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拉克罗瓦画传/世界艺术大师图文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华语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P.P.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华语编著的《德拉克罗瓦画传》是“世界艺术大师图文馆”系列之一,介绍了:德拉克罗瓦家世及成长历程;早期主题性人物绘画的创作;英国绘画及文学作品对德拉克罗瓦的影响;北非异国风情题材的创作;大型壁画题材的创作生涯;最具浪漫主义风格的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其他创作实践和探索;寂寞的晚年生活;德拉克罗瓦的影响等内容。

内容推荐

《德拉克罗瓦画传》是“世界艺术大师图文馆”系列之一,由华语编著。

《德拉克罗瓦画传》内容如下:

欧仁·德拉克罗瓦(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是法国著名画家,生于法国南部罗讷河畔的沙朗通-圣莫里斯。从儿童时代起,德拉克罗瓦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氛的环境里,并且受过多方面的教育。

在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方面,除去伦勃朗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在表达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除鲁本斯外,很少人达到他那样动人心弦的程度,在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的东西变成艺术形象上,除米开朗基罗外,没有人具有他那样的才能。

只要拿起画笔,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激情就像火山一样进发出来,发出巨大的叫啸,他画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所以人们把他叫做“浪漫主义的狮子”。

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品有《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和《但丁的渡舟》。

目录

德拉克罗瓦家世及成长历程

早期主题性人物绘画的创作

英国绘画及文学作品对德拉克罗瓦的影响

北非异国风情题材的创作

大型壁画题材的创作生涯

最具浪漫主义风格的画家

德拉克罗瓦的其他创作实践和探索

寂寞的晚年生活

德拉克罗瓦的影响

试读章节

在德拉克罗瓦的早期创作中,暴力、死亡和英雄行为构成了他浪漫主义绘画的核心内容。围绕“人在极端情况下”这一题材,德拉克罗瓦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创作实践。用亮丽的色彩表现悲剧题材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凡高称:“德拉克罗瓦是全世界的天才之一,是伟大的人物画家,是先驱者。”

德拉克罗瓦公开的绘画生涯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一次官方主办的沙龙画展。在那次画展上,他展出了《但丁的渡舟》。这幅巨大的、带有传统浮雕式构图的绘画,取材于但丁的《神曲》第一部《地狱》的第八篇。描画了但丁与维吉尔乘小船渡过地狱之湖,受到永久惩罚的死亡者企图爬到小船上的景象。地狱中诡异不定的光线、飘浮在小船边的死尸、主人公血色般的红袍,这一切都令人窒息。当时由于父母早亡,加之姐姐和姐夫维尼纳克之间的法律纠纷,相当多的家产都被消耗光了,23岁的德拉克罗瓦成了一个没有积蓄的孤儿,生活过得相当清苦。当《但丁的渡舟》在沙龙展出时,据说他没有钱买画框,只能把墙板拆下,涂上黄色的颜料来凑合。尽管这幅画模仿的迹象相当明显,扭动的身体、骨骼健壮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从米开朗基罗那里借来的,整体画面的安排更与《梅杜萨之筏》惊人地相似,只是更富于变化。但他同时也以情感洋溢的形象、悲剧性的力量、对于人类灾难的真实描写和构图的大胆而具有进步的革新倾向,引起了巴黎艺术界的巨大反响,不仅博得了浪漫派年轻画家的好评,也获得了古典派画家的赞誉。特别是身为评审委员之一的格罗男爵更是大加赞赏,说是“连鲁本斯也为之失色”,竞亲自把这幅作品取去,让自己的画师给它配了一个漂亮的画框,并亲眼看着把它挂好。这幅画使德拉克罗瓦立刻在格罗、席里柯发起的新运动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德拉克罗瓦始终是格罗的忠实崇拜者。他在1853年11月17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格罗的作品……能以同样的程度带我进入这种精神状态,也就是艺术所引起的最强烈的状态。”从这年开始,德拉克罗瓦几乎每年都参加沙龙画展,一直到1859年。

从题材看,《但丁的渡舟》打破了以往古典主义画家多半取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传统,浪漫派画家由此开始从但丁、莎士比亚、司各特、拜伦等人的作品中选取题材。形式上,它继承了米开朗基罗的优点,并且放出了那种似乎要和大卫的传统挑战的异彩。但从色彩上看,此时的德拉克罗瓦还没有突破新古典主义的传统,例如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深褐色和深橄榄绿色及棕色的影子,所借用的是不透明的颜料,色彩之间的变化不大。一直到1824年的《希阿岛的屠杀》一画,他才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色彩。

