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这所百年名校不知成就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它嫣然成为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
众多著名的教授是北京大学的魅力之源。在北京大学云集了很多知名教授,比如梁漱溟、胡适、蔡元培、马寅初、冯友兰、沈从文、林语堂、鲁迅、徐志摩、李四光、金克木、任继愈、季羡林、张中行、李伯谦、姜伯驹、王选、徐光宪等大师级学者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在小小讲台上教书育人多年。因为有了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北京大学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才如此厚重,以至于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埋藏着一个名人的故事和一段久远的历史。
周梦茹编著的《百年北大传世哲学课》让你感悟百年北大传世哲学,借鉴大师们的人生经验,为自己营造非常的人生吧!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导师。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大学,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俄罗斯的,可以说,你们学生的水平是最高的,你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过去经常说,北大是中国的哈佛,现在我还要说,哈佛也是美国的北大。”
对于失败,北大教授、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说:“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相信你读了周梦茹编著的《百年北大传世哲学课》这本书以后,对于今后怎样掌握好人生处事哲学充满了信心。
人生中的一切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百年北大传世哲学课》这些北大教授的至理名言里寻找到答案,为自己答疑解惑。
7.不要太高看了自己
“我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不能把功劳记在我自己的名下。”
——任继愈,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任继愈是一位非常低调而淡泊的高雅之人。任继愈教授一生勤奋好学,为人低调,不贪虚名。熟悉任继愈教授的人都知道,任继愈教授一生有“四不”:不过生日、不赴宴、不出全集、不当挂名主编。任继愈当了18年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到卸任时,任继愈教授说:“我想了半天也没觉得我做了什么事情,工作都是大家做的。我给图书馆玻璃的门上贴了个条,省的大家撞到玻璃上,这可能就是我做的工作。”由此可见,对待功劳,任继愈教授是一个淡泊之士。
正如任继愈教授所言,做人不要太高看自己,就算你真的才智凌驾万人之上,也没必要自觉劳苦功高。用低调的姿态看待自己,旁人会因此更加高看你。有时太过高调,反倒显得浅薄庸俗。所以,我们不能“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能“把功劳记在自己的名下”。
生活中有一种现象:有的人出了几部不错的书。便按捺不住心中狂喜,以作家自居,于是频频上电视、上报纸,弄得满城风雨,还要持之以恒地大肆宣传,以使自己长享盛名;有的人在某个领域博得名次后,便恃才傲物,认为可以从此笑傲江湖了;有的人财大气粗,便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似的,显福摆阔,招摇过市……他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懂得人世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最后的结果是,功名不在,信德俱损。
当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上演时,你别忘了告诫自己:低调做人是一种很好的自保方式。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能够低调处世的事例。比如:一些成功的名人,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谢绝任何无意义的歌功颂德,而是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姿态面对世人,踏踏实实地谋划下一步的方向,以争取更大的成功;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不愿意流俗,更不愿意抛头露面,而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用心去努力创作人们喜欢并需要的艺术作品,不断超越自我……低调处世,让他们与外界的功名利禄完全隔绝,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更加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俄罗斯联邦政府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学识过人,谦逊廉政。尽管身居要职,但梅德韦杰夫一直低调为官。圣彼得堡新闻界广为流传梅德韦杰夫的低调作风。当时市委员会有一本委员会官员电话簿,里面唯独没有梅德韦杰夫的联系电话。梅德韦杰夫认为,自己主要工作是吸引外商投资,没有必要与当地公众打交道,因此选择“隐姓埋名”。
担任总统办公厅主任期间,梅德韦杰夫也刻意保持低调。梅德韦杰夫负责总统国事活动所有环节。在众多官员中,唯独他只需轻轻叩一下门,就能直接进入总统办公室。但梅德韦杰夫却个性内敛,不喜交游。
俄罗斯媒体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有一次普京召开媒体见面会时,梅德韦杰夫独自在隐蔽的角落喝饮料。普京见状惊呼:“季玛(梅德韦杰夫的小名),别坐得那么远,离我再近些。”
哲学家西塞罗说:“当我们走红运,事事如愿以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悲观丧气,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则是一件好事。”后一句话,说的就是低调处世。看来,这位哲学家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领悟到低调处世的重要性了。
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君子贤而能容罢(同疲,指才劣之人),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意思是说,君子贤能而能容纳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容纳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容纳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洁而能容纳品行驳杂的人。一个人,无论多么贤能、多么聪明、多么渊博,如果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视万物皆在我之下,总认为别人不如自己,那么就永远不会博得别人的认可。
所以,不要太高看自己,就算你真的才智凌驾万人之上,也没必要恃才傲物。用低姿态看待自己,旁人会因此更加高看你。如果你太过高调反倒显得浅薄庸俗。
最聪明的选择就是任继愈教授的做法:将自己的“丰功伟绩”说成“微薄之力”,或指出自己诸多不足之处,别人也不会因为你自己说出了缺点,就认为你一无是处,相反,会对你心生敬意。
低调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只有经历过“十年寒窗无人间”的寂寞才能有“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成就。只有低调才能忘记眼前暂时的华美光环向着更高远的天空飞翔。
P20-22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大学。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俄罗斯的,可以说,你们学生的水平是最高的,你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过去经常说,北大是中国的哈佛,现在我还要说,哈佛也是美国的北大。”北京大学这所百年名校不知成就了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它俨然成为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
1898年,百年名校北京大学在北京创立,原名为京师大学堂,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从1898年到2012,北京大学经历了114个春秋。百年北大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它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它曾经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先头阵地……北京大学最大的财富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因此它培养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社会精英。
众多著名的教授是北京大学的魅力之源。在北京大学云集了很多知名教授,比如梁漱溟、胡适、蔡元培、马寅初、冯友兰、沈从文、林语堂、鲁迅、徐志摩、李四光、金克木、任继愈、季羡林、张中行、李伯谦、姜伯驹、王选、徐光宪等大师级学者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在小小讲台上教书育人多年。因为有了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北京大学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才如此厚重,以至于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埋藏着一个名人的故事和一段久远的历史。
睿智者用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在经历了特殊历史背景之后,沉淀了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奥的生活智慧。这是北大留给我们年轻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对于幸福。北京教授、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对幸福的定义。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幸福的内容。最近可以一说的幸福是和亲戚到了绿洲家园,看到一亩的空地上盖着两层的房子;很多房子像童话里的城堡,颜色各异。那天的天气极好,所以感觉像在好莱坞的油画里所说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也差不多。”
对于生活,北大教授、著名哲学家梁漱溟说:“人类至此,最大的危险就在于凡是计算较量左右瞻顾,把一切生活都化为手段,凡事都想想为什么。”
对于工作,北大教授冯至说:“平凡中的伟大,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像自然界的贵百草一样‘不辜负一个名称’,像往山上凿路的老人、化缘在孤岛上建造灯塔的人一样做有益的事业,体现平凡中的伟大。”
对于失败,北大教授、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说:“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
可以说,人生中的一切问题,我们都可以从这些北大教授的至理名言里寻找到答案,为自己答疑解惑。
感悟百年北大传世哲学,借鉴大师们的人生经验,为自己营造非常的人生吧!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