖父凌退修先生所辑录的《松陵文集》中间,还保留着几篇他的遗文罢了。我祖母凌太夫人,就是退修先生的姊姊。莘塔凌氏,不是我们上面讲过,是分湖三大世家之一吗?他们也有东墙门、中墙门、西墙门之分,退修先生是西墙门的台柱子。他中过举人,做过部郎,办过河南义赈,救活饥民无数,听说河南境内当时还建有他的生祠呢。我祖母的性情很高傲,脾气也很特别。大概祖父逝世后,她的刺激太深了吧。身体也不大好,终年躺在床上。她喜欢清洁,请了四个女工,弄了几十把水壶,什么面盆、脚桶,都有一定的安排。做事必先洗手,洗手用的水,也有一定的次序。先用这壶,然后再用那壶,家人有“弄水太太”之称。P49-51

序言

郭沫若评柳亚子:“是一位典型的诗人,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他是南社三位发起人之一,维护南社达二十余年之久,在反清反袁反军阀斗争以及响应新文化运动中,都起着积极作用。”亚子是江苏吴江黎里镇人,生于一八八七年五月二十六日。父亲钝斋、叔父无涯。都学养有素。他崭露头角,当然渊源于家学。至于个性的倔强,他自己说是“遗传于父亲者为多”。母亲费漱芳,曾从名士徐山民的女儿徐丸如读书,《诗经》和《唐诗三百首》,都能熟练背诵,所以亚子又得力于母教。他名慰高,字安如,读了西方名著《民约论》,改名人权,宇亚卢,以亚洲的卢梭自居,亚子的取名,即从亚卢而来。更慕南宋词家辛弃疾的为人,又袭用弃疾为名,复号稼轩。顾青瑶女士为他刻了“前身青兕”四字小印,更以青兕为别署。

他十七岁,入上海爱国学社,从蔡元培、吴敬恒、章炳麟、邹容诸人游,始谈革命。十八岁,入金天翮所办的自治学社。十九岁,与冯绍清发起苏苏女学于苏州。二十岁至上海,由高天梅、陈陶遗、马君武、刘申叔的介绍,入同盟会,复以蔡元培的介绍,加入光复会。主办健行公学,发行《复报》。秋天回到家乡,和郑佩宜结婚,伉俪甚笃,且刻了“佩宜夫婿”的印章。二十三岁,与高天梅、陈巢南、朱少屏、姚石子办南社,以文学倡导革命,犄角同盟会。初仅十七人,一直发展到了一千一百多人,成为大规模的文学革命集团。他自称为“革命军的马前卒”(按邹容亦自称“革命军的马前卒”)。民国成立,由雷铁压介绍,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没有数天,便托病辞去。历主上海《天铎报》、《民声报》、《太平洋报》笔政,以敢言称,尤其在《天铎报》署名青兕,更为锋利。丁父忧归乡,沉酣典籍,网罗吴江人所著的书,达千余种。辑《吴江县志》、《分湖全志》、《分湖诗文词徵》,都刊印成书。后与邵力子、陈望道、叶楚伧、胡朴安、余十眉等创新南社。三十八岁,国民党改组,入了国民党,组织吴江县党部,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委,出席广州二中全会,忽然有所感触,拂袖归隐。军阀孙传芳借端要逮捕他,缇骑四出,到他家里搜查。他匿在复壁中,瞑目待尽,默成一诗:“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长啸一声归去也,世间竖子竟成名。”结果未被发觉,得以脱险。即化名唐隐芝,逃到上海,编《苏曼殊全集》。四十一岁那年五月去日本东京,住乐天庐。过了一年归国,把所写的诗篇,取名《乘桴集》,刊印出版。抗战时期,他流浪重庆、桂林、香港,自比行吟泽畔的屈原。有一位画家便把亚子作为模型,画了一幅屈原像,亚子非常喜欢,郭沫若曾草《今屈厚》一文,收在《天地玄黄》集中。

他潜心南明史研究,搜集了很多和南明有关的典籍,钱杏邶、谢刚主又提供了很多资料。他写了《南明史料书目提要》,经过兵燹,又写《忆劫灰中的南明史料》,这许多都收入在他的《怀旧集》中。他一方面埋头故纸堆中,另一方面也关心国家大事,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全面抗战,反对蒋介石的阴谋发动内战。他电蒋方中央党部。有云:“中枢负责当局,借整顿军纪之名,行排除异已之实。长城自坏,悲道济之先亡;三宇埋冤,知岳侯之无罪。舆论沸腾,市民切齿。而当事者无悔祸之心何也?”结果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他在重庆时,和毛主席有过二次交往。解放后,应毛主席的邀请,前往北京,在途中他有一诗:“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及和毛主席把晤,更有“二十三年三握手,陵夷谷换到今兹”的诗句,都足以表见他对新政治、新社会喜悦的心情。他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历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中央曾派一位警卫员李全然,为他服务,非常周到。亚子有诗:“此是人民新战士,老夫耄矣合低头。”他住居颐和园中,常和叶剑英、邓小平、董必武、徐特立等领导同志往还,且作诗赠给他们。

