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基础(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系列教材)》(作者秦善、王长秋)在着重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叙述的同时,只介绍最常见、最重要或者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矿物种。对于具体矿物种的描述基本遵循传统的模式,即按照“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等条目来进行。书中部分地方引入了新的观点和自己的科研成果。
《矿物学基础(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系列教材)》(作者秦善、王长秋)系统论述了矿物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共分11章。第1章引入矿物及矿物科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矿物的成因及其变化;第3章介绍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第4章介绍矿物的化学组成;第5~10章系统介绍各类矿物的特征,包括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硅酸盐和其他含氧盐类矿物等,每一矿物种均从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形态、物理性质、成因产状等方面作较详细介绍;第11章简要介绍矿物学的现代测试方法和技术。在附录中还给出了实习指导,以及矿物名称的中英文索引和关键词索引。
《矿物学基础(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