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1 汽车文化论
1.1 汽车文化的兴起
1.1.1 汽车文化释义
1.1.2 汽车文化探源
1.1.3 汽车文化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1.1.4 研究汽车文化的意义
1.1.5 汽车文化与汽车文化研究
1.2 横看成岭侧成峰——透视汽车价值观
1.2.1 汽车价值观
1.2.2 各国汽车文化面面观
1.3 汽车审美
1.3.1 视觉构成
1.3.2 速度感和力量感:汽车的形式审美主题
l.3.3 车人合一:汽车的功能审美主题
1.3.4 美的符号:汽车的特征审美主题
1.3.5 中国传统审美视野中的汽车之美
1.3.6 审美:从体验到品味
1.4 小名字,大学问——汽车的冠名
1.4.1 概论
1.4.2 十一种冠名主题
1.4.3 冠名的翻译
1.4.4 为有源头活水来
1.5 车标设计
1.5.1 商标设计与车标设计
1.5.2 商标的图形符号阐释
1.5.3 车标赏析
1.6 管窥汽车广告
1.6.1 广告与汽车广告
1.6.2 汽车广告的创意
1.6.3 汽车广告语集锦
1.6.4 汽车广告赏析
1.6.5 汽车公益广告
1.7 汽车文化活动的魅力
1.7.1 汽车比赛
1.7.2 汽车展览
1.7.3 车贴设计和汽车绘画
1.7.4 汽车收藏
1.7.5 汽车模型收藏
1.7.6 汽车集邮
1.7.7 汽车俱乐部
2 汽车设计论
2.1 认识设计
2.1.1 设计的世界
2.1.2 设计研究
2.1.3 设计的本质与广义设计
2.1.4 有限理性与满意原则
2.1.5 适应性系统
2.1.6 系统的等级性
2.1.7 串行与并行
2.1.8 目标一手段搜索
2.1.9 设计的特质
2.2 模块化设计:一种工程哲理
2.2.1 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与模块化设计原理
2.2.2 模块和模块化的定义
2.2.3 模块化设计与派生设计比较
2.2.4 模块化中的工程哲理
2.2.5 中国机械工程曾与模块化设计失之交臂
2.3 精益开发
2.3.1 理念与实务
2.3.2 精益之美
2.4 从以设计师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
2.5 设计与创新
2.6 设计师精神
2.7 设计思维
2.7.1 设计的逻辑思维
2.7.2 设计的非逻辑思维
2.8 汽车设计的特质
2.9 汽车设计简史
2.9.1 车身设计的奠基
2.9.2 科学与艺术联姻
2.9.3 大众轿车设计思潮
2.9.4 豪华轿车设计思潮
2.9.5 细分市场
2.9.6 设计组织体制与设计工具
2.9.7 设计我们的未来
2.10 汽车的意义与意义的设计表达
2.10.1 汽车的意义
2.10.2 汽车意义的设计表达
2.11 汽车的结构层次
2.12 汽车设计的模式
2.13 汽车设计的程序
2.13.1 概念设计
2.13.2 方案设计
2.13.3 工程设计
2.13.4 完善设计
2.13.5 不同阶段的工作对产品属性的决定力
2.13.6 汽车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2.14 汽车总布置设计
2.14.1 总布置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2.14.2 为什么总布置设计对汽车性能起决定性的影响
2.14.3 总布置设计怎样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14.4 总布置设计师的素养
2.15 汽车产品的模块化设计
2.15.1 汽车模块化设计的法则
2.15.2 用户参与设计的平台
2.16 汽车研发体制
2.16.1 三种研发层次
2.16.2 矩阵制
2.16.3 探索多项目开发体制
2.17 不观沧海难知水——汽车设计一席谈
2.18 汽车设计风格谈
2.18.1 风格的定义
2.18.2 汽车设计风格刍论
2.18.3 刍议各国汽车设计风格
2.18.4 创建中国汽车设计风格
2.19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评析汽车设计实例
3 汽车企业管理论
3.1 企业管理辨析
3.2 汽车企业管理的特点
3.2.1 制度重于技术
3.2.2 面广、层深、关系复杂
3.3 更快、更高、更强——用奥运精神诠释商业竞争
3.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兴旺发达之道
3.5 大企业病
3.5.1 大企业病征
3.5.2 大企业病的成因
3.5.3 防治大企业病应防重于治
3.6 创建大企业管理体制
3.7 精益管理
3.7.1 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
3.7.2 精益管理的体制
3.7.3 还有黑马出现的机会吗
3.8 创新的策略管理
3.9 从泰罗制到人本管理
3.9.1 泰罗制
3.9.2 泰罗制的历史意义及局限
3.9.3 从泰罗制到人本管理
3.9.4 人本管理
3.10 从管理企业到管理企业联盟
3.10.1 认识分工
3.10.2 管理企业联盟
3.11 福特思想的当代意义
3.11.1 福特的商业思想
3.11.2 透视社会和人间事理
3.11.3 福特思想的当代意义
3.12 东西合璧产下的蛋
3.12.1 自强不息
3.12.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12.3 我们为什么学不像丰田
3.13 洞察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
3.14 服务意识:维系协同的纽带
3.15 伦理管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
3.15.1 伦理管理
3.15.2 合规管理
3.15.3 风险管理
3.15.4 企业品德治理方兴未艾
3.16 神奇的企业文化
3.16.1 认识企业文化
3.16.2 制度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关系
3.16.3 企业文化建设
3.16.4 人与企业文化建设
3.17 最难管好的是自己的心灵
3.18 期盼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登堂人室
4 汽车人才论
4.1 得人则兴,失士则崩
4.2 人才与人力资源
4.3 组织怎样界定人才
4.4 人才是个有机体
4.4.1 个体人才的素质有机体
4.4.2 组织的人才有机体
4.5 种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4.6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4.7 专业教育与人才
4.7.1 学校教育
4.7.2 在职教育
4.7.3 自学成才
4.8 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4.8.1 选贤举能
4.8.2 知人善任
4.8.3 非常规人才的发现和使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书出现的外文缩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