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诗中经典,通天地间至理;如山谷清泉,化解迷情妄执。
富贵前程、悲欢梦觉,总要一颗平常心。星云大师勘破荣辱穷通,随缘生活,随喜而作,犹如晴空朗照,阐释人生真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不碍事(星云大师讲佛诗中的智慧)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星云大师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佛诗中经典,通天地间至理;如山谷清泉,化解迷情妄执。 富贵前程、悲欢梦觉,总要一颗平常心。星云大师勘破荣辱穷通,随缘生活,随喜而作,犹如晴空朗照,阐释人生真义。 内容推荐 在世间,功名富贵也好,为人服务也好,重要的是要人忙心闲。无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计较得失。如我们的身体,平常百般爱护,加意保健,而百年之后身腐灰灭,身体也不是我们的……在世间,我们的能力要和所做的事情相应,人生志趣要与环境相应。禅门的悟道是活水长流,每天都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为中悟,忽然有个恍然大悟,然后对于“生从何来,死将何去”了然于心,再也无惧了。道,在平常心里面,在日用生活中成就,不必刻意强调,也不求速成,只要有恒心,一片豁然悟境就在你面前。 目录 序 直悟生命的本源 卷一 到处随缘 难得难得/002 不认识自己/003 六个盗贼/004 生死一如/005 不要妄求/007 对生命有信心/008 却下眉头/009 心念/010 山积海深的名利/011 花开花落/012 能忙能闲/013 不怕穷/014 种地/015 自吊/016 量量自己/018 路不通时/019 灭却心头火/020 非有意/021 是非/022 钱买不到的/023 一齐拿去/024 石灰吟/025 偌大情怀/026 一念之差/027 求人不若求己/028 日日新/029 直道难/031 忍了忍了/032 硬伤/033 春柳秋菊/034 天算/035 他乡归处/036 故乡事/038 知行合一/039 谁也帮不上忙/040 出尘难/041 死后空手/042 三种过失/044 问前程/045 经得起/046 择枝而栖/047 自家事/048 粗茶淡饭/049 儿孙福/050 防人之心/051 深藏与包容/052 黄梁梦/053 千锤百炼/054 稳住/055 应和/057 乱心怎么静/058 逆增上缘/059 无求的境界/060 无损/061 刀口蜜/062 人/总要变老/063 忍耐的行谊/065 相守/066 不嗔/067 种豆得豆/068 征服自己/069 五种道德/070 刹那/072 修福/073 怎么死法/074 良心忏悔/075 护生/076 停不下/077 人情如水/078 多与少/080 卷二 妙语见吉祥 十两黄金四句话/084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085 万物同源/086 倒不如退一步/088 与冤家共和/089 在方寸地出头/090 放下/放不下/091 清净的心湖/092 拳头当枕头/093 居安思危/095 强出头的代价/096 聪明累/097 东西一般/098 语言的虚妄/099 随处的慈悲/100 缺陷美/101 心牢/102 你对我错/104 喜舍/105 最好的供养/106 将海水倾尽/107 争千秋/不争一时/108 天不欺/110 灵山会上一朵花/111 宽大/112 实在没工夫/113 不识主人翁/114 忍住了/115 治心/116 用心用功/117 知足/119 解铃还须系铃人/120 超越皮囊/121 瞎子点灯/122 转念想/123 水到渠成/124 三思而后行/125 明明是人/127 安身立命/128 过关/129 卷三 禅的机锋 不可以分别/132 我找到了/133 空门/134 菩提与空无/135 深山更深处/136 到哪里去/138 一灯除诸暗/139 无所不住/140 磨杵成针/141 马蹄香/142 无相无我/143 随遇而安/144 把佛性照顾好/145 机不可失/146 尽管睡/148 何去何从/149 不立文字/150 会吃喝的禅/151 山还是那座山/152 妄寻思/153 如何看自己/154 譬如偶遇/156 闲心/157 人生如戏/158 无住才能安住/159 谁是我/160 觅心安/161 无所动的心/162 解疙瘩/164 锁虚空/165 有也好/无也好/166 我从曹溪来/167 全凭心地/169 见深见浅/170 世界上最大的东西/171 空是存在的/172 观音老母/173 凡人做神仙/174 身体如房子/175 磨砖不能作镜/176 接心传灯/178 一就是多/179 平常最神奇/180 风铃滴丁冬/181 不可言传/182 用点心/183 芥子纳须弥/185 身处险境/186 卷四 佛陀与我们这么接近 佛在哪里呢?/190 礼佛之心/191 枕上无闲梦/192 怎么会寂寞/194 日日用而浑不知/195 战胜自己的心/196 平常心/197 出家人的性格/198 心中的莲花/199 活在佛法里/201 生命的资粮/202 把主人翁叫醒/203 菩萨畏因/204 要有好老师/205 心口合一/206 佛心/207 万水千山/209 愁杀人/210 披铠甲修行/211 福田衣/212 灵山塔下/213 原来和佛陀一样/214 破舟/215 云水生活/216 时时自在/217 不让妄念生起/218 人的可贵/220 偏向虎山行/221 菩提路/222 用戒/223 破戒与持戒/224 开门见佛/225 有依靠/227 报应/228 月不缺/229 为法忘躯/230 心上刃/231 划不来/232 禅定的功德/233 千江水千江月/235 禅者的生活/236 试读章节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苏东坡 佛法在哪里?佛法遍在虚空之中。 佛法在哪里?佛陀的色身当然有生老病死,佛陀的法身慧命却流布于大化之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溪声尽是广长舌”——你要听佛陀说法的音声吗?听呀!佛陀音声在大自然中,生灭潺潺的流水声就是佛陀广长舌的音声。“山色无非清净身”——你要看佛陀的样子吗?请看,青青山岚就是佛陀清净的法身!彻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从一切事相上洞见人生,无论什么声音,只要你能用心观照,有所觉悟,那就是佛陀的说法声。