他于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逝世,照旧历算,恰为五月初五端阳节,屈原投汩罗江,也是这一天。南社同社赵赤羽有诗挽他:“年年屈原节,凭吊共端阳。”他的夫人郑佩宜直至一九六四年病殁。所有遗书六七万册,字画文物,如文嘉的《垂虹亭图卷》、文伯仁的《石湖草堂图卷》、太平天国极珍稀的文献,及他自己所用的印“列宁私淑弟子”、“礼蓉招桂之龛”等若干方,都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及苏州博物馆、北京博物馆。他平素保存的所有信札、诗笺、传单、说明书以及种种票券,有数十箧之多。他的姨甥徐孝穆为之一一整理,归于公家。子锡礽,号无忌,师事万继长,万也是南社社友。女无非、无垢合著《菩提珠》一书,解放后,又为父编《柳亚子诗词选》,一九五九年,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所选的诗词,自一九○三年起,至一九五一年止,仅《磨剑室诗词》的一部分。亚子还有义女三人:陈绵祥、谢冰莹、萧红(真姓名为张通莹)。他所编刊的书很多,如《中华民国开国杰士传》、《皇明四朝成仁录》、《磨剑室藏革命文库目录》、《南社丛刻》《南社通讯录》、《流霞书屋遗集》《陈蜕厂诗文词集》、《宁太一遗书》、《庞檗子遗集》、《陈勒生烈士遗集》、《周实丹烈士集》、《阮梦桃烈士集》、《冬花诗集》、《女弟侠侬遗文》、《女弟英侬遗诗》、《张秋石女士遗文》、《曼殊遗墨》、《曼殊全集》《巢南先生五十寿言集》、《春航集》、《子美集》、《吴中十女子集》、《郭灵芬手写徐江莽诗》影印本、《陈复纪念集》等。又《羿楼客籍》两册,乃来访客人的留名。以上许多书,有些醵资印行,有些独资印行,耗金以万元计。听说新南社社友毛啸岑曾编写《柳亚子传》十万言,惜于四凶横行时散佚,没有发表过。

谈到亚子的性格,有和常人不同处,他既天真,又复率直,知道他性格的,都乐与之交,不知道的,有时竟受不了。他和柳非杞通讯很勤,积累了数百通,非杞拟为他编刊《柳亚子书简集》,亚子反对说:“等我死了以后再讲吧!”实则亚子的字很难认识,并不是草书,而是他自创的一种简体字和象形字,他自己说:“我写字的毛病,就是太快、太随便,倘然把一个一个的剪碎了,连我自己也会不认得的,这如何要得呢!有书画家楼辛壶批评我,说我的字是意到笔不到,此语我极佩服,但写时总是贪懒,贪快,不肯痛改。简琴斋说我是唐人写经体,恐是讲笑话吧。”亚子写信是如此,可是写条幅尺页却不然,行格气息都很好,所以他在重庆曾订润例卖过字。他又在致非杞信中,谈到他的斋名:“我的书斋名有不少,但有长用和暂用之别。譬如磨剑室,我是十七八岁就用起的,我的诗集,就叫《磨剑室诗集》,那是长用的。那礼蓉招桂之盦,是从日本回来用起的。至于乐天庐,在日本时用,回来就不用了。那活埋庵,是国军西撤后所用,将来胜利到来,或是我个人离开上海,这时活死人要自由行动,无需埋起来,自然也用不着了。”这些话,都是很风趣的。

(《南社丛话》)

后记

本书《柳亚子自述》,是柳亚子先生四种自传的合编,第一编:自传;第二编:自撰年谱;第三编:五十七年;第四编:八年回忆。书前有郑逸梅先生《柳亚子》一文作为代序。

柳亚子先生初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改字亚子,江苏吴江人。生于一八八七年,卒于一九五八年。柳亚子先生系老同盟会会员,清末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领导者,民革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有影响的革命者,也是研究南明史的专家。因与毛泽东诗词唱和而闻名遐迩。

此次重排,以《柳亚子文集》本(柳无忌、柳无非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为底本,谨此致谢。

编者

二○一一年六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