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在一次暑假当中,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充满了魔法的城堡,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沉睡百年的公主被吻醒,其实,是一个淘气的小女孩梅布尔对他们开的一个玩笑;接下来真正的魔法戒指出现了,同伴因为这枚戒指而隐身,接着看到花园里,所有的塑像在傍晚都活了过来……在隐身中,他们帮助警察破获了一起盗窃案件,尝到了侦探的乐趣,并在魔戒的帮助下,实现了各种各样看似荒唐却天真有趣的愿望。他们在城堡里,和那些复活的塑像一起快乐地享用天宫的晚宴……在这座中了魔的城堡里,充满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奇幻和乐趣!翻开伊迪丝·内斯比特编著的《中魔的城堡》一起来阅读吧!
《中魔的城堡》是“少年奇幻之旅”系列之一,由伊迪丝·内斯比特编著。
《中魔的城堡》讲述了:三个孩子暑假时无意中闯入一座充满魔法的城堡,在那里,沉睡百年的公主苏醒了,能使人隐身的魔戒出现了,接着,花园里所有塑像在傍晚都活了过来……
第二章神秘城堡
宽阔的大街沐浴在阳光里,即使在早晨繁忙的时刻,这里也差不多像梦中的街道一样安静;头天晚上的一场雨使树叶清新发亮,不过道路已经干了,路上的尘土在阳光里像钻石般闪烁。那些漂亮的老房子坚固地耸立着,就好像在舒舒服服地晒着太阳似的。
“这里有森林吗?”他们走过市场时,凯思琳问道。
“有没有森林并不很要紧,”杰拉尔德满怀梦想地说,“我们肯定能找到点儿什么。一个家伙告诉过我,他父亲说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索尔兹伯里路附近一条巷子的银行下面有一个小洞穴;可他又说那里还有一座中魔的城堡,所以这些也许不是真的。”
“要是我们带着喇叭,”凯思琳说,“一路上使劲地吹,就有可能找到一座魔法城堡了。”
“要是你有钱白白浪费在喇叭上……”吉米不屑地说。
“啊,巧得很,我真有钱,瞧!”凯思琳说。于是他们走进一个窗户外突,里面杂乱无章地堆满了玩具、糖果、黄瓜和酸苹果的小商店里买了几支喇叭。
他们把喇叭吹得又长又响亮,声音在城镇尽头教堂所在的宁静的广场上,以及在那些最有名望的人居住的房屋之间回荡起来。但这些房子没有一座变成魔法城堡。他们沿着索尔兹伯里路往前走,街上非常热而且满是灰尘,所以他们都同意把姜啤姜啤,一种汽水。拿出一瓶来喝。
“把姜啤装在瓶里带着还不如装在我们的肚里。”吉米说,“我们可以把瓶子藏起来,回来的时候再取。”
不久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在这儿,那条大道跟杰拉尔德所说的一样突然一分为二。
“这看起来像是在探险。”凯思琳说。他们走上右边的那条路,第二次分路时他们走上了左边的那条路。“这样才算很公平。”吉米说。然后又走右边的路,接下来再走左边的路,他们就这样走着,最后彻底迷路了。
“彻底迷路了,”凯思琳说,“好棒哦!”
现在,树在头顶上形成一道拱顶,路两边的土埂很高大而且长满灌木。这些冒险家们早就不再吹他们的喇叭了,边走边吹实在太累,虽然他们谁也没有感到心烦。
“噢!”吉米突然说,“咱们坐一会儿,吃点东西吧。我们可以把这叫做午餐了。”他很有说服力地补充道。
他们在树篱中坐下,吃起本该用作餐后甜点的熟透了的红醋栗来。
他们坐在那里休息,杰拉尔德身子往后靠在灌木丛上,好让靴子别那样紧紧地箍在自己鼓胀的脚上,他压倒了灌木丛,几乎跌倒在地。有什么东西被他的背压塌了,发出重物坠落的声音。 “嗨,吉米!”他说,立刻稳住了身子,“这里好像有一个窟窿,刚才那块石头我一靠就掉下去了!”
“我希望是一个洞穴,”吉米说,“不过当然不可能是。”
“要是我们吹吹喇叭,它或许就会变成洞穴了。”凯思琳说,连忙吹起自己的喇叭来。
杰拉尔德把手伸进灌木丛中。“除了空气我什么也摸不到,”他说,“它只是个空洞。”另外两个孩子拨开灌木丛。埂上的确有个洞。“我要到洞里去。”杰拉尔德说。
“噢,别进去!”他妹妹说,“我希望你不要进去。万一里面有蛇怎么办?”
