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理经济学(心态决定人生的幸福度和国家的经济状况)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日)大前研一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一种全新的经济概念,叫做「心理经济学」,这种概念,甚至可称作「心理经济革命」。本书中除了探索日本人固有的奇妙心理,以及这种心理所造成的经济与社会结构问题外,也从心理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同时也有针对个人的资产运用与人生设计提出建议。只要能改变日本人内向、保守的心理,日本就能获得重生,成为一个生活者大国,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领袖国家。本书的最大目的也是在提倡这项目标。

内容推荐

泡沫经济彻底崩溃之后,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日本政府出台了低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企图刺激经济早日复苏。但事与愿违,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在增长,但是经济依然低迷。以往屡试不爽的宏观经济政策何以失效了呢?

全球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认为,日本人保守的经济心理是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痼疾所在。日本人惯于储蓄,即使利率为零,也坚持储蓄。

为什么原本可以用来投资理财和改善生活的钱却都躺在银行里睡大觉?日本人该如何遵循生命周期的变化去有效地管理金钱呢?

本书除了探索日本人固有的保守心理,以及这种心理所造成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外,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济概念——“心理经济学”。作者建议从投资理财、养老金制度、老年人移居、子女教育、城市改造、集体智商、人生规划等方面着手改变日本人目前的心理问题。20岁养成自我,30岁接轨全球,40岁规划财富,50岁运筹帷幄,为人生积蓄幸福的能量,让长眠的资产流动起来,让经济加快复苏和繁荣。

日本的经济问题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它或许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大前研一的“心理经济学”无异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它将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大变革。

目录

前言

序 日本经济为何持续低迷不振

 日本具备经济繁荣所需要的切条件

 用心理经济学推动日本经济的繁荣

第一章 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无力拯救低迷的日本经济

 虚假繁荣的背后是经济的停滞不前

 日本人喜欢日元贬值的怪异心态

 日本政府深陷庞大的债务危机泥淖

 日本经济还有复苏和繁荣的希望吗?

第二章 日本人保守的经济心理是经济衰退的痼疾所在

 零利率也要坚持存钱的日本人

 日本人严重缺乏投资理财观念

 完全没有生活规划的日本人

第三章 心理经济学主张的七大复苏政策

 用心理经济学复苏日本经济

 世界各国竞相提高利率的时代来临

 通过提高利率与刺激消费来带动经济复苏

 让老人将手中资产提早交给年青代

 住宅改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应

第四章 摒弃悲观的消费心态,积极享受人生

 着手改变老年人的人生观和消费观

 为老年人建造专属社区退休城

 全面规划和开发港门城市

 全民总动员,共同实施“东京人改造”

第五章 出台鼓励资本动作和投资理财的经济政策

 根据生命周期做好人生规划和财务规划

 以%的投资收益来化解养老金危机

 用沉睡中的巨额资产打造全球最强的基金

第六章 抓住一切机会提高日本的集体智商

 日本官员的集体智商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脚步

 日本国民“丢了西瓜去捡芝麻”的小市民心态

 过时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新格局完全脱节

 集体智商的高低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繁荣与否

第七章 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全世界

 经济恢复活力的关键是建立“小政府”

 日本需要一位天才的改革者

结语 转变心态是恢复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20~40岁:要有5年以上的海外生活的经历

 40~50岁:努力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和技巧

 50岁以上:为退休后悠然自得的生活做准备

 心态决定人生的幸福度和国家的经济状况

试读章节

撒切尔夫人从担任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时起,就得到手下学者同仁的帮助和支持,对政府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上首相后,自然可以一气呵成,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从心理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国民居然愿意跟随撒切尔夫人进行大胆的改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当一位政治家确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时,国民也会跟随。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时期,也曾经坚决推行被称为“里根革命”的“小政府改革”。由此可见,当突然出现一位异于常人的政治家时,实施大规模改革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但是,虽然改革的最终结果可以带来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这个过程中,却要伴随着失业率增加、企业破产等副作用。立志改革的政治家不仅要将这些负面影响端上台面,而且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撒切尔夫人在改革前学习了7年,日本的政治家要想改革,至少也要花5年时间对政策进行彻底研究。

我与日本的政治家经常往来,在我看来,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容易吸引大众媒体的“标语”,几乎没有人试图对我提出的建议进行深入研究。当然,年轻的政治家当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人才,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是“日美安保条约”或者《日本宪法》第九条的专家,几乎没有人研究经济、管理,以及站在百姓生活的角度研究社会系统的改革问题。他们误以为世情就是舆论,新闻记者报道的事情就是重要的问题。其实没有声音的声音正是百姓的哭声。

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大脑里应该已经有具体的构想:该把这个国家领向何方?该为这个国家的百姓提供怎样的生活?在国际社会中日本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太多的政治家只是百姓说什么,记在本子上,然后喊喊口号。如果一个政治家没有研究世界和本国的未来,脑子里就不可能形成政治构想。现在成为政治家只有“皮包、黑板、地盘”三条路,根本不可能研究世界和未来。社会具有连续性,在不需要大的变革的稳定社会里,以上述方式成长起来的政治家就可以做好工作,但考虑到当前日本的状况及世界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我们只能期待一位异于常人的新型政治家出现了。

日本最需要做的是彻底消除法规限制,建立“小政府”,将日本引向生活消费大国的方向。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设置一个能让经济保持良好势头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我在本书中提出的建议,将老年人所持有的存在银行不动的金融资产分配给年青一代及引进免税债等都是其中的例子。

