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饭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上道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人,一手空囊,一种远离。一路为生存哭过、累过、怨过、错过。摸爬滚打的终点,成功脱胎而出。而在看尽金山、权贵、功名之后,人生留下的究竟还有什么?

阅读马上道编写的长篇小说《饭碗》,它将给我们留下诸多人生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马上道编写的长篇小说《饭碗》。《饭碗》的内容简介如下:

自小失去双亲、无所依靠的钱贵在13岁的年纪便带着对生活的无奈离开了家乡,自此开始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流浪与打工生涯。在生存的压迫与时间的历练中,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成为资产过亿的集团董事。谱写了传奇性成就的他却在功名权贵中看淡了人生的浮华,最终在自己已不再年轻的年纪,毅然选择了抛权弃贵的另一种人生。

目录

第一章 钱贵

第二章 棍棍帮

第三章 做工

第四章 到远方去

第五章 发财梦

第六章 多良

第七章 第一桶金

第八章 从头再来

第九章 英雄救美

第十章 滥竽充数

第十一章 意外之财

第十二章 卧薪尝胆

第十三章 钱沙锅

第十四章 情义无价

第十五章 善报

第十六章 带头大哥

第十七章 钱工

第十八章 衣锦还乡

第十九章 临时老总

第二十章 由总变董

第二十一章 身不由己

第二十二章 活着的意义

第二十三章 道在心中

后记

试读章节

“打死这个小杂种!”一群人围着一个被绑在树上的小孩愤怒地叫嚷着。被绑在树上的孩子叫钱贵,十岁,因长期营养不足,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矮小,黄蜡般的脸,瘦削的小肩膀瑟瑟发抖。在他六岁的时候,父母就染上传染病死了,钱家是外来户,在本地没有亲戚,这样,小钱贵就成了孤儿。谁家有多的饭,就给他吃一口。若是村上分粮食,有的时候运气好,还能剩下点,大家就要钱贵挨着喊大家“爹”,满意了就让他拿回去。钱贵看着大人们的不怀好意的笑,本来不想叫的,但是看着袋子里金灿灿的包谷,或者红彤彤的红薯,听见肚子里咕咕叫的声音,想起饿肚子的难受劲儿,吞了吞流出来的口水,鼓足勇气还是叫了。

“爹。”第一声像蚊子嗡嗡声,钱贵自己都没有听清楚。

“不行!大声点!你小子哑巴呀?”有个男人对着钱贵吼,大家也起哄:“叫呀!叫呀!叫了就有饭吃了。”

“爹!”钱贵这一次声音大了些,大家一起哈哈大笑。几个壮劳力都争着答应,没有争到的男人,还觉得没有占到便宜,看着钱贵憋红的小脸蛋,大声说:“还有呢,这里的爹可不是一两个,要叫,都要叫!”

“爹,爹,爹!”钱贵的声音越来越大,好像铆足了劲儿,小脸蛋越发通红。大家看着钱贵滑稽的样子,得了便宜当了爹的和没有得到便宜的同样觉得高兴,笑得前仰后翻的。大家高兴够了,就为钱贵装一小袋粮食,“喏,给你,小毛子,扛回去吧!”

钱贵连忙扛起袋子就往自己的草屋走去,他一边走一边说:“爹,狗屁爹,都是爹的龟儿子!”

钱贵回到草屋,身后还不时传来那群人的笑声,他拉下裤子朝着那个方向撒了一泡尿,继续他的豪言壮语:“呸!等老子长大了,就叫你们喝老子的尿!”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按说全国很多农村都实行包产到户了,可这个村的村长丁天地却是个老牛筋,他一直压着没有分土地,虽然把大队撤了,改成了村,但其他一切还暂时维持原样,村上分的粮食一直不够吃。这段时间,钱贵早就吃光了上个月分的红薯了,躺在被窝里蜷缩着,只要一看见圆圆的东西就想去咬一口。毕竟是孩子,在饿得难受的时候就想去偷点吃的。

这里有一条大河叫金沙河,传说有沙金。微风吹着河水,荡漾起一层层水波,像在述说一个个乡村故事。以河为界,西边叫河西村,东边叫河东村,钱贵家在河西村。

钱贵的肚子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他爬起来,准备出去找一点吃的。村子的地里也有一些青菜萝卜,可是钱贵不好意思去偷,有两个原因。第一呢是因为钱贵失去爹娘后,村里很多人都接济过他,他虽然年纪小,还是懂得不能“恩将仇报”的道理;二来呢,要是偷自己村里人的东西,大家都认识他,会说他钱贵贱,不但会看扁他,而且今后说不定再也不会拿东西给他吃了。本村是自己家,自己人怎么偷自己家的呢?钱贵觉得偷外村的,还有一种大义的感觉呢!