“不可能。”杰拉尔德说,向前探出身子,然后划着一根火柴。“是个洞穴!”他叫道,用一只膝盖跪在他一直坐着的那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爬了进去,然后消失不见了。
接下来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寂。
“你没事吧?”吉米问道。
“没事,进来吧。你们最好脚先伸进来,有个小坎儿。”
“我先下去。”凯思琳说,然后按照建议脚先伸了下去,两只脚发疯似的在空中乱舞着。
“当心!”杰拉尔德在黑暗中说道,“你会把我的眼珠踢出来的。把脚放下来,姑娘,别往上抬。想飞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足够的空间。”
他用力帮她把脚拉下去,架住了她的两只胳膊。她感觉到靴子下面沙沙作响的干树叶,然后站好了准备去接吉米。吉米就像跳进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里一样头朝下栽了下来。吉米头朝下栽了下来。
“是个洞穴。”凯思琳说。
“刚开始的时候,”杰拉尔德用肩头挡住入口解释道,“年轻的探险家们被黑暗的洞穴弄得眼花,什么也看不见。”
“黑暗不会让人眼花。”吉米说。
“要是我们有一支蜡烛就好了。”凯思琳说。
“它就是让人眼花,”杰拉尔德反驳道,“确实什么也看不见。”不过他们这位无所畏惧的领路人的眼睛已经渐渐适应了黑暗,就在其他两个人笨拙的身形堵住入口的时候,他有了一个新发现。
“噢,什么?”其他两人习惯了杰拉尔德一边表演一边讲故事的方式,但他们有时候确实希望在激动时他别把故事讲得太长,像是在说书一样。
“在每个人都向他作出保证一定要保持安静之前,他是不会对自己忠实的追随者讲出那个可怕的秘密的。”
“我们肯定会保持安静。”吉米不耐烦地说。
“那么,好吧。”杰拉尔德说,然后突然不再是个说书人,而变成一个孩子了,“那边有亮光,瞧你们身后!” 他们一看,果然有光线。一束灰白色的微光照在褐色的洞壁上,另一束更亮一些的灰白光线被一黑道突然切断,说明在洞里拐过一道弯或者一个角落就会见到阳光。P8-12
1
可以说,中国读者对于《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及其作者JK罗琳真是太熟悉了。有多少孩子不知道《哈利·波特》和罗琳呢?她那一部部充满神奇的魔幻小说深深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它们也因此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与奇迹,令人惊叹。
不过,是什么孕育了《哈利·波特》这套举世闻名的畅销书的诞生?作家罗琳又是从哪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呢?对此,很多人恐怕都不是很清楚。这里不妨告诉大家,罗琳正是从她的前辈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眼前这套书的作者)的作品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进而创作出了《哈利·波特》这样的魔幻杰作。罗琳曾说过:“伊迪丝·内斯比特的作品,一直是我行文风格临摹的对象,她笔下的童话故事永远是浩瀚无垠且趣味横生的神奇世界!……她是我最欣赏的儿童文学作家。”短短两句话,包含了罗琳对内斯比特极高的评价和激赏!可以说,内斯比特的作品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启蒙经典,也是罗琳最心仪与钦佩的作家的杰作。罗琳将内斯比特的作品视为创作源泉的启发书籍,也将这些美好的品读感受分享给更多读者,足以看出,伊迪丝·内斯比特的创作是多么地引人注目,值得珍藏与欣赏。
伊迪丝·内斯比特(EdithNesbit,1858~1924),英国著名儿童作家﹑诗人﹑小说家。曾在法国、德国等受过教育。187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899年出版《寻宝人的故事》,一举获得成功。后创作出一系列描写儿童故事的优秀作品,深受小读者们喜爱。内斯比特是个多产的作家,由于作品拥有众多读者,她因此收入颇丰,得以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的各种开支。这一点与《哈里·波特》的作者JK罗琳也颇为相像。
她的作品通俗易懂,故事妙趣横生,而非刻意说教,因此易于被孩子们接受,作品多通过引人的故事激励孩子们树立优良的美德。她一生共为孩子们创作了大约40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她的儿童文学创作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写现实生活的家庭冒险故事的作品,代表作有《寻宝人的故事》、《闯祸的快乐少年》、《想做好孩子》和《铁路边的孩子》,这类作品中儿童性格刻画鲜明,家庭生活描写真切动人;另一类是充满神奇色彩的魔幻故事,代表作有《五个孩子和沙滩仙子》、《凤凰与魔毯》以及《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等。这些故事悬念重重、曲折离奇、想象丰富却理趣结合,给孩子以如临其境、真实可信的感觉。
她的传记作家JuliaBriggs评价她是“一流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家”。《纽约时报》著名图书评论家彼得·格拉斯曼评价她的创作时说:“她以超凡的想象力将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日本出版的《英美儿童文学》一书中高度评价她:“内斯比特不仅是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巨星,也是20世纪儿童文学的伟大源泉。”“她创作出了魔幻文学中最具想象力、最惊险、最令人兴奋的探险故事,开创了魔幻文学的先河,日后的魔幻文学作品都受到其写作风格和思路的深刻影响,其中包括风靡世界的《魔戒》和《哈利·波特》。”
