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的能量(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印度)特蕾莎嬷嬷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她,是有史以来最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她,是最具号召力的慈善家,世界最有钱的公司都愿无偿捐钱给她,

她名下的基金会拥有4亿多美元资产,可她去世之前的唯一财产就是一幅耶稣像,一双鞋子,三件衣服

克林顿、曼德拉、加利、伊利莎白女王、戴安娜王妃、邓丽君都曾被她爱的箴言深深感动过

……

她,就是特蕾莎嬷嬷(又被称为德兰修女),一个在爱中行走的人间天使。

《爱的能量》是特蕾莎嬷嬷最全面的原创作品,带你感受最原汁原味的嬷嬷语录,二十世纪最纯粹的心灵。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最纯粹的心灵

“谢谢这个世上还有你,特蕾莎妈妈,你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卑微”

《爱的能量》是特蕾莎嬷嬷最全面的原创作品,她从自己多年的演讲、书信、祷告和交谈中,遴选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编辑成这一本《爱的能量》,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领受她的教导和指引。

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给予者,也都是爱的接受者;我们都需要在爱中学会爱,也需要在爱中学会被爱。因此,让我们跟随特蕾莎一起感悟这《爱的能量》。

目录

前言

爱的真谛

在生命的终点,审判我们的将是爱。

关于祈祷

记住:要想拥有爱的能力,我们就必须拥有祈祷的能力。

给予的含义

在你的给予中,你所付出的爱才是最重要的。

人人皆圣徒

每个人在上帝眼中都是美好的,没有轻重或优劣之分,我们都称为圣徒。

工作与侍奉

上帝不会询问我们已经读过多少本书,或创造过多少奇迹,而只会问我们是否因为爱他的缘故,在做事时竭尽全力。

耶稣就是爱

上帝就是爱,而我们又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那么,上帝创造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去爱。

贫穷和穷人

我们知道,贫穷首先意味着需要面包吃,需要衣服穿,需要房子住。但此外还有着更大的贫穷,这种贫穷意味着被遗弃、冷落和忽略,没有任何人关注的心灵需求。

宽恕的美德

每个人都是上帝之手所创造出来的,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上帝爱我们。无论我们信仰什么宗教,我们都要知道,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地去爱别人,我们首先必须学会宽恕。

孩子与家庭

我想,当今世界苦难深重,只是因为家庭生活中太缺乏爱心了。我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来彼此关爱,也没有时间让彼此开心。

苦难与死亡

在死亡的时候,上帝论断我们的标准,不是看我们做了多少工作,而是看我们在工作中投入了多少爱心。这种爱心应该源于我们的自我牺牲,甚至达到因爱而受伤的地步。

仁爱传教会

我们顺服于仁爱传教会的使命,以和平使者的身份站在世人的面前,跨越民族、信仰和国家的界限与障碍,用实际行动来传颂爱的哲学。

特蕾莎嬷嬷采访录

我们的生命就像衣服的褶边,往往会沾上大街小巷上的灰尘,但爱能够拂去这些污点。爱能够做到,也必然会做到。

特蕾莎嬷嬷生平事略

特蕾莎嬷嬷给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孤儿和弃儿带来了爱与希望。

获奖致辞

如果我们彼此相爱,我们就应该竭力给予,直到受伤害为止。

试读章节

耶稣来到世间,教给我们的全部东西就是:上帝深切的慈爱。

爱就是四季常有的果实,每个人都能伸手够到它,每个人都可以摘取它,没有任何的限制。

每个人都可以怀着热切的心灵来默想、祈祷和舍已,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上帝的爱。不要以为只有非凡的爱才是真诚的。

我们需要永不止息地去爱。怎样才能使灯发光?这需要源源不断地添加灯油。对于我们这盏台灯,灯油是什么呢?那就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真诚而充满爱意的只言片语,帮助他人的念头,我们沉默、观察、说话和行动的方式。不要在你自身以外的地方去寻找耶稣,他不在你身外,而在你的心里。我们要让灯始终点亮着,这样,我们就会认出他来。

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就像我们一样。”这些话应该不止是我们的明灯,还应该是烈焰,能够焚尽我们身上的自私,以免它阻碍了我们的成圣之路。直到天地都废去为止,耶稣都始终爱着我们,而且这种爱无人可比:他为我们死在了十字架上。这种爱必须发自内心,源于我们与耶稣的融合。对我们来说,爱必须像生存和呼吸那样自然,我们应该每天都这样去爱,直到死亡为止。

