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国经典/中国国宝建筑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庄裕光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安济桥(大石桥)——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保护级别: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的洨河上

时代:隋

重要看点:“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之一

历经1400余年,跨度达37.02米,桥下没有桥墩

桥栏精美的雕刻

安济桥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别名“赵州桥”,关于这座桥还有一首旋律优美的歌谣。然而,这首世代传唱的歌谣却有着根本性的错误,它将赵州桥的作者弄错了,以致很多人都以为这座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作者是名师鲁班。事实上,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代匠师李春。

安济桥坐落在洨河上,传说当年洨河中有水怪,常使洪水泛滥,名匠鲁班意欲筑桥却总不能成功,后来龙子饕餮出面相助,一口喝干了河水,助鲁班在一夜之间造成了大桥。因此,在安济桥正中的栏板上,镌刻着饕餮的形象以示纪念。据史料记载,安济桥建于隋开皇十一年至十九年(591—599年),匠师李春独出心裁,将石桥设计为坡拱平缓的敞肩式。桥的跨度达37.02米,券高却只有7.23米,桥下没有桥墩,大船小舟可以通行无阻。同时在两肩另加双拱,这样一来,既可节省材料,又减轻了桥身自重,并且增加了泄流量。

更令人叫绝的是,这座总长50多米、宽9米有余的大桥自重为2800吨,可桥基竟然是直接搭在河两岸的砂地上,选址既科学又大胆。在桥身结构方面,用28道石拱券并列连成桥拱,每一道拱券相对独立,如果出现损坏,可以单独修理。为了桥梁坚固耐用,采用腰铁将相邻的拱券紧紧连接,同时用长长的铁条将28道拱券束紧,两头用铁帽固定。这种独特的工艺使得安济桥经历了数次大地震大水灾仍能傲然挺立,1400余年来始终焕发着熠熠光彩。安济桥不仅设计新颖,它的选材、用料以及细致精美的雕刻装饰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建筑背后的故事:安济桥上的仙迹

民间长期以来都把安济桥误认为是一代名匠鲁班所造,并传颂着这样的故事:鲁班在一夜之间就造好安济桥,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骑着驴,在褡裢里装上日月星辰,又约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两人同时过桥,把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用手使劲托住桥。结果安济桥上至今留着张果老的驴蹄印,柴荣因为推车过猛一膝跪倒的膝盖印、车道沟,以及鲁班托桥的手印。

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城长乐门内的古街两旁,远远近近矗立着四座古塔,这些古塔建造时代不同,风格也大相径庭,每一座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单从外形来说,广惠寺华塔是其中最优美的一座,它的造型十分奇特。在巨大的八角形台基上,四座六角单层砖塔紧紧地拱卫着一座八角四层攒尖顶宝塔,形成庞大复杂的塔群。主塔的四层形式多变,一二三层都是八角形,第三层收缩幅度增大,第四层则呈圆柱形。与下面三层塔身的楼阁式不同,第四层塔身布满佛、菩萨、力士和象、狮、兽面雕塑,雕塑手法有圆雕、浮雕,生动传神,立体感极强,而且所有塑像都上下左右错落地排列,凹凸有致,远远看去,好像塔身上矗立着一个石雕花柱,充分显示出古代_丁匠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建筑技巧,华塔(花塔)之称也由此而来。

华塔原来的名字叫多宝塔,塔内有佛龛,供奉释迦和多宝佛。清乾隆皇帝七临正定,有丽次登上了广惠寺多宝塔并留下诗篇。如今的游人也可以从塔底层四面的拱形门进入塔内,顺着台阶登临二层。二层塔内设回廊,内壁嵌佛龛。四个正面开有木门,其余各面都用青砖雕出隔扇门的花纹和边框线条,雕工精湛,几乎可以乱真。第三层也是四个正面设门,但层高和面积都有很大的收缩,四周形成宽敞的平坐观景台。站立在观景台上,可以仰望第四层塔身的精美雕塑,也可以远眺古城风貌。华塔的颜色也富有节奏地变化,一二层为青灰色,三四层为白色,塔顶又是青灰色,使得第四层的花柱更加醒目突出。

广惠寺华塔创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后来各代都有修葺,现在我们看到的华塔仍然保留着金代风格。P80-83

目录

妙应寺白塔——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喇嘛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五塔寺塔)——一座巨型石刻艺术品

居庸关云台——刻有六种古代文字的元代建筑瑰宝

万里长城-八达岭——重关连堞,横垣北国

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宫

天坛——绝地通天古祭坛

北海及团城——“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国子监——“天子之学”

雍和宫——“龙兴圣地”喇嘛寺

颐和园——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造起的园子

古观象台——明朝钦天监建造的观星台

恭王府及花园——“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太庙——明清两代皇帝的祖庙

社稷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北京孔庙——儒家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博物馆

历代帝王庙——存放着188位帝王牌位的祀庙

正阳门——中国北京的“凯旋门”

北京鼓楼、钟楼——皇城根下听晨钟暮鼓

牛街礼拜寺——充满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院

天宁寺塔——耸立在北京西南一隅的雄伟辽塔

智化寺——与“当权宦官”有关的一座明代寺庙

觉生寺——陈列着400余口古钟的博物馆

潭柘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白云观——沾染了佛教规制的道教名观

法源寺——有1300多年历史的千古名刹

碧云寺——融合中印佛教建筑风格的汉白玉塔

独乐寺——“巍巍高阁耸渔阳,独乐声名震朔方”

石家大院——“华北第一宅”

清东陵——大清皇室的“风水宝地”

