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松营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松营所著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回顾了邓小平20年前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纪念那件影响着中国航船前进航向的盛事,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发扬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敢闯精神。现如今我们面对着国内国际新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只要有这些精神,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从“漫漫其修远”的前路上,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

内容推荐

吴松营所著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首次披露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详细过程。在当时国际国内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惊动20世纪末直到21世纪,并且是中国历史上最高龄的领袖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视察。《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披露了当时小平讲话的真实内情,除了众人皆知的小平南方讲话精神之外,还有在中央文件中找不到的一些讲话及其发挥的重大作用。讲述了这位世纪伟人在南方视察中的风采,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生动、风趣、激动、感人的画面。记述了1984年小平同志首次到深圳视察时的真实情景。讲述了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时,《人民日报》没有记者跟随,新华社没有要求发稿,邓小平本人也不同意公开宣传报道他的重要谈话的情况下,《深圳特区报》是如何智慧地“破例”宣传了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实质,由此引起了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大事情。讲述了在没有正式渠道公开报道小平讲话的情况下,香港及海外媒体对南方视察的种种猜测报道,以及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如何敏感地捕捉中国在舆论上的重大变化。另外,书中还反映了记录工作中的小波折,险些出了大漏洞。

目录

第一章 生气恃风雷

第二章 深圳奏响《世纪行》

第三章 题写没有“站”字的深圳站名

第四章 深圳盼来小平“世纪行”

第五章 到深圳就坐不住

第六章 全程记录的重任

第七章 八年前的故事

第八章 国贸大厦鸣春雷

第九章 老百姓见到真人

第十章 评语是“不走调”

第十一章 记录工作险些出娄子

第十二章 发言人“擅”讲真话

第十三章 融乐华侨城

第十四章 就是“政策”两个字

第十五章 仙湖植物园妙趣横生

第十六章 未上弘法寺

第十七章 并未“得罪了多数”

第十八章“不破例”和“快一点”

第十九章 好像邓小平未曾来过深圳

第二十章 绕不过去的道

第二十一章 大胆变通的“破例”

第二十二章 令人焦虑的“平静”

第二十三章 一个电话——春风已度玉门关

第二十四章 邓小平上了卫视

第二十五章 催生了一本畅销书

第二十六章 一幅画像成市标

第二十七章《历史的抉择》

第二十八章 猜不透的内情

后记 求索路漫漫

书后语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生气恃风雷

1989年是国际风云变幻的一年。人们不会忘记,春夏之交,中国发生了一场共和国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政治风波。它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对于那个“多事之秋”的年代,恐怕每个历经其时的中国人都记忆犹新。

人世间发生的事情及其因果关系,有时候会比自然界不知复杂多少倍。一场政治风波,其起因往往像大海上强台风的形成,开始或许不为人察觉,但在风平浪静中已经孕育着可怕的力量。或许,善良的人们凭着朴素的愿望是要推动中国的改革,要反腐败,渴望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事态演变最终却事与愿违。它差点让中国这艘大船在改革开放的航道上迷失方向。惊心动魄的风波过后,扑朔迷离,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又重新成了党内、国内人们普遍关注、乃至国际社会议论的焦点。

世界形势走向,此时却令西方大国的政治家们越来越乐观。甚至有人堂而皇之地断言,事变即将发生,胜利就在眼前。他们继续开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在内的各种机器,利用一切宣传工具,企图策动中国从思想混乱走向社会动乱,国家分裂,以便从中渔利。

西方强国的意愿——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的阴谋,经过多年的蓄意策划之后,首先在社会主义的东欧不断得逞。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等国不断发生动乱,有的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垮了,产生了“民主”政权,也有的国家陷入了无政府状态。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经济倒退,老百姓的生活水准急速下降。