我曾经深深体验到人性的很多软弱和缺点,如今也仍然能体验得到。但我们必须接纳它们,怀着像耶稣那样谦卑的心灵来侍奉世人。因为耶稣就是这样做的,尽管我们这样软弱,有这么多缺点,他依然来到我们中间,将爱和怜悯赐给了我们。

我曾经从贫民窟中带回一个男人,他的身上长满了蛆虫,我将他带到我们的收容中心。你猜他对我说了什么?他没有诅咒,也没有责怪任何人,而只是说:“我像动物那样在街上流浪着,但我将在你们的爱和照料下,像天使那样死去。”我们花了三个小时,才将他清洗干净。最后,他仰望着帮他清洗的修女,说:“修女,我要回到上帝身边去了。”然后他就死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熠熠生辉,我从来没有在任何人脸上看见过那样的笑容。他就这样回到上帝身边去了。看啊,爱创造出了怎样的奇迹!那位年轻的修女当时也许没有意识到,她其实是在触摸耶稣的身体。当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最小的弟兄身上,也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第25章第40节)时,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要理解上帝之爱的柔和。因为《圣经》中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以赛亚书》第49章第15—16节)。当你感到孤独时,感到自己被遗弃、冷落或难受的时候,请记住:上帝爱你。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这是耶稣教给我们的全部诫命。

我记得,有位母亲有12个孩子,最小的孩子肢体严重伤残不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主动让她将那个孩子送到我们的收容中心来,那里有很多类似的孩子。这个女人开始哭起来:“看在上帝的分上,请不要让我这样做。这个孩子是上帝给我和家人的最大恩赐。我们所有的爱都灌注在她身上。如果你将她带走,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空虚。”她的爱充满体贴和温柔。今天我们还有那样的爱吗?我们可曾意识到,我们的孩子、丈夫、妻子、父母、兄弟姐妹,需要那种体贴,需要我们手心的温暖吗?  我永远无法忘记在委内瑞拉发生的事。那天我去答谢某个家庭,他们曾送给我们一只羊羔。我发现他家有个孩子,跛得非常厉害。我问母亲说:“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母亲给了我最美妙的答案。“我们叫他‘爱的导师’,因为他始终教导着我们如何去爱。我们为他所做的全部事情,都是在实践我们对上帝的爱。”

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每个人都至为宝贵。我始终都不厌其烦地说,上帝爱我们。想到我被天主温柔地爱着,这真是件美妙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拥有勇气和快乐,并坚信什么都无法将我们和上帝的爱分离。我感到,我们往往过于关注生命的消极面,关注那些不好的东西。如果我们更乐意看至Ⅱ周围的美好事物,我们就能够使家人发生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影响我们隔壁的邻居,以及住在本社区或本市的其他人。我们将能够给世界带来和平与爱,而这正是我们当今世界所非常缺乏的。

如果我们当真想要征服世界,我们就不能用炸弹或其他杀伤性武器,而应该用爱来征服世界。让我们自己的生命充满着爱心和奉献,这样,我们就可以征服世界了。P3-6

序言

从灵魂因蒙受恩典而认识到上帝的那个瞬间开始,我们就必须寻求上帝。——特蕾莎嬷嬷

特蕾莎嬷嬷能够获得世人的瞩目,并不是因为她是个伟大的作家或上帝学家,而是因为她心胸广阔,具有强烈的慈悲心。自从她顺服于上帝的呼召以后,内在的热情就引导着她,促使她首先加入修道院,然后,明确而又专注地全力侍奉着穷人,最后,创建了自己的仁爱传教会。因为她的心灵从来没有先入之见,也从来不画地为牢,所以,她能感受到全世界的痛苦,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襁褓婴儿,她都能体谅他们的悲苦。她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爱的含义,并领悟到人世间的深深悲苦。

在世人的眼中,特蕾莎嬷嬷是一位个头矮小但灵魂极其伟大的人,孜孜不倦地精心照顾着被大多数人所遗弃的穷人们。而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她的许多深刻的思想,知道她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还可以了解到她信仰的独特之处,她的宗教愿景、她对祈祷的理解。此外,她也会告诉我们,她心中感人至深的耶稣形象如何激励着她,使她具备了令人瞻望弗及的慈悲之心。

