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军事感兴趣,就不能不想办法了解这些变化的方方面面。这套丛书名为“军事大视野丛书”,正是为了使你全面了解当今军事世界的基本状况而设。它与同类图书是大不相同的。首先,它选配了精彩的图片,可以使你直观地领略军事天地的神奇。其次,它整合了大量必要的数据,在对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与小数点的阅读中,你不知不觉地正在变成一个准专家。再次,它的文字力求生动有趣,这里没有教科书式的死板,宏伟的军事历史画卷与跌宕起伏的战争故事都在引人入胜的文字下收入你的眼底。
《无声搏杀(经典间谍战)》由赵渊主编,是“军事大视野丛书”的其中一本,力求以通俗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法,使读者轻松地了触到军用机器人的历史与现状,感受军事的魅力。
“间谍”这个词现在不仅对于军事爱好者,甚至对于普通读者都不再完全陌生了,但你真的知道间谍的世界,还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呢?《无声搏杀(经典间谍战)》从间谍战和鲜为人知的间谍人物的角度进行介绍,力求使军事爱好者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认识间谍和间谍战。
《无声搏杀(经典间谍战)》由赵渊等编著。
F-111之争
F-111战斗机,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超音速战斗轰炸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性后掠翼飞机,该机原本是为美国空军和海军研制的。在20世纪60年代这是最为先进的战斗机型,曾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这种较为先进的战斗机出现后即引起了苏联方面的重视。
美苏两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间谍战,其中猎取对方先进武器的秘密成为间谍战的一项重要内容。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特工人员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F_111战斗机搞到了手。
1.神秘来客
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博览会,1909年9月25日在巴黎问世。这个最初以保护航空遗产为宗旨的飞机静态展示会,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迫近和军事订货的显著增长而迅速发展成为法国飞机制造商展示战机、争夺军事订单的竞技场。从1924年起,该博览会改为两年一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停展;1949年,发展成为一项国际盛事;从1953年开始,在巴黎市郊的布歇尔机场举行,并将飞行表演作为展览的正式内容。1967年6月,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巴黎如期举行,来自世界各国政要、航空专家、航空爱好者络绎不绝。美国为了展示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彰显其军事实力,在其展区展示了最新式的战斗机F-111。展会的前三天,F-111战斗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可是到了第四天,在F-111战斗机前发生了一起骚动。
事情起因于一个外国参观者准备对F-111战斗机进行拍照时,被两名美国警卫阻止,并将这位外国参观者推到一旁:“请离飞机远一点,不准拍照。”美国警卫的行动,引起了这位外国参观者的不满,并高声抗议:“你们不能这样对待一位热心的外国观众。”但是这种抗议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美国警卫挥舞着拳头讥讽地说:“热心?你热心得太过头了。”这名外国参观者只好悻悻离去。一名警卫望着远去的外国参观者的背影,气愤地说:“哼,这个狡猾的俄国佬,想打我们飞机的主意,没门儿。”
此时,那个被驱逐的外国参观者脸上却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其实这名外国参观者正如美国警卫所言,是苏联飞机设计专家。他在展览会的四天里,较为详细地观察了F-111战斗机。第一天,他远远地拍下了F-111战斗机;第二天,他在人群中对飞机的各个部位进行拍照;第三天,他更近距离地对战斗机进行拍照,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他的行为引起了美国警卫的注意和警觉。因此,在第四天,当他又准备拍照时,两名美国警卫冲过来,将其驱逐出现场。
F-111战斗机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较为先进的新型战斗机,并配有先进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可以超低空作战,也可以进行地形匹配飞行。在同类机型中,其续航时间极长,时速达到2700公里,美国人研制它费时9年,耗资数十亿美元。当时美国媒体吹嘘它是20世纪最好的武器。这项高科技产品,是苏联梦寐以求的。而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又是这样一个高科技展示的平台,美国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彰显自己军事实力的机会。
因此苏联派出空前庞大的专家和设计师组成代表团,参加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代表团在航展上看到F.111战斗机后,当即决定好好地“学习”一下。于是,在卜11l战斗机旁频频出现苏联专家的身影。而被美国警卫驱赶的苏联人叫奥莱格·萨莫伊洛维奇,他是著名的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的飞机设计专家。