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官员、财经界构成利益的“铁三角”,加上大众传媒和御用学者就是“铁五角”,如果代表国家权力的检。察院及国税局甚至律师也加入这个利益圈的话,那就形成了“铁八角”。其结果是,日本的政界充斥着“大政府”的主张,完全淹没了以建立“小政府”为目标的讨论。

小泉首相高喊着“结构改革没有不能碰的禁区”,表面上是“小政府”的主张,实际上只是摆摆姿态,喊喊口号,没有一项改革措施是为百姓、为日本的未来着想。小泉首相只是在政治上策略性地使用了“改革”这个词而已。

经营不善应该解体的道路公团,通过小泉首相的“民营化”找到了存在的正当性,早就失去存在价值的“邮政三事业(邮递、邮政储蓄和简易保险)”也得以苟延残喘。而“三位一体改革”(国家和地方共同财政税政改革)也因为财源减少,就把责任推给地方,与重整经济完全没有关系。小泉首相改革的6年对日本来说,只是浪费的时间又增加了而已。

可以说,小泉首相不是推动改革的领导人,他只是以改革之名行扳倒政敌之实的独裁者。他的继任者安倍提出的“美丽国家”的构想,其原型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极权主义时代的日本。两个人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领导人。两人的共通之处在于,在“21世纪该把日本建设成为怎样的国家”这个命题上,都没有站在全球的角度为日本找到合适的定位,并提出恰当的构想。两人做的,只是针对眼前突显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案而已。

安倍的继任者福田,似乎只是凭着自民党过去一贯的平衡感觉来推出政策,欠缺新意。政策方面,各种方向、各种选择都有。两边兼顾,其结果是进退两难。

日本人不仅集体智商低,而且总体上很保守。当世界发生改变时,虽然知道自己也该跟着改变,但心理上又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尽量不要改变,想办法维持现状就好。面对百姓如此保守的观念,必须出现一位名望极高的政治家,告诉他们我们可以把日本建设得更好,而且我们绝对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样的政治人物,哪怕只有一位也行。因为日本人有一种精神,一旦开始朝着改变的方向前进,就会一鼓作气,坚持到底。

P274-277

序言

从世界经济常识的角度来看,当今的日本经济有着令人难以解释的奇怪现象。

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政府在应对经济持续低迷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投入巨额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投资)、采取超低利率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但是效果微乎其微。凯恩斯经济学原理、货币供应量调控理论都不适用于日本经济了,日本出现了世界上完全没有解决方案可以参考的经济问题。

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周期最长的“伊奘诺景气”。但日本的百姓却没有感受到经济的好转。虽然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在增长,但个人所得却在持续减少,人们自然没有觉出经济好转。虽然个人收入在减少,但是个人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却在不断增加,金额甚至达到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高达1500万亿日元。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超低利率政策,但是日本人存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高利率回报,所以大部分钱还是躺在银行或邮政储蓄账户里睡大觉。

在世界其他国家,正常来说,退休以后的消费会带来个人金融资产的缩减。日本却正好相反,日本人年龄越大金融资产越多。结果,在日本,老人去世时,平均每位要留下3500万日元的金融资产。

尽管日本的退休金支付额居全球之首,但大部分日本人还是对老年生活感到非常不安,而且越年轻对老年生活的忧虑程度越高。

这种忧虑导致他们捂紧钱包,舍不得花钱,因此,个人消费无法增长,经济自然无法好转,经济不景气又带来更大的不安,如此恶性循环。

15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可以比喻成一个大水缸。拥有如此巨大的水能量的国家,除了人口是日本的两倍的美国之外,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试想,如果这个水缸里储存的水流出来,那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多么大的冲击啊!

遗憾的是,现在,水缸中的水完全没有要流出来的迹象。如果听之任之,最后水会变成死水,甚至变质、发臭。所以,现在必须要有一个人去摇晃这个大水缸,让里面的水动起来。

在这里,能够摇动这个大水缸的关键词就是“心理”。只有消除日本人固有的不安心理,才能把这1500万亿日元的庞大水流引向市场。相反,如果不能消除日本人的不安心理,那么无论政府采取怎样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无法产生理想的效果。

我在本书中所提倡的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心理经济学”,这一理念甚至可以被称为“心理经济的革命”。

日本经济从各方面来看,呈现出来的怪异结构是前所未见的,也面临着前所未见的严重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日本人固有的心理”导致的。反过来说,日本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方法,也只能从“日本人固有的心理”这一层面去寻找。

若能制定一项经济政策或推出一项金融服务来打破“日本人固有的心理”,也许就能给日本经济带来新的转机。当然,这当中也会带来新的商机,不,应该说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全球的金融。

给日本人进行心理解冻,是当前日本经济复苏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革欠缺效率的封闭社会体系、构建日本生活消费大国体系的关键。

那么,改变“日本人固有的心理”,将会给日本带来怎样的经济变化呢?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改变日本人的心理呢?本书除了要向读者分析日本人固有的奇妙心理,以及这种心理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外,也会从心理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还会针对个人资产管理和退休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只要能够改变日本人内向、保守的心理,日本就能获得重生,成为生活消费大国,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指出通往这一目标的方法,正是本书写作的目的。

书评(媒体评论)

处于沉睡状态的15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犹如一个巨大的水缸。试想,如果这个水缸里的水流出来的话,一定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史无前例的冲击。

能够摇动这个大水缸的非“心理”莫属。只有消除AffJ保守与不安的心理,才能让巨额的休眠资产流向金融市场和消费市场。

这就是我所提倡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心理经济学”,它甚至可被称为“心理经济的革命”。它是当前曰本经济恢复景气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构建生活消费大国的关键所在。

本书写作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大前研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