最令世人瞠目的是,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春还俨然以世界大国和强国总统的身份到中国访问,受到中国党和国家最高规格的接待。但从这一年春天立陶宛宣布独立开始,就已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1990年5月,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与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关于禁止核武器扩散的协议,当他回到苏联的时候,却发现后院已经起火。苏共内部争斗激烈,民族矛盾加剧,导致民怨沸腾,作为最高权力象征的总统已经失去自己的地位和控制能力。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暂时中止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的决议。转过年来的夏天,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这些昔日的亲密伙伴相继独立,最高苏维埃政权油枯灯尽,岌岌可危。终于,在那个寒冷的1991年的冬天,建国70年之久的超级大国轰然坍塌。

苏共的垮台和苏联解体,有其内部的因素,但却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长期“关注”密不可分,这一切都为后来解密的档案所证明。撒切尔夫人在她卸任英国首相之后,1991年11月在美国石油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就大谈“我们怎样肢解苏联”的话题,道出了西方各国不是在军事上、而是从经济上把苏联搞垮的秘密。而在中国,西方却没能得手。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层采取强硬的断然措施,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遭遇了美国等西方二十多国的经济封锁和“制裁”,中美关系陷入了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仍然不信邪、不怕鬼,保持了执政党的地位。中国政府坚决执行邓小平当时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很快稳定下来。

就像病人需要恢复元气,这时候的中国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在国内进一步改革开放,抓住机遇,练好内功,这样才有可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一年下半年,国内的舆情和思潮却让人心乱神迷,情形堪忧。思想领域大谈如何反和平演变,不断提醒国人应该如何认真吸取苏联的教训,力避重蹈覆辙。一些机构也不断举办各种学习班,重点是学习和领会相关文件,主题自然是“反自由化”、“反和平演变”。秋天,一份报纸发表了一封颇有来头的“群众来信”,强硬地指出:“那些对改革开放不主张问一问‘姓社姓资’的,不是政治上的糊涂虫,便是戈(戈尔巴乔夫)叶(叶利钦)之流的应声虫。”一时间,报纸、广播、电视连篇累牍地发表各式各样的文章,批评忽视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有的还列举对外开放以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成灾现象”,主题就是“要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和平演变作为当前最重要任务”。按照“舆论先行”的逻辑,种种迹象表明,下一步中国很可能就要大踏步向“左”转了。

中国向何处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此时,已经以一封不足七百字的辞职信,以“干净、利落、朴素的方式”从岗位上“全退”的邓小平,他的思想并没有退休,依然充满活力,他的晚年岁月,依然闪烁着光辉。向何处去这个尖锐的问题,也同样搅动着他的思绪。面对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态势,他一直在冷静观察思考,当他敏锐地察觉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时,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中国航船继续驶向光明的彼岸。

从1990年底,邓小平开始频频放话,提出“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强调“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P1-3

后记

求索路漫漫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日本的著名学者竹内实在1992年11月号的《外交论坛》杂志上发表文章说:“邓小平是继秦始皇、孔子、毛泽东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号人物。”美国的《时代》周刊3次把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海内外对邓小平的正面评价,可以说不胜枚举。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评价邓小平“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事实上,在上述诸多对邓小平的评价中,最能够突出其个人特色的,应该是“总设计师”、“理论创立者”这两个评价。

世人都知道,邓小平是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达到个人的威望和思想理论高峰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成为执政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的实际领导下,中国逐步转向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国际地位快速提高的新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苏联等国家的共产党相继垮台,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也随之消亡。中国于1989年春夏之交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坚定、有力的措施,保证了中国局势的稳定,保证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他自己也提过“有人说苏联缺少个邓小平”,并当仁不让地承认:“我是起点作用的”。)。所以,中共十四大赋予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是很贴切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把毕生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政治经验积累,系统地完整地表述出来,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共党内外思想认识的许多重大问题,明确宣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等重要理论建树,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上高峰。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古到今,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笔直平坦的,尤其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更可能是满途崎岖,荆棘丛生。前进的路,只能靠万众一心,上下求索,重新大胆地闯。

邓小平在1987年的一次谈话中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没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今天,我们回顾邓小平20年前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纪念那件影响着中国航船前进航向的盛事,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发扬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敢闯精神。面对着国内国际新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只要有了这种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同时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敢闯难关,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从“漫漫其修远”的前路上,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