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课堂内外(快乐家教的76个案例)
分类
作者 莫雄飞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在的孩子缺什么?

回答很肯定:快乐!

孩子没有了快乐的童年,这一切又缘于什么?缘于教育,缘于沉重的课业压力,缘于一切围着分数转的教育制度。

本书倡导“遇物而诲,择机而教”,主张“快乐教育”,用76个精彩、活泼的案例,向每一个父母展示家庭教育从来就不该是枯燥呆板的说教,更非简单地督促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可以使孩子非常轻松快乐地“学中玩,玩中学”。

内容推荐

素质教育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家庭而异,因不同孩子的个性而异,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些小技巧、小方案,却是具有普适性的,对很多家庭、很多孩子都适用。本书倡导“遇物而诲,择机而教”,主张“快乐教育”,用76个精彩、活泼的案例,向每一个父母展示家庭教育从来就不该是枯燥呆板的说教,更非简单地督促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可以使孩子非常轻松快乐地“学中玩,玩中学”。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来源于生活,因而这些小技巧也就操作简便,几乎每一个父母都可以轻松地应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这是一本抛砖引玉的亲子教育实践读本,书中的精彩案例对家长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从而引导家长也开发出一些适用于自己孩子的快乐教育小窍门。

目录

享受学习

前言

开篇

 儿子学习的四件宝

 家庭为孩子减负

 我对看电视积极一面的看法

 我的家庭教育路

第一章 生活——一本无字的好书

 01 参加文娱活动儿子收获大

 02 儿子玩四驱赛车

 03 跟儿子“打电话” 

 04 了解名山背后的故事

 05 在地图前

 06 儿子为小蝌蚪“找”食物

 07 去郊外采摘桑叶和桑葚

 08 儿子与大轮胎比高矮

 09 与儿子四次说到秦桧

 10 走近伟人毛泽东

 11 妻子教儿子写作文

第二章 影视——一个知识的窗口

 12 看《再说长江》讲“龙芯” 

 13 看《再说长江》话世界桥梁

 14 看《大国崛起》追寻海上历史

 15 看《大国崛起》领略帝王风采

 16 看《海上钢城》导出航空母舰

 17 看《探索》谈火箭发射

 18 看《世贸大厦》“筑”孩子梦想

 19 看《导弹旅长》识军人肩章

 20 庆祝香港回归说屈辱历史

 21 看电视新闻长雷电知识

第三章 书报——开阔孩子的视野

 22 给儿子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23 儿子看《鲁西西送王昭君出塞》

 24 看《小鹿斑比》树“斑比”形象

 25 儿子重新捧起了《三国演义》

 26 看《衡阳晚报》说“WORD之父”

 27 让儿子为湖南选省鸟

 28 参观长征图片展

第四章 观察——孩子思考的眼睛

 29 儿子站在街头数车轮

 30 看!春来泡桐花满枝

 31 儿子观察两则

 32 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

 33 车牌号码学问多

 34 月有阴晴圆缺

第五章 提问——孩子求知的动机

 35 儿子的问题多

 36 与儿子的一次经典对话

 37 儿子看城市的地下管道

 38 城市里的单行线

 39 儿子发现红绿灯的奥秘

 40 飞蛾为啥扑火

 41 谁是乌龟,谁是王八? 

第六章 旅游——尽享游学的快乐

 42 与儿子游石鼓书院

 43 南岳之行(上) 

 44 南岳之行(下) 

 45 在五星级大酒店里

 46 与孩子共游广东新会梁启超故居

第七章 课外——课堂知识的延伸

 47 帮助儿子理解课文中的难题

 48 由《和平鸽》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49 人民币上的风景知识

 50 教儿子办“手抄报” 

 51 绿茵地上的故事

第八章 方法——为孩子的学习助跑

 52 我为儿子制订学期计划表

 53 儿子填写的“兴趣调查表” 

 54 玩出来的速度

 55 玩出来的专注力

 56 激励要针对孩子的需求

 57 孩子不愿检查作业时

 58 培养儿子读书的兴趣

第九章 情商——奠定成功的基石

 59 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60 有了笑话书儿子变可爱了

 61 儿子安排自己的生日

 62 鼓励儿子认识班上的同学

 63 儿子有主见了

 64 儿子是这样学会独立自主的

 65 教儿子不要乱丢垃圾

 66 储钱罐的故事

 67 儿子学游泳的“美”事

 68 儿子学围棋的故事

 69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70 鼓励孩子战胜自己

 71 当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时

 72 “修理”儿子“丢三落四”的毛病

 73 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

 74 儿子与人家吵架

 75 孩子受委屈时

 76 儿子买东西上当了

试读章节

曾听到一位家长抱怨:“湖南电视台的《金鹰动画城》真是乱搞,没日没夜地放片子,我那个孩子也没日没夜地看!我要向电视台提个建议,怎么能这样……”

