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是一个漫长得让人难以想象的时间概念。五千年的风雨荡涤,在中华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沉淀下无数的瑰宝,锲刻下中华民族不灭的记忆,同时也留下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遗迹、谜团重重的尘封往事、扑朔迷离的惊世谜案等。
申智主编的这本《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精选了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极具传奇色彩的谜案,以凝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创新的理念,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解读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感受历史、思考历史,并从中汲取睿见卓识。
让我们寻找历史的足迹,从点滴之处感受华夏文明的魅力,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之旅吧!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沧海桑田,奏响了一曲钟鼓雅乐。那些发生过的故事,那些被前人视为客观的存在,随着时光的变迁,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之下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成为令人难以解开的谜案。
《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是一部解读历史谜案的理想读本,语言通俗流畅、观点新颖独到,在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内容涉及消失的古国、幽秘王陵、政治谜团、文化悬案、战争疑云、名人谜案等。本书采用案例解读的方式,生动剖析了这些尚未破解的谜案,揭示了谜题背后隐藏的玄机。
然而,对于每一个悬案,编者申智在解读的时候,并未以一家之言取信于读者,而是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观地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和论正后的观点一并提出,使读者在了解这些历史的同时,能够多获得几条了解真相的途径,从而帮助读者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尝试去揭开谜团。
愿《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能够让您真切地感受历史情境,体会人们为解开这些悬疑所经历的曲折探索。
蜀王蚕丛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
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率军攻灭蜀国。古老的成都平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这五个王朝。由于它们都是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没有文字,加之离汉晋时已久远,故古人对这些王朝的记载十分简略,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荒诞不经,更给古蜀国增添了几分神秘。
古书《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蜀王蚕丛长着“纵目”的眼睛,那“纵目”是什么样子?历代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纵目之谜也沉睡了数千年,直到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
上千件蜀国珍贵文物的出土,顿时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在这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达16.5厘米。又如一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厘米。
古蜀人如此重视刻画眼睛,这种奇特的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纵目之谜”由此也逐步走下神坛,公诸于世。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跟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从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加以艺术化的夸张,由此,“纵目”,这个本是个人生理缺陷的特征,随着岁月流逝,在蜀王蚕丛丰功伟绩的光环下竟也成了他的标志。
三星堆文明来自何方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成都以北广汉郊外的三星堆,它是一处距今5000~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是我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三星堆文明来自何方?出土的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让人无法揣测。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看到发掘出土的金面罩、金杖,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西亚与北非的同类器物。
因此,曾有人认为三星堆文明可能是外星文明、玛雅文明,甚至古城本身是世界朝圣中心。但猜测毕竟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和实证分析。考古学家通过进一步挖掘和实地考察,一一推翻了这些假说。
三星堆文明,作为古代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晶,必然与其他古文明有着相似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目前,考古学界通过古文明的相互影响,推定三星堆文明之源可能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
据了解,通过对三星堆出土的象牙作DNA分析,发现当时的大象属于亚洲象,这从一个侧面否定了玛雅文明或外星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联系。
针对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的说法,有关专家指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由于四川地区地形极其险峻,客观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要想有数条四通八达的朝圣之路,对于古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况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当时曾经有外来高级文明传人的先进技术来改善交通。
据研究分析,很早以前一支蜀先民部族顺岷江山地河谷南下,进入成都平原,与当地土著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蜀族最早的一部。从族属关系上看,几代蜀王大多都是蜀氐羌系,除此之外,还有巴人及荆楚民族、西南少数民族和越民族等,正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一样,也是多民族的统一体,而非什么“杂交文明”和“来自其他大陆的‘老外’”。
因此,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然而,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许多疑点还是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留待人们去猜想、研究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很多。P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