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贝·李斯特编著的《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点出了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和结束疾病、苦难及饥荒的诸多理论和策略,介绍了反对幻想摆脱资本主义偏移的发展以及衰退将开启后发展通道的争论。
吉尔贝·李斯特编著的《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讲述了:“发展”在过去50年间对数不胜数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进行辩护,在北方国家如同它在南方国家一样,让芸芸众生坚信福祉就要降临。随后全球化成为“发展”的接替者:它忽视“发展”的可能性,而仅限于与贫困作斗争。
既然如此,如果说发展已然严重受挫,那为什么如今它还一直是人们热烈讨论的中心议题呢?毫无疑问,因为它根深蒂固地建立在一种处于西方虚构的深度信仰之上。一种有需求的依赖性战胜了我们对信仰内容的怀疑。
重回历史课程里,《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点出了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和结束疾病、苦难及饥荒的诸多理论和策略。
这部更新和增补的第三版,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介绍了反对幻想摆脱资本主义偏移的发展以及衰退将开启后发展通道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是否有必要重新质疑阻止我们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整体性思考的经济学科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