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于须臾之不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作者李志敏)集合了《菜根谭》、《围炉夜话》、《劝忍百箴》、《呻吟语》等为人处世必读的智慧奇书中的精华内容。
《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是“经典国学系列丛书”系列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经典国学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李志敏 |
出版社 | 福建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祸起于须臾之不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作者李志敏)集合了《菜根谭》、《围炉夜话》、《劝忍百箴》、《呻吟语》等为人处世必读的智慧奇书中的精华内容。 《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是“经典国学系列丛书”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皮鲁克斯曾说:“处世之学不是藏在地下洞穴中,而是藏在智者的头脑中的。只要你善于开掘,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开发运用处世之道,那么它将带给我们巨大的能量,为我们带来无穷的财富,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古典著作,感悟处世之道,李志敏特编写《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一书,《中华处世绝学(共4册超值典藏版)》集合了《菜根谭》、《围炉夜话》、《劝忍百箴》、《呻吟语》等为人处世必读的智慧奇书中的精华内容。 目录 卷一 菜根谭(选录) 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澹泊明志,肥甘丧节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脱俗成名,超凡人圣 义侠交友,纯心做人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人能诚心和气,胜于调息观心 动静合宜,道之真体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 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居安思危,处乱思治 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人圣超凡 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 知退一步之法,加让三分之功 对小人不恶,待君子有礼 留正气给天地,遗清名于乾坤 种田地须除草艾,教弟子严谨交游 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 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恶人读书,适以济恶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重德 一念私贪,万劫不复 心公不昧,六贼无踪 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不著色相,不留声影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 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 人生重结果,种田看收成 多种功德,勿贪权位 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能彻见心性,则天下平隐 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 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 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持身不可轻,用心不可重 人生无常,不可虚度 毋偏信自任,毋自满嫉人 毋以短攻短,毋以顽济顽 对阴险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震聋启啧,临深履薄 君子之心,雨过天晴 有识有力,魔鬼无踪 大量能容,不动声色 困苦穷乏,锻炼身心 亲近善人须知机杜谗,铲除恶人应保密防祸 节义来自暗室不欺,经纶缲出临深履薄 伦常本乎天性,不可认德怀恩 不夸妍好洁,无丑污之辱 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功过不可少混,恩仇不可过明 位盛危至,德高谤兴 阴恶祸深,阳善功小 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 穷寇勿追,投鼠忌器 过归己任,功让他人 须冷眼观物,勿轻动刚肠 量弘识高,功德日进 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慎德于小事,施恩于无缘 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 信人示己之诚,疑人显己之诈 春风育物,朔雪杀生 善根暗长,恶损潜消 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 学贵有恒,道在悟真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为奇不为异,求清不求激 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虑 操持严明,守正不阿 浑然和气,处事珍宝 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 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忍得住耐得过,则得自在之境 心体莹然,不失本真 忙里偷闲,闹中取静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为官公廉,居家恕俭 