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明编著的《以爱经营》一个矿工家庭出生的孩子,如何建立跨国高科技企业集团,如何以坚定的基督信仰作为极度困难彷徨时的支柱和力量,永光集团创始人陈定川与您分享企业经营理念、实务经验及珍贵人生历程,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以爱经营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曾玉明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曾玉明编著的《以爱经营》一个矿工家庭出生的孩子,如何建立跨国高科技企业集团,如何以坚定的基督信仰作为极度困难彷徨时的支柱和力量,永光集团创始人陈定川与您分享企业经营理念、实务经验及珍贵人生历程,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内容推荐 曾玉明编著的《以爱经营》相对于当今充斥于坊间有关“霸主”或“经营之神”之类书籍,本书所报导的企业家成功故事,显得相当异类。 称陈定川为异类,并非在于他从卑微开始,作为一个矿工的儿子,经历过拾炭等种种艰难,却能成就今天具有国际地位的高科技企业。这种奋斗过程在企业家中并不罕见,但令人惊奇也令人钦佩的,在于他的经营理念以及一路走来中对这种理念的坚持。他坚持“以爱心来管理公司,帮助员工生命成长”,像仆人一样服务员工,与员工建立关爱、尊重、信任、接纳和承诺的关系。 《以爱经营》陈定川所要努力做到的,是将“正派经营,爱心管理”的企业文化内化到公司同仁心中,激励人们发挥潜能,提升生命。 目录 推荐序一 凡事尽忠心(孙震) 推荐序二 好的伦理,就是好的经营!(许士军) 推荐序三 往高处行的人(白崇亮) 推荐序四 树立“爱”的榜样(郑国治) 序 感恩的话(陈定川) 第一篇 展开梦想 1.矿工的儿子 2.囝仔客 3.迢迢求学路 4.踏上事业的第一步 5.建立家室 6.揭开一生梦想的序幕 7.信望爱的家庭生活 第二篇 往高处行 8.老板最赏识的员工 9.迈向领导之路 10.万事开头难 11.珍贵的礼物 12.带人带心,群策群力 13.攀登股市之林 14.股市高点的危机 第三篇 不怕山高路远 15.挑战高科技产业 16.投入紫外线吸收剂产业 17.进军医药、电化、纳米及碳粉产业 18.建构全球营销网 19.国际合作 第四篇 成长的祝福 20.以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上)——正派经营 21.以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下)——爱心管理 22.品格第一 23.有他的地方就有祝福 24.交棒 25.恩典满盈的人生 后记 说写人生(曾玉明) 试读章节 第1章矿工的儿子 乡亲们看见陈定川搀着父亲缓步走着, 交头接耳:“那就是阿利的儿子!” 话语和眼神之中, 透露出“阿利有个好儿子”。 回溯1944年土城海山煤矿的坑道里…… 微弱的头灯照在乌黑的煤壁上,陈定川的父亲陈盛利戴着安全帽、头灯,手持十字镐卖力地采矿,又热又累,浑身是汗。 在嘈杂、闷热、煤尘满布的狭窄空间里工作了大半天,忽然坑道上的木架和大小不一的石头,一阵劈里啪啦巨响后,接二连三地倾倒、落下,如迅雷般来不及防范。 煤矿在地底层层相叠,矿工们乘坐连接台车,沿着轨道、顺着煤层开采,同时用木头撑住刚挖空的坑道,万一没撑稳,整片石头就会崩塌下来,酿成巨灾。 这一天,陈盛利工作的矿坑,就是因为木架倾倒而发生灾变。 “不好了!坍方了!”“快点!有人被压住了!”霎时,矿坑里充斥着惊恐、不安、慌乱的气氛,受困的人在痛苦、哀嚎之中等待救援……恐惧,密布在黑暗的地底。 矿坑的灾变,总是时而上演,令人胆颤心惊。每当矿工们深入地底工作,都悬着心——不知灾变何时来袭?不知当晚是否能够平安回家? 这时,陈盛利闪避不及,被当头落下的石块砸到,伤势严重,当场昏厥。清醒时,已躺在医院了。医生分析陈盛利脊椎神经受损,影响脚部,恐怕会终生残废,必须长期住院治疗。所幸没有伤及头部,算是捡回一条命。 挖矿的工作暗无天日,湿热难耐,薪水微薄,又要随时面临生命的危险。尽管如此,目不识丁又无一技之长的陈盛利对能有一份固定收入,维持一家温饱,总是心存感恩。为了养活家人,差事再苦,他也愿意去做。只是陈盛利意外受伤之后,背脊无法挺直,两脚又行动不便,实已自身难保,又怎么可能继续赚钱养家? 一场矿坑灾变,把陈定川一家人带向不可预知的未来。想跟祖母一样。受人尊敬 土城,位于台湾省台北盆地边缘,背山面水,山林蓊郁。几十年前,埋藏在地底的煤矿和阡陌稻田,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来源。 当时的土城,用“穷乡僻壤”来形容毫不为过。最热闹的地段,也不过就是两条街道。陈定川家就在街道一角,与做小生意的店家为邻。 陈定川的祖父做木匠,祖母帮人做衣裳,慢慢有了积蓄后,买下本来是租住的房子。 一家人从此有了自己的落脚空间。 祖母和蔼可亲,热心助人,平日巧手做裁缝,又善于理家,受到乡亲尊敬。每次出门,大人问陈定川:“你是哪一家的小孩呀?”他都会说.:“我的祖母叫阿庄。” “啊!原来你就是阿庄的孙子喔。”