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唐达天、许开祯、雪漠、尔雅、许锋、高和以及新锐评论家:马步升、杨光祖联袂推荐!
翟雄编著的《台前幕后》讲述了电视台光彩照人的台前,粉饰着鲜为人知的幕后。真实再现电视台幕后台前的生存现状,全面透析电视人事业与情感的纠葛及错综复杂的“中国式人际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是一部有着强烈现实批判精神和让人有阅读欲望的社会现实小说。小说的主线是围绕台长宝座的激烈角逐,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不少令人诧异的故事,最终,有得有失,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让人扼腕叹息、欲罢不能。在这部作品里,当代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们的心灵世界、心路历程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细腻深刻,引人入胜。
《台前幕后》由翟雄编著。
《台前幕后》讲述了:
台长罹难,两位副台长闫伟斌和党宗明展开疯狂角逐。寻找后台,为理想铺平道路,后台们也为自己的理想争斗,忙得不亦乐乎;两位副台长在争夺市委副书记位置的市委副市长王品仙、宣传部长聂宝山和组织部长徐万春设下的阴谋里争斗,华兰市市委书记陆松明、市长张华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及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并对下属所犯的错误和腐败行为毫不手软,及时予以严厉的处罚和打击,显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性的良知。
台长之殇
往事如烟如雾。
闫伟斌每当回忆起经历过的那些事、遇到的那些人,还有那些令人愉悦、悲伤、激动或者撕裂的情感,总是感慨万端、欷歔不已。这一切,仅仅源于那件偶然的事件……
四月的西北大地,乍暖还寒。早晨刚上班,做完早操后,华兰市电视台全体员工赶到会议室准备开会。今天是星期一,按照惯例是职工们的业务学习日。
时间过去半个小时,全体员工都到齐了,可是台长苏光耀还没有来。副台长闫伟斌坐不住了,不时地看手表,心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苏光耀的性格,他是从来不迟到的,对学习开会迟到的人批评得极其严厉。
闫伟斌看了看另一副台长党宗明,“党台长,苏台长没说有啥事吧?”
党宗明说:“没有说,不知道苏台长有啥事。”
闫伟斌掏出手机拨通了苏光耀的手机,激情飞扬的《月亮之上》响了起来。寂静的会议室里,职工们都在屏气凝神地欣赏着: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昨天遗忘啊风干了忧伤
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涨
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
谁在呼唤情深意长
让我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
东边牧马西边放羊
热辣辣的情歌就唱到了天亮
在日月沧桑后你在谁身旁
用温柔眼光让黑夜绚烂
我等待我想象我的灵魂早已脱缰
马蹄声起马蹄声落看见的看不见的
瞬间的永恒的青草长啊大雪飘扬
……
《月亮之上》的旋律响完了,还是没有人接听。闫伟斌又一次拨通了,熟悉的旋律刚响了几秒就被断掉。再打,是关机。
闫伟斌看着党宗明说:“党台长,我们就不等苏台长了,开始学习吧。”
党宗明点了点头。
于是,闫伟斌翻开了早已准备好的学习资料。
学习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快要结束的时候,坐在闫伟斌身边的办公室主任高丰的手机响了起来。为了不影响他人,高丰走出会议室,到走廊里接听电话。不到两分钟,高丰脸色苍白,步履匆匆地走进来,对着闫伟斌的耳朵说:“闫台长,不好了,苏台长出事啦!”
正在念学习资料的闫伟斌嘴巴张得大大的,一个词语只吐出了前面一个字,后面一个字还没有吐出来,条件反射似地问道:“怎么啦?”
高丰说:“苏台长的老婆唐梅英打来电话,说苏台长死在家里了!”
坐在前排的几名职工听得清清楚楚,立即骚动起来,“啊”地发出了一阵惊恐声。
闫伟斌拿过高丰的手机,背对着大家,问唐梅英到底怎么回事,唐梅英在电话里又哭又喊:“闫台长啊,啊啊,老苏被人杀死啦!啊啊,你们赶快过来啊!啊啊……”
闫伟斌啪地一声合上手机,转身对党宗明说:“苏台长出事了,咱们赶陕过去吧!”
