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礼貌的力量(从礼仪到人生态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澳)露辛达·霍德夫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礼仪到人生态度,唤醒整个澳洲的文明之书!

全球重量级媒体推荐,《独立周报》《太阳先驱报》《澳洲财经评论杂志》《澳洲文学评论》澳洲朗塞斯顿(Launceston)《检查报》高度好评。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发达,可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漠,整个社会看起来愈加粗暴而无礼。社会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提醒现代人,物质的发达、个性的张扬并不能使我们幸福,真正的幸福感还是来源于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互相信任。

内容推荐

在这本有趣却优雅的小品中,霍德夫斯信手拈来史上伟大作家和思想家的论点,旁征博引文艺复兴到近代社会中各式例证,她要强调,礼貌很重要,不只因为礼貌是保障个人尊严的最有效工具;好的礼节更是强化人类社群稳固的基本条件。当我们礼让别人通行、当我们忍住怒气、当我们帮助老幼残弱,这些举动看似虽小,却能累积成一桩不容小觑的文明社会成就。我们的小小牺牲,能让世界大不同。

目录

前言

第1章 人的动物本能

 社会当中的一员

 寻求一块私人领地保护自己

第2章 礼貌比法律更重要

 礼貌不像道德那样具有侵略性

 礼貌总比社会混乱好吧

第3章 礼貌能让人平等相处

 礼貌可以缓和过度的自尊

 礼貌能更好地联结自我与社会

第4章 国家的长治久安有赖于国民自律

 秩序是礼仪的必需品

 礼貌能够调和个人自由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第5章 我们还能呼吁谁

 粗鲁无礼可不会让你显得更坦诚

 礼貌不只是偏执的工具

 礼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第6章 麦当劳的微笑不是真正的礼貌

 我们的灵魂不能完全被公司占有

 礼貌不是成就伟大的障碍

第7章 礼貌赋予我们尊严

 礼貌能够促进交流

 阻止过早亲密无间

 礼貌显露人性之美

 让生命绽放美丽

后记

致谢

试读章节

20岁那年我第一次来到文艺复兴之城佛罗伦萨。就像之前所有的游客一样,一踏上那街道,我就立刻被这个地方迷住了。在看过宏伟壮阔的罗马之后,这个小巧精致的翡冷翠显得如此熟悉亲切,充满了人情味儿。

我并不是一个热爱雕塑的人,但是,在我去拜访艺术学院美术馆之时,当我抬头望见米开朗琪罗那尊17英尺高的完美大理石雕像时,我瞬间惊呆了,那是一个印象、一次经历、一抹回忆。

完成于1504年的大卫雕像融合了最动人的矛盾意象:少年男子和成年男性,脆弱的裸体和拟神的形象,血肉动物与高贵人类,个人沉思与英雄举止。凝视大卫雕像,就是对人类意义的思考。诚然,人类是脆弱的,但也蕴含着勃发的潜能。

这就是米开朗琪罗想要表达的。

米开朗琪罗和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怀揣着一个伟大的信念:他们要让古希腊文明重绽光彩。他们相信天堂和地球的秘密要远多于权威的天主教会所训示的教义。而且,他们也相信,他们能够找出这些未知的东西。哥白尼革命性地提出了日心说,达·芬奇竟然能够想象出直升飞机盘旋在空中的景象,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最重要的是古登堡,有了他的印刷术,这些人类的大发现才能传播到普通百姓手中。

文艺复兴的天才们断言,人类绝非上帝眼中堕落畏缩的生物,而是像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一样,勇于探索,具有大无畏的开创精神。

除了这些伟大的思想,如果你知道当时他们还关注些什么事情,肯定会吓一跳。

1530年,伊拉斯谟(Erasmus),这位生于荷兰鹿特丹、流芳百世的智者出版了一本小书,名为《论小男孩的礼貌教育》(De Civilitate Morum Puerilium)。与其说那是一本书,还不如说是一本小册子。其中,伊拉斯谟对米开朗琪罗那尊完美雕像所化身的血肉之躯的行为提出了一些忠告。这本书一经面世就轰动热销,单单1530年就再版了12次。之后的150年间,这本书传遍了整个欧洲,1532年被翻译成英语,并分别于1534年、1540年、1554年再版,1536年被翻译成德语,1537年被翻译成法语和捷克语,1620年被翻译成瑞典语,1660年被翻译成荷兰语,1670年被翻译成芬兰语。让人惊奇的是,芬兰人这么晚才接触到现代礼仪。

