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胀时代的生存智慧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彭征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通胀时代的生存智慧》作者彭征。

作者从一些小故事、时尚话题中为我们剖析了危机背后的真相,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应对各种泡沫危机的发生,让我们读懂如何在经济危机中成为赢家。

内容推荐

《通胀时代的生存智慧》作者彭征。

《通胀时代的生存智慧》内容提要:在吃、穿、住、用、行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都进入了快速发展而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而社会各阶层间利益矛盾和贫富差距却不断加深,房产泡沫、农产品价格泡沫、艺术收藏品、网络泡沫逐渐显现。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一些小故事、时尚话题中为我们剖析了危机背后的真相,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应对各种泡沫危机的发生,让我们读懂如何在经济危机中成为赢家。

目录

第一章 橙色王国的“郁金香泡沫”

第一节 从“海上马车夫”到“郁金香之国”/003

1.泡沫泛起/004

2.新的时尚/005

3.郁金香狂热/007

第二节 惊醒的发财梦/009

1.泡沫破裂/010

2.郁金香内外/011

3.翻版郁金香/015

第二章 浪漫帝国的“密西西比阴谋”

第一节 梦回“密西西比”/021

1.约翰?劳和他的墓志铭/021

2.劳氏银行/025

3.密西西比计划/029

4.金钱狂潮/031

第二节 梦断“密西西比”/036

1.又一次的全民癫狂/036

2.一桩血腥的凶杀案/039

3.怀疑风潮/042

第三节 梦醒“密西西比”/046

1.法兰西发怒了/046

2.法国人觉醒了/050

3.从密西西比看金融危机的“门道”/055

第三章 “日不落帝国”的南海罪恶

第一节 南海泡沫的旭日东升/063

1.横空出世/063

2.投机美梦/066

3.有趣的民谣/069

4.疯狂泡沫/071

第二节 南海泡沫的日落悲情/074

1.致命一搏/074

2.审判来临/081

3.疯狂终结/085

第三节 南海泡沫的静凝远望/090

1.小道消息与真实消息/090

2.入市与理财/092

3.投资与投机/095

第四章 最强盛帝国的经济大萧条

第一节 从股市狂潮到闻“股”色变/101

1.美国“新时代”/101

2.股市狂潮/103

3.黑色星期四/104

第二节 经济萧条时代的隐痛/106

1.历史的“伤疤”/106

2.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112

3.苦中作乐/114

第三节 危机催生“百日新政”/119

1.复兴/120

2.救济/121

3.改革/123

第五章 东亚帝国的泡沫之殇

第一节 虚假繁荣/129

1.黄金时期/129

2.泡沫表象/131

3.泡沫破灭/135

第二节 泡沫宿命/138

1.盲目投机/138

2.钱权交易/140

3.货币政策的失误/142

4.泡沫死结/145

第三节 泡沫价值/148

1.阻止重蹈覆辙/148

2.对中国经济的启示/150

第六章 新的危机:网络泡沫

第一节 网络泡沫的曙光/157

1.网络是一场革命/157

2.疯狂引发的灾难/159

第二节 网络带来的是是非非/164

1.“馒头事件”/164

2.“民生博客”/165

3.“社交网络”/167

4.“电子产业”/168

第三节 网络的未来/171

1.警惕泡沫化/172

2.危机中反思/173

第七章 警惕:收藏品里有泡沫

第一节 艺术收藏的现实/179

1.“疯狂的石头”/149

2.收藏爱好者/184

第二节 收藏里的泡沫/187

1.投资收藏有风险/187

2.收藏品的真正价值在哪里/189

第三节 收藏的艺术/192

1.摆脱泡沫的结局/192

2.“公开、公平、公正”/194

3.拾遗补漏,巧买巧卖/196

第八章 “菜篮子危机”

第一节 农产品价格泡沫面面观/201

1.疯狂的农产品价格/201

2.农产品泡沫忧患/204

3.“民以食为天”/206

4.通胀来了吗/208

第二节 农产品价格泡沫处处思/211

1.疯狂的涨价/211

2.无效的价格体系/214

第九章 高房价,你在伤害谁

第一节 疯狂的房价/221

1.普通百姓的住房梦/221

2.狼的思维/222

3.跨国界的“疯狂”/224

第二节 不堪想象的房地产泡沫/228

1.回望“海南房产泡沫”/228

2.疯狂与泡沫并行/231

3.高房价的明天/234

试读章节

第二节 惊醒的发财梦

查尔斯·麦凯在他的书中曾经把郁金香泡沫破灭归因为一起偶然的事件:一位来自外国的年轻水手因为工作努力,船长奖赏了他一顿午饭。因为初来乍到,他对于荷兰国内的郁金香狂热一无所知。当他看到船舱里有一些洋葱一样的东西,就随手拿了一颗,当做午餐的佐料。船长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货物里少了一颗叫做“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球茎,这颗球茎是船长花了3000个金币(大概相当于3万到5万美元)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买来的。而这颗球茎此时正在水手的肚子里。