不到十分钟,闫伟斌、党宗明、高丰和司机任鸿儒赶到了苏光耀的家。
家里被人翻得一片狼藉,到处是纸片和碎物件。苏光耀穿着保暖内衣,直挺挺地倒在血泊里,额头正好触在客厅的电视柜上。唐梅英披头散发,声嘶力竭地跪在苏光耀的身旁,几个邻家妇女使劲地拉着、劝着。
看到闫伟斌他们,唐梅英几乎是扑上前去,抓住闫伟斌的胳膊使劲摇着,含糊不清地大声喊着。
闫伟斌问道:“打120了没有?”
一个妇女说,已经打了,120和110马上过来。
党宗明大声喊道:“注意保护好现场,不要乱动!”
大家围上去,只见苏光耀脸色铁青,脸形扭曲,牙关紧闭,眼睛半睁着,痛苦的样子凝固在脸上。血不断地从头部和身体某处一丝丝流出来。党宗明伸手放在苏光耀的鼻孔上,没有一丝出气的感觉,他心里咯噔一下,“完啦!”
闫伟斌掏出手机,向华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宝山汇报了情况。聂宝山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说马上赶过来。
刺耳的警报声响了起来,由远而近。几乎是同时,120和110赶到了。医生们立即抢救起来,警察们忙着拍照,观察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
苏光耀静静地躺在那儿,任凭年轻的医生护士做人工呼吸、挤压胸部,注射强心针,就是没有一点反应。刚被处置完的伤口,又慢慢渗出了血。
医生对闫伟斌和党宗明说:“苏台长情况万分危急,需要立即送到医院。”
众人开始手忙脚乱起来,苏光耀从三楼被抬了下来。宣传部长聂宝山赶到了。他看了一眼不省人事、脸色越来越灰暗的苏光耀,挥手示意赶快抬上车。
随后,聂宝山、闫伟斌和党宗明一行又上楼来到苏光耀的家里。警察们还在忙碌着。
苏光耀怎么会被人谋杀?是情杀,还是仇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谁都在心里想着这个问题,但谁也一言不发,都只是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P1-3
小说何为
唐达天
印象中,青年作家翟雄一直很勤奋,不是埋头写稿,就是深入基层采访,好像从没闲过。他在繁忙的采编之余写了不少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但尤为突出的还属文学评论,因其敏感、犀利、观点独到,受到圈内人士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同时也给他带来不小的声誉。我本以为他会顺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从一个有棱有角的青年评论家,逐步成长为一个能拿红包会说假话的著名评论家。没想到他没有顺着那条路走下去,而是放下评论写起了小说,这多少让我有点吃惊,更让我感到欣喜。吃惊于他的觉醒和聪慧,欣喜于小说圈内又多了一位新成员。一个人的取舍,有时可以影响他的一生,甚至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但愿他的这次取舍,既是他创作上的一次成功转型,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
翟雄不声不响地写过两部长篇了,处女作《下辈子做个男人》曾获得搜狐原创优秀长篇小说奖,第二部便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台前幕后》这本书。《台前幕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是一部有着强烈现实批判精神和让人有阅读欲望的社会现实小说。小说的主线是围绕台长宝座的激烈角逐,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绎出了不少令人诧异的故事,最终,有得有失,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让人扼腕叹息、欲罢不能。在这部作品里,当代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们的心灵世界、心路历程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细腻深刻,引人入胜。读完书稿,我能够感受到作家试图要走出传统社会现实小说的窠臼,在继承传统社会现实小说优点的基础上,增加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力求有所创新。主人公党宗明和闫伟斌的形象久久定格在内心深处,他们的命运时时牵动着读者的心灵,也许,这正是小说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台前幕后》经我推荐,很快就得到了出版方的认可,不到一周时间就与翟雄签订出版合同,而且,稿费报酬大大超出了翟雄的期待。在图书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下,出书难已成了许多传统作家致命的隐痛,揪头拔毛好不容易写了一部书,有的还得自掏腰包,有的虽然幸免了自费出书,出版社所给的印数也是少得可怜,所得的稿费还不及期间所花费掉的烟火钱。相对于这些作家,翟雄真是太幸运了,一出手就成了畅销书,这不能不说他除了运气之外还有过人的才华。
