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宝鉴》为命学经典著作之一,原名《拦江网》,取“横江置网,一网打尽”之意。原书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从书中大多列举明朝名人宰辅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断此书作于明朝末年。此书成书后,当时仅作为一种“私人密录式的抄本”,或者是只供弟子们传看的“巾箱秘本”,在江湖上流传。到清朝初年,“人于日官之手,易名日《造化元钥》”。光绪时有抄本在社会上流传,入楚南余春台之手,由其详加增删,细加编辑,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刊行于世。
这本《穷通宝鉴评注(最新编注白话全译)》(作者余春台;译者孙正治)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
《穷通宝鉴》为命学经典著作之一,原名《拦江网》,取“横江置网,一网打尽”之意。
本书的评注者徐乐吾,是民国命理学家,被同时代著名命理学家韦千里尊为“近代之命坛巨子”。
这本《穷通宝鉴评注(最新编注白话全译)》(作者余春台;译者孙正治)是“中国古代命书经典”系列之一。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今译】
例如庚申、戊寅、甲寅、丙寅这一命造,一行金水运,就发科成了进士。或者生在甲午日,庚午时,这人必定荣华贵显。但是要好运相催促,不宜制伏庚金和丁火。或者地支会成金局,透出多个庚辛金,这又不吉了,称为“木被金伤”;如果丙丁火克破金,一定主残疾。
【评注】上文说无金而取得荣贵,这里是说木旺而遇到金,也可以取得荣贵。七煞不可没有制伏的力量。本身旺,七煞轻,而原局中制伏过重,适宜行七煞运和印绶运。例如庚申这一命造,寅中的甲、丙、戊一并透出,用申中的壬水泄金生木。原局有丙火泄木的秀气,所以行金水运时成为为进士。或者甲午日,庚午时,火当旺,金轻微,木烦燥,也要金水运相助。不宜制伏了庚金和丁火,是金轻微的缘故,忌食神或伤官克去庚金;喜欢水运,但不宜遇到子水冲去午中丁火。这并不是喜欢以庚金为用神,只是原命局出现庚金而有丙丁火制伏,也可以取荣贵罢了。这与下文的地支会成木局,以得庚金为贵的涵义不同。如果地支会成金局,透出多个庚辛金,日主必然衰弱;木被金克伤,为下等的格局;得丙丁火出来相救,只能避免残疾罢了。
【原文】
或支成火局,泄露太过,定主愚懦,常有啾唧灾病缠身,终有暗疾。
【评注】正月甲木,不能缺火。木火伤官,木主聪颖。但支成火局,泄露太过,必须支有癸水滋木,方配得中和,否则,火旺木焚,偏枯④之局,常主疾病。既使木旺宜泄,亦嫌气不中和,贵多就武。
【注释】
①偏枯:指五行不全,气不中和,偏于一面。比如四柱火土太多而无水,就偏于炎燥;四柱中金水太多而无火,就会偏于寒冷。命理学继承了儒家文化的中庸学说,并把它当作评价命局的一个根本标准,因而以中和为贵,以偏枯为忌。所以高者抑之,低者举之,或益其不及,或损其太过,使无有余不足之累。
【今译】
或者地支会成火局,耗泄得太多,必主愚蠢而懦弱,并且常有令人忧愁叹息的灾病缠身,终究有暗疾。
【评注】正月的甲木,不能缺少火。木火伤官格,木主聪明颖悟。但地支会成火局,耗泄得太过分,地支中必须有癸水来滋养木,才能搭配出中和的格局,否则,火当旺,木焚烧,是偏枯的格局,常主疾病。既使木旺宜于泄散,也嫌五行的气象不中和,即使荣华贵显,也多半从就武从军得来。
【原文】
支成木局,得庚为贵,无庚必凶。若非僧道,男主鳏孤,女主寡独①。
【评注】正月甲木,支成木局,四柱不见庚辛,大都为曲直仁寿格②。如不成格,而生于雨水后,则以得庚为贵。所谓“重见生旺,必用庚金斫凿,可成栋梁”是也。特春木用金,不能缺火。原局有制,行财煞运必发。与上文煞轻制重,宜煞印者不同也。
【注释】
①男主鳏孤,女主寡独:男性成年而无妻为鳏,女性夫死为寡,男女少时无父母为孤,男女成年后单身生活为独。
②曲直仁寿格:格局名,指以木为主的命格,属于外格。木主曲直,五常主仁,而仁者长寿,故有这样的名称。命局日干甲乙木生于春月,地支全寅卯辰东方,或亥卯未木局,无庚辛申酉等字,就是曲直仁寿格。曲直仁寿格的秀气完全萃聚于日干木,所以以木为用神,忌金克伐,喜水木相助,见火吐秀也好,逢土为财,有火不妨。 【今译】
地支会成木局,以得到庚金为贵,无庚金必定凶险,不是成为僧人或道士,就是男性主鳏与孤,女性主寡与独。
【评注】正月的甲木,地支会成木局,四柱中不见庚辛金的,大都属于曲直仁寿格。如果不成格,而生于雨水后,则以得庚为贵。所谓“重叠遇木而又生旺,必须用庚金来砍削雕凿,可以成为栋梁”,说的就是这一点。只是以春月的木用金,不能缺少火。原命局中木有制伏,行财运和煞运必然发达。与上文所说的七煞轻而伏制重,宜于七煞运和印绶运的情形不同。