每当大人们听到祖母的名字时,眼睛总会一亮,脸上堆满笑容,也对他特别亲切。 陈定川深以祖母为荣,他心想,日后也要跟祖母一样,做一个受尊敬的人。手足分散,刻苦求学 母亲接连生下八个小孩,陈定川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小孩众多,每天打闹一片,日子在安稳中度过。 自从父亲受了重伤,母亲就出去帮人家洗衣服、打零工、砍柴、挑东西等等,只要能赚钱,母亲都不放过。年迈的祖母,再度拿起针线帮人缝制衣裳,贴补家用。一家人就靠着两位传统女性支撑着,母亲和祖母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换取微薄收入,让十几个人在节衣缩食中,辛苦度日。 苦撑了一段时间,仍是食指浩繁,入不敷出,更无暇兼顾众多小孩。母亲只好把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分送人家抚养,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这算是一种受默许的求生之道。大哥、二哥小学毕业后,就出外谋生。有几年的时间,家里只剩下陈定川和大弟陈定吉继续读小学。 看着哥哥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出外打拼,小小年纪的陈定川格外珍惜有书可读的日子,刻苦求学,品学兼优,又担任班长,格外受到老师的疼爱和同学的尊重。 陈定川在校认真读书,是个好学生;放学之后,他也尽本分地工作,当个好孩子。一有空,他就想帮家里多赚一点钱,减轻母亲和祖母的重担。站稳这步。再踩下一步 “咯咯咯——”假日的清晨,公鸡叫醒太阳,还是小学生的陈定川,不等母亲前来叫唤,揉一揉眼睛,就钻出温暖的被窝,简单地梳洗,吃过早餐后,就跟着大人,挑起竹篓子上山拾木炭、捡柴,也到矿坑旁捡拾煤炭,或去稻田里拾穗。 那时候,山上的柴砍下来以后,直接烧成木炭,要靠人力挑下山去卖。陈定川一大早就跟着大人去工作,通常大人挑120斤,他就差不多挑四五十斤,赚点工资补贴家用。 有时候,他也去捡拾山上的竹子和柴,自己家里用剩了,就一捆一捆绑起来卖给邻居,赚得一点小钱,对家里也不无小补。 从小,陈定川跟着大人上山拾木炭、捡柴,山路陡峭,上山不容易,下山要挑着吃重的木炭,更是艰辛。“我只看这一步,不看很多。”陈定川告诉自己,只要眼前这一步站稳了,再踩下一步,一步一步走,就一定会到达目标。 长辈的邻居见到他小小年纪就懂得照顾家庭,吃苦耐劳,很是赞赏,也叫自己的孩子跟着他上山打工,赚点零用钱。 这些家境小康、大他一两岁的邻居,不是半路摔跤,就是叫苦连天,回到家就跟父母哭诉,说什么也不肯再上山去吃苦。 然而,令陈定川不解的是,“真有那么困难吗?值得那样哭哭啼啼吗?”对家境贫寒的他,这哪算得上“苦”啊!P3-P6 序言 2008年9月,“中国生产力中心”丛书出版组经理曾玉明小姐,由奥美集团白崇亮董事长及国际基甸会洪国隆长老陪同来访,表达生产力中心希望以我经营永光集团37年来的管理经验,以及如何将永光集团从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为高科技产业的策略思考过程和实务经验为背景,编辑成书给工商企业界参考;同时介绍我如何从14岁最基层的童工开始做起,努力向上,升到高科技化学集团的董事长,希望这60年的曲折经历带给青年学子们鼓励。 我开始觉得永光集团仍属中型企业,个人经历也很平凡,微不足道,家人也不太赞成,但之后经白董事长及洪长老的鼓励.同时想到一生蒙上帝眷顾保守,充满上帝的恩典,如能借此机会为上帝做见证,荣耀他的名,使人愿意亲近全能慈爱的上帝,乃为美事,于是经与家人数次谈论及向上帝祷告后,欣然接受。从2009年7月到12月,曾玉明小姐每周五上午来公司访谈。为提供信息,我有机会把时间倒带,拉回从前,想起很多往事,贵人、老板、同事及朋友的关爱相助,让我内心感动而流泪,也让我有机会数算上帝的恩典,在一生中多少危险、困难、挫折与痛苦,都蒙上帝亲手带领,安然渡过,对上帝感恩之心,久久不能自已。 这本书,见证任何人只要认真努力,奋斗向上,都必有成;也见证人类具有助人成功的高贵情操,人间充满温馨。 谨此感谢曾玉明小姐以流畅的文笔编写本书,公司陈信智先生、翁美香小姐和许丽卿小姐协助整理文稿,并蒙台湾大学前校长孙震教授、元智大学许士军讲座教授及奥美集团白崇亮董事长和国际学园传道会郑国治博士写序。 后记 写这本书,是感动与感恩的过程。 2009年7月初到圣诞节,我半年内密集采访陈定川荣誉董事长。访谈之初,他才交棒不久。“述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他退休后的第一份新工作。 听他娓娓道述人生珍贵历程与上帝丰富恩典,常教我感动不已。 多少次,他含着泪水诉说父母对他的爱,妻子的付出,因公受伤的员工,孜孜石乞砣的同仁,不计代价帮助永光成功的顾问……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也不知有多少次,他畅谈工作上殚思极虑激荡出的惊人创举,抒发突破高难度技术成功的快意。他怀抱理想,谦冲为怀,将一切成果归于共同努力的伙伴,以及生命最核心的上帝。 每当听他提起创业过程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我忍不住想,若换作是我,我会怎么做?