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思想演变与体制转型(中国教师教育回眸与展望)
分类
作者 李晓波//陆道坤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 中国教师教育的演变轨迹007

 第一节 教师教育思想的变迁:外力推动下的发展与超越008

一、理念的冲突与调和——教师教育思想的扬弃009

二、从肯定到否定:外力推动下新旧思想的更替011

三、否定之否定:教师教育思想的升华013

 第二节 政策与制度的变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015

一、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连续性:一个扬弃的发展历程016

二、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的非连续性:一个创新的发展历程017

 第三节 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在解构与重构中创新020

一、体制的建构:封闭式与开放式体制的系统建设021

二、体制的解构:不同体制的多维度结构023

三、体制的重构:螺旋式上升中的复归024

第二章 师范教育的初步创立:清末、民初的师范教育027

 第一节 清末、民初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变化027

一、师范与中国师道传统028

二、清末、民初现代师范教育思想的引进035

三、“中体西用”下清末、民初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039

 第二节 师范教育思想举要043

一、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0,44

二、张之洞的师范教育思想051

三、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053

 第三节 “中体西用”下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056

一、基于日本师范教育制度和实践实施的制度创新057

二、师范区制的制定和实施063

三、清末、民初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影响065

 第四节 清末、民初师范教育机构举例067

一、南洋公学师范院068

二、三江师范学堂069

三、女子师范学堂体系071

第三章 师范教育体制调整:民国中后期的师范教育074

 第一节 美国师范教育制度的输入与师范教育思想的交锋074

一、美国师范教育制度的输入075

二、“独立派”与“合并派”思想的;中突076

 第二节 民国中后期师范教育思想举要078

一、蔡元培的师范教育思想078

二、李建勋的师范教育思想080

三、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084

四、陈鹤琴的师范教育思想090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师范教育体制的更替0g4

一、开放式师范教育体制的尝试与努力094

二、以“师范学院制度”为代表的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的复兴097

三、战时迁徙中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化100

 第四节 日伪统治区的师范教育 105

一、东北地区的师范教育105

二、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的师范教育106

第五节 私立师范教育和教会师范教育的发展107

一、私立师范从中等发展到高等层次108

二、教会所办的师范教育。109

第四章 “以俄为师”与新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建立110

 第一节 中共中央苏区的师范教育尝试110

一、中华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确立111

二、苏区各级各类师范学校的创设111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113

一、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概况113

二、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发展阶段115

三、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制度创新117

四、革命根据地师范教育发展的意义 118

 第三节 “以俄为师”与新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 121

一、必然与偶然:“以俄为师”与新中国教育思想122

二、“以俄为师”与新中国师范教育体制的初建125

 第四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调整和发展131

一、“以俄为师”背景下师范教育的修正与发展132

二、对“以俄为师”的反思与师范教育“大跃进” 134

三、师范教育的理性回归 136

四、新中国成立17年师范教育发展的教训 139

第五章 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制建设142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师范教育142

一、师范教育发展的中断142

二、师范教育秩序遭到破坏143

三、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遭到扭曲144

四、师范教育师资遭到损害144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探索144

一、师范教育制度的恢复144

二、中国特色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47

三、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形成150

 第三节 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制建设的思考154

一、教育发展理论与师范教育。155

二、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提高162

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169

四、教师教育培养渠道拓宽176

第六章 中国“教师教育”的探索之旅185

 第一节 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186

一、教师教育的产生与教师教育概念的内涵187

二、“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比较193

三、“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196

 第二节 中国教师教育理论建设200

一、中国教师专业化思想和制度的沿革201

二、终身教育思想与我国教师教育理论和政策的形成211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中国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216

一、教师教育体制的思想演进216

二、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完善219

三、世纪之交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探索229

第七章 港澳台地区的师范教育244

 第一节 香港地区的师范教育244

一、香港地区师范教育的创制及发展244

二、香港地区师范教育制度概貌247

三、香港地区师范教育制度浅析248

 第二节 澳门地区的师范教育252

一、澳门地区师范教育的创制及发展252

二、回归前澳门地区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253

三、澳门地区师范教育改革255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师范教育257

一、甲午战争至抗战胜利时期的台湾地区师范教育257

二、光复初期的台湾地区师范教育258

三、台湾地区师范学校的重建与发展259

四、台湾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260

五、台湾地区师范教育的改革263

六、台湾地区师范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264

第八章 国际视野中的教师教育及比较271

 第一节 西方近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发展271

一、西方近代教师教育的产生271

二、西方近代教师教育的早期发展272

三、西方近代教师教育体制的确立274

四、西方现代教师教育概貌276

 第二节 国内外师资培养制度的比较279

一、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279

二、国内外师资培养模式与机构的比较280

 第三节 美、英、日三国教师教育比较284

一、美国教师教育概览284

二、英国教师教育概览287

三、日本教师教育概览291

 第四节 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296

一、培养层次不断提高296

二、师资培养走向开放298

三、实行资格认证制度299

四、注重教学实习环节299

五、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观300

六、国外教师教育发展及反思300

第九章 中国教师教育的未来走向302

 第一节 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302

一、教师教育总体趋势:由“外延与内涵并重式”向“内涵式”转变303

二、教师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逐步完善,教师职业门槛将逐步提高305

三、教师教育体制开放趋势明显,教师教育主体日趋多元化306

四、教师教育重心逐渐后移,在职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特色逐步彰显308

五、教师教育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教师管理制度日趋科学309

 第二节 师范院校的定位与转型311

一、通过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创新分级分类的教师教育体系.311

二、推动师范院校工作重心下移,对接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312

三、推动师范院校平台化转向,将其打造成教育交流平台312

 第三节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策略313

一、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优势分析313

二、应对同质化办学格局,通过做强“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16

三、创新办学思维,采取多样化办学形式317

四、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建设特色研究基地和平台318

五、教师资格证的相关培训中心和定期检核主体318

六、改变“师范”的固有思维习惯,系统创新培养模式319

参考文献321

后 记329

编辑推荐

李晓波//陆道坤编著的《思想演变与体制转型(中国教师教育回眸与展望)》以思想史和制度史结合的方法,以多维的考察手段对中国师范教育的独立考察,厘清了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描摹出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全貌,同时还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勾勒。本书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层面已经进入了“高原期”:实践的探索形式化严重,改革推行的力度不足;教育科研成果多,但能够付诸实践者相对较少;对接实践的教育实验以及“试验田”建设处于“夹生饭”阶段,基础教育领域并未深入领会未来教师实践的重要性;教师教育结构与基础教育对接的机制和体制构建处于僵化状态;等等。因此,以史为鉴,吸取我国师范教育建设的历史经验,发挥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实现教师教育的根本性突破,将是今后中国教师教育努力的方向。有鉴于此,本书在回顾中国教师培养体制形成的过程中,将着力呈现其中的思想演变轨迹,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以思想史和制度史结合的方法, 以多维的考察手段对中国师范教育的独立考察, 厘清了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 描摹出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全貌, 同时还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勾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