【原文】
支成水局,戊透则贵;如无戊制,不但贫贱,且死无棺木。
【评注】支成水局,而无戊土制之,则水泛木浮。印多必以财为救,有救则贵,无救则贫。
【今译】
地支会成水局,戊土透出干头就荣贵;如果没有戊土制伏,不但贫贱,而且死后连棺木都没有。
【评注】地支会咸水局,而没有戊土的制伏,就会水泛滥而木漂浮。印绶多必须用财来救援,有救援就尊贵,无救援就贫贱。
【原文】
故书日:“甲木若无根,全赖申子辰。干得财煞透,平步上青云。”
【评注】承上文支成水局而言,必以财煞为救。正月甲木,无取从化之理,无根者全赖申子辰之印生之。有根者不以此论。
【今译】
所以书中说:“甲木如果无根,全靠申子辰合成水局。干头有正偏财和七煞透出,主平步登上青云。”
【评注】承上文地支会成水局而言,必以正偏财和七煞为救援。正月的甲木,没有取从格和化格的道理,无根的全靠申子辰合成局作为印绶相生。有根的不在此列。
【原文】
凡三春甲木,用庚者,土为妻,金为子;用丁者,木为妻,火为子。
【评注】用庚者,煞为用也,财为妻,官煞为子;用丁者,伤官为用也。比劫为妻,食伤为子。 P19-21
在传统命理典籍中,大概没有哪一本书的命运比《穷通宝鉴》更具传奇性。
这本书原名《拦江网》,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因为其文辞俚俗,词不达意,而被认为出于江湖术士的手笔;也不知写作时代,只是根据书中多载明人命造,而推为明代的著作。本书在清朝以前从未出版过,只是作为“压箱底儿”的秘笈,在江湖术士中流传。由于辗转传抄,本书讹错极多,以至鲁鱼亥豕,不能卒读。
本书的第一次出版,是在清初的康熙年间,由日官(执掌占卜的官员)以《造化元钥》为题,增附大量命造实例而刊行的。日官在序言中这样赞叹本书:“《造化元钥》一书,独得其秘焉!……论简而赅,理微而显,虽立一成之局,实具万变之机,深参之可以通源,浅得之亦能微中,洵禄命之圭臬也!”
到了清末,楚南人余春台又以今题刊行此书,并在序言中推崇说:“审其议论精详,取舍恰当,实有得五行生克、八卦错综之妙。……此真命学之指南,子平之模范也!”
到了民国年间,著名命理学家徐乐吾先生竟三次评注此书(一次是《穷通宝鉴评注》,一次是《造化元钥评注》,还有一次是《宝鉴例释录》),并慨叹说:“《栏江网》一书,以十干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之准则,立一成以驭万变,秩然有序,命理书中,殆无其匹……高山流水,知音者稀,反不如《渊海子平》、《神峰通考》之受人欢迎,斯则良可叹也!”
这种从“高山流水,知音者稀”,到热烈欢迎赞叹,以至在命理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变化,岂非极富传奇色彩吗?
本书命运的传奇性,主要是由书中的内容决定的。虽然从宋代的徐子平开始,就在很大程度上扫荡了从星命术沿续下来旧习,但是命理学上拘泥吉凶神煞、执着奇格异局、强调纳音论命的旧习依然存在,有时还相当严重。而本书对命局的看法,则脱尽了旧式命书的窠臼,对上述旧习概行屏除,只凭五行生克、十干性情、理气进退、配合喜忌,综合考虑日元的强弱和用神的旺衰,特别是命局是达到了中和,从而决定格局的高下,有时甚至不依月令定格局,在月令之外选用神。其义理精微深邃,多发前人所未发,在命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本书立论的基础是“十干实物说”和“十干生存说”。所谓“十干实物说”和“十干生存说”,即把十天干形象地比拟为十种具体事物,借助物理常识或生活经验,根据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状况来分析命局。比如,丙丁同样是火,但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炉中之火,二者性质不同;壬癸都是水,但壬是江河湖海之水,癸是雨露之水,二者作用也相异。同时,日主本身必须富于生气,然后才能谈到其他,所以冬火要有甲乙木作为引燃物,这样才光辉不灭;壬癸水在夏令要有庚辛金作为源泉,这样才能润泽大地。由此就构成了《穷通宝鉴》一书论命的五个技术模式,即甲庚丁三干互用模式、丙辛用壬模式、乙用癸丙模式、戊己共用甲丙癸模式、壬癸用戊辛丙模式。
所谓甲庚丁三干互用模式,指甲木、丁火、庚金三者无论哪一个为日主,都是彼此互用,缺一不可的。比如甲木要成材,一定要有庚金的疏劈才有希望;而庚金要使甲木成材,本身要“成器”(斧子)才行;而庚金的成器,又不能缺乏丁火的锻炼。所以甲木日主不能离开庚金和丁火。庚金日主要成器,一定要有丁火的锻炼,而丁火作为人间炉火,又须甲木作为燃料,所以庚金日主一定要有丁火和甲木的配合。同样地,丁火要发光,要甲木作为燃料,而甲木又要借助庚金利斧疏劈才行,所以丁火日主也离不开甲木和庚金。书中这类论述极多,例如:“非丁不能造庚,非庚不能造甲。”“凡四季甲木,总不外乎庚金。”“丁火熔金,必赖甲木引助,方成烘炉。”“取甲引丁,用庚劈甲伐甲,方云木火通明。”“甲不离庚,乙不离丙。”“甲乃庚之良友,凡用甲木,庚不可少。无庚无甲,何能引丁?”“借甲引丁,借庚劈甲。”“顽金宜丁,旺土须甲。”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甲庚丁三干之间的互用关系。
