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更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通过一些实际的经历让孩子真正地从内心去理解。
经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相信《爱孩子,要懂一点经历教育》这本书在带给您观念上震撼的同时也可以为您提供现实的指导,让教育孩子不再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孩子要懂一点经历教育 |
分类 | |
作者 | 顾新佳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历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更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通过一些实际的经历让孩子真正地从内心去理解。 经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相信《爱孩子,要懂一点经历教育》这本书在带给您观念上震撼的同时也可以为您提供现实的指导,让教育孩子不再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 内容推荐 只有经历了才能更深地理解,所以,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能更深刻地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并懂得合作、理财、感恩、节约等,那不妨给孩子一个经历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参加“学习同盟会”,去体会合作分享的好处。通过“护蛋”行动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让孩子戒掉网瘾,可以让孩子认清网瘾的危害……比起父母苦口婆心地道德教育,经历教育让孩子亲自体验,让他们的感受告诉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让他们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技能和技巧。 经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本书通过还原生活中的一个个错误的教育案例,提供经历教育的模板,让家长意识到经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希望这本书在带给家人观念上震撼的同时也可以为家长提供现实的指导,让教育孩子不再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 目录 第一章 爱是理想,经历教育才能把理想变成现实 爱的暖流为什么流不进他的心房——剥夺了孩子经历爱的机会 苦口婆心就是南辕北辙——说得再多不如亲身体验来得真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教育重在实践 追、拦、堵、截——家长的思想误区 经历教育——经验的感受和迁移,对知识和爱的领会和理解 还原事情的真面目——用心感受经历教育的快乐 第二章 学习是自己的事,别做胡乱应付自己的傻瓜 没有目标,船儿怎能扬帆驶远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任老师 读101遍就比读l00遍好——记忆 不要事先规定“学几个小时”,而要重视“学习的效率” 把学习的知识串成珍珠 不可不知的“木桶原理”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未来的景色将愈加壮丽 学以致用,知识在应用时才有力量 第三章 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成功只是梦幻泡影 观察,为成功做好准备 好奇——成功的萌芽 安装创新方程式——彻头彻尾洗脑 怀疑——智慧的精髓,创新的内核 想象也需要空间才能自由呼吸 不是只有钥匙才能开门,石头也可以 瞎子点灯——学会转换思维 不追求唯一答案,让学习别样美丽 无限地开发你的潜能 第四章 穿上好习惯这双跑鞋,你才能离成功更近 细心,演绎精彩人生 把惰性踢出门外 全神贯注最可爱 阅读,畅饮智慧之泉 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让坏习惯不再如影随形 第五章 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一切 和魔鬼下棋——品,才能懂得苦难的甜 告诉他没有绝对的公平——要懂得曲线自救 黑暗着开始,明亮着结束——根植危机意识 我不是你永远的船长,你要靠自己的双脚走路 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 成功=寻根究底地探求问题 “追求”机会——美国电信巨头的提示 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害怕与他人立场不同 虚心好学,每个人的肩膀都可以成就你的高度 解开内心拧在一起的麻花 给自己的情绪上把锁 学松树抖落积雪的智慧,给自己减压 第六章 高品质的人生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幸福 不诚实比缺乏学识更危险 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兑现 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他才会尊重别人 相信别人,这是心灵的温暖 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谦虚 守护自己内心的天平——正直 善良——保护内心的纯洁和真诚 不要让他以为是理所当然——让他懂得分享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宽容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反省——为成功积累智慧 第七章 能力——走在未来大路上的通行证 勤奋,开启知识宝库的唯一钥匙 持之以恒才能让成功成为可能 吃点苦,耐点劳,才不会白忙 上进心与成就成正比 善用零散时间,让生命延长 没有行动的车轮,生命的列车怎能启动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尝试才能开始 只有自己不敢面对的时候,难题才会出现 面对诱惑,学会约束自己 第八章 小小算盘精打算,才有未来小金库 让财富“生”出幸福 为他订立“零花钱规则” 理财教育,重在抓生活细节 洛克菲勒:要花钱,自己挣 做出预算——教他学会正确、合理消费 让你的孩子学会储蓄和投资 第九章 让他自己下水,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将微笑作为你的通行证 叫出他的名字,这永远都是最动听的声音 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多听少说 让木板变成木桶,只有靠合作 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正确选择朋友 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利用业余爱好培养孩子社会和情感技能 好口才让你脱颖而出 没有人拒绝一个懂礼貌的人 危险来了,要镇定 第十章 做身体的小卫士,让他懂得健康的重要 科学用眼 开发左右脑 饮食有度有时 不吃对身体有害的东西 睡眠质量决定身体素质 调整姿势,保持体形——还孩子一个健康俊美的体形 不在公交车上听MP4——保护孩子的听力 讲卫生——保持身体的洁净 让你的作息时间规律起来 合理饮食,健康的第一关 运动让你永远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附录:经历教育实例 一、感恩总动员——给孩子们一个感恩的机会 二、无人售报——诚信的考验 三、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压岁钱该如何使用 四、我来当校长——体验独立自主 五、争当青奥小主人——体验环保 六、远方的问候——关爱他人 七、学习同盟会——经历合作 八、安全自护歌——体验校园安全 九、赛尔号的诱惑——自觉抵制游戏 十、咱当兵的人——军训锻炼意志 十一、辣谈高考作文——关注时事 试读章节 故事回述 下午放学后,小勇高兴地回到家,看见妈妈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沉着脸,好像很生气。小勇小心翼翼地放下书包,站在妈妈的对面,他知道自己又闯祸了。“啪”,一大信纸甩在小勇面前,“小勇,这是什么?”妈妈气急败坏地问道,小勇看到茶几上的信件,大声地问道:“妈妈,你怎么能这样啊?怎么能偷看我的东西啊!” “什么?我偷看你的东西!你是我儿子,我看你东西天经地义!