谗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风侵肌 戒高绝之行,忌褊急之衷 处世要道,不即不离 老当益壮,大器晚成 藏才隐智,任重致远 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 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宴乐、声色、名位,三者不可过贪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躁性偾事,和平徼福 酷则失善人,滥则招恶友 急处站得稳,高处看得准,危险境地早回头 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 居官有节度,居乡敦旧交 事上敬谨,待下宽仁 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 读书读到乐处,观物观入化境 守口须密,防意须严 责人宜宽,责己宜苛 幼不学,不成器 不忧患难,不畏权豪 浓夭淡久,大器晚成 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 言者多不顾行,谈者未必真知 春色为人问之装饰,秋气见天地之真吾 世间之广狭,皆由于自造 乐贵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远 心静而本体现,水清而月影明 观形不如观心,神用胜过迹用 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 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 泡沫人生,何争名利 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 不亲富贵,不溺酒食 恬淡适己,身心自在 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知足则仙凡异路,善用则生杀自殊 守正安分,远祸之道 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 退一步宽平一步 修养定静工夫,临变方不动乱 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 去思苦亦乐,随心热亦凉 居安思危,处进思退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 隐者高明,省事平安 浓处昧短,淡中趣长 理出于易,道不在远 动静合宜,出入无碍 卧云弄月,绝俗超尘 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 出世在涉世,了心在尽心 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不希荣达,不畏权势 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春之繁华,不若秋之清爽 得诗家真趣,悟禅教玄机 梦幻空华,真如之月 欲心生邪念,虚心生正念 富者多忧,贵者多险 读易松间,谈经竹下 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 烦恼由我起,嗜好自心生 接近自然风光,物我归于一如 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 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苦海茫茫,回头是岸 求心内之佛,却心外之法 彻见真性,自达圣境 心月开朗,水月无碍 野趣丰处,诗兴自涌 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欲望虽有尊卑,贪争并无二致 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 彻见自性,不必谈禅 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凡俗差别观,道心一体观 断绝思虑,光风霁月 机神触事,应物而发 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自然人心,融和一体 不弄技巧,以拙为进 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任其自然,万事安乐 雌雄妍丑,一时假相 风月木石之真趣,惟静与闲者得之 天全欲淡,虽凡亦仙 本真即佛,何待观心 勿待兴尽,适可而止 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山居清丽,人都俗气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机息心清,月到风来 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 雨后山色鲜,静夜钟声清 雪夜读书神清,登山眺望心旷 不可徒劳身心,当乐风月之趣 何处无妙境,何处无净土 风迹月影,过而不留 世间皆乐,苦自心生 月盈则亏,履满者戒 体任自然,不染世法 观物须有自得,勿徒留恋光景 陷于不义,生不若死 非分之收获,陷溺之根源 把握要点,卷舒自在 身居局中,心在局外 减繁增静,安乐之基 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 围炉夜话(选录) 教子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交游要学友之长,读书必在知而行 勤以补拙,俭以济贫 话说平常却稳当,为人本分常快活 处事、读书之道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不因说话而杀身,勿为积财而丧命 名利不可贪,学业在德行 古朴君子力挽江河,名节之士光争日月 心正则神明见,耐苦则安乐多 人世沧桑,在人在天 有才者如浑金璞玉,为学者如行云流水 积善祛殃,积财遗祸 教子严成德,勿以财累己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贫贱 勿为私己打算精明,要培子孙朴实浑厚 明辨是非方能决断,不忘廉耻身自高洁 明辨愚和假,识破奸恶人 权势之途如烟如云,奸邪之辈谨神谨鬼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有过由改不失正道 不论祸福而处事,平正精详为立言 不求空读而要务实 遇事勿躁,淡然处之 