譬如小孩“哇”的一哭,你就可以感受到一个新生命又要流转尘世。唉!人生苦,佛陀是借着小孩哭声在跟你说法了。因此,即使看到别人打斗、谩骂,也能体悟佛法,打架骂人不也是佛陀说法的音声吗?只要你懂得这个道理,佛就在我们当下!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佛陀与我们这么接近,又时时刻刻对我们说法,有八万四千偈那么多的妙谛,那么多的宇宙真理,我们应好好地领会,再传播给别人。有些人一学佛,就想要闭关,忙着自修、自利、自了,这是多么可惜!如果我们懂得这首偈语,生生世世活在佛法里,时时刻刻把佛法弘传人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人生意义就尽在其中了! 生命的资粮 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念佛早回心; 直饶凤阁龙楼贵,难免鸡皮鹤发侵。 ——明·楚石梵琦 这首诗偈是劝人念佛。人常怨叹没有时间念佛,其实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念佛心志不坚定。你有时间做事业赚钱、吃饭、睡觉、旅行、游玩,却没有时间念佛?你所做的事业、所赚的钱都不是自己的,一撒手灰飞烟灭,唯有念佛的功德才是自己的,是三世十生的业力。世人愚痴,是自己的不知道进修,不是自己的倒反而计较、争逐,沉迷执著地去追求。 “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念佛早回心”——请看,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浮生有限,时间宝贵,人生有多少光阴可以虚掷?想想无常的苦空,莫如早早回心转意念佛! 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是个念佛的修持人,他有一首诗偈形容得很好: “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慰心眼?一句阿弥陀;早也阿弥陀,晚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我们在人间念一句“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池就有一朵莲花。所以念佛念到心佛合一时,心念不受尘境束缚,上升到绝顶光明的解脱境界,我们就是佛,佛就是我们了。 “直饶凤阁龙楼贵,难免鸡皮鹤发侵”——你就算一世富贵显赫,有住凤阁龙楼般的尊荣,也是幻影。岁月不饶人,很快地,鸡皮鹤发会侵蚀你,一霎时便老态龙钟,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还有什么是你的?晴天不备雨天伞,下雨时怎么办?白日不存夜里灯,入夜又如何?生涯短,死到临头怎么办?奉劝大家要早点准备生命的资粮,多念一声佛,多惜一寸光阴。 把主人翁叫醒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 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 ——明·呆庵普庄 我们经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个不停,有人问:“佛为什么要我们念呢?”“佛只念一句就好,为什么要一直念个不停呢?” 有一个小孩一直呼唤他母亲:“妈妈!”“嗯!什么事?”“妈妈!”“做什么?”“妈妈!”“什么事?说呀!”他母亲不耐烦了,很不高兴地骂:“叫什么叫!烦不烦呀!”孩子反问:“我只叫了几声,妈妈就不耐烦了,你每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个不停,阿弥陀佛不会讨厌吗?”阿弥陀佛当然与人不同:母亲虽有爱护子女的心,但过分了难免会怨嗔;而佛是没有嗔心的,佛是依他的愿力要我们称念的,依称念的诚意而与他的心相应。说是念佛,倒不如说是念我们自己的心来得恰当。P201-203 序言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固然造就了繁荣进步,但是也因为变迁快速、步调紧张,而使得个人心里积压了多重的焦虑和苦闷,无法纾解。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可谓一大讽刺。而佛教所谓的“禅”,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是根治时弊的一帖良药! 随着佛法的普遍,禅的精神广为人们所喜爱。行者在禅师的一棒一喝、一句一偈下,或茅塞顿开,或心开意解,一件件复杂的事情或心境,就这样迎刃而解。禅,有如山谷清泉,不经意地流向人心深处,洗净纠结不清的意识分别,化解束缚顽劣的迷情妄执,带给生命一股清凉自在。因此,禅门的公案、语录和诗偈能传遍世界各地,不但滋润了人类久被禁锢的心灵,也开展出无限宽广的文化内涵。 翻开三藏十二部经典,我们发现禅宗的文献浩瀚无比,并不亚于任何宗派,其原因正是由于禅的本质直指人心活泼自在的源头,故而能遍及日常生活,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因此为时人所乐于记载传诵,形成一则则发人深省的公案、语录和诗偈。传及后世,因时空隔阂或个人体验不足,使得初学者往往欲一窥堂奥,却不得其门而人。为弥补此遗憾,佛光山电视弘法委员会遂于台湾电视公司开辟“星云禅话”节目,请我主讲,并编辑成书,得到了广大听众与读者的回响,可见社会人士亟需禅门思想来消解精神上的需渴。继而在盛情难却下,我又于一九八九年元月起,再度应邀主持“每日一偈”单元,达两年之久。兹应大众要求,将全部内容付诸文字,整理成书,以便咀嚼参究。唯一些诗偈的作者因年代久远而佚失,殊为可惜。幸好禅门诗偈旨在表露光明自性,不知作者,并无碍于了解参悟。 我自佛光山退居以来,马不停蹄地四处云游弘法,承佛光山视听中心记录成稿,而文稿之审阅,经常是在行脚途中匆促完成,自有不尽理想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更期盼大家能透过文字般若,直悟生命的本源,在繁忙之时,仍能保有一份欢喜自在的禅心。 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八月于佛光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