在一个陌生人看来,昂贵的郁金香球茎不过是一个洋葱。是这个水手太愚蠢,还是荷兰人已经走到了疯狂的边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偶然的事件就像是投放到郁金香市场上的一枚定时炸弹,使荷兰人开始恐慌起来。谨慎的投机者开始进行反思,有的人甚至对郁金香的真正价值产生怀疑。那些敏锐地嗅到了不好的苗头的极少数人开始低价出售球茎,其他人开始跟风,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了恐慌性抛售的浪潮,暴风雨终于来临了。

1.泡沫破裂

到了1636年底,郁金香狂热已经愈演愈烈了,荷兰人尚存的一丝理性也已经消失了。虽然他们都知道郁金香的市场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其真实的价值,但是仍然固执地相信自己会是幸运的,因此他们不知疲倦地等待下一次的好买卖。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郁金香狂热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投机狂潮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价格虚高积累的泡沫也迟早是要破裂的。事实也恰好验证了这一点,不断胀大的郁金香泡沫,在1637年2月4日终于破灭了。

虽然泡沫破裂的日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鲜明的记号,但究其原因,却谁也说不清。在此之前,交易进行得依然十分顺利,但几乎就在下一秒,市场瞬间陷入了崩溃状态。也许,除了说这是泡沫的膨胀到达极限的必然结果之外,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个事件了。

市场崩溃后卖方纷纷疯狂抛售手中积压的郁金香,这使得市场很快就陷入了极度的恐慌状态。这时的郁金香就像烫手的山芋,从奇货可居一下子变得无人问津。球茎的价格就像尼加拉瓜瀑布一样,一泻千里,暴跌不止。为此,荷兰政府不得不发出声明,要求市民停止抛售,并尝试以合同价格的10%来结束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仅仅一周以后,郁金香的价格就已经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几乎一文不值,连一个洋葱的售价都赶不上。

这时,人们才从发财梦中彻底惊醒,然而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绝望的人们纷纷向法院涌去,希望依靠法律的力量兑现合同,降低自己的损失。法庭几乎每天都淹没在郁金香的官司之中。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许多荷兰人成为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甚至富商沦落为乞丐,大贵族也在破产边缘作无谓的挣扎。

泡沫的破裂使市场交易秩序变得越来越混乱,很快,事态就不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了,这引起了荷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面对这样棘手的难题,他们即使有通天的本领也束手无策。最终,自己种下的“苦果”只能由投机者自己忍痛咽下。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这把荷兰人推到了绝望的悬崖边上。从前那些因为一夜暴富而狂喜的人,如今只能呆呆地望着已经囤积在手里却无人问津的郁金香球茎而仰天悲叹了。

如期而至的灾难以及由此引发的破败景象让人们对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无比快乐的郁金香产生了憎恶的情绪。一位名叫扬·勃鲁盖尔的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画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郁金香交易,无论是种花人、花商,还是参与其中的投机者,都受到了画家的无情嘲弄,这就是对当时泡沫破裂景象的直接讽刺。

泡沫的产生、膨胀直至最后的破裂仅仅经过了约40年的时间,在这40年的时间历程中,郁金香的种植面积不断以几何倍数的形式扩大,郁金香的价格也疯狂地飙升,并最终达到让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地步,以致许多老百姓和投机商成了这次泡沫的牺牲品,成了最大的“傻瓜”。

2.郁金香内外

需求为供给提供了一种内在驱动力。

17世纪的欧洲,市场对郁金香的需求迅速飙升,供给却跟不上需求的脚步。供给不足正是导致郁金香泡沫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由郁金香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郁金香是一种脆弱的植物,生命力不强。用一颗球茎,或者通过种子发芽,或者通过母球茎上形成的蓓蕾,就能够培植出郁金香花朵来。再通过栽培,蓓蕾就可以直接再生出另一颗球茎,每一颗球茎经过种植后,最终将会在成长的季节里消失,到该季节结束的时候,那颗原来的球茎就被一个无性种子和几个二期蓓蕾取代,最初的那个蓓蕾现在就变成了一颗功能球茎。通过蓓蕾的无性再生,普通球茎每年最多生产的球茎的比率只能达到100%至150%。