你说说,你才11岁,哪儿来的那么多花花心思啊,什么情啊爱啊,你懂什么啊?”小勇妈妈连珠炮似的说道,“我可告诉你,以后像写情书这种事情,再让我发现,小心你的皮痒痒!”然后把那一沓信纸收走,急匆匆地去做饭去了,留下小勇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客厅里,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自从出了“情书事件”,小勇妈妈就把小勇看得更紧了。每天放学,晚回来超过10分钟,就打电话去询问班主任,并且等小勇回到家就会劈头盖脸地数落他一顿,每次有同学往家里打电话,只要是女生,一律不让接。 这不,这个周末,小亮和李萱两个好朋友要约小勇去玩,小勇妈妈就是不让去,说:男男女女在一起玩,像什么话!把小勇留在家里复习奥数。 经历背后 孩子早恋了,孩子有网瘾了等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让父母怒火上升,失去理智,对孩子采取追、拦、堵、截的极端教育方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极端的教育方法,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缺少足够的耐心。孩子有了问题,不去蹲下来了解孩子的需求,不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只是简单地说理,甚至粗暴地训斥,脾气暴躁的父母,还会打一顿了事。当孩子经常经历父母的责骂和批评时,就会变得消极,失去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表现越来越差。 2.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课程叫做父母学堂,之所以会出现父母学堂,是因为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大环境,父母准备好了生孩子,却不一定准备好了当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有一些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只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来教育孩子,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对孩子的教育事倍功半。 3.错误的思想误区。有一些父母受社会上的错误观点的影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有的父母一味地维护父母的权威,觉得孩子小,就需要管着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这都是造成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采取围、追、堵、拦方法的原因。 孩子犯错误或者有情绪波动,家长采取追、拦、堵、截只能是增加孩子的抵触隋绪。事实证明,追、拦、堵、截并不能解决问题,用疏导的方法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较好方式之一。 经历设计 如何改变追、拦、堵、截的现状,如何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设计一些精妙的环节,让孩子经历事件,改正错误呢?我们给父母们提供如下的建议。 1.疏——孩子闹情绪时的法宝。当孩子情绪受到影响,如喜欢上某个同学,作为父母不要紧张,要把这看做孩子正常情感的表达,这个时候可以很大方地和孩子讨论喜欢的某个人,告诉孩子当务之急是把学习搞好。当父母大方地承认孩子的想法后,孩子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就会依赖父母,相信父母,这时再跟孩子讲清楚道理,孩子就会牢牢地记住,接受父母的安排。 2.引——孩子误人歧途后的指针。当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时,如爱说脏话,作为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也爱说脏话,同时,要学会引导孩子,告诉孩子说脏话的危害,给孩子看一些因为说脏话被惩罚的视频或者图片,或者给孩子讲一则爱说脏话被批评的童话小故事。让孩子在各种经历过程中,了解说脏话的坏处,改掉说脏话的毛病。 3.扶——孩子犯错误时的良方。当孩子犯错误了,如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者和同学打架,作为父母有时气上心头,就打骂孩子。其实,大多数时候,孩子们不是故意要犯错误,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很疑惑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父母,当孩子作业不能完成时,不要呵斥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面对,教孩子一些快速完成作业的方法,并且让孩子承担没有完成作业的后果,让孩子经历没有交作业的整个过程,孩子会因为有父母鼎力支持的经历而受益匪浅,并且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当孩子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设计一些环节,让孩子经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宽容和爱,让孩子感受到错误的严重性。这样,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P8-10 序言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都一一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可谓家教的经典故事。从孟子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当他处于墓地、市集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时,就会沾染上这个地方的习气,而到了学校附近,就会变得彬彬有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就像是一颗未经打磨的宝石,你给他什么样的经历,他们就有可能变成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只有经历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孔子在论述教育时也曾说道:“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所以,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能更深刻地感受学习的重要性,并懂得感恩、合作、理财、节约、善良等,那不妨给孩子一个经历的机会,让他们的感受告诉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让他们积累的经验告诉他们技能和技巧。父母再苦口婆心地说,终比不上一次他自己经历。 经历不仅仅是一种概念化的东西,更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通过一些实际的经历让孩子真正地从内心去理解。 当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时,可以拿出一只鸡蛋,让孩子想一想如果想让这只鸡蛋一整天都保持完整,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是揣到口袋里,是放在柔软的棉花里,还是放在高处,从而引申出,父母为了保护、照顾孩子,每一天都要像你们今天保护鸡蛋一样,无微不至。 为了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不妨给孩子创造一些“危险”的经历,比如,晚上突然把家里的灯全部熄灭了,让孩子在黑暗中学会生活。也可以带孩子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观看相关的教育影片。总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懂得自我保护,不妨给孩子创造经历的机会。 经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相信《爱孩子,要懂一点经历教育》这本书在带给您观念上震撼的同时也可以为您提供现实的指导,让教育孩子不再成为令人头疼的事情。 顾新佳 2010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