伊迪丝·内斯比特的作品亦为中国不少儿童文学名家、翻译家、评论家所赞赏。梅子涵说:“内斯比特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诗人。她不仅把现实中的孩子们带入一个幻想的世界,而且把幻想世界的事物带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激发孩子们想象的力量。她的幻想小说风靡全球一百多年,已经成为全世界小朋友最喜爱的经典读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就翻译过内斯比特的一系列作品,她评价内斯比特的故事时说:“她的叙述大大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这故事是说的他们自己、他们自己身边的故事,而不再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从而使作品拥有了批判现实的力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先生从阅读感受的角度评价说:“我们从这些作品中,所得到的是心灵的滋养、感情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可以使童年的阅读成为一生永恒的快乐。”
2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十分有趣、令人难忘的故事,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则更有其特有的迷人处。孩子们对大千世界满怀好奇,对无数的“谜”总想探出个究竟。除了学习,“玩”恐怕是青少年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玩,并非没有意义,只要它是积极健康的,往往能使孩子学到不少东西。内斯比特笔下的孩子和这些孩子所经历的一系列奇遇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比如《寻宝人的故事》。寻找宝藏也许是每个孩子都梦寐以求的一件充满兴奋与刺激的事。在这篇故事中,孩子们通过寻找宝藏的过程,经历了一件件不同寻常的事情。这当中他们产生了很多想法和愿望——这对于青少年而言相当自然。他们时而想当侦探抓坏人,想做诗人挣稿费,时而又想当编辑,甚至还想合伙做生意。他们还天真地发明了自己的药物。孩子们产生这样的想法,都是为了能替大人们分忧,这当中他们切身体会到了钱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孩子们这些行为的意义并不在于结果如何,而在于行为的过程。无论结果成功失败,对他们而言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而这本身就是一笔可贵的财富!所以尽管他们最终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宝藏,但收获却是巨大的——他们懂得了许多生活道理,赢得了那个印第安叔叔的喜爱,得到他送来的很多东西,彼此获得了对方的真诚与爱心——这些难道不就是可贵的宝藏吗?
再看看《中魔的城堡》。书名就预示了故事的神奇——世界本身就十分神奇。放假了,怎样度过假期才有意义呢?这恐怕是孩子们都关心的问题。故事中的三兄妹,哥哥想去探险,寻求生活之谜,妹妹则想写一本关于学校里的孩子们的书。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情景:沉睡了100年的公主被吻醒(原来她是城堡女管家的侄女),在和他们玩游戏;在孩子们奇特的想象之下人可以隐身,随即出现了各种妙趣横生的事情,如铅笔自动写起来,物体凭空自己开始移动……这样的情景怎不令人惊叹呢?哦,可别忘了,还有那个画在纸上后就活起来的纸人!
不一一讲下去了。
内斯比特讲述的故事,很大一个特点是真实,真实的源泉便是生活本身。作者对于孩子们的心中所想和日常生活十分熟悉,把握得也十分深刻,所以能够写得真实生动,从而引起青少读者的共鸣。这便是好书。比如假扮强盗,制造危险然后去救人,做一些“坏事”,这些现象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它们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生活并不总是完美无瑕的。又比如,书中提到“成人总是喜欢干涉孩子”,成人对孩子最爱说的——想想看是什么?——就是“不准”,“不许”,“不能”,等等。孩子眼中的成人与他们的交流方式难道不经常是这样的吗?所以,如果父母们读一读这些书,也会自然地观照自身在与孩子相处时的言语及行为,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从而改进自身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打开书自己去阅读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吧,去发现那精彩而奇妙的书中世界吧!
伊迪丝·内斯比特的作品,一直是我行文风格临摹的对象,她笔下的童话故事永远是浩瀚无垠且趣味横生的神奇世界……她是我最欣赏的儿童文学作家。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J·K·罗琳
内斯比特写现实生活的家庭冒险故事一点也不比她的魔幻小说逊色,这类作品中儿童性格刻画鲜明,家庭生活描写真切动人,能给人经久的打动与感染。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
内斯比特对儿童文学的特殊贡献还在于,她的作品开创了魔幻儿童文学的先河,其后的魔幻儿童文学作品都受到其写作风格和情节构架的深刻影响,其中包括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