避暑山庄——仿造江南园林建造的皇家苑囿

普宁寺——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千手千眼观音像

普乐寺——规模巨大的“圆亭子”

普陀宗乘之庙——坐落在承德群山中的“布达拉宫”

须弥福寿之庙——仿西藏扎什伦布寺的“班禅行宫”

安济桥(大石桥)——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广惠寺华塔——罕见的金代风格砖石塔

隆兴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

开元寺须弥塔——比西安大雁塔还要早16年的唐塔

开元寺钟楼——中国仅存的唐代木构钟楼

凌霄塔——楼阁式与密檐式集于一身的唐代古塔

正定文庙大成殿——与敦煌壁画一致的木构殿宇

娲皇宫及石刻——天造地设的“活楼”“吊庙”

阁院寺——在建筑史上承上启下的辽代木构大殿

慈云阁——保存完整的元代楼阁

临济寺澄灵塔——图案精美的金代仿木密檐塔

涿州双塔——南北遥遥相对的辽代古塔

腰山王氏庄园——华北最大的清代豪门巨宅

古莲花池——一座千百年来屡毁屡建的北方园林

永济桥——巨石垒砌与铁锭加固的九孔石桥

四门塔——隐藏在深山中的中国最古老石塔

曲阜孔庙及孔府——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大型贵族府邸

灵岩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十笏园——精巧的北方民居小园

光岳楼——修建城墙的余料建成的“余木楼”

聊城山陕会馆——精美绝伦的清代“建筑三雕”陈列馆

孟庙及孟府——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孟轲祠庙

牟氏庄园——北方地主的“收租院”

魏氏庄园——城堡式地主庄园

颜庙——“身居陋巷,知礼守节”

尼山孔庙和书院——黄土丘陵的思古圣地

沈阳故宫——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广济寺古建筑群——保存有辽代风格的寺庙建筑群

圣水寺——佛道并存、南北合流的北方寺院

吉林文庙——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序言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它既要满足居住和使用功能,又要反映建造它的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和艺术追求。虽然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说过,建筑必须尊重“适用、坚固、美观”三原则,不过,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有趣的是,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上,我们可以探索出那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宗教等诸多信息。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等的推动下,通过了《雅典宪章》等一系列历史性文件,呼吁人们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公布纳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遗产。各个国家都以本国的建筑遗存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感到光荣。

植根于农耕文化的我国先民,从一开始就对上木情有独钟,在漫长的实践中,创造出无数流传后世的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实体,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并影响着邻近国家建筑的发展。如今,这些杰出的宫殿、寺庙、城墙、桥、塔、民居、园林、祠堂、书院、会馆等,分布在天南海北、城乡各地,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在组织专家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将那些特别有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的古代和近代遗存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登记在册,进行特别的保护。根据它们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个级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级文物由国务院公布,其余由各同级人民政府公布。从1961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分七批共公布了3000余项国宝级建筑,其中十多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类共同财富。这些建筑遗产,也像青铜器、玉器、漆器、陶瓷、书画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稀世文物,是真正的国宝!

观光旅游是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欣赏建筑艺术是观光的重要日的之一。我们在国内游览名胜古迹,见到的古建筑保护级别都很高,“历史悠久,非常珍贵”是导游的口头禅,但大多讲不清其价值何在、特色如何、怎样欣赏和“读”懂它的精华,更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有的导游甚至信口开河,杜撰故事误导游客,使建筑的价值严重扭曲。

我们编撰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展现国宝级建筑的艺术形象和精华所在,提示它的“看点”,讲清这些建筑的由来、变迁,告诉您它有什么特殊价值、有什么背景故事和涉及的历史人物。同时,以“小贴士”形式普及一些古代、近代建筑的知识,并且每处建筑用一句最精辟的话.帮助您“读”懂国宝。即使您现在还没有机会亲临实地,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图文双重解读的丛书,激发您对中国古代、近代建筑的浓厚兴趣,对这些珍贵的国宝建筑进行一次有益的神游。

本套丛书分为六个分册,各分册的划分侧重于建筑文化的近似和游览路线的顺畅,与常见地域划分法的“东北” “西南”等称谓无关。六个分册所涵盖的地域是:

《北国经典》——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

《塞外奇葩》——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

《中原珍藏》——山西、河南等;

《东南精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等;

《西南瑰宝》——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

《近代杰作》——不受地域限制,与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关的杰m建筑。

本书是建筑学家、散文家、摄影家数载辛劳的结品,但愿这套具有独特价值的丛书,伴您足不出户就能神游九州,恍若时光倒流,置身于雄伟的殿阁、神秘的厅堂、优美的庭院之中,与历史名人对话。

庄裕光

2014年1月

内容推荐

京津与河北为战国时期燕赵故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为保卫国土英勇捐躯的仁人志士。河北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争霸之区,至宋、辽、金时期,河北既是宋的边陲重地,也是宋、辽对峙和交往的特殊地区,又曾是金王朝的统治中心。生活在这里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营造了以汉族为主的大量古代建筑,隆兴寺、独乐寺、阁院寺、天宁寺等都是那一时期的代表……《北国经典》的内容主要是京津、河北、山东和东北地区的国宝级古建筑。

《北国经典》的作者是庄裕光。

编辑推荐

《中国国宝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优中选优,提炼出了国宝建筑的精华,选题独到,很有价值。它是迄今为止首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筑作品加以系统梳理、集中介绍的大型高级建筑文化普及读物。其中由庄裕光编写的《北国经典》的内容主要是京津、河北、山东和东北地区的国宝级古建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