苏联人为何要急于搞到F-111的资料呢,除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原因外,还同当时他们的武器出口受到重创有关。苏联的武器主要出口到阿拉伯国家和地区。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开始奋力抵抗。至6月10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因此阿拉伯国家纷纷抱怨苏式武器不如美式武器。此事严重刺激了苏联最高领导层,为了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主动权,并且为了使苏制武器出口不致受创,苏联高层做出决定:“如果不能超越美国,至少可以赶上它”。而追赶美国最有效的捷径就是复制美国的样品,而搞到美国的一架F_111战斗机,则是苏联当时所急需的。
1974年,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了一款Su一24战斗机。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与F-11l战斗机非常相似:可变后掠翼、相同的机头、相似的电子设备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国不可能有如此密切的技术交流,因此该机型不可能是美苏技术交流的产物。唯一的可能就是苏联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了F-111的技术资料。最终揭开谜底的却是一个德国记者。
★2.德国记者的调查
德国有个叫叶夫根尼·日尔诺夫的记者,他是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他一直热衷于在苏联境内寻找失踪的美国人。而20世纪后半期,美苏外交史最大的奥秘之一就是在苏联失踪的美国人的命运。根据美国政府的公告,苏联境内曾有一批美国军人下落不明,当然这里面有主动叛逃者,也有在越南战争中被俘后,转送到苏联的美军战俘。
1991年11月,一位曾经帮助过叶夫根尼·日诺夫采访的苏军少校,在偶然的谈话间向他透露了一个关于美国失踪者的消息,并且希望这条新闻能卖4万美元。他说曾经亲眼目睹过美军失踪者。4万美元在即将解体的苏联是一笔极大的数额,苏军少校希望能够得到这笔钱。叶夫根尼·日诺夫费尽周折总算找到一家愿意出钱的美国电视台,但是仅出6000美元。虽然苏军少校对这个数字十分失望,但是他还是说出了一个关于美国失踪者高度机密的情报:大约在1965~1973年间,有两名美国战斗机飞行员连人带机被俘,曾被关押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名叫萨瑞沙根的秘密基地。
叶夫根尼·日诺夫获知该情报后,欣喜若狂,并制订了调查计划。他秘密潜入萨瑞沙根基地进行调查。但是,在萨瑞沙根,他碰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所有的人对此都讳莫如深。接着曾经帮助过他采访的一名苏军上尉在火车上被杀。这一行动显然是对叶夫根尼·日诺夫的一个警告,但同时也说明确有其事。死亡的威胁并没有阻止这位执着的记者调查的步伐,反而激起了他继续调查下去的决心。
不久,他就发现了寻找萨瑞沙根美军失踪飞行员的突破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阅读《设计师苏霍伊》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一条秘密,而这个秘密则和美军失踪飞行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条暗示就是:F-111战斗机是在1968年借来的。苏联飞机设计师奥莱格·萨莫伊洛维奇(即在巴黎航空航天展览会上被美国警卫驱赶的飞机设计专家)在他的回忆录上也提到:“我们模仿了F-111前机身的外形。”据此,叶夫根尼·日诺夫坚定了他此前认为的Su一24模仿F—111的想法。
凭借这条线索,叶夫根尼·日诺夫来到苏霍伊设计局采访,但是接待他的人对此避而不谈,或是找其他理由回避。但是在叶夫根尼·日诺夫的一再坚持下,对方最终妥协,并给了他几个参与设计Su一24战斗机的专家的名字和电话。在叶夫根尼·日诺夫问到是否俘获过美军的飞机时,得到了受采访者肯定的回答,并且说:“隋报人员搞到了F—111。”至此,受访者就不再往下说了。采访的结果验证了叶夫根尼·日诺夫的想法:“苏联人搞到了美国的F-111战斗机”,并总算找到了解开谜底的钥匙。P2-4
当今军事世界正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
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已经强大到让我们匪夷所思的地步,一些军队已经能够做到依靠从太空中发射的一束强光就完全摧毁一幢大楼;我们被军事网络包围着,我们生活的空间——从太空到深海——正在被一层层管制起来;现代军事的谋略让人叹为观止,即使是过去的天才将军们复活也要赞叹连连;军事科技的进展一日千里,今天一个间谍借助计算机可以窃取你的任何秘密,这一点连最有经验的心理学家也不容易做到。世界军事早已进入到“超限战”的时代,心理战、间谍战、狙击战、网络战等战争形式早已在各处上演,核子战、次声战、生化战的疑云从未散去……而且,在你从未注意的角落,或是沙漠中心,或是外表平平无奇的实验室一角,甚至是在人迹罕至的雨林深处,正有越来越多的新武器、新战法被开发出来。所以,没有硝烟的地方未必不是战场。
如果你对军事感兴趣,就不能不想办法了解这些变化的方方面面。这套丛书名为“军事大视野丛书”,正是为了使你全面了解当今军事世界的基本状况而设。它与同类图书是大不相同的。首先,它选配了精彩的图片,可以使你直观地领略军事天地的神奇。其次,它整合了大量必要的数据,在对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与小数点的阅读中,你不知不觉地正在变成一个准专家。再次,它的文字力求生动有趣,这里没有教科书式的死板,宏伟的军事历史画卷与跌宕起伏的战争故事都在引人入胜的文字下收入你的眼底。
衡量一个人是否称得上军事爱好者的第一标准是他是否有对军事的“爱”,这不是一时的狂热,而是发自内心的喜好与向往。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领略到军事天地那难以言传的魅力。本着这一标准,本套丛书选取了成为真正军事爱好者所需的各方面内容。从本套丛书中,你可以接触到现代军事史、军事训练、军事指挥、兵器装备、尖端军事科技、特殊军事团队、军事人物、军事谋略、军事布局等方方面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易找到的。对于热爱军事的读者来说,本套丛书正是成为真正军事爱好者的捷径。
王秀清、王崇文、王琳琳、支静、刘朝晖、刘淼、刘慧芳、吴超、霍红霞、李卉、李瀚洋、张永萍、冯灵芝、王国义、周海全、肖长博、余磊、张玉磊、徐江、郑治伟、郭晓雷、章晴雨等共同参与了本丛书的编写,他们在写作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主编:赵渊
2011年8月于天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