看得出,这位家长对动画片很没好感,对孩子看动画片已经没辙了。其实,孩子看电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缺乏引导,不知道如何挖掘看电视的积极面。那么,我就先简单谈谈孩子看动画片的问题。

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一般都充满了奇思妙想,滑稽,幽默。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小孩子就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等多项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

我儿子现在读小学二年级,回想他看过的动画片,从两三岁开始看《天线宝宝》,再到《西游记》、《狮子王》、《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四驱兄弟》、《海盗王》、《游戏王》、《围棋小子》、《名侦探柯南》……只要孩子愿意看,我就给他买影碟。到现在至少看了四十部了,特别是四五岁的时候看得最多(但要注意用眼卫生)。我敢说,他的同龄人没有谁比他看得更多。我一有时间,就会陪他一起看,共同讨论片中的情节。

等孩子年龄稍大以后,家长就可以适时引导孩子看一些更有趣的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名人介绍》、《成语动画廊》、《探索·发现》、《自然灾害》、《科技博览》、《历史知识》、《宇宙知识》、《军事知识》、《体育知识》等。家长有意识地陪孩子一起看,与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慢慢喜欢上这些节目。我的孩子现在就喜欢看《再说长江》、《大国崛起》、《世界地理知识》、《长征》、《少帅张学良》、《恰同学少年》,等等。我和他妈妈平时看书时间多、看电视时间少。即使看电视,也以风光纪录片、名人传记和新闻类居多,所以孩子也喜欢上了看这类片子。这样一家三人也就不会出现抢遥控器的“闹剧”了。至于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安排,我要求孩子自己学会管理自己,一天最多看一个小时。

为了不让孩子总是沉浸在电视中,我们要适时地帮助孩子从电视中走出来,走进书本中去,走进生活中去。例如,当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的或某个具体的电视节目感兴趣时,我们可以试着带孩子逛逛书店,再选上几本与其内容相关的书给孩子。孩子一定倍感亲切。这样,可以把孩子对电视的兴趣渐渐地往书本上牵引。可以把动画片中的“英雄形象”树立在孩子的真实生活中,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心中的榜样,.以此影响自己的言行。同样,孩子学习时,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从书里走出来,走进影视中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学习变得有趣。

我认为看动画片至少有下面几个好处:

1.极大地丰富了头脑里的各种元素,为以后开发思维、创造发明提供了条件。

2.很好地开发了孩子的右脑。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普遍偏重于开发左脑(强调机械记忆和逻辑推理),对右脑的开发欠缺。而看动画片无疑可以开发孩子的右脑,因为右脑是影像脑。这样可以做到左右脑平衡,为以后打通左右脑、进行“全脑”学习做准备,而不会出现只用半个脑袋学习的笑话。

3.极大地丰富了孩子各方面的知识,净化了儿童的心灵,让孩子知道人间的真、善、美。

4.孩子看动画片,性格会变得开朗些,会从中学到幽默。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智力组合,有的孩子是左半脑发达,有的是右半脑发达。为什么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设了那么多的奖项?就是因为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跳得远,有的人肢体灵活,有的人力量很大……但很多父母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对孩子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多:门门功课要考第一,样样特长都要具备。

什么是教育?在我看来教育就是挖掘潜能。每个人都有显现的或潜在的不同于他人的优点,发现并培养这些优点,才是增强孩子自信的关键。成功的教育不是把孩子都培养得像筷子一样齐,而是把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潜能都充分激发出来。

优秀的父母一定是善于看到和挖掘孩子优点的父母,同时也是能够善待孩子缺点的父母。我的孩子很普通,有他的优点和缺点,但我的孩子很自信!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帮助他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关注他,总会有意识地发现并扩大他的“亮点”,淡化他的“暗点”。  。

父母要善于对孩子说“你真棒”,想办法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我很棒”的感觉中。在儿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想方设法找到儿子一两处“闪光”的地方,表扬之、鼓励之。这些好的行为可能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即使是一瞬间发生的,我都会发现并及时给予他表扬。

儿子的许多优点都是这样被我“开发”出来的。因为性格的原因,他读书声音比较小,尽管提醒多次,可惜效果不大。我不像别的家长那样去训斥儿子,也不会这样去提醒他:声音太小了!因为我这样说,其实是强化了他的这个“缺点”。有一天早上,儿子心情好,读书时声音特别响亮。我和妻子赶紧表扬儿子:“哇,儿子的声音原来这么好听呀,我和妈妈都听入迷了……”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那天,儿子读书的声音一直很响亮。晚上在外婆家吃饭时,我和妻子又特意把他读书的事说给家人听,儿子很高兴。第二天、第三天,儿子早读的声音一直很大。我又和他妈妈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

多关注孩子,多在孩子身上找找亮点,孩子的亮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亮。大人积极正面的期待,会使孩子感受到被关爱和被支持,从而使孩子充满自信,生气蓬勃;相反的,消极负面的评价会使孩子失去信心。

当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常常给予积极的暗示,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反之就会更加自卑。有的家长经常骂孩子“笨蛋”、“狗屁不是”、“你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孩子会记在心里的。以后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句话,从而怀疑自己,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是鼓励和表扬,即使你不在身边,他也会想起大人的话,并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地去克服困难。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无论是一句肯定的言语,还是在关键时刻的支持,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力量。经常这样做,孩子会越来越出色。P10-13

序言

现在的孩子缺什么?

