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掷千金的上帝(精)/陶造生命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美)提姆·凯乐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掷千金的上帝(精)》是《纽约时报>与亚马逊书店排行榜畅销书作者提姆·凯乐专著,故事主要讲述一位有两个儿子的父亲,在将家产分给儿子后,对小儿子因那家产后离家出走,并随意挥霍后回家的态度,不仅接纳,更是让大儿子也去原谅和接纳小儿子。借而来说明每个人的成长及内心的期盼。

内容推荐

有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要求分家产,在得到家产之后他就离开家乡远走高飞,在纸醉金迷、放纵声色中耗尽了所有。在忧伤痛悔的觉悟中他决定回家,没想到父亲竟然伸开双臂迎接他。但这个欢迎却让大儿子极度生气。故事最后父亲规劝大儿子一起来接纳并赦免他的弟弟。  在寻求意义和价值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正如这故事中的儿子。或是如小儿子,放任自我颠覆传统;或是如大儿子,顺服自律,心却早已远离。无论我们是何种类型的人,都迷失在外。我们的内心要如何才能由“小儿子”的恐惧、“大儿子”的愤怒,转变为喜乐、爱与感恩呢?

作者独提姆·凯乐辟蹊径地借由《一掷千金的上帝(精)》向我们显明上帝是一位花费极大耗尽所有的上帝(God of Great Expenditure)。对他的儿女来说,若不说他是“一掷千金”地施恩在我们身上,就不足以形容。不计一切的恩典,是我们最大的盼望,是我们生命改变的经历,也是《一掷千金的上帝(精)》的主题。

目录

引言

比喻的内容

01耶稣四周的人们

“众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02两个迷失的儿子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03重新定义“罪”

“我服待你(我做你奴隶)这多年。”

04重新定义“迷失”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

05真正的大儿子

“儿啊……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06重新定义“盼望”

“他……往远方去了。”

07父亲的筵席

“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感谢

试读章节

重新定义“迷失”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A.愤怒与优越感

耶稣常常用“迷失”与“寻找”的隐喻来讲述罪与救恩。在路加福音第15章里有三个比喻是耶稣对宗教界领袖们说的:第一个比喻是说到牧羊人找到迷失的一只羊,第二个比喻是关于一位妇人找到遗失的一块钱,第三个比喻就是我们所讨论的两个儿子,他们在不同的路线上都迷失了。耶稣曾在别处经文中总结说,他的事工乃是“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19:10)。

什么是属灵上的失丧或迷失呢?在两个儿子的比喻里,小儿子的迷失清楚地体现在他落人猪圈的下场——因着他的任性、放纵和愚蠢的行为,他用尽了所有的金钱与资源,也不再有朋友。在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穷途末路”了,于是就想要回转重建他的生活。

可是在这个比喻中,耶稣要我们注意另一种比较隐晦却又同样具有毁灭性的迷失形态,但要能够认出这种迷失形态,就得要抓住耶稣对罪更深刻的定义,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称这种迷失的形态为“大儿子式的迷失”,它在世界上所带来的悲惨与冲突,并不少于另一种形态的迷失。我们若仔细地检视大儿子,就能够分辨出这种迷失的各项特征。

……

p40-P41

序言

路加福音第15章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这个比喻的情节与人物非常简单:有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要求分家产,而在他得到家产之后就离开家乡远走高飞,在纸醉金迷、放纵声色中耗尽了所有。后来他在忧伤痛悔的觉悟中回家,没想到父亲竟然张开双臂迎接他。但这个欢迎却让大儿子极度生气。故事的最后说到父亲规劝大儿子一起来接纳并宽恕他的弟弟。