救人于危难,脱身于牢笼 待人要平和,讲话勿刻薄 千里之途始于足下 贫贱不能移,富贵要济世 身教重于言教 守身不羞于父母,创业勿贻害子孙 待人不可势利,习业万勿粗心 莫夜郎自大,要奋发图强 吃一堑长一智,莫到江心补漏 寿有尽时天无尽,富贵有定学无定 做事要问心无愧,创业需量力而行 放眼读书,立根做人 持身贵严,处事贵谦 财要善用,禄要无愧 交朋友求益身心,教子弟重立品行 君子重忠信,小人徒心机 对己要严,对人要宽 慎言、洁身 谦虚美德矣 敬人者人恒敬之,靠他人莫若靠己 学长者待人之道,识君子修己之功 物质享受要知足,德业追求无止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必要谦恭,衣禄务需俭致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勤俭安家久,孝悌家和谐 忠厚足以兴业,勤俭足以兴家 知莲朝开而暮合,悟草春荣而冬枯 自伐自矜必自伤,求仁求义求自身 贫寒也须苦读书,富贵不可忘稼穑 勤俭蕴育廉洁,艰辛炼铸伟人 闲居常怀振卓心,交友多说切直话 有才若无,有德若虚;富贵生骄,奢淫败俗 凝浩然正气法古今完人 求其理数亦难违,守其常变亦能御 和气致祥骄者必衰,从善者昌为恶者弃 人生不可安闲,日用必须简省 秤心斗胆成大功,铁面铜头真气节 责人先责己,信己亦信人 心为主宰,死留美名 有生资更需努力,慎大德也矜细行 忠厚传世久,恬淡趣味长 交友要交正直者,求教要求德高人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享受减几分方好,处世忍一下为高 持守本分安贫乐道,凡事忍让长久不衰 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 河川学海而至海,苗莠相似要分清 守身必谨严,养心须淡泊 有德不在有位,能行不在能言 以美德感化人,让社会更祥和 幸福可在书中寻求,创家立于教子成才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 若成事业,不可无识 有时勿忘无时,踏实胜于侥幸 心静则明,品超斯远 读书人贫乃顺境,种田人俭即丰年 讲求正直,莫人浮华 道本足于身,境难足于心 读书要下苦功,为人要为人好 有错即改为君子,有非无忌乃小人 交友淡如水,寿在静中存 腹饱身暖人民所赐,学无长进有负人民 勿与人争,惟求己知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贵乃烟云幻形 察伦常留心细微,化乡风道义为本 骗人如骗己,人苦我也苦 弱者非弱,智者非智 功德文章传后世,史官记载忠与奸 目闭可观心,口合以防祸 富贵人家多败子,贫穷子弟多成才 志不立则功不成,错不纠终遗大祸 退让一步难处易处,功到将成切莫放松 无学为贫,无耻为贱,无述为天,无德为孤 知过能改圣人之徒,抑恶扬善君子之德 诗书传家久,孝悌立根基 德泽太薄,好事未必是好;天道最公,苦心不负苦心 自大便不能长进,自卑则不能振兴 有为之士不轻为,好事之人非晓事 种田要尽心,读书要专心 要造就人才,勿暴殄天物 和气以迎人,平庸以应物,师古相期许,守志待时机 苟无良心则去禽兽不远,不行正路则行荆棘之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欲死天下难救,人求福惟有自己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恃力者,忽逢真敌手 为学不外静敬,教人先去骄惰 生时有济于乡里,死后有可传之事 齐家先修身,读书在明理 积善者有余庆,多藏者必厚亡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 有真涵养才有真性情 为善要讲让,立身务得敬 是非要自知,正人先正己 仁厚为儒家治术之本,虚浮为今人处世之祸 祸起于须臾之不忍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五伦为教然后有大经,四子成书然后有正学 钱能福人,也能祸人;药能生人,也能杀人 耕读乃能成其业,仕宦亦未见其荣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 凡事肯规我之过者为益友 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事观其已然可知其未然,人尽其当然可听其自然 观规模之大小,知事业之高卑 君子尚义,小人趋利 小心谨慎,必善其后;高自位置,难保其终 勿以耕读谋富贵,莫以衣食逞豪奢 士知学恐无恒,君子贫而有志 用功于内志心秀,饰美于外者心空 敦厚之人可托大事,谨慎之人能成大功 汉高祖之英明不能救戚姬,陶朱公之智计不能保仲子 处世以忠厚,传家得勤俭 紫阳要人穷尽事物之理,阳明教人反观自己本心 善良醇谨人人喜 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松散,持身贵严厉而不可过激 天地且厚人,人不当自薄 知万物有道,悟求己之理 揆诸理而信言,问诸心始行事 兄弟相师友,闺门若朝廷 友以成德,学以愈愚 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 浪子回头金不换,贵人失足损于德 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人贵自立 静者心不妄动,敬者心常惺惺 祸者福所依,福者祸所伏 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 肯下人,终能上人 大孝单称虞舜,英才独颂周公 劝忍百箴 言之忍第一 气之忍第二 色之忍第三 卷二 酒之忍第四 声之忍第五 食之忍第六一 乐之忍第七 权之忍第八 势之忍第九 贫之忍第十 富之忍第十一 贱之忍第十二 贵之忍第十三 宠之忍第十四 辱之忍第十五 安之忍第十六 危之忍第十七 忠之忍第十八 孝之忍第十九 仁之忍第二十 义之忍第二十一 礼之忍第二十二 智之忍第二十三 信之忍第二十四 喜之忍第二十五 怒之忍第二十六 疾之忍第二十七 变之忍第二十八 侮之忍第二十九 谤之忍第三十 誉之忍第三十一 谄之忍第三十二 笑之忍第三十三 妒之忍第三十四 忽之忍第三十五 忤之忍第三十六 仇之忍第三十七 争之忍第三十八 欺之忍第三十九 淫之忍第四十 惧之忍第四十一 好之忍第四十二 恶之忍第四十三 劳之忍第四十四 苦之忍第四十五 俭之忍第四十六 贪之忍第四十七 躁之忍第四十八 虐之忍第四十九 骄之忍第五十 矜之忍第五十一 侈之忍第五十二 勇之忍第五十三 直之忍第五十四 急之忍第五十五 死之忍第五十六 生之忍第五十七 满之忍第五十八 快之忍第五十九 取之忍第六十 与之忍第六十一 乞之忍第六十二 求之忍第六十三 失之忍第六十四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 