回答很肯定:快乐!

回想我们的孩提时代,虽然生活清苦、物质匮乏,坐在破旧的教室里学习,但我们不缺快乐。那时,到处可以看到我们快乐的身影:上树掏乌窝,下河摸鱼,草垛上打滚,捉迷藏,丢沙包,跳皮筋,打弹弓,滚铁环……整天乐颠颠的。

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赶上好时代,不用吃苦,不用受累,有父母的爱包裹着、呵护着。他们可以玩的更不缺了,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还愁眉苦脸?

孩子没有了快乐的童年,这一切又缘于什么?缘于教育,缘于沉重的课业压力,缘于一切围着分数转的教育制度。

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就与“玩”无缘了。学校繁重的课业等着他们,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和考级等着他们……快乐的童年生活、快乐的游戏时间全都被书本学习和特长学习占据了,他们感受到的是学习带给自己的无尽苦难。于是,院子里再也看不到他们嬉戏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他们银铃般的笑声。

孩子是多么可怜,还没有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却早早地受尽了学习带给他们的伤害。他们弱小的身体背着厚重的书包,小小的肩膀还扛着父母厚重的期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开始厌倦学习,干脆破罐子破摔,或是不堪重负逃进了网吧,或是离家出走,更有甚者极端地选择了自杀……我们的家长捶胸顿足,心急如焚,暗自流泪!

难道孩子的学习只能是苦的吗?

不是,学习可以是甜的。你还记得孩子会认第一个字时那股兴奋劲儿吗?还记得孩子第一天上学回来时那一脸灿烂的笑容吗?还记得他让你停下手中的活儿听他讲学校的开心事吗?还记得他第一次举着考试卷大声向你宣告成绩时眼里闪动着的快乐吗?那时,他们是多么爱学习,他们对学习是多么有兴趣。可是为什么后来他们不爱学习了?因为我们家长对“学习”产生了狭隘的错误理解,功利心太强,用了不当的教育方法过早地熄灭了孩子心中学习兴趣的火苗。老师和家长过于追求分数,同心协力把孩子推进了“无涯的苦海”。

对孩子的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反过来,“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玩乐学,处处蕴藏着学习和教育的契机。比如,与孩子一起玩扑克牌,进行数字游戏,使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新闻,培养其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一同收看气象节目,培养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带孩子观看道路施工、架设桥梁了解工程问题等;和孩子一同种花,了解植物、阳光、空气的关系,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起来了,学习动力随之而来。聪明的父母要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因势而导,顺势而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种教育于轻松自然之中,让孩子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从而获得追蝴蝶般的乐趣。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其实进行教育很简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唐太宗李世民对李治的教育给了我很多启发。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日理万机,但他总能抓住点滴的时间、有利的时机,对李治进行教育。有一次,李治随李世民乘船过江。船在江中颠簸得厉害之时,李世民对李治说:“船颠簸得厉害,你怕不怕?”李治点头说:“父王,孩儿怕。”李世民接着.说:“还有比这个更让人觉得可怕的事情呢。你看这艘船就像我们做人君的,这水就像黎民百姓。水能平平稳稳地载船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你刚刚做了人主,可不能不怕啊!”唐太宗知道老百姓力量的强大,抓住乘船这么一件小事,适时对李治进行教育,道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为政道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遇物而诲,择机而教”。  这种方式的教育随机性、灵活性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积极意义便能开展:这种方式的教育,常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有很强的针对性;这种教育是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的,避免了那种冠冕堂皇、枯燥呆板的说教。

这种方式的教育,自然、和谐,顺应孩子的实际生活,顺应孩子的心理节奏,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三位一体的目的,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只要父母多留点儿心,多用点儿心,很容易就做到了。

现在,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快乐学习的重要性,但苦于找不到具体的方法去操作。本书专门介绍了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共有76个精彩、鲜活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来源于生活,真实、有趣,且有很强的操作性。当然,本书所写的这些只是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家长看后能得到一些启发。

莫雄飞

2007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百分之百是教育者的责任。分数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李忠辉(全国陶行知教育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深圳首席家庭教育指导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