时至今日,阅读这本小册子依然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充满了智慧和趣味,作者的论述沉稳全面又兼收并蓄。我想象着伊拉斯谟去意大利旅行,抬头仰望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眼光划过那精巧紧致的双手,那大理石精雕出的卷发,那大腿至臀部的曲线,以及那柔软的阳具。我想,伊拉斯谟可能摸着下巴,自言自语地说:“哦,太棒了!我身边没有哪个年轻人能与这件完美的作品相媲美,他们不过是人,普通人罢了。”

也就是说,他们全都是动物。伊拉斯谟书中的许多忠告多与身体功能的控制有关。他对有教养的年轻男子提出了一些清晰而简单的礼貌准则:

·放屁:憋着不放会损害健康,因此,如果剐巧身边有人,那就选好时机假装咳嗽蒙混过去。

·口臭:每天早上漱口。

·打喷嚏:转过身去,并且真诚地接受别人祝你健康的关怀。

·打哈欠:捂住嘴巴,然后在胸前画个十字。

·打嗝:有些人每说3个字就会打一个嗝,真让人恶心。

·擤鼻涕:最好是转过身去用手绢擦掉,但别像大象一样发出声响。切忌用袖子擦鼻涕,如果不小心擤到手指上又掉在了地上,记得用脚擦一擦,就当销毁证据吧。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发展到极致的最佳例证。文明可不单单是建造宏伟的建筑物,或者创造非凡的科技。强调礼貌的重要性,控制自己最低等的动物本能,才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的正道。  恐怕没有人会喜欢被提醒说自己是个动物吧。但还是承认吧,虽然使用肉毒素可以消除皱纹,但却没有人能止住打嗝这种横膈膜的震动,还有到了冬天流个不停的鼻涕,以及做爱时发出的奇怪声响。更稀奇的是,我们现在都可以克隆器官了,却没办法在电影精彩之处压住那一连串的咳嗽。还有,你和新朋友到度假小屋游玩,正想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你那汹涌澎湃的腹泻声却穿透薄墙响彻整个小屋。哎,真恨不得永远都不要再见到他们。

现代社会,矛盾无处不在。在一些圈子当中,人类的身体越来越像是实验室中诡异实验的产物:不老,没有皱纹,没有瑕疵,要胖要瘦随心所欲。科学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自然,但即使是好莱坞最精美的明星范本,也无法完全克服身体的实际存在。

P2-6

序言

美国作家、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说:“良好的礼貌,是由小小牺牲造就的。”他的这种奇谈怪论或许可以迎合19世纪的读者,但放在今天,大概不会受到多少现代人的青睐。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对“牺牲”这个词儿打心眼儿里排斥。是的,理论上、原则上,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都非常赞赏良好的礼貌,也百分百赞同“礼多人不怪”。

但是,要体现出良好的礼貌所需要具备的许多品质——耐心、自制、体贴、先人后己,愿意作出爱默生所说的那些小牺牲,以及去遵守那些看似有点不切实际,老实说还非常愚蠢的规则,在今天看来已经远远落伍了。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会主动去搀扶老太太,能够在银行安静有序地排队,在看电影时关掉手机,遵守交通规则且不恶语抱怨,耐心地等同事把话说完不乱插嘴。真遇到这么做的人,我们会像瞥见害羞的珍稀鸟类那样欣喜,但是,却不会因此心生敬意地说:“这才是人中龙凤。”这类年轻人的多礼,如果完全对他自身无益,反倒会让我们觉得他缺乏利己的企图心,肯定无法在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代社会立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算太久之前,这种良好的行为还被认为能够彰显出显著的优越气质。大约1 000年前,西方文明就将良好的礼貌视为社会名流及政治权威的象征。这一点从西方的词源学就可以看出端倪:礼貌(courtesy)的词根就是宫廷(court),而骑士风度(chivalry)则与骑马上战场的军官阶层有关。事实上,礼貌不仅仅被当成一种美德,更代表了一种优越性,这就是为什么贵族往往要表现出慷慨仁慈的样子。

