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行者独语》内容为潘伯鹰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在各地的旅游见闻、对当时历史事件、名人的点评。潘伯鹰一生著述宏富,主要有《戏斋诗集》、《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玄隐庐诗》等。潘诗最为可观之处是其能将经历之盛毕现于诗中,悲悯之心尤其深重,观人于微、观物于屑、观世于细,故能成就其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冥行者独语/潘伯鹰文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潘伯鹰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冥行者独语》内容为潘伯鹰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在各地的旅游见闻、对当时历史事件、名人的点评。潘伯鹰一生著述宏富,主要有《戏斋诗集》、《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玄隐庐诗》等。潘诗最为可观之处是其能将经历之盛毕现于诗中,悲悯之心尤其深重,观人于微、观物于屑、观世于细,故能成就其体。 内容推荐 《冥行者独语》乃是潘伯鹰先生抗战入川,四十年代客居“陪都”重庆写下的世情人生、哲理感悟短文,《冥行者独语》包括另一专栏《中边录》的文章,皆短小精悍,耐人寻味。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灯 所见 随缘 抄书 烟 梦游之余 饿 娱乐场门外 自杀 失窃 冷酒店 啼笑 中边录·自序 中边录之一·灭绝人性的修养 中边录之二·食色 中边录之三·残缺 中边录之四·忧与乐 中边录之五·酒 中边录之六·落花生 中边录之七·英雄的榜样 杜诗今释 河南戏里的刘墉 中央总车站的故事(上) 中央总车站的故事(下) 北京冬日酒趣 读《新事论》 关于陶渊明 陶公是否农夫耶? 这些节的意义 曹汝霏算盘 魏晋人的哲学(一) 魏晋人的哲学(二) 魏晋人的哲学(三) 潘伯鹰诗(一) 潘伯鹰诗(二) 无药论 宋诗染鼎(一) 宋诗染鼎(二) 诗象筌蹄·小引 诗象筌蹄 星钟 北斗七星 且今且古成一军 试读章节 在静夜中,我最喜欢桌上的灯。只有此万籁俱寂之时,我才回复到真的我。也只有此时,灯还与我相伴,如同一个光明磊落的良友,无言地助我工作,无言地照澈我的肺肝。我的胸内有冰铁相击之声,只有他能倾听我如海涛的申诉。 我曾经浪子般地在无影迷离的灯下。也曾经在华筵贵宾座间听到堂皇的文雅的官话,对着耀眼百支光的大灯。也曾在凄风苦雨之中,踽踽凉凉数着深巷中暗黄的街灯而怨泥多路远。让这些狂醉的虚伪的和执着的梦痕,消逝了吧!让这宽大仁厚坦白嵌奇的静夜读书之灯永远作我的老师吧! 人问的路如同一条不定的绳桥。桥下白波如山,在零下极远的温度失足坠水,血肉可以立时冻结。其下更有专吃冻肉的巨齿大鱼,然而有幸而抄小路走的人,饮酒看花,不知老之将至。甚么时候才能使人们从忧惧和骄狂之中,重提醒灵明呢? 桌上静默的灯,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使我澄虑以思。历忆生平,可耻可悯,凡自己以为是最勇敢最聪明最成功的劳绩与才智,实在不过是侥幸的遭遇。凡自己以为是极人世之悲苦的境地,实在还是九渊之下的天衢。只有这独立昂藏的灯照着我墙上的瘦影,给我以严肃的教训,深挚的慰安。 然而在重庆,时常没有灯,更难得静室中独对的桌灯。连这一点澄忆的幸福,也没有了。这却也是一种磨炼。 走在街上,远远聚了一丛人。走近来,正有一摊鲜红的血染着路旁土,染土多的,血色已非鲜红,而变为深紫。血中微微有一些近似乳酪的东西,路人指说那是脑浆。死的尸体已经刚刚移到崖下。一丛人围着。死者是一个被汽车压死的女子。 在极端纷扰和苦闷的人间,生命突然断绝,看似甚惨,实则未始不是解脱。当这女郎刚刚觉到危险,已经脑浆涂地了。一切悲惨留给生者,而她却如被弹的黄鹂,嘤然未绝已瞑焉万古。这万古和一刹。