对于思想复杂的现代读者而言,她的某些想法和言辞,尤其是她的虔诚,也许显得过于天真,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她在毫无必要地牺牲自己。当我从书中读到她的思想后,我不禁回想起幼年时,在学校中接受修女们的教导:“克制自己的肉体和感官欲望。”现在,我感到这番话的确深有智慧,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心灵的平静,并避免过度地关注自我。而对特蕾莎嬷嬷来说,她显然终身保留着祷告的习惯,并以此获得了内在的安静。她的生命也因此充满了活力,属灵生命得到了更充分的成长。事实上,我们发现,各种宗教中都会教导“天堂(净土/乐土)”,亦即人们必须在失去自我以后,才能获得灵魂。然而,迄今为止,现代心理学依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当我阅读她的文章时,我努力不将它们视为幼稚之言,而是仔细去聆听,它们深刻而又微妙,却又与现代人的趣味大相径庭。特蕾莎没有逃避痛苦,相反,她欣然地接纳痛苦。她也没有像现代西方医学界的作风那样,满怀着豪情壮志,试图去征服死亡,相反,她仅仅关注人们在临终前的情绪状态和生命的意义感。她十分关注儿童的感受,而且,在我看来,某些迹象明显地表明,她深深地关注着世人灵魂的得救。当今的心理学界,在谈到自我成长之时,通常会流行着内省、自我觉察、自我发掘等术语。但是,特蕾莎嬷嬷或许可以给这些心理学家带来某些启示。比如,她曾经告诉我们,有个妇女在听从了她的忠告以后,从此改穿价格较低廉的衣服,其生命也从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因为特蕾莎嬷嬷信仰虔诚,为人诚实,所以,她能微妙地觉察到人性的动机。

特蕾莎嬷嬷常常会不厌其烦地谈到爱与祈祷,某些读者或许会因此感到颇为不快。无可否认的是,在当今的社会,每天都有人围绕在我们身边,向我们狂热地传教,并为他们自己的信仰百般辩护,以至于很多人开始反感这种僵死的宗教。如果你属于这样的读者,我的建议是先放下自己对某些空泛或教条性言辞、上帝学术语的成见,细心聆听特蕾莎嬷嬷在信仰中清晰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以我自身为例,我曾经阅读过许多佛教书籍,这促使我能够在任何动物身上都看到佛性,同样,我也可以受到特蕾莎嬷嬷的启发,在任何垂死者的身上看到耶稣的影子,或者在任何人类团体中见到基督的奥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宗教都被视为纯粹的精上帝活动,有时候,它也会被视为对某种信仰和观点的内在实践。在特蕾莎嬷嬷的生命和言语中,我们意识到宗教的精髓在于:信仰与慈悲、同情密不可分,也不可与行为分割开来。在纯粹精上帝性的宗教中,信仰者可能会褊狭地高声宣扬自己的信仰,然而,在这些迫切地希望别人都接受他们信仰的人身上,我很少看到他们会侍奉贫病之人。事实上,当宗教仅仅关注心智和精上帝方面的问题之时,它就无法激励信徒们去关爱和怜悯世人。

在特蕾莎嬷嬷充满慈悲的话语中,她从来没有试图说服我们接受她的信仰。她只是简单地讲述了自己对上帝的坚固信心,讲述了她侍奉贫病者的工作。她讲述这些故事,显然不是为了说服我们接受她的宗教信仰,仅仅只想表明:当穷人和病人们获得了最基本的关心和爱护以后,他们的生命就会出现巨大的改变,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或者至少能享受到片刻的幸福。

许多人形容特蕾莎嬷嬷是罕见的“活圣人”,我十分认同这种观点。我们需要圣人,也需要某些古老的教义,比如“罪”、“恩典”、“信心”和“邪恶”。很久以前,我们从哲学和上帝学的高度来思考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而如今,我们却开始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简单地分析我们全部的境遇。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模式,使我们的体验变得日渐狭隘和浅薄,并使我们产生错觉,以为只要心智健全,我们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幸运的是,特蕾莎嬷嬷的言行并没有受到这种社会科学思维框架的限制。祈祷和奉献始终存在于她的生活当中,她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为之终身从事的工作。如果我们将特蕾莎嬷嬷视为圣人,我们也许会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效仿她。但是,她在本书中的思考却告诉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圣人并不是意味着德行完满,毫无瑕疵,每天的生活都无需忏悔,而是意味着,将自己全身心地奉献给世人,尤其是奉献给那些遭受痛苦的人们,包括我们的家人、邻居和陌生人。

——托马斯·莫尔,《少有人走的路3》作者

书评(媒体评论)

她就是联合国,她就是世界和平。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

对于那些曾经为她的无私奉献而感动的人来说,特蕾莎嬷嬷将永远活在他们心中。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

这是全人类的损失。在建立国际和平与公正、友爱平等的世界秩序中,我们将深深地缅怀她。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特蕾莎嬷嬷给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孤儿和弃儿带来了爱和希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她留给我们的祈祷和声音,是不分国界的,是超越了宗教和信仰的。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