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万童之母私人录(吴菊芳日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吴菊芳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罕见的跨越六十余载的中国女性日记手稿,作者吴菊芳是抗战时期爱国将领、前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将军夫人,她创办广东儿童教养院,组织抢救、收养3万多在日寇铁蹄下逃生的难童。吴菊芳也是一位在颠沛流离的移民生活中始终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华侨,她的海外创业史是海外华人勤劳勇敢智慧的代表。这本日记浓缩了她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一位在美国土地上奋斗、自强不息的新移民的故事。对于研究华侨史、中国妇女史都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吴菊芳,祖籍安徽泾县,生于湖北宜昌市,中国现代杰出女性,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1947年移居美国。抗日战争时期,吴菊芳全心投入妇女解放和抗日救亡运动,在韶关创办了广东儿童教养院,收容两万多名难童和军人遗孤,“万童”之母是世人对她的美誉。 目录 序言一 我的母亲吴菊芳 李浈 序言二 历史大变局中的女性纪事 邓启耀 序言三 六十载日记里的中国女性史诗 罗媛 人物关系表 第一章 1937—1946——抗日艰辛、救养难童 第二章 1947—1949——初到美国、考察欧美 第三章 1950—1960——美国立足、餐馆起步李浈述罗媛整理 第四章 1961—1979——国泰餐馆、卅年风雨 第五章 1980—1987——退而不休、痛失挚爱 第六章 1988—1998——热爱生活、尽享天伦 年表 吴菊芳生平大事记 序言 序言一 我的母亲吴菊芳 李浈 我的母亲吴菊芳,出生 于一个封建家庭,虽然身 为家中独女,其童年却受 传统的重男轻女陋俗困扰 。仅仅14个月大时,她的 母亲便自杀身亡,而她的 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 则以“女孩不应到外面抛头 露面”为由,不让她到学校 上学。尽管家里有一屋子 的佣人,我外公却命令她 在家中伺候他享用鸦片。 当年,我母亲的家乡—— 宜昌,有一家由传教士开 办的爱奥那女子学校,她 请求我外公为其支付去爱 奥那学校上学的费用,但 我外公让她在其面前站了 一个多小时,才从口袋里 掏出银圆扔在地上。我母 亲只好双手双膝着地,爬 着把地上的银圆捡起。这 一幕在学校每学期临近开 学的时候都重复上演。 终其一生,我母亲对知 识一直充满着渴望,而且 也从未停止过学习。母亲 虽不能上学但由于她的祖 父对她极为宠爱,在家教 她诗词,母亲得以有个好 的知识基础。曾祖吴廷华 定居在湖北宜昌,是吴氏 在宜昌的始祖,他住的屋 子被称为道台府。道台府 是当时宜昌豪华的巨宅, 可惜整座宅房毁于日军的 炮火之中。 在母亲18岁那年,前国 民革命军四军——北伐时 以“铁军”著称,参加武汉战 役后改为四师,经沙市到 宜昌进行整编和休养以及 补充兵员,由此四师的高 级官员常常到道台府来聚 会,母亲正式结识了我父 亲——四师李副师长。我 父亲在订婚时问母亲:“做 我的妻子,你有什么期望 或要求?”“帮助我进大学读 书。”她回答。 在结婚早年,我父亲担 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委员, 我母亲则在韶关组织军官 家属进行成人教育。当日 本入侵东北,抗日战争爆 发时,我父亲在中原抗战 ,我母亲则在后方组织军 官家属为军队筹款并到前 线医院慰问士兵。1939年 广州沦陷后,我父亲被任 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我 母亲则承担起从沦陷区抢 救难童和妇女的任务,当 时她才28岁。