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这是差不多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提到鲁迅,许多人就会油然想到“三个伟大”——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许多人会想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句话。
是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句精彩评断早巳深入人心。大多数国人心目中的鲁迅,是个整天横着眉毛跟黑暗势力斗争、斗争、再斗争的钢铁战士,不知疲倦,不懂休闲,不谈风月,不近人情,就知道写呀写,喊呀喊,用三仙姑评价丈夫的话说:就知道在地里“死受”。这样的鲁迅形象颇为类似那移山的愚公,挖山不止,征途漫漫,几时才得个轻松爽利?所以当今的时髦男女们,对鲁迅大人尊敬是尊敬,但多少有些摇头不喜甚或眉头紧皱,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如果让广大纳税人评选一下《愚公移山》里的人物,那愚公一定是最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劳动模范,可以当人大代表;但要是让那些染发露脐的女孩挑选男朋友,恐怕智叟的得票要远远高于愚公了,因为智叟懂效益,有情趣,还关心体贴人,活得多么潇洒啊,当不上人大代表,也可以混个政协委员么。
在今天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鲁迅虽然还是很伟大,但似乎离我们很远。加上很多中学的语文课讲得比较僵化,不结合当今的实际和拘泥于语言字词,以致有些学生认为鲁迅的文章里到处是病句。
所以,许多人觉得鲁迅太高大,对他敬而不亲,甚至有少数人在不曾认真读过鲁迅原著的情况下,胡乱诋毁鲁迅,反对鲁迅。
正是对鲁迅的这种误解,给我们这些讲鲁迅课的教书匠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每次讲现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课程的时候,我都要用很多时间和力气来讲鲁迅不是李逵,不是张飞,也不是董存瑞。他确实骨头硬,能战斗。但他之所以能够长期战斗毫不动摇,恰恰在于他最懂得怎么休闲、怎么放松。鲁迅有一句著名的话:“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题未定”草·六》)鲁迅很馋,喜欢吃点这,喝点那。他爱吸烟,爱看电影,爱坐汽车兜风。他很看重钱,天天在日记里记账,听说发薪水了就赶快跑去领,书局剥削了他的稿费就跟人家打官司。他也喜欢欣赏年轻的美女,喜欢逗弄顽皮的孩子,爱情、家庭、事业、金钱……什么都没耽误。他有一首诗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跟朋友开玩笑,把它改成:“无钱未必真豪杰,好色如何不丈夫。”觉得更能体现英雄本色。我从来不单独地、片面地讲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是尽量多讲他世俗的一面、凡庸的一面,讲他搜集古董,讲他变换笔名,讲他溺爱儿子,讲他劝青年多积几文钱,讲他告诉萧红穿红上衣要配黑裙子……学生们由此知道鲁迅跟我们是一样的凡人,不过比我们聪明些、深刻些、刚强些、生猛些……加起来也就等于伟大些。于是,北大图书馆里一向积满灰尘的《鲁迅全集》被借阅一率了。
P3-4
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四十不惑》,内容是吹嘘自己到了四十岁时很牛,文武全才,昆乱不挡,耳聪目明,头重脚轻,跟天天服用了“脑白痴”似的。
后来听说,两千多年前,这个题目就被一个叫孔仲尼的民办教师给写过了。
于是我想,不跟那位没文凭的本家一般见识,咱改个题目吧,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叫《四十而惑》,内容是检讨自己到了四十岁时很衰,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双兔傍地,莫辨雄雌,好像《笑傲江湖》中“桃谷六仙”的亲爹似的。
后来一翻书,发现这个题目已经被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给写过了。他比我提前十年进入四十岁,申请专利在先,又是我的老师兼领导,公然剽窃他,实在不好意思,只好干嫉妒,谁让咱生得晚呢?再苦不能怨政府,再累不能怨社会,咱再想辙就是了。
于是穷则思变,就憋出了这个题目,叫《四十不坏》。
为啥叫“四十不坏”呢?据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柳金蝉女士研究,含义有三。我替她解说如下:
第一层意思是,四十岁以前俺很坏,从今往后,俺改邪归正,再也不坏啦。四十岁以前,我孝敬父母不周,对待妻子粗俗,给老师起外号,跟学生没大小,半夜里禁止邻居唱歌,大街上强迫警察道歉,对领导求全责备,对政府视若奴仆,接待纠缠的狗仔队态度凶恶,面对外国的汉学家非说汉语,勤劳无以致富,坐怀偏要不乱,遭受百般迫害排挤嘲弄诬陷仍不知低眉顺眼假充响当当一颗铜纽扣,实在恶贯满盈、十恶不赦、凶神恶煞、穷凶极恶——四大恶人都占全了。所以人过四十天过午,趁着黄土埋了半截的大好契机,今后一定要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行年四十而知三十九年之发昏,争取将功补过,不再犯坏,做一个和谐社会的七荤八素五好公民。
第二层意思是,四十岁这个岁数“很不坏”嘛,人到四十很有意思,很不赖嘛,很让人沾沾自喜如坐春风嘛。据我太太黄道婆教授考证:男人四十是一枝花,女人四十是豆腐渣。如果男人四十岁上跟太太离婚,必须赔偿太太“青春损失费”——每年四十吨豆腐渣的价钱。可见,四十岁绝对是男人的钻石年龄,青春期刚过,更年期尚远,食有鱼(虾皮也算),出有车(自行车也算),智勇双全,人财两丰,年富力强,前列尚康,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不论被挖到什么单位都是领导的随身膏药——哪儿疼往哪儿贴。鲁迅四十岁,发表了《阿Q正传》;毛泽东四十岁.担任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整个世界都是四十岁的男人在扛着呢,多么光荣的花季啊!四十岁,不坏啊!
孔庆东编著的《四十不坏》是孔庆东文集之一,《四十不坏》讲述了:人若有一百岁的境界,八十岁的胸怀,六十岁的智慧,四十岁的意志,二十岁的激情,再加上两三岁的童心,不坏,真的不坏。
社会上许多人认为我属于“幽默”这个家族的,可是这使我个人的感觉并不十分舒适。就好像有一个人在街上吃了两回包子,让人看见了,于是,以后人们就把他叫做吃包子专家, “哎,我们那儿又蒸了锅包子,您来尝尝吧!”每次都是这样,天长日久,他好像就不太好意思吃别的了,吃别的就叫不务正业,就叫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读者。我本人也有这种深深被冤枉的感觉。
《四十不坏》为“北大醉侠”孔庆东力作,解读鲁迅的智慧,老舍、钱锺书的幽默,让人动容的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良心,值得玩味的高考语文试,题评价。语言幽默而犀利,于自嘲中又杂有对世事人情的冷静分析,使人捧腹之余又心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