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编著的《法律的概念研究--规范法学新理论体系之重述》既是对哈特思想的解读,就以忠实原书为目标,尽量少作发挥;背景性的材料,如日常语言学派之类,也尽可能少加入;尽量少用或不用间接的评价性表述,使作者的思路直接呈现出来。 西方关于哈特的文献甚多,本书内容则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概念》一书范围内。本书共分六章分别是:法概念研究的问题;挽救法律命令说;法概念的新观点;规则的确定性问题;法律的道德内涵;国际法的法律性质等内容。
前言
1 法概念研究的问题
1.1 法概念研究的怪象
1.1.1 法律的概念众说纷纭
1.1.2 普通人对法律的朴素理解
1.1.3 法概念理论面临的困难
1.2 法概念研究的三大主题
1.2.1 法律与命令
1.2.2 法律与道德
1.2.3 什么是规则?
1.3 暂缓给出定义
1.3.1 下定义的性质
1.3.2 刁语的开放性特点
1.3.3 重申本书的目标
2 挽救法律命令说
2.1 改造法律命令说
2.1.1 “命令说”和对命令的分析
2.1.2 命令的分析
2.1.3 形成新命令说
2.2 继续挽救法律命令说
2.2.1 新命令说有4个缺陷
2.2.2 缺陷l:授权性法律问题(法律的内容)
2.2.3 缺陷2:法律的自涉性问题
2.2.4 缺陷3:习惯的地位问题
2.3 缺陷4:主权者概念的复杂问题
2.3.1 法律(权威)的连续性:为什么要服从新国王
2.3.2 法律的持续性:为什么还要遵守旧法律
2.3.3 立法权的有限性:对立法权的法律限制
2.3.4 选民与主权者的关系
3 法概念的新观点
3.1 法律是两类规则的结合
3.1.1 以规則观念取代命令说
3.1.2 规则的內在方面:义务观念
3.1.3 现代法律制度的结构:两类规则的结合
3.2分析承认规则
3.2.1 承认规则的含义
3.2.2 承认规则的性质
3.2.3 法律体系的非常状态
4 规则的确定性问题
4.1 规则的特点
4. 1.1 规则的一般性
4.1.2 规则的开放性
4. 2 规则怀疑论
4.2.1 两种规則怀疑论
4.2.2 分析规则怀疑论
4.2.3 对规則的利用态度
4.3 司法判决的性质
4.3.1 最高法院的决定是最终的、不谬的
4.3.2 比赛中裁判的权威不可挑战
4.3.3 裁判是尊重规则的
4.4 承认规则的不确定性
4.4.1 规則的确定性是相对的
4.4.2 规则与承认规则的不确定性问题
4.4.3 承认规则有确定性,但可变化
5 法律的道德内涵
5.1 正义与道德
5.1.1 正义的原则
5.1.2 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
5.1.3 道德理想与社会批评
5.2 法律和道德
5.2.1 自然法和法律实证主义
5.2.2 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5.2.3 法律效力和道德价值
6 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6.1 讨论国际法的两个疑问
6.1.1 对国际法有两个疑问
6.1.2 回答疑问1:有义务与有制裁不同
6.1.3 回答疑问2:反驳国家义务自愿说
6.2 国际法不同于道德的4条标准
6.3 国际法的性质
附录1 原书与本书章节对照表
附录2 主要术语含义
附录3 原书逻辑思路一览
附录4 原书主要内容图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