所谓“丙辛用壬”模式,指丙辛日干都要以壬水作为论命的主要依据。就是说,丙火作为阳光之火,要用壬水(江湖之水)来映衬,才有伟大的光明气象;辛金作为珠玉之金,要有壬水的淘洗,才能透出宝气珠光。这就是著名的“壬水辅丙说”和“壬水洗淘法”。
交待过这两种技术模式之后,相信读者对其他技术模式也可以举一反三了。
公允地说,只从十干“实物说”和“生存说”论命,而不重视它们作为财官印食等十神的作用,不免有重视十干自然属性而忽视其社会属性之嫌,但是也正是这一点,连同对吉凶神煞、奇格异局和纳音五行等旧习的摒除,使得本书立论统一,干净利落,而不杂任何歧见,没有任何枝蔓。这可以看作本书的一大特点。
和十干“实物说”、“生存说”和五大技术模式相联系,本书十分重视调候的作用。书中认为,火为天之神,水为地之精,所以夏令日主重在要水,这样才能使万物得到滋润,保持生机;冬令日主则重在要火,这样才能使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调候不像一般论命方法那样,完全依据每月月令禀气的正五行,而是着重考虑实际气候情况,同时兼顾月令禀气的正五行。比如正月建寅,甲木当令,丙火长生,戊土寄宫借生,应当依甲丙戊来论命,但本书则说:“正月甲木,初春尚有余寒。得丙癸透,富贵双全。癸藏丙透,名“寒木向阳”,主大富贵;倘风水不及,亦不失儒林俊秀。如无丙癸,平常人也。”“正月乙木,必须用丙,因天气尤有余寒,非丙不暖。”“正月己土,田园犹冻,盖因腊气未除,余寒未退,故丙为尊。”所以本书被当代命学界视为“调候之书”,是有相当道理的。
本书在编排形式上也别出心裁。它根据取用贵乎提纲的宗旨,将十干分列于十二月,每月各列若干条,以列举其经验心得,用以概括所有的命例,有条不紊,系统井然,而且断语爽利而绝不含糊,读者只要略加用心,就可以对天下千千万万的命造胸有成竹。看来本书原来题作《拦江网》,意思是要将长江大河中的万千鱼鳖尽数收入网中,是别有深意的。
总之,本书是一部扫荡一切旧的窠臼和教条,从实际经验、实际气候情况和具体命局出发论命的典范性著作。它在诸多命理典籍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不是偶然的。
当然,对于本书,古今读者也并非只有喝彩声,特别是当代。在互联网上,就有人发表文章说:“《穷通宝鉴》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二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像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由于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不过,本书即使确有微瑕,也不掩其为美玉,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书的评注者徐乐吾,是民国命理学家,被同时代著名命理学家韦千里尊为“近代之命坛巨子”。所著命理书有《穷通宝鉴评注》、《子平真诠评注》、《滴天髓征义》、《滴天髓补注》、《造化元钥评注》、《子平四言集腋评注》、《命理寻源》、《命理杂格》、《命学新义》、《命理一得》、《子平一得》、《子平粹言》、《宝鉴例释录》、《古今名人命鉴》、《乐吾随笔第一集》、《乐吾随笔第二集》,总计达16种,堪称著作等身。《穷通宝鉴》虽然在他以前就已经声名鹊起,但真正得到普遍的见重,却不能不说得力于他的评注和推崇。至于其评注的精辟详备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即使不说,想来读者也是可以推知的。
至于本书的译释工作,可以告慰读者的是,笔者心里时时不忘尊重古人古书,也时时不忘对得住今天的读者,所以译释工作是认真的,慎重的。当然,由于笔者学识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所以诚恳地希望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今后做得更好。
有出版商打算重新出版本书,约笔者把本书译成白话,并要求在前言中多介绍一下本书,所以姑且写下这些作为前言。
孙正治
2007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