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编著的《十里春风入酒觞》网络成绩斐然,千万粉丝翘首以盼。醉一场裹着酒香的甜美爱情,享受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饕餮盛宴。两户针锋相对的酿酒世家,一对互不服输的欢喜冤家。本书是一个有关美酒的传奇故事……
惊鸿编著的《十里春风入酒觞》讲述了:“在李某看来,酿酒也分等级。最末一等,普通人家年节祭祀剩的稻饭拌点酒曲,自娱自乐。这是以闲情入酒;其次一等,寻常小酒坊,做些粗酒卖于贩夫走卒,聊充养家糊口之资。这是以钱财入酒;再上一等便是家底殷实的大酒商,任是再稀奇古怪的酒方材料都能得到,酿出的酒品纯为光耀门楣。这是以名利入酒;最上一等酒痴则纯以心血酿制传世佳酿。采天地灵气,集日月精华,毕生所求无非天人合一,酒道极致。便如古时铸剑之欧冶子,淬刀之徐夫人。”李新荷嫣然一笑,“公孙公子,你难道没听说过神赋其神,其灵自显这句话么?我自然把它看作是天地造化的灵物。”……
两户针锋相对的酿酒世家,一对互不服输的欢喜冤家。《十里春风入酒觞》是一个有关美酒的传奇故事……
第一章 梨花白
拍开泥封,清冽的酒香立刻在不大的雅间里弥散开来。
店小二熟练地装酒入壶,再将梅子青的酒壶小心地放入兑了热水的暖罐之中。
“这便是敝店的招牌梨花白酒,”店小二一边轻轻摇晃暖罐,一边笑容可掬地说道,“淮阳李家的梨花自,六年前曾在赛酒会上夺过头名。酒中加入数味秘药,最是强筋活血。”说着将烫好的梨花白酒分入杯中,依次送到了几位客人面前。
几位行商模样的客人接过酒杯,一起看向上座的两位年轻公子。店小二也不由自主地顺着他们的视线望了过去。
这两位公子身上都穿着素青长袍,眉眼之间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看起来像是一对兄弟。年长的公子眉目英挺,顾盼之间透着与他年龄颇不相符的圆熟沉稳的神气,他身旁那位粉妆玉琢般的小公子自从落座就一直摆弄着手里的九连环,直到酒杯送到了他的手边,才像被惊动了似的,十分惊讶地问道:“你说这是梨花白?”
这位小公子…直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玩意儿,直到此刻方才抬起头来。店小二一眼看过去便再也移不开视线,只觉得这孩子粉嫩嫩的一张脸衬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简直比年画上的招财童子还要好看。
小公子正等着听他的回答,视线落在店小二的脸上,神情专注。店小二与他对视片刻,便觉得他眼中似有水波流动,黑白分明得令人惊艳。当下不敢再看,低着头回答说:“回公子的话,是梨花白。”
“不对吧,”小公子从桌上端起酒杯放在鼻端轻轻嗅了嗅,皱眉说道,“这怎会是淮阳李家的梨花白?你叫掌柜来。”
店小二吃了一惊,“小公子这话可是在砸我们的招牌啊。”
小公子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关着门说话,不会影响你店里的买卖。你只管叫掌柜的来,就说我有话要问他。”
店小二迟疑片刻,大概觉得这事儿自己做不得主,便匆匆退了出去。
座中数人相视而笑,一位满脸胡楂的中年人笑道:“酒都烫好了三爷才觉出不对来,可见这玩物儿确实误事。”
小公子的脸一红,正要替自己辩解,就听身旁长兄低声笑了起来,“胡先生就别笑话他了,这两年来,老三不是跟着五岩先生在深山老林里住着,就是跟着您二位钻在酒窖里没日没夜地忙活。好不容易能出来走走,就任他玩儿吧。”
听了这话,小公子条件反射一般开始觉得全身上下筋骨酸痛。放下手里的九连环,一边叹气一边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自嘲地笑道:“胡先生还笑话我,也不想想我这两年过的——只怕被官差下在大牢里的犯人也比我舒坦些。”
被称为胡先生的中年人呵呵笑了起来,“你这孩子,你光知道我笑你,你怎么就没听出来我是在夸你?你不信问问老章,背后我还夸过谁来?”
小公子一双水光滟滟的大眼睛立刻望向他旁边那位头发灰白的老者,被称为老章的老人家笑着摇了摇头:“不光是他,我也要夸你呢。三爷年纪虽小却吃得了苦,虽然是——依我看可比二爷出息多了。”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