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以行为科学为视角》由刘为军所著,本书是国内首部从行为科学视角系统研究刑事证据调查行为和侦查行为的著作。作者将大量成熟的行为科学理论引入证据学和侦查学领域,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阐述了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静态结构、动态结构、个体基础与组织基础、一般模式与特殊模式、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长期为人忽视却又极为重要的问题,对现行的许多调查政策进行了多方位评析,并对刑事证据调查行为以及侦查行为的理论基础重建作出了宝贵的方向性探索。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一、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意义
二、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行为科学对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意义
一、行为科学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研究领域
二、行为科学对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界说
第一节 行为与行动
一、行为
二、行为的一般模式
三、行为的特征
四、行动与行为
第二节 刑事证据调查(侦查)行为的定义
一、法学角度的行为定义及其分析
一、行为科学角度的行为定义及其分析
第三节 刑事证据调查(侦查)行为的系统结构
一、静态的行为结构
二、动态的行为结构
第四节 刑事证据调查(侦查)行为的类型
一、法学角度的分类方法
二、行为科学角度的分类方法
三、具体分类
第三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个体基础与组织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行为的个体基础
一、影响行为的一般心理因素及其启示
二、职业素养一一核心能力、胜任力、学习能力及其意义
第三节 行为的组织基础
一、组织
二、组织结构及结构设计
三、组织变革
第四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过程描述
第一节 行为过程的一般模式
一、概述
二、行为决策
三、决策实施
四、行为停止
第二节 行为过程的特殊模式
一、危机管理程序及其与一般模式之区别:
二、危机管理之例示:人质危机处理的要素与基本方略
三、危机管理机制之建立和完善一一走向程序化和规范化
第三节 行为过程的博弈特征
一、博弈、博弈论与博弈的基本要素
二、行为过程中的非合作博弈
三、行为过程中的合作博弈
四、结论
第五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一节 激励的理论前提与理论基础
一、激励
二、理论前提:人性假设与委托代理理论
三、理论基础之一:激励理论
四、理论基础之二:心理契约理论
五、理论基础之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激励机制构建的一般理论
一、构建激励机制的条件分析
二、构建激励机制的一般路径
三、构建激励机制的原则导向
第三节 现行激励制度分析
一、传统型激励制度及其分析
二、非传统型激励制度及其分析
三、总体评价
第四节 激励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目标管理机制
二、建立全程心理契约管理
三、对组织成员进行合理分类,实行有差别的激励方案
四、重视激励环境建设,并积极引导、调节组织成员的需求结构
五、建立宏观监督与约束机制,促进相关激励制度建设
第六章 刑事证据调查行为的评价机制
第一节 行为评价的一般问题
一、评价的含义
二、评价的性质
三、不同评价主体所为之评价的特点
四、评价的情境及心理运作过程描述
五、评价的标准
第二节 个案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点:条件论
三、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个案侦查行为中的应用
四、结论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