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啸林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鸿儒文轩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光绪三年农历五月初四(1877年6月14日),虽是初夏,但地处江南的杭州湾一带已是一派盛夏的景象。骄阳炙烤着大地,鸣蝉在树梢上聒噪着。当地的农民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做花糕和粽子的原料,准备过冬红节。

冬红节是杭州湾一带对端午节的称呼,慈溪县山里的农民们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讲究也颇多。民间还流传着“冬红花糕夏至面”的谚语。因此,在前一天,家家户户便忙活开了,都在准备过节的东西。村民们一边忙活,一边闲扯说:“这才刚入夏,就这么热。看来,今年夏天又要热死人了!”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掩映在一片树木之中的几间茅草屋却显得异常安静。没有人声,也没有鸡鸣狗叫,只有几名村妇不时从逼仄的茅草屋中进进出出。突然。茅屋里传来一声女人的惨叫,之后,便是新生儿“呱呱”的啼哭。

孩子降生了,几名前来帮忙的村妇也陆续离开,各自回家去了。村民们在路上碰到她们,大都好奇地问:“生了?男孩?女孩?”

村妇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说:“张家媳妇可真有福分,又生了个男孩。”

国人向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在穷乡僻壤,这种观念就更加牢固了。张家的男主人张全海是一个木匠,手艺尚可,但在慈溪县的乡间,确实没有多少活计可供木匠发挥才能。因此,张家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尽管他知道妻子临产在即,但仍无法在家陪伴,因为一天不干活,全家第二天就要挨饿了。

张全海一大早便背着木工工具箱出去找活了。山区人口稀少,他走了几十里路也没能找到东家,便沿着乡间小路,迈着疲乏的步子回家了。张全海走近自家的破茅屋,昕到里面传来新婴儿啼哭声,他脸上的愁云立即散去。张全海加快脚步,气喘吁吁地向家门口奔去。

妻子产后虚弱,但仍然一脸的幸福。她有气无力地对张全海说:“是个男孩。”

张全海捧着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满心欢喜地看了又看。但这种喜悦很快便被忧虑所代替。这个家本已一贫如洗,今天出去了大半天又没有找到活计,以后又要多养一个孩子,这日子恐怕要更加艰苦了。

张全海的大儿子名叫大林。因此,他顺理成章地给二儿子取名为小林。刚刚出生的小林肉嘟嘟的,颇有几分虎相,生肖又属虎,张全海又给他取了个乳名,叫阿虎。张小林,乳名阿虎者便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上海滩三大亨之一——张啸林。

张啸林出生后。张全海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为了一家四口的口粮。他拼命地赚钱养家,白天四处找活计,打些零工,晚上回家后还要干些箍桶的活。清朝末年,民生凋敝,百姓的生活异常困苦。杭州湾一带在19世纪60年代还一度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的战场,农民、手工业者时时都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凄惨生活。当时,木匠的收入十分微薄,箍三个桶才能赚一文钱。张家的生活过得比普通农民更加艰苦。

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的开销日渐增多。张全海意识到,如果长期在慈溪县的乡下呆下去,全家迟早会饿死。张全海无可奈何,只得男寻生路。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张啸林十岁这年,张全海便和妻子一起,将家当拾掇拾掇,拉着孩子,举家迁到杭州拱宸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十分富庶。传说,夏禹南巡之时,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曾乘舟航行经过杭州,并舍其余杭(余杭即方舟)于此,故名“余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朝廷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开皇十一年(592年),隋王朝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隋大业六年(610年),大都督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江南运河的起讫点。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到南宋定都杭州之时,杭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人口40余万,百业兴旺的国际大都市了。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今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这便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起了很大作用。杭州,尤其是拱宸桥一带发展更加迅速。一时间,杭州城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人间天堂”的美名驰誉中外。至清光绪年间,杭州城的人口规模已达60余万,成为中国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

张啸林在慈溪的老家离杭州拱宸桥约140余公里,交通也相对方便。因此,一向安土重迁的张全海一旦打定主意,决定外出谋生之时,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商贾云集,作坊林立的拱宸桥。

张家在拱宸桥的西端赁屋住下。张全海在屋子临街的一面开了一家“张记箍桶铺”,仍操旧业。由于他勤劳本分,而且杭州人口众多,张记箍桶铺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了下来。P3-5

