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准则制订机构与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1.1.2 审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
1.1.3 审计实务的焦点问题之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贡献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审计判断研究基本情况
2.1.2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研究
2.1.3 审计判断质量特征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审计判断研究的总体状况回顾
2.2.2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问题研究
2.2.3 审计判断质量研究
2.3 现状分析与评价
3 相关理论阐释
3.1 审计判断质量及质量改进的理论解析
3.1.1 质量及质量改进
3.1.2 审计判断质量及其改进
3.1.3 审计判断质量改进的实现框架
3.2 审计判断质量改进实现框架的理论诠释
3.2.1 改进动因:基于有限理性背景的认知心理学探究
3.2.2 改进措施:基于审计判断构成要素的挖掘
3.2.3 改进效果:基于审计判断质量评价标准的考察
3.3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及其质量改进的理论认识
3.3.1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定义
3.3.2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的特征
3.3.3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改进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改进的动因研究
4.1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现状
4.1.1 样本选择
4.1.2 统计分析
4.2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现状的致因剖析
4.2.1 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的结果
4.2.2 过度自信的后果
4.2.3 决策的框架效应所致
4.2.4 比率偏见效应使然
4.3 本章小结
5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改进措施的选择研究
5.1 改进措施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设计和调查对象
5.1.2 调查结果分析
5.1.3 改进措施的分类整理与比较
5.2 主体类改进措施的再分析
5.2.1 集体判断
5.2.2 专业素质
5.2.3 辅助工具
5.3 本章小结
6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改进措施的实现途径研究
6.1 主体类措施的专家系统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6.1.1 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
6.1.2 专家系统与主体类改进措施的可整合性分析
6.2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原始模型的构建:为开发专家系统的准备
6.2.1 基于审计准则的判断模型
6.2.2 来自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判断模型
6.2.3 基于审计实践的判断模型
6.2.4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原始模型
6.3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专家系统的实现平台
6.3.1 专家系统实现平台的比较
6.3.2 Jess在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专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改进效果的实验检验
7.1 实验设计
7.1.1 实验任务与研究假设
7.1.2 实验对象与案例选择
7.1.3 变量度量、实验过程及控制
7.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7.2.1 判断结果的一致性
7.2.2 审计意见判断的准确性
7.2.3 判断证据选择的恰当性
7.2.4 判断过程的高效性
7.3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2002—2006年沪深两市中有暂停上市历史的公司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改进措施的调查问卷
关于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流程的专家访谈提纲
实验对象筛选试题
实验案例
实验问卷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状况的调查分析
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审计判断差异评价
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下审计意见的预测研究
审计判断专家系统国外研究综述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专家系统国外研究述评
持续经营审计判断模型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董事会治理特征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经验证据
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关系的验证
研究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