不同的是,经过一番心理波折之后,他总能在祷告中得到线索、理出方向,并以平和的心超然面对。他不怨不尤,全力以赴,向着高处行走。 感恩上帝,让我有如此福分倾听这位智慧长者述说人生故事,成为我的借镜与启发。心中常想,如果能早些认识他,学习他的坚持与执著,也许能够省去我过去在困顿摸索中的错误。 愿将聆听珍贵生命故事的心得,一字一句,真实呈现。 写书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经营永光化学,是以“仆人”的心怀、服务的热诚,提供员工一个可以发挥的舞台。如《圣经》中大卫王不忍心喝下三位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取来的水,他也不愿同仁因“拼命”工作而牺牲个人健康与家庭生活。 他带领同仁挑战高科技产业,一方面为增进人类福祉,一方面也要让同仁能尽其在我,大展长才。往往同仁在他的关怀与激励下,从内里发出“我愿意”做得更好,付出更多的心;他们倾其所能,同心协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国际称誉的佳绩。 相传有位养鸟的人,不将鸟关在笼子里,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不怕鸟飞走吗?”他回答说:“它们飞出去,不久之后还是会飞回来。”原来,鸟的主人精心调理饲料,鸟儿在外面吃不到这种滋味,就会百般怀想而飞回来。 数十年来,永光化学以“正派经营,爱心管理”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吸引无数同仁一做就是二三十年,也有不少同仁离职之后,再度回巢。一日永光人,终身永光人。若问永光人心目中的荣誉董事长,他们必定有道不尽的感恩,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 一位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事业杰出,家庭美满,还会善尽企业社会责任。陈定川荣誉董事长从贫寒家境中力争上游,事业有成;他孝顺父母,宽慰双亲;他与妻子同心合一,关爱子女;他和弟弟共创事业,和睦相处;他信仰坚定,身体力行;他推动公益,回馈社会。 他的人生充满恩典,带给人们无限的祝福。 曾经有一位备受爱戴的德国总理届满离任时,众人拥护他继续带领。他急流勇退,毫不恋栈,仍坚持自己的人生计划,想为来日“见上帝”做好准备。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拥有权力,就拥有光环;一旦退出权力核心,一切都归于平淡。陈荣誉董事长颇能体会这位德国总理当时的心境,因为他们在意的不是属世的财富与名声。 今后,他要把生命中更多的时间用于读经、灵修,与上帝亲近,并且继续参与公益团体,推动企业伦理,分享人生见解,帮助人们建立成功的人生。 大卫服侍了那一个世代的人。深感于一生恩典数算不尽的他,则愿:“有一天,当我去见主面时,所留给世人的是:陈定川服侍了这一个世代的人。” 之前,他带领永光化学向前迈进,当个“拉车”的人;现在,他退居幕后,做个“推车”的人。通过本书,陈荣誉董事长公开事业经营一甲子的实务经验与理念,愿鼓励企业人士及年轻人向上追求;他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及属灵观点,希望帮助人们的生命成长。 因为有爱,他以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成就一个跨国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因为有爱,他愿将自己一路走来的丰盛恩典,分享给你我。 我也深切期盼,能追随这位良师益友的脚步;让我们一同携手,一步一步,往高处行。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传记述说一位矿工家庭出身的孩子,如何以小学毕业的学历,从一家化工厂工友开始,一路上学习、成长,开疆辟土,终于在化学工业领域中建立起自己的企业王国。永光不但在技术上居于世界尖端地位,而且在善尽企业公民责任方面树立了典范。这是一本很好的励志书。——孙 震(台湾大学前校长 名誉教授) 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创业致富”或“成功经营”的层次,而对于世道人心大有帮助,也可以匡正当前社会上对于企业经营者“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偏颇印象。——许士军(元智大学讲座教授) 陈董事长从来都不是一个自我居功的人。他极少高言大志,更不强行出头。他是那种用信心带领人,用热诚感动人,又用爱心来化解人的领导者。“信仰”在他的生命当中,占了极重的比例;而从“信仰”所建立起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他一生立身处世,甚或经营事业的一切准则。——白崇亮(奥美集团董事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