从表面看来,这段叙述并没有很扣人心弦,但我相信,如果以一个湖来形容耶稣所有的教训,那么这个著名的浪子比喻,就是湖中最清澈见底的地方之一。在过去几年中,有很多人针对这段经文发表了精彩的研究,但是我对它的认识,则是建立在三十年前第一次听到柯隆理博士(Edmund P.Clowney)根据这段经文所讲的信息。那篇讲章改变了我对基督教的认识,我几乎认为自己发掘到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秘密。这些年来我经常反复教导与研读这个比喻,在我解说其中的精义以后,我见到许多人从这经文中得到的激励、启发与帮助,是远超过其他任何经文所带给人的。

有一次我在海外服事,借助翻译对当地的会众就这个题目进行了一场演讲。不久之后为我翻译的那个人写信告诉我,当他在传译这篇信息时,感到这个比喻像箭一样地刺入他的心。在经过一段挣扎和反思以后,他就信靠了基督。还有许多人告诉我,当他们了解耶稣的这个故事以后,他们的信仰、婚姻,有时甚至包括他们的性命是如何地被挽救过来。

在本书开始的前五章,我会先解释这个比喻的基本意义;到了第六章,我会说明这个故事如何能帮助我们全面性地了解圣经;而在第七章,我就要指出这个教训如何能落实在我们在世上的生活中。

我不用这个比喻最常见的名称:“浪子的比喻”,因为我认为单是以小儿子作为故事的焦点是不正确的。连耶稣都没有称此比喻为一个浪子的比喻,而是以“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展开这个故事的;而且其中对大儿子的叙述不少于对小儿子的,提到父亲的分量也与两个儿子的相当。不仅如此,耶稣对大儿子的讲论,是圣经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所以,这个比喻更好的名称,应该是叫做“两个迷失的儿子”。

描述“浪”子的英文形容词是“prodigal”,但其实它的意思并不是“任性”;按照《韦氏大辞典》(Men—am—Websterk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解释,它是指“不计一切地花费”,意思是一掷千金地花费直到什么都不剩。因此用这个词来描述父亲和描述小儿子都是同样恰当的。父亲欢迎悔改的儿子,可以说是不计一切的,因为他没有“计”算或数点他的罪,也没有要求他赔偿。但父亲的这个反应激怒了大儿子,也极可能不为邻里社区所接受。

这个故事中的父亲代表了耶稣所熟知的天父,使徒保罗写道:“……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哥林多后书5:19)耶稣在这个故事中向我们显明天父是一位花费极大的上帝(God of Great Expenditure),对他的儿女来说,若不说他是“一掷千金”地施恩在我们身上,就不足以形容。上帝不计一切的恩典,是我们最大的盼望,是我们生命改变的经历,也是这本书的主题。

后记

我要再次感谢乐玛(Jill Lamar )、麦克密(DavId Mccorllllck)和塔特(Brian Tart),因着他们在文学技巧与个人方面的支持,这本书才得以问世。我还要和以前一样地谢谢沃斯(Jarfice Worth)与蓝德(Lynn Land),让我在每年夏天可以有两个星期安心地读书和写作。我也要感谢“救主长老教会”(Redeemer Presbyterlan Church)的每一位,愿意开放自己的心灵 与头脑,来听本书中这些和直觉不太一样的信息。

多年前我听到柯隆理博士(Edmund P.Clowney)以浪子的比喻讲道,他的信息改变了我对基督教的整个看法和我传扬它的方法。当我在这些年更多认识他以后,他也让我看到是有可能既在神学上严谨而正统,又同时带有不尽的恩典——这是极少见而珍贵的综合体。

如果要把所有带领过我、鼓励过我、塑造过我事奉的前辈一一都写下来的话,那要花上好多页的篇幅,不过这其中一定会包括博德(Barbara Boyd)、勒弗雷斯fRichard Lovelace)、倪可尔(Roger Nicole)、史鲍尔( R.C.Sproul)、艾莉莎(Elisabeth Elliot)、司马特(Ken-nedv Smartt)、康恩(Harvie Conn)、米勒(Jack Miller),还有我的妻子凯西(Kathy)。谨以此献上我最深的谢意。

提姆·凯乐(Timothy Keller)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