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所有认识罗阳的人,得知噩耗后均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在众人眼里,罗阳的身体是那样健壮,平常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怎么能一下就“没了”?
在众人的心里,罗阳是上万人大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大家的主心骨,是千钧重担也压不弯腰的响当当的汉子,是那样刚毅、坚强,怎么能一下子就离大家而去?
没有人能想明白。
没有人能够相信和接受。
可是,这是真的。
罗阳真的走了,匆匆地走了,来不及与大家道别,来不及安排身后那么多重要的工作,来不及和亲人再见,突然地走了,甚至是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是在功臣最荣耀的时刻,将星陨落,那颗疲惫的心停止了跳动。
二
2012年11月25日上午,圆满完成了首批舰载机起降任务的“辽宁舰”凯旋,徐徐向大连造船厂3号泊位驶来。大连港码头彩旗招展,锣鼓齐鸣,掌声、欢呼声已响成一片。参研参试人员纷纷走上甲板,与欢迎的人群招手致意。
“罗总呢?”岸边,迎接罗阳的战友们凝视着对面的甲板,苦苦找寻,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
罗阳此刻仍在舰上的房间里。
住在罗阳隔壁的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孟军,看到码头上的热闹场景,激动地对罗阳说:“老罗快过来看,沈飞的弟兄们在向你招手呢!”
罗阳好像并未受到这种盛况的感染,他倚靠着床,手捂着胸口,轻声地说:“算了,我有点不太舒服。”
孟军看他的脸色不太好,赶紧问罗阳怎么了,要不要让医生看看?
罗阳摇摇手说:“没事,船马上靠岸了,等下了船再说吧。”
舰艇上的功臣们陆续下船了,掌声、鲜花、拥抱、击掌……码头上已成了欢乐的海洋,胜利的喜悦像潮水般,漫过了、笼罩了这片天地。 上岸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始终未见罗阳的身影。
“罗总为什么还不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心中也越来越焦急……
终于,罗阳的身影出现了,但身体不那么挺拔了,脸上挂满了疲惫,步伐也显得沉重。
罗阳微笑着,慢慢地走下船,轻轻地和前排的几个人握了握手,然后就要转身离开。
“不是相拥而庆吗?”最了解罗阳的人莫过于和他并肩战斗的战友——中航工业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看着罗阳拖着沉重的步伐,面色苍白憔悴,嘴角还有一大片口疮,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不舒服吗?”谢根华问道。
“有点累。”罗阳只是淡淡一笑。
罗阳随后上了车,向宾馆驶去。
地面迎接的人群刚刚接完舰上返回的领导和人员,有人就匆忙赶过来向谢根华报告:“谢书记,罗总说有些不舒服,他委托您安排一下后续接待工作。”
“不对劲!”谢根华心里顿时一愣,以他的了解,罗阳是不会轻易说出“不舒服”的,再者,这么大场合的事情,作为沈飞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为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怎么会主动缺席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严重状况。
谢根华急匆匆向罗阳住处赶去。
推开门,看到罗阳横躺在床上,表情十分痛苦,谢根华急忙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胸口有些闷。”罗阳艰难地说。
“必须马上去医院!”谢根华急忙招呼身边工作人员安排车辆,联系距此最近的、只有几公里的大连友谊医院……
车辆飞驰,众人的心已经揪到了嗓子眼,罗阳望着车窗外说:“今天大连的路真好,不堵车。”可车上的其他人还是觉得车速太慢了……500米……200米……在离医院不到100米的地方,罗阳再也坚持不住,歪倒在座椅上,已经喘不过气来。
情况万分紧急,罗阳被推进医院,医护人员当即在走廊上组织抢救,边抢救边送往急诊室……
一道大门,隔开了两个世界。 门外,人们在焦急地等待,在默默地祈祷和祝福,祝愿他们的好领导、好战友、好兄长罗阳,能够挺过这一关,能够化险为夷,能够再向他们露出会心的微笑,能够让他们再次握紧他的双手,或者来个热烈的拥抱。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