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司徒雷登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
他的一生是复杂而多面的。他既是一位传教士、神学教师,又是第一位见过孙中山并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独立战争”系统介绍到美国的人……
他既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张学良、李宗仁等国民党高层人物关系甚笃,又曾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座上客……
为了能够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第2版)》的作者郝平在搜集了大量国内外与其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考证。
司徒雷登是位与中国有着特殊关系,对中国教育界、知识界和中美关系有过很大影响的美国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史学界对于他的研究在规模、影响和深度上、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第2版)》是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了能够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第2版)》的作者郝平在搜集了大量国内外与其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考证,希望能对司徒雷登这样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
再版序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决定来华传教(1876-1908)
一、传教士的家世背景及与中国的渊源
二、加入美国学生志愿传教运动
三、重回中国
第二章 在辛亥革命的硝烟中徘徊(1908-1918)
一、传教理念的转变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教育观
三、美联社的特邀记者
四、为美国对华政策进言
第三章 出任燕京大学校长(1919一1921)
一、组建燕京大学的背景与经过
二、为燕大筹款与选址
三、追求卓越的办学目标
第四章 传教中的持不同政见者(1922-1926)
一、燕大的宗教生活
二、非基督教运动对燕大的影响
三、美国对司徒雷登宗教思想的批判
第五章 加入一流大学的行列(1927-1937)
一、“中国化”和“国际化”问题的提出
二、燕大的院系与学科设置
三、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列
第六章 司徒雷登与燕大师生(1919-1941)
一、支持燕大的学生运动
二、支持和协助燕大师生奔赴抗日根据地
三、燕大人眼中的司徒雷登
第七章 涉足中国政坛(1920-1937)
一、广泛结交政府权贵和各界要人
二、卷入中国政治
三、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关系
第八章 从调停人到阶下囚(1937-1945)
一、充当蒋介石与侵华日军的调停人
二、为保护燕大与日伪政权周旋
三、日本宪兵队的阶下囚
第九章 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5-1946)
一、蒋介石的全面内战与马歇尔使华
二、马歇尔看中的大使人选
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第十章 劳心伤神的外交官(1946-1947)
一、参与国共谈判
二、马歇尔使命的终结与司徒雷登角色的转换
三、魏德迈使华与司徒雷登的尴尬
第十一章 无法挽回的败局(1948一1949)
一、敦促美国政府救蒋的最后努力
二、美国援华政策的转变
三、稍纵即逝的中共与美高层接触
第十二章 大使生涯的终结(1949-1962)
一、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
二、最后的心愿
附录1 司徒雷登大事年表
附录2 燕大名人
附录3 参考书目
附录4 照片资料来源
一版后记
再版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