为自己找好了理由,钱贵就摸过了河,来到河东村的菜地边。地面上露着的萝卜缨子长得绿油油的,钱贵能够想到那张张碧玉般的叶子下面就是那大大圆圆的萝卜。当看到萝卜就在眼前的时候,钱贵想不了那么多了,他连忙跳进地里,慌忙动手拔萝卜。

“谁?胆敢偷萝卜!快来人呀,有小偷在偷萝卜了!”守菜人发现了钱贵,大声叫了起来。

糟了,钱贵抬起头来,看见了气势汹汹跑过来抓他的守菜人,他站在那里,忘记了逃跑。等钱贵回过神来想逃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觉得脸上一阵火烧火燎的痛,不知不觉自己已经被打了几个重重的耳光,还被捆绑得严严实实。

就这样,钱贵被绑在了大树上。一群河东村的人围着他“打舌战”。  “是西村的!不要轻饶了西村的人!”

“呸!”一口唾沫吐在了钱贵的脸上,“不要脸!偷菜贼!”

“上个月村上的水牛掉了一头,可能也是这小杂种干的。”

“对,去年村上仓库差了九百斤粮食可能也是他干的!”

“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是偷天大盗啊!”

“照这样下去,你长大了,还不把乡政府偷了。”

“嗯,听说乡长老婆被人偷了,是不是你娃干的?连肚子都搞大了,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

“这小子连毛都没长齐,搞啥哟,别是你搞的还差不多。”

“去去去,别乱说,让乡长听见扣你全家的口粮……”

钱贵咬着牙,一句话也不说,也不求饶。眼睛和嘴唇都肿得老高。人们叽叽歪歪的嘴脸在钱贵眼前慢慢模糊,他越来越觉得饥饿和疼痛,恐惧慢慢地席卷他的全身。

“放开他,他还是个孩子。”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喘着粗气一路跑来。她叫丁奶奶,丁奶奶本名叫辛翠花,四十来岁,长得白白胖胖的,也有几分姿色。因嫁给河西村的丁三爷为妻,按辈分人们就叫她丁奶奶,久而久之就把她的真名忘记了。

河西村丁家是大姓,现任村长又是丁家的人。前些年丁三爷去世后,膝下没有后人,所以丁奶奶一直独居,生活凑合,还过得下去。也许是同病相怜,偶尔丁奶奶也接济一下钱贵,有时给个饭团,有时给个红薯什么的……

今天上午听一个河东村卖麻糖的人说村口抓了个偷菜的男孩,丁奶奶一听,知道肯定是钱贵,所以就急匆匆地赶了来。

“丁奶奶……”钱贵一看到丁奶奶,忍不住大哭起来。

“老少爷们儿,求求你们高抬贵手,放了这个苦命的孩子吧!”丁奶奶说完也泣不成声,双腿一弯,给众人跪了下去,“我给你们磕头了!”

人群中一个青瓜脸的中年男子说话了:“这次就放过这小子。你们河西村的人带回去管好,下次再抓住,往死里整。”说完后朝人群挥了挥手,围观的人慢慢散去。其实大家内心都清楚,这孩子就是肚子饿了,想吃两个萝卜而已,再这样打下去,如果打出人命,那是要坐班房的。

丁奶奶急忙从地上爬起来,把钱贵从树上解下来,牵着钱贵往回走。钱贵饥饿疼痛加上害怕,没走几步,咚的一声倒了下去,丁奶奶急了,背起钱贵一路小跑回村。

第三天早上钱贵醒了过来,东瞅瞅,西看看:“哎,丁奶奶,我怎么睡在你的床上啊?”

“哟,我的小祖宗,你总算醒过来了,敢情是崔二婶的奶起作用了。”丁奶奶显得很高兴。

……

P3-6

序言

“谁人穷,

谁人富,

都是浮云匆匆过;

有金山,

有权贵,

攥在手里累不累;

挥挥手,

笑一笑,

舒舒坦坦睡一觉!”