一颗直接产种子的球茎在开花之前大约需要7~12年的时间,在4月或5月盛开,花朵持续的时间约为一个星期。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厘米的球茎开花前需要的时间是3年,直径5~7厘米的球茎开花前需要的时间是2年,直径大于8厘米的球茎开花前需要的时间是1年。6月份时,可以搬走球茎,但是在9月份时需要重新栽种,如果要核实某种郁金香花品的交割,就要在6月待郁金香开花后进行球茎的现货交易。

郁金香经常被花叶病病毒侵袭,这种病毒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染病”,染上病毒的郁金香会发生奇异的变种。其中,有些变种十分美丽,这种通过对某些特殊花朵施加影响而产生的品种不能够通过繁殖再生。种子可以产生普通花品的球茎,因为它们没有受到病毒的影响,这些球茎自身最终会在某个时刻染病,但却不会变成奇异的品种。通过蓓蕾栽培成新的球茎,就能够再生出特殊的品种。

花叶病病毒的另一个影响是使得染上病毒的球茎变得非常脆弱,并且使其再生率大为降低。虽然17世纪的种植者认为,在繁殖球茎成熟的过程中,染病是一个正常的阶段。但是,染病的郁金香毕竟是患了病,染病的球茎和花柄更小,甚至蓓蕾永远不会超过3个。正是郁金香繁殖的独特特点导致其供给在短期内无法明显提高,这也为投机商哄抬价格提供了便利条件。

郁金香价格的飞涨使每个荷兰人都为之陶醉,上至贵族下至老百姓都纷纷加入到郁金香炒卖的浩浩大军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坚信郁金香热将持续很久,无论多高的价格都会有人接盘。很多人有了赌博和冒险的心态,荷兰就像一个招财罐,荷兰人甚至欧洲其他国家的投机者们都被它迷惑住了。泡沫从荷兰发起,逐渐蔓延到越来越广阔的范围。资本逐利的本性也尽显无疑,迅速膨胀的资产价格在泡沫破裂前孕育着获取巨大收益的机会,任何投机资本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1634年以前的荷兰,郁金香和其他的花卉品种都是由花农种植并直接销售的,价格的波动范围比较小,人们的生活受影响的因素较少。到了1634年底,随着自发交易市场的逐步成熟,荷兰的郁金香投机商们组建了一种类似于行业协会的组织,它逐渐控制了郁金香的交易市场,成为促成交易的重要组织。

这个行会强行规定:任何郁金香买卖都必须向行会缴纳一定的费用,每一个荷兰盾的合同达成都要交给行会1/40荷兰盾;其实每份合同的费用最多不超过3荷兰盾。这些行会通常在小酒楼里进行郁金香交易,所以他们收取的费用也常常被人们称为“酒钱”。随着郁金香需求的不断上升,价格也节节攀升,郁金香的交易前景也被普遍看好,郁金香合同就变得炙手可热,很多时候不等郁金香到了成熟期,各种订单和合同就像雪花一样飞来,郁金香在短暂的时间里被订购一空。这就是期货交易的雏形。

交易的相对集中促进了买卖双方的信息沟通和流动,交易成本因此而大大降低。起初,在这个期货市场上,明确的交易规则尚未形成,买卖双方也不会受到什么具体的约束,郁金香合同和订单很容易被买进再卖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出手和转手,期货市场成了商人们频繁买空卖空的重要场所,多次转手更促使价格暴涨。

没有一定规则和约束的期货交易助长了投机气氛,也极大地加速了泡沫破裂后郁金香价格的下跌,使合约持有人的损失更为惨重。

从外部来说,政府监管的缺失是导致郁金香泡沫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泡沫危机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甚至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乃至历史发展进程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其实,如果荷兰政府在发现端倪的时候能够及早制止这种疯狂投机,而不是等到郁金香泡沫破灭、事态无法控制以后才出面干预,也许荷兰的经济也不会遭受到如此重大的打击。 郁金香泡沫之死,也从客观上提醒政府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应该时刻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及时采取措施制止泡沫无限胀大,以防止泡沫的胀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在日常的应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部门的公关能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不断加强期货交易的市场监管和运行规则的执行,其目的是为了规避未来交易的价格风险。反之,如果对期货合约的数量以及交易双方的信用不进行管理,不加以考量,就会产生极大的违约风险。在郁金香泡沫事件中,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对期货合约的数量和价格进行控制,期货合约的数量与现货市场的规模已经脱节,也没有任何机构对交易双方的信用加以控制,郁金香合同在多人之间随意转让。

当期货的交割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早已挖好的价格陷阱。为了挽回损失,他们不得不抛售手中的郁金香合同。而此时的合同经历过多次转手后,承载着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债务人无法履行义务都会导致郁金香合约失效。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也给法院的审理带来了难度。

所幸的是,如今的期货市场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制,不仅采取了完善而又具体的仓位控制措施,还制定了保证金交易制度,并实行逐日盯市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年郁金香泡沫时期货交易所遇到的难题。