于她是永远无关了。她生前也许还愁饥饿,也许身有病苦,也许少年爱者正在给她多少烦恼。假使她还有知,如一个缥缈的幽灵,翩然来看到路人掩鼻攒眉,岂不失笑? 死不难,难在如何死。只有猝然的袭击,使人不及回旋便已涅盘了,那才是顿悟。安息吧;死者!一切错误和冤仇都让生人去纠缠吧! 与其睡在床上气息奄奄地死,毋宁在战场上力战而死,然而即使在战场上,就能如愿力战而死么?假使更无谓的死在世虑上,死在不解者的执持上,死在阴谋者的暗算上,视此又将如何? 试由此义逐渐引申即知人间一切得丧未足一映,然而人类总是有情的。死者悄然而去,遗留给生者沉思因果的悲哀。重庆秋天,雨昏雾密,是怎样一种景象呵! 随缘乃是人生无可奈何的必要,说得美些,是达观。 东方的孔子与西方的释迦,皆看透了这一点。儒家所谓的“天命”与佛家所谓的“因缘”实在无甚区别。儒家要不忧不惧,佛家要究竟涅粱。在儒家仿佛明知这里面有一个不可抗的大力,但还要人“知其不可而为之”。佛家则要人以其智慧了悟一切有为法的虚幻而度一切众生。叔本华的所谓悲观哲学,其基本观点也看到这层。总之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其能发挥较大力量的也都因能遭逢环境,凭藉着时势造成。这也就是随缘。 杨子云作解嘲云“世乱则豪杰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这实非牢骚话,却是说的客观事实。乐毅报燕王书云“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这尤其沉痛地说明了一切因缘变化的无方。乐毅毕竟还是功名之士,所以说来格外警切悲愤。 英雄好作欺人语。即使他自己心里明知一切无非因缘造成,他却偏要摆起架子来,硬说非他不可。一班人偏要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其实英雄竖子原无分别。随缘则为英雄,随缘则为竖子。而且人事代谢,在石火光中,断无坚牢之理。喜欢夸耀的尽管夸耀吧! P1-6 序言 《潘伯鹰文存》(共五册)终于行将问世,这套汇集了潘伯鹰先生生前未曾结集出版以及其他散佚于昔日报刊的文字作品集的出版,对广大关心和喜爱潘伯鹰诗书艺术的读者以及中国文化学术界来说,不言而喻,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的重要的文化事件。 潘伯鹰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和书画艺术鉴赏大家,其一生著述丰富,除了在70年前(1937年)民国时代出版过长篇小说《人海微澜》及《隐刑》、《生还》、《稚莹》、《残羽》和《蹇安五记》等结集的文学作品外,1949年后还出版有《南北朝文选》、《黄庭坚诗选》、《中国书法简论》及近年来出版的《玄隐庐诗》等,但潘伯鹰先生勤于笔耕,尚有大量散佚于报刊的文字,如有记人记事的,如写北平(北京)风情的;有写上海文人的,也有谈书画鉴赏的诸多文字,却未结集出版。这些文字,随着岁月的流淌,渐渐被淹没于历史深处。但很值得庆幸的是,潘伯鹰先生这些文字的剪报资料,多多少少,还是被其家人后代保存了下来。 记得大约两年前那个初秋午后,我去小潘(潘伯鹰先生嫡孙、知名旅美油画家潘仲武)在虹口那间临河的油画工作室,与他一起喝茶、聊天,谈论他的现代经典油画创作。我眺望着窗外秋阳下粼粼耀亮的河面,谈及他正着手准备创作的当代都市女性系列油画作品《海上·花事》时,说到了中国文人常常怀存的悲悯情怀,顺便又问起了他祖父潘伯鹰先生当年所留下的著作和那些可能散逸的文字的事。 其实,这些事此前我也曾问过他。我倒并不为其他所想,只因为心中对那些被潮流渐渐湮没、却实在正是有思想、有人格魅力的老辈_文化人发生的兴趣和敬仰罢了。这些老辈文化人留下的著作文字,何尝不是我们在这个匆忙、慌乱时代生活的后辈们所需要的文脉承载与文化发扬呢?!潘伯鹰先生实实在在就是那些老辈文人中的佼佼者之一,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和书画艺术鉴赏大家,因为过世较早(1966年5月在上海因病去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