《希阿岛的屠杀》取材于19世纪20年代发生的希腊反抗土耳其压迫的事件。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且血洗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不仅使希腊人坚决起来与敌人作殊死的斗争,也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在他们看来,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土耳其的行为不可原谅。他们在巴黎、柏林和伦敦成立了希腊协会,纷纷从物质和精神上声援希腊,如贝多芬为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写了名曲《雅典的毁灭》,柏辽兹写出《希腊革命大合唱》,英国大诗人拜伦甚至亲自参加了希腊起义队伍的战斗。透过拜伦充满异国情调的同情之笔,德拉克罗瓦被浪漫主义英雄色彩的情怀所深深感染,决定以此为题材参选沙龙展,揭露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他为了使绘画具有逼真性而不辞辛苦,通过别人的介绍见到了目击现场的法国军队将领维提大校,还从焦尔·奥古斯特的收藏品中借来土耳其工艺品,并努力模仿装饰画中的鲜艳色彩。

在《希阿岛的屠杀》这幅画里充满了人性和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极其生动地塑造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人物。在画面右下方横躺着奄奄一息的少妇,胸怀袒露,不懂人事的婴儿正伏在胸前寻找活命的母乳,画家选择这一令人揪心的情节向侵略者发出最强烈的抗议。画面左边描绘了一组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他们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濒临绝望,束手待毙。前景坐着一位老妇人,抬首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形象是在《墓地孤儿》的基础上创作的,还有人认为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画家特别在前景右上方画了一个骄横残暴的土耳其士兵,勒马驻足,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看着被他们蹂躏过的土地,在他的马背后还拖着被缚的裸体少女,那是豺狼的猎物。画家为了加强残暴的气氛和悲剧的色彩,大胆借用了英国画家康斯太勃画中的光色,用笔涂的方式处理他的光线,并运用丰富的中间色调,同时在阴影部分加上透明的淡色调,制造鲜血流淌及肌肤颤抖的效果,使画面色彩产生恐怖的真实感,透露了印象主义的晨光,有人说这幅画中的色彩打开了印象主义的天窗。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这幅史无前例的画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与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慷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这幅画同后来北非之行所作的那些绘画一样,具有异国情调,并对暴力充满了幻想的兴味。它使德拉克罗瓦从此被归为浪漫主义画家,与安格尔的古典主义阵营形成对峙的局面。

1824年,为声援希腊人民的正义斗争,曾开船奔向希腊直接参战,并答应为斯里奥特士兵提供财政援助的英国诗人拜伦,不幸因患热病而离开人世。为了纪念这位被自己视为英雄的诗人,也为了声援希腊人民,德拉克罗瓦历时三年,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屹立在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当然,早在1817画家就已经十分关心近东的情况,并画过如《土耳其士兵》、《希腊的埋伏军》、《希土战争》等水彩速写。这些速写也是他创作此画的基本素材。在这幅画里作为浪漫主义特征的象征手法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站立在废墟上,身穿民族服装的女人象征在残暴的土耳其军队铁蹄下坚贞不屈的希腊,她就是英勇的希腊的化身。绘画同时照应了米索隆基和拜伦两个方面。米索隆基是希腊抵抗运动的根据地,1822到1825年间,土耳其曾多次包围它,1826年,米索隆基终于向土耳其投降;此外,拜伦就死在那里。拜伦曾把自己的作品与精力献给希腊事业,被尊奉为希腊事业的英雄。在这幅画中,德拉克罗瓦把象征希腊的女人画成真人大小,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的中轴线。她背对右面背景上胜利的土耳其人,像一个现代的圣母摊开双手,在被围困的废墟上寻找她死去的孩子。滋养生命的胸裸露着,温暖柔软的轮廓包裹在蓝白色披衣的轻垂褶皱中。德拉克罗瓦和康斯太勃一样能够用冷色来表达温暖,光线从观众的左面进入画面,希腊化身正视它,其形象被衬托在早晨阴冷黑暗的旷野中。哭丧的天空呈寒冷厚重的蓝色,渐渐地远离,正好匹配她飘动的外衣。她倚天而立,似乎是一座巨大的、温柔的灯塔。起先德拉克罗瓦把希腊的化身想象成一个意气消沉的形象,然而在作品完成时,这个女人成了希腊的象征。她满怀悲痛,但体现着生的意志。德拉克罗瓦让希腊战士那只被压碎的无生命的手作为牺牲的象征。如果说席里柯出于写实而为他的《梅杜萨之筏》研究了许多解剖的肢体,那么德拉克罗瓦现在却用来表达超越经验的含义了。

不难看出,无论是《希阿岛的屠杀》,还是《屹立在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都是把当时事件作为绘画的题材,它打破了沙龙画展中参展作品只能从历史、神话、寓言文学乃至圣经这些有限范围的主题内选择绘画题材的传统作法,转而关心当代和现实生活,在与历史画同样大的画布上,以堂堂正正的“大格调”描绘同时代的主题,这使绘画带有少许的政治色彩,也因此引来了不少责难。正如批评家一致指出的那样:“那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而不是美术的任务。”

P11-1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