不过,想到这里,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只在乎那些看起来特别有分量、有重要意义的字眼,比如说,全球化、恐怖主义、原教旨主义、气候变化。至于礼貌,正如爱默生所说,不过是小事而已。在全球变暖加剧、中东危机爆发、恐怖袭击不断、非洲饥民受难之际,我们还去争论什么使用手机的礼仪,是多么琐碎无聊。不难想象,在当今这些令人惊叹的重要议题面前,“礼貌”只能给排到天边了。

礼貌是我们能够掌控的少数事情之一,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才让我对日常礼节这个卑微而具体的主题感兴趣。不需要口号,不需要夸张的目标,不需要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在礼貌这个领域中,只要有一点点行动,就会让事情变得不一样。

但是呢……

难道礼貌真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吗?毕竟,礼貌能够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未来走向。礼貌非常重要,当然不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而是因为它在对人性最根本的挑战中,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

我们每天都在这些人性的两难中徘徊挣扎,是把握现在,还是等待转身之机?是坚持自己的判断,还是接受别人的命令?是直陈己见,还是乖乖闭嘴?是追求眼前的一己之利,还是谋求公众利益?日复一日,我们都在不断权衡这些复杂精细的尺度。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思考: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能为这个我们生活、工作于其中和赖以生存的社会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平衡自我与社会的两难。

礼貌是人类互动的文明模式。礼貌很重要,因为它是维护个人尊严和他人尊严最有效的工具。当我们给人让路,当我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去帮助老弱病残,这些举动看似微小,却能够累积成一项不容小觑的社会文明成就。我们的小小牺牲,能够让这世界变得大不相同。

不只有礼貌,更要有良好的礼貌。这种良好的礼貌不但赋予个人尊严,更积极地拓展了人与人相处的社会空间。帮助害羞的客人加入大家的讨论,写封感谢函表达心意,给那些拖着沉重行李疲惫不堪的人搭把手:这些良好的礼貌拓展了人们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和范围。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目睹一件善事之后会沉浸在欢乐之中。

关于礼貌的话题,近年来说得很多也写过不少。有些是哀叹礼貌的消失,有些是规劝人们要去改进,还有一些关于现代礼仪的手册陆续问世,不屈不挠地引导人们学习如何在现代化办公室、大都会、性自由、信息技术、交通拥堵等情境中以礼待人。

这类书都很有价值,但本书可不在其列。

本书要探讨的是,为什么礼貌很重要。我的写作灵感源自这样一种想法:每一代人都必须捍卫文明行为,避免人类退回到野蛮时代。我想带大家一块儿了解,礼貌是如何让我们获得我们所珍视的东西,譬如健康、自由、秩序、诚实、进步和社群。我想阐明礼貌如何有益于人性的养成,还有我们是如何构建并保存了人类社会的。但是,我可无法保证看完这本书,你立马就有办法回答4岁的机灵鬼所提出的——为什么不能在幼儿园说脏话。

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以正面的态度来关注礼貌这个主题,而不是只会争论基本原则,或者怒骂那些没有礼貌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关注更高层次的事物,甚至,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参与对话,讨论公民权的本质或者生活中的民主美学。

如果文明的观念很重要,那礼貌也应当如此。至少,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探讨的事情。

书评(媒体评论)

《礼貌的力量》不只具教育意义,更能提升人心!

——澳洲《太阳先驱报》(The Sun Herald)

对于礼貌这个主题无可挑剔的探究、优美的写作。

——《澳洲财经评论杂志》(AFR Magazine)

在这本美丽富饶又启人深思的书中,赫德佛斯唤起我们对人与人相处的热忱与关切。

——澳洲朗塞斯顿(Launceston)《检查报》(The Examiner)

适用于各式文化与阶级中,对于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日益缩小的现代社会更是重要关键。

——《澳洲文学评论》(The Australian Literary Review)

霍德夫斯充满智慧又优美的写作,是现代公民必读的良方。

——澳洲罗伊国际政策研究院执行长 亚伦·金杰尔(Allan Gyngell)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