目录

第一章虎啸山林。初霸杭州

 一、举家迁居杭州拱宸桥\003

 二、无行少年入私塾读书\006

 三、成为游手好闲的流氓\009

 四、考入浙江武备学堂\叭2

 五、开家茶馆,收拢流氓\016

 六、娄丽琴进了张家的门\021

 七、西湖酒楼,双雄争霸\024

 八、尼姑庵里的风流尼姑\029

 九、设计整垮嘉兴田家\033

 十、击败钱彪,初霸杭州\037

第二章闹出人命,逃亡上海

 一、灵隐寺偶识“马浪荡”\045

 二、租界里拳打日本人\050

 三、真朋友仗义顶“罪”\054

 四、在赌局上栽了跟头\058

 五、借势洪门,重振雄风\062

 六、闹出人命,逃亡上海\066

 七、永祥赌场里吃份俸禄\071

 八、长三堂子里赚笔钱\074

 九、偶遇上海富商黄楚九\078

 十、走上飞黄腾达之路\082

第三章把握时机,跻身黄门

 一、码头上结识“水果月笙”\091

 二、十六铺码头上搭救杜月笙\094

 三、“水果月笙”进入黄公馆\098

 四、“老虎”斗倒“金狮狗”\102

 五、小东门里的“张大帅”\107

 六、杜张联手整垮大八股党\111

 七、昔日把兄弟飞黄腾达\115

 八、抢夺鸦片贩运保护权\119

 九、把握时机,跻身黄门\123

第四章结交权贵,风生水起

 一、杜月笙组建三鑫公司\131

 二、黄老板吃瘪大八股党\134

 三、流氓与租界相互勾结\138

 四、傍上浙江督军卢永祥\141

 五、爪牙来沪,羽翼丰满\145

 六、当上了小花园的老板\148

 七、亮出手中的“王牌”\153

 八、打通淞沪镇守使衙门\157

 九、打开浙江的烟土市场\162

 十、暗战鲍一斋。决胜杭州\165

第五章黑白两道,称王称霸

 一、张、杜的纳妾“大赛”\173

 二、黄金荣老共舞台跌霸\177

 三、张、杜奔走,营救老板\182

 四、黄金荣娶露兰春进门\187

 五、绑架了露兰春的情夫\191

 六、张大帅睡了洋婆子\194

 七、大发其财和大破其财\200

 八、禁烟官中了美人计\205

 九、烟土断档,大帅跳脚\209

 十、结交新贵,起死回生\214

 十一、兴办慈善,装装门面\218

第六章江山易主,投靠老蒋

 一、长三堂子里迎真大帅\227

 二、张大帅的“小聪明”\231

 三、蒋介石密谋镇压革命\235

 四、国共合作进逼上海\238

 五、巧用“美人计”盗情报\241

 六、虎狼聚首秘密“清党”\244

 七、蒋介石加快“清党”步伐\248

 八、活埋共产党人汪寿华\251

 九、围攻上海工人纠察队\255

 十、蒋介石嫁祸青洪帮\260

 十一、三大亨官拜少将参议\264

第七章三位大亨,分道其行

 一、福煦路上的豪华赌场\269

 二、暴虐成性,打死下人\274

 三、靠流氓手段扳回一局\278

 四、衣锦还乡,无限荣光\283

 五、杜祠落成典礼上的尴尬\287

 六、法租界换了新领事\292

 七、张大帅出走东北\295

 八、博士儿子,一官难求\299

 九、想方设法,广开财路\303

 十、出尽风头的60大寿\307

第八章充当汉奸,不得善终

 一、参与组建抗日救国会\315

 二、支持十九路军抗战\319

 三、淞沪会战全面爆发\324

 四、张大帅落水做了汉奸\328

 五、助纣为虐,声名狼藉\334

 六、张公馆里再出命案\338

 七、组建“新亚和平促进会”\342

 八、戴杜联手,铲除汉奸\345

 九、俞叶封当了替死鬼\349

 十、保镖开枪,命丧黄泉\353

序言

清朝末年,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求民族之独立,国家之富强,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斗争。但由于孙中山等人没能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只是将其局限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之内,导致了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了。一时间,中国陷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却为帮会组织的迅速壮大提供了温床。所谓的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便是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迹的。张啸林能以杭州拱宸桥镇上一个无赖的身份闯进十里洋场,迅速成为上海滩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除了他个人的禀赋之外,主要还是当时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然。

张啸林在风起云涌的旧上海被称为“张大帅”、“三色大亨”。他出身社会最底层,却叱咤上海滩数十年,成为民国帮会的“天字号人物”。他出没于“黄、黑、白”三道,开妓院、贩烟土,设赌场,无所不能,为所欲为;他拉拢北洋军阀和国民党要员,与军政界高层称兄道弟,俨然“白衣卿相”;他数典忘祖,卖国求荣,充当日本人的走狗,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复杂的性格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啻为十里洋场,乃至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缩影。

近年来,研究上海滩三大亨、渴望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多,但所依靠的资料多是20世纪出版的书籍。由于历史条件和著述角度的原因,其中难免存在某种局限性,如偏重于政治上的揭露和批判,对人物的个性和复杂性注意较少等。

为弥补这些不足,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张啸林全传》。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将张啸林发迹的历程置于历史大环境之下,详细考证了细节的真实性,力求比较真实地再现张啸林其人。但张啸林是一个以帮会为依托进行活动的人物,他的许多言行,很少见之于正史记载,他的经历大多只能依据民间传闻,因而要准确反映他的一生,实属不易。再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谬误与不足之处定然不少,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鸿儒文轩编著的《张啸林全传》张啸林在风起云涌的旧上海被称为“张大帅”“三色大亨”。他出身社会最底层,却能叱咤上海滩数十年,成为民国帮会的“天字号人物”。足见其手段之高明。他出没于“黄、黑、白”三道,开妓院、贩烟土、设赌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拉拢北洋军阀和国民党要员。与军政界高层称兄道弟,俨然“白衣卿相”;他数典忘祖。卖国求荣。充当日本人的走狗。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复杂的性格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啻为十里洋场,乃至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缩影。

《张啸林全传》在广泛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之上,将传主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置于其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中,用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传奇时代的传奇人物。

编辑推荐

鸿儒文轩编著的《张啸林全传》他出没于“黄、黑、白”三道,开妓院、贩烟土、设赌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拉拢北洋军阀和国名党要员,与军政界最高层称兄道弟;他数典忘祖,卖国求荣,充当日本人的走狗,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