钱贵穿着破旧的丐帮衫,手里捧着碗坐在路边,眼睛仰视着天空,嘴里不停地说着人生的莲花落。

狂风肆意地刮,卷起的风沙里夹杂着尘世的繁华。马上道穿着笔挺的西装开着辆桑塔纳从荒漠驶来,汽车溅起的泥水溅到钱贵的嘴角,马上道紧急刹车,惊慌失措地上前对钱贵说:“对不起,我没有注意到。”钱责没有看他,舌头在嘴角舔了一下,笑着说:“水是世间宝,偏往我嘴里跑,老天对我太好、太好!哈哈哈……”

马上道惊呆了,世间还有如此淡定之人,恭恭敬敬向钱贵施了一礼:“请哥指点一二。”钱贵没有说话,扭头便走,马上道紧跟其后。在一个沙丘后面停着一辆被沙子掩埋半截的奔驰轿车,钱贵从车中拿出一瓶酒,打开盖子仰头喝下半瓶,伸手递给马上道,马上道喝下了剩下的半瓶,钱贵笑道:“你我都是六零后的人,饿过肚,犯过错,受过伤,吃过糠,玩过格,丢过德,老天对我们太好,让我们的人生太精彩,扔吧,扔吧,扔掉这些虚华的东西,无愧天地,无愧这一生。当上天召唤我们时,我们笑着走,笑着走……!”

大漠苍穹,繁华落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悠!悠!悠!

后记

郎中论

有一少年号杨生,自幼在外闯荡,风餐露宿,且有疾患,后愈之,常习汤药之术,未几遂有小成。及之归乡,已是数年,心甚欢喜,见阿母,喜极而泣,与阿母相拥,双手相握,察阿母之脉象异常,似有不症,然观阿母之面又似常人无恙,杨生不语。回屋中,与阿母诉说在外之经历。言及阿母,问阿母为何面色不佳。阿母笑曰:“无碍,族里老郎中谓之风寒,假以时日修养即可。族里一切虽好,然见家人人心不齐,心里难受,腹中便有郁积之气。”杨生闻之,低头不语。

族里人闻杨生归来,一千多人齐聚问候,好不热闹。族长见杨生谈吐不凡,对汤药之术颇有见解,言翌日为族里三年一次之郎中选拔,杨生可为之一试,以己之力而谋众人之福。杨生婉拒。

次日,族里人再谓杨生可于选拔中一试,言族里兄长任家中郎中多年,颐指气使,众人颇有微词,且杨生离家多年,若为族里郎中更可尽孝。杨生闻之,遂为一试。老郎中闻之不以为然。及至选拔之时,杨生问老郎中可知阿母有病。老郎中仍谓之风寒。杨生遂邀老郎中再行把脉,以中医帝王君臣之道论,得之非为风寒,乃一偏症。众人哗然。杨生胜。

夜深,老郎中私与杨生言早知阿母之病,换方换药皆无所效,又贪恋家中郎中之职,遂谓之风寒。今杨生有方可治,自己棋差一着,心服口服,家中有此良医,也是家人之福。杨生闻之,握老郎中之手,曰:“兄长任家中郎中多年,甚为熟悉,余初为郎中,不周之处愿得兄长指点。”老郎中闻之,泣曰:“阿母之疾,亦吾心中之疾也。”

族长问治阿母之药方,杨生笑而不语,挥毫写下“和气汤”:海鲨肚一钱,龙心一钱,猴脑一副,马蹄三钱,三七一钱,藏红花一钱,灵芝三钱,驴龟胶一两,于春风之中服用。又谓族长曰: “此方易配,药引难寻。”族长问药引为何。答曰:“全家老少带微笑之面,呵祥瑞之气。”

族长闻之大喜,曰:“若有此方,家里和气,阿母心结一解,疾患可治矣。”

杨生笑曰:“此乃治标之术,若要治本,余还有妙方两贴。”

族长问曰:“治本二贴何时服用?”

杨生曰:“……观阿母气色以时而用。”

族长点头曰:“有此良方,疾患可去也……”

余自小离家经商,今归于桑梓,乡音未改。庚寅年腊月初九,余首次参与村委会选举,未想竟被父老选为村主任。念及众人之热情与期望,余定将于工作中步步谨慎,如履薄冰,不负众望。甚为感慨,夜难人眠,起身提笔,遂成此文,一抒胸臆。

杨云有感于庚寅年腊月初九深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