一说起社会现实小说,也许会引来另一些人的非议,认为社会现实小说是类型化的写作,还不够文学,不够艺术。如果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类型化小说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学者李伟长在《文汇读书周报》上撰文指出:在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兴趣这件事上,类型小说比纯文学起的作用要大得多。《鬼吹灯》系列催生的盗墓引发了诸如风水、八卦等传统文化的泛起;超长篇系列《藏地密码》激起了太多人对西藏探险的想象。
关于社会现实小说,我已经在多篇文章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始终认为,中国的精英大都聚集到了社会高层,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是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场所,更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谁要是真正写透了,也就写透了社会和人生。文学,本来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如果放弃对现实关注,成天缠绵于个人的小情怀,或热衷于生活中的鸡零狗碎,那肯定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真正的作家,是不应该回避社会矛盾的,更不能放弃对社会的承担与责任——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所说的那样,“作家有义务介人公共事务”。如果这句话不是略萨说的,而是一位普通的中国作家说的,一定会引起中国的另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的嘲笑,说是功利文学,或者说作家要远离政治事务,否则,就不可能写出真正的文学。可是,略萨不仅这么说了,而且他还用他的文学实践,传达了他的这一思想,这让那些想嘲笑他的人没有了资格去嘲笑或者是没有胆量去嘲笑。略萨在诺贝尔获奖感言里还说过:“我是作家,同时也是公民。在拉丁美洲,许多基本的问题如公民自由、宽容、多元化的共处等都未得到解决。要拉丁美洲的作家忽略生活里的政治,根本不可能。”事实上,社会现实、社会政治是与人类最有深切关系的事务,介入社会、介入现实是文学最主要的使命,一些真正的、不朽的文学,都生根在社会生活的事务之中。如果把时光拉近五十年,我们不难忘记,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州委书记》在六十年代的中国,被列为内部参考书,它对当时的领导决策起到了别的小说无法起到的作用。现在的社会现实小说,我觉得从境界上分,不外乎三种:第一种是以揭秘和往上爬为中心,里面充满了升官之道的披露,完全是满足读者权力欲和窥私欲的厚黑学读本。时下名目繁多的社会现实小说,大都还停留在这一层面。第二种境界稍高,能站在人性、权力和现实的层面写出为官者的真实心理和复杂纠作的思想意识,写出这一群体的真实生存现状,对社会现象文化、生态、规则等作出比较深刻的阐释和解读。而能达到这一层面的作家位数也不多。第三种更深一层,能够站在儒道传统文化、权力更迭历史、官本位心理和中国民众集体无意识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境况里探讨为官者更深层的精神习性、为官哲学和理想追求等。在时下,能达到这一层面的作家更少。这里存在着作家认识上的局限性问题,也有时代的局限性问题。往往近距离观察社会,认识上虽然很感性,却也失去了全面俯视生活的理性。要想真正触及社会深层结构,触及政治文明和文化心理结构,触及人的灵魂深处的大作品,也许需要大的社会变革,需要远距离的审视,需要几代作家的努力。
事实上,社会现实小说中也不乏优秀之作,如果悉心品读,它的文学性,它所转达的社会信息量,绝对不亚于当下那些所谓的纯文学作家的作品。文学大师司汤达有一句名言:“如果有这样一位作家,在马德里、斯图加特、巴黎和维也纳等地,靠翻译赚钱的翻译家都争相翻译他的作品,那么,这位作家可以说是已经掌握了时代精神的趋向。”如果把他的话作一个中国式的改写,就应该是这样:“如果有这样一位作家,出版公司、书店老板、靠出书卖书的人都争相出他的书、卖他的书,那么,这位作家可以说初步掌握了时代精神的趋向。”我们的时代,像这样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因为自己的作品不畅销而去贬低别人的畅销。畅销的作品不一定优秀,而优秀的作品绝对畅销。
《台前幕后》现在达到了怎样的一个层面,我不好确定,但这无疑是一部关怀现实的力作,也是一部具备畅销潜质的作品,我相信会有读者像我一样喜欢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