她必须快速 学习如何组织救援任务、 如何招募并且培训工作人 员,如何为分别接收了一 千多名难童的七所儿童教 养院筹款。此外,她还要 为儿教院那些年纪较大的 儿童设立安身以及接受教 育的职业学校,满18岁的 学生被安排到工厂工作或 者安排他们进入其他行业 进行服务;她还为那些在 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寡妇设 立了供其安身以及提供职 业培训的妇女生产工作团 。不管是在敌人投放炸弹 的危险时刻,还是紧急疏 散的过程中,以上所有这 些机构的运营都需要提供 足够的食物、衣物以及医 疗服务,她必须想方设法 满足各种需求。她通过招 募各个领域的专家作为顾 问、指导以及合作伙伴, 学会了如何计划、组织以 及执行各项艰巨任务。我 曾问她,您那么年轻,哪 儿来的勇气去承担这个任 务?她说国家有难,应当 做的事情就该果断、尽力 去做。 我母亲不仅在学习上拥 有无限的能量,而且这种 能量也体现在爱、给予和 宽容之上。她1935年进入 中山大学农学院学习时, 是当时录取的八个女生之 一,而且她那时已经是两 个孩子的母亲,并且肚子 里怀着第三个孩子。虽然 她的工作成绩越来越显著 ,并且被政府所认可,但 批评的声音也日渐增多。 有人说她背离了中国女性 的传统角色;有人说她野 心勃勃,对其丈夫产生了 负面影响;还有人说她不 是妇女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因为她不待在家里,而 是老在外面跑。这些批评 来自高层以及她的朋友, 甚至来自省政府的军政同 事。在一片批评声中,我 父亲给予了她热忱和坚定 的支持。在我父亲参加的 一次会议上,我母亲受到“ 国防部长”的严厉指责。事 后,她考虑辞退她所担任 的众多职务,但是我父亲 劝她说:“这里依然有很多 工作要做,如果你想做一 些有价值的事情,那么就 必须承受住这种打击。” 我母亲在抗日战争期间 救助难童和妇女所体现出 来的工作精神于1950年在 美国再次发挥出来,这次 她是为了全家生计和子女 教育,在纽约开了一家中 餐馆。对她而言,美国的 生活与中国的生活截然不 同,这不仅仅是文化和语 言上的差异,也因为来美 国之后资金短缺,全家生 活捉襟见肘,这在国内是 从来没有过的,而且餐饮 业对我母亲而言也是一个 全新的领域。餐馆开张时 一共有七位合伙人,其中 两位是厨师,她在餐馆开 张后不知疲倦地穿梭于不 同的包间为客人服务,而 且她还在吧台调酒,在别 人看不见的角落与厨师、 服务员一起工作。当时针 对我母亲开餐馆出现很多 流言蜚语以及嘲讽批评, 有人说餐馆工作很低贱, 贬低了她的身份;有人说 她开餐馆是抢了那些偷渡 来美讨生计的中国劳工的 饭碗;还有人说她开餐馆 只是遮人耳目,目的是为 了隐瞒自己的财产。即便 谣言满天飞,她还是用她 当年在战场上抢救难童和 妇女,以及她当年作为广 东省夫人一样的尊严和毅 力经营着餐馆事业。杂碎 和炒面是当年美国中餐馆 的主要菜品,我母亲从杂 碎和炒面开始,慢慢引进 高档以及富有文化底蕴的 中国菜肴,把中国菜提升 到与档西方菜相同的档次 。她的目的是想让我们自 强自立,能使儿女升学有 成就。于是 导语 一位在传统中国成长的女性,从中国到美国,不管是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抢救难童的事业,还是在美国的土地上从零开始创业开办餐馆,这60年的日记所记录的既是一位中国传统妇女成长为事业女性的故事,也是一位在美国土地上奋斗的新移民的故事。 这是一部罕见的跨度六十年的中国女性日记手稿。这不仅仅是一本吴菊芳女士个人的日记,它也是一部近现代私人史、一部人类学调查志、一部中国女性命运的史诗。 书评(媒体评论) 很多友人在我家中翻看 部分日记后,纷纷表示这 是一部很难得也很罕见的 手稿资料,把它编辑成书 出版将非常有价值:一位 在传统中国成长的女性, 从中国到美国,不管是抗 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抢救 难童的事业,还是在美国 的土地上从零开始创业开 办餐馆,这60年的日记所 记录的既是一位中国传统 妇女成长为事业女性的故 事,也是一位在美国土地 上奋斗的新移民的故事。 ——李浈(吴菊芳女儿, 公共卫生学教授) 在历史人类学看来,不 仅存于庙堂的史册、档案 、碑刻具有史料价值,敞 落于民间的日记、契约、 书信或侨批、影像、口述 史等,也是重要的历史文 献。特别是处于复杂社会 文化情境中的人群,他们 的书写,更能反映当时历 史情境和社会文化状况。 吴菊芳女士就是这样一位 亲历了历史大变局和复杂 社会文化情境的代表性人 物。她的代表性在于:女 性、身份比较特殊、政治 和移民背景复杂。 ——邓启耀(历史人类学 教授) 这是一部罕见的跨度六 十年的中国女性日记手稿 。……这不仅仅是一本吴菊 芳女士个人的日记,它也 是一部近现代私人史、一 部人类学调查志、一部中 国女性命运的史诗。 ——罗媛(日记整理者, 人类学者) 精彩页 略述甘一年到廿五年。 在过去已有三年未记日记,今早陆太送我一本El记,遂引起我的兴趣,此后定逐日记去,以作后人的纪念并希后人效我之善,去我之恶,藉此方不负送我者之盛殷也。 三年未记的原因:自韶回省后,初因小产后多病及心境不安,不愿记之。后因读书时间忙迫而未记,久之因懒成习惯,致三年未记一字,可谓懒至极也。 回忆民廿一年二月,由宜昌来粤,六月一日与豪婚于韶关,继生三儿女,此均如昨日事,但细推算已五年有余,其岁月之易逝,何如此之速也,实不堪回忆也! 阅廿三年之日记上有该时之人生观,以为今生除生育儿女外再不会有任何发展,前途了矣!不料尚有今日之能在社会服务,及目前之企望。此后我决努力以达到有志者事竞成之宗旨,俾藉此洗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羞及为个人儿女谋地位和保障,此外尚有可记者数点: 1.粤领袖陈济棠因借抗日名义而抗中央,欲弄成内乱。当此外患日深的时期,任何人亦不愿内乱及为个人而牺牲,故当时豪曾通电劝其勿生内乱而完成和平统一。当豪电发后继余军长汉谋飞京,及其他将领纷纷通电和离散,结果陈济棠遂于廿五年六月一Et下野到港。 2.廿五年十二月蒋委员长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扣留,当时打死人很多,亦有大员遇难,卫队几死尽。当时中央维持甚好,各地亦平静,故很平安过去,委员长于是月廿六日下午脱险。 3.廿四年春人国民大学读法科一学期,后因该校常被人轻视,于秋季人中山大学读农科。 4.廿三年正月,韶关畜牧场最多养过二百余头猪、三百余白鸽、五十余兔于、九头牛、十头羊、百余鸡。 5.三月开办妇女家政研究会,此会成绩甚好,惜仅办一期(六个月),此会对我之成名颇有效果。 6.廿五年二月廿一日接广州市育婴院长。 为1937年的开始日,因为落雨,虽新年并不热闹。早到婴院,午请院中人吃饭,因闹酒,个个都醉,尤其是赵医生和陆太。结果尽欢而散。 今年我已二十六岁,在此二十六年中的一切,均如昨日,其岁月之易逝实不堪回忆也!此后需从速努力以达到未来的成功,万勿将光阴等闲过去。更望今年暑假能转学外国求学,回后能在社会上做点有益于世界的事,并能独立以分豪之负担及家庭中谋幸福。 1月2日 婴院死一婴儿,系消化不良中毒,近死有八个婴儿,多为此病,原因一为陈主任给脂肪奶食之过多,一为张医生医学太差所致也。 1月4日 早到陈太处托其捐款,此次约捐得千余元,陈勉吾夫人帮忙最力。后买日历,今年日历甚难买,因英国海关人罢工,英纸停运,故纸贵而此类用品亦少。 1月6日 十二时饭后到婴院,直到夜七时回,因社会局派人查死婴,因有人写信给市府云:院一日死九婴,近已死数十人,此等无稽言语真令人生气。此事以理推想,必陈崇龙和李灼槐所作,盖因撤职怀恨也。 1月9日 八时起,九时半到校上课,到校即考试蚕桑学,事前不知,临时考只有偷书看。不但我一人如此,全堂皆如此,并有人因不知考题之答案在何处,大声问同考人,引得全堂大笑。 1月13日 早同冠莹买相机,后在公司买成八十九元,甚合我意。吃中餐后回婴院理事,婴院看护颇难请,好者必自骄,差者又被看护欺,实难事也。 1月16日 婴院近病婴颇多,但只第一婴室有病婴,且流年不绝。第二婴室则无,院中人云一室有鬼,莫非真有其事也怪哉!我生平最不信有鬼神,但因果报应吾甚信也。 P35-3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