资产价格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短暂的供不应求引起的,而后期资产价格的继续攀升大多数是由于人们的盲目乐观助推的。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泡沫经济危机,无不包含盲目乐观的因素。尽管危机一次次地发生,但人们似乎从未吸取过教训,似乎人们更善于遗忘过去。正是因为人们易于遗忘过去,所以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不断地警示投资者。

郁金香泡沫破裂以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从此败落,荷兰的经济随之陷入了一片萧条之中,很快,荷兰就从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P9-P15

序言

泡沫你在伤害谁

在经济社会中,泡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经济现象,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泡沫小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对人的影响很小。但是大的泡沫来临时,那将是一场经济社会的灾难。

我们先了解一下泡沫在经济社会中的定义,它其实是某个行业投资过剩并演化为投机直至最终酿成危机的一个必经过程。泡沫的高企导致了生产危机、消费危机和信心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泡沫的不断积聚并最终破裂对泡沫领域或行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它造成了每个行业经济的过度浪费,使经济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给百姓生活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因此,可以说,避免泡沫的过度膨胀和迅速破裂是我们需要做的。

似乎每一次经济泡沫的隐现,大家都不以为然。当泡沫在破灭的路上越走越远直至破裂,之后我们总会回望之前发生的种种现象,并为此扼腕叹息,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诞、可笑,我们一次次地发誓不会愚蠢地去做,直到我们再次陷入疯狂。

经过太多的泡沫事件,以至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都被视为是一段“各类泡沫发展史”,包括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英国的南海泡沫、美国股市泡沫以及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我们会为泡沫散发出的“迷人芬芳”而折服,最后却在残酷的现实来临时惊醒。

泡沫来自于何方?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犯错又不断反思的历史,人类就是在这样的“周期律”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在“螺旋波浪”中上升。每次泡沫之后我们总在问自己:“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的疯狂?”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它的原因不仅仅是一时的意外,或者是制度和监管的问题,人们总是在市场向好的时候变得比较乐观,他们相信好日子会继续,而这种乐观的情绪最终会对价格造成影响,从而令资产价格上升。这种乐观情绪随处可见。现在月收入8000元的年轻人总是会认为明年的收入会达到9000元或者是10000元,而不愿意去想一旦经济出现衰退,自己的收入可能会降低,甚至是失业。大量的研究成果显示,好日子持续的时间越长,民众的乐观情绪就会越强烈。

泡沫最终是否会破裂?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问泡沫容易在哪里滋生并造成较大影响,那非股票市场莫属了。作为一种虚拟经济交易的场所,热钱的流入造成的泡沫给百姓生活造成的创伤是历历在目的。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的时候考虑的往往是股票的升值空间及下家的情况,当股价上涨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相信价格还会走高。整个市场就是泡沫周期的循环,人们希望在泡沫形成初期进入市场,而在顶峰到来之前退出。

过去几十年,我们看到泡沫崩溃的次数在增多,频率在加快,除了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外,信贷数量和信贷规模的盲目扩大对泡沫的膨胀和破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贷意味着你可以借到钱去投资,如果市场活跃,投资领域和赚钱机会众多,借钱投资无疑是好主意,而那些帮助投资者管理资产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价值的增值,他们被称为基金经理。

泡沫总是在积聚中膨胀,在膨胀中破裂,然而泡沫也有不破裂的可能性,可以在泡沫破裂之前及时采取措施,把促使泡沫破裂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政府监管依然有力?

即使泡沫来自于人性本身,但政府的监管依然有效,特别是在投资已经如此普遍的今天,但是很多时候监管部门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当市场开始出现过热的现象时,监管部门应该通过限制投资比例等手段限制泡沫的膨胀,而可惜的是事实往往相反,随着资产价格的大幅飙升,投资的比例也大幅上升。据统计,全球通过信用等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与通过搞实业创造的价值比在2002年到2009年平均为42.3倍,而在1980年到2000年,只有4.5倍。

房地产市场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的表现来看,通过房屋信贷体系建设的房屋、桥梁、道路等固定资产建设形成的价值要远远比通过实体资金投资创造的价值大。

《中国城市地价状况2009》指出,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青岛等国家重点监控城市住宅市场已出现严重泡沫。毫无疑问,政府并不希望房地产市场崩溃,特别是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但是中国政府需要警惕的是不要造成下一个泡沫。

经济社会的泡沫,远远不止于房产,农产品涨价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经济社会在过热生长着。有一个问题依然存在:员工的工资上涨速度依然滞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泡沫四起,在经济过快发展的年代里,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好过了呢?

或许,会有无数人的美梦会随着泡沫的破裂而粉碎,凄惨地飘落在历史长河之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