顽嚣之忍第六十六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 不满之忍第六十八 听谗之忍第六十九 无益之忍第七十 苛察之忍第七十一 屠杀之忍第七十二 祸福之忍第七十三 苟禄之忍第七十四 躁进之忍第七十五 特立之忍第七十六 勇退之忍第七十七 挫折之忍第七十八 不遇之忍第七十九 才技之忍第八十 小节之忍第八十一 随时之忍第八十二 背义之忍第八十三 事君之忍第八十四 事师之忍第八十五 同寅之忍第八十六 为士之忍第八十七 为农之忍第八十八 为工之忍第八十九 为商之忍第九十 父子之忍第九十一 兄弟之忍第九十二 夫妇之忍第九十三 宾主之忍第九十四 奴婢之忍第九十五 交友之忍第九十六 年少之忍第九十七 将帅之忍第九十八 宰相之忍第九十九 好学之忍第一百 呻吟语(选录) 原序 序一 卷上 天地 圣贤 典籍 道体 礼制 问学 涵养 存心 修身 省察 克治 力行 慎言 反己 安分 理欲 人品 器量 识见 诚实 敦伦 处人 应事 居官 治道 教化 刑法 用人 御民 建功立业 兴利除害 秉公 卷下 补遗 卷三 贤愚经 梵天请法六事品 摩诃萨□以身施虎品 二梵志受斋品 波罗□人身贫供养品 须阁提品 华天因缘品 羼提波梨品 锯陀身施品 七瓶金施品 贫女难陀品 摩诃斯那优婆夷品 出家功德尸利鹚提品 长者无耳目舌品 贫人夫妇叠施得现报品 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 月光王头施品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 尼提度缘品 设头罗健宁品 盖事因缘品 善求恶求缘品 须达起精舍品 坛经 行由品第一 卷四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宣诏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论语(选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一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日 试读章节 【原文】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非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译文】 下属和子弟犯了错误,对他们的批评、指责要慎重。当着众人的面不要责备;已有愧悔之意不要再批评他;夜晚了不要责骂他;正在吃饭不要数落他的不是:正在高兴、快乐时不责备;正在悲伤、忧愁,也不是批评的时候;身体有病,更不能责骂他。 【原文】 流俗污世中,真难做人。又跳脱不出,只是清而不激就好。 【译文】 生活在风俗败坏的时世里,真难做人,又躲避摆脱不了世俗的影响和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既不同流合污又不过于偏激就好。 【原文】 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味令人多食,美色令人多欲,美声令人多听,美物令人多贪,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美景令人多留,皆祸媒也。不美则不令人多,不多则不令人败。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人;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夫能知困穷抑郁,贫贱坎坷之为祥,则可与言道矣。 【译文】 世上最易使人招致祸患的莫如贪多,而最易引发贪欲的莫过于“关”。关味佳肴令人食欲大增,花容月貌令人恣情纵欲,悦耳的声音令人百听不烦,美好的东西令人贪得无厌,高官厚禄令人孜孜以求,华宫丽室令人依依不舍,良田沃野令人疯狂购置,优美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而这一切无不是祸患的媒介。因为不美,就不会诱发人的贪欲;而没有贪欲,就不会招致祸患。犹如水中鱼只见饵食却不见鱼钩,山中虎只见羊却不见陷阱,林中猩猩只见酒却不见猎人一样,不是真的看不到身边的危险,而是沉迷于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无暇旁顾罢了。只要求美、贪、多的心冷却、淡薄下来,那么,再热闹的情景也不能诱你进入其中,再艳丽的东西也不能让你怦然心动。能清楚地知道穷困抑郁、贫贱坎坷的经历是吉祥的预兆,与这样的人相处,可以和他谈“道”。 【原文】 嵇康善养生,而其死也却在所虑之外,乃知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德在我而蹈日刃以死,何害其养生哉? 【译文】 嵇康讲究养生之道,但他的死却完全出乎本人的意料之外,这才知道养德较之养生更为重要。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身临危境而从容就义,这对他的健身延年又有什么妨害呢? 【原文】 或问共事二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日:“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故见疏者妒,妒其形己也;见悦者亦妒,妒其妒己也。”然则奈何?日:“居宠,则思分而推之以均众;居尊,则思和而下之以相忘;人何妒之有?缘分以安心,缘遇以安命,反己而不尤人,何妒之有?” 【译文】 有人问我:“二人共事一主,没有不互相忌妒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我回答说:“人的才能性行,容貌辞色,有许多不同之处。对主人来说,总是喜欢那些能很好地侍奉自己的人,而讨厌那些不能很好地侍奉自己的人。那些令主人心满意足的人讨得主人的喜爱,那些不能让主人满意的人必然受到主人的冷落。这样,我被主人疏远,就是你被主人宠爱所造成的,怎么不心生妒意呢?既然妒火难灭,又怎能不互相倾轧呢?所以说,被主人冷落的人忌妒,忌妒的是对方比自己讨人喜欢;受主人宠爱的人忌妒,忌妒的是对方忌妒自己。”又问:“那么有什么办法能防止忌妒的产生和泛滥呢?”我回答道:“备受宠爱时,要想到把它分享给别人,让大家共同受到主人的宠幸;身居高位时,要想到团结和睦而平易近人,使大家忘记你的尊贵身份。这样一来,别人还有什么可忌妒的呢?用悲欢离合由因缘定分的道理来安心,用时机际遇由命中注定的道理来安命,反躬自省而不怨天尤人,还有什么可忌妒的呢?”P304-30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