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兴自述(上下)/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黄兴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黄兴著、文明国编写的这部《黄兴自述(上下)》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内容推荐

黄兴是个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他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建立民国后,他初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但并未接受,而推举即将回国的孙中山,体现了一个革命者大公无私的情-怀。正因如此,章太炎对黄兴评价道:“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透过《黄兴自述(上下)》,能够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起源与进程,了解早期革命家们矢志不渝、无私奉献、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

《黄兴自述(上下)》由黄兴著、文明国编写。

目录

第一编 革命之启蒙

 革命之动机

第二编 革命之责任

 华兴会之成立

 革命之责任

 复孙中山书(之一)

 复孙中山书(之二)

第三编 黄花岗之役

 黄花岗之役之报告

 黄花岗之役之经过

 致新加坡等地同志书

 与胡汉民致加拿大同志书

 黄花岗之役之追述

第四编 辛亥革命之前后

 赞成发动武汉之起义

 致冯自由书(二件)

 致陈其美等书

 为酬饷之奔走

 致伍平一等书

 继续筹款

 再致美洲筹饷局同志书

 汉口之战事

 建立共和政府乃革命之最终目的

 对民军将士的密谕

 辛亥革命一周年之回顾

第五编 南北议和之前后

 复汪精卫电

 复南狩书

 对议和之关注

 议和之愈出愈奇

 叶军围攻黄县

 议和期间之战事

 双方之互动干戈

 张勋之异动

 清军之违约

 对张勋之警惕

 致黎元洪等电

 复伍廷芳电

 致伍廷芳电

 致伍廷芳电

 致伍廷芳电

 合议须注意之事项

 致伍廷芳电

 与蒋作宾等致姜桂题等电

 致伍廷芳电

 致各都督等电

 对袁氏之祝贺

第六编 南京留守之时期

 致袁世凯电

 复袁祖成书

 致各省都督等电

 致唐绍仪等电

 致袁世凯呈

 致沈秉堃书

 南京留守公启

 致唐绍仪熊希龄电

 致袁世凯等电

 致唐绍仪熊希龄电

 致袁世凯等电

 致袁世凯等电

 致各都督电

 致袁世凯绍仪等电

 与谭延闿致袁世凯电

 致袁世凯等电

 复上海昌明礼教社书

 解职通电

 布告各界文

 布告将士文

 致袁世凯呈

第七编 退居上海之时期

 对国内形势之分析(之一)

 对国内形势之分析(之二)

 在上海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中国同盟会上海支部夏季常会上的演讲(二件)

 致袁世凯书

 在旅沪湖南同乡会欢迎会上的答谢词

 筹办旅沪湖南公学募捐启事

 暂缓北上启事

第八编 沪、津、京三地

 致袁世凯电

 在烟台各社团联合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天津国民党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前清皇族欢迎会上的演讲

 致袁世凯电

 在北京报界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国民党欢迎大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女界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伊斯兰教俱进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湖南同乡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共和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湖南女界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社会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西北协进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袁世凯宴会上的答词

 在北京国民捐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民主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铁道协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正乐育化会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北京叙别会上的演讲

 致各省都督议会电

 在天津日本人士欢迎会上的演讲

第九编 在湖南

 归 湘

 生平之追述

 在鄂都督府的讲话

 在江汉大学的演讲

 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长沙欢迎会上的讲话

 在国民党湘支部大会上的演讲

 在湖南军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4]

 在湖南圣公会欢迎会上的演说[5]

 在湖南政界欢迎会上的演讲

 在共和党湖南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说[6]

 在湖南普通全体大会上的演说[7]

 在旅湘湖北同乡会欢迎会上的演说[8]

 在湖南学界欢迎会上的演说[9]

 在湖南农工商界欢迎会上的演说[11]

 在湖南报界欢迎会上的演说[12]

 在长沙各机关团体联合欢迎会上的演说[13]

 在湖南烈士遗族欢迎会上的演说[14]

 在周南女校欢迎会上的演说[15]

 在明德学校欢迎会上的演说[16]

 在湖南商务总会欢迎会上的演说[17]

 在湖南光复同志会欢迎会上的演说[18]

 致谭延闿书

 和余焕东的谈话

 在湘潭普通全体欢迎会上的讲话[23]

 在湘潭国民党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说[24]

 在醴陵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25]

 在醴陵国民党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说[26]

 在醴陵磁业学校欢迎会上的演说[27]

 在安源煤矿公司及各团体欢迎会上的演说[28]

 在萍乡各界欢迎会上的演说[30]

 在旅萍湖南学生会等团体的欢迎会上的讲话[31]

 在株州的演说[32]

 复杨度电

 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欢迎会上的演说

第十编 二次革命之前后

 关于宋案的谈话

 讨袁通电

 江苏讨袁军总司令誓师词

 与程德全发布告示[1]

 致张勋电[2]

 致吴淞姜国梁电[3]

 复秦毓鎏电

 致李鼎新等电

 致朱瑞陆荣廷电

 致各省都督等电[8]

 与程德全致南昌湖口长沙广州福州等地电[9]

 与欧阳武等致岑春煊电

 致欧阳武等电

 致章驾时朱熙电

 致各友邦通电

 启 事

 与程德全等复参众两院等电

第十一编 在日本

 复宫崎寅藏书

 复刘承烈书

 复孙中山书

第十二编 在美国

 我们将奋斗到底

 对美国《旧金山年报》记者谈话

 在美洲中国国民党支部召开“二次革命”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袁世凯真面目之我见

 我辈革命之必须

 三藩市之隐居

 致刘承烈刘文锦书

 与孙中山分歧之重点

 告国人书

第十三编 袁世凯称帝之前后

 致美国驻华公使电

 复张承槱书

 致国内友人书

 致赵凤昌等书

 致陆荣廷书

 辨奸论

 复彭丕昕书

 致柳下书

第十四编 由美返日

 促袁世凯退位声明电

 致全国各界讨袁通电

 致上海国会议员电

 致唐绍仪等书

 致黄郛书

 致莫伯恒书

 致居正书

 致谢持书

第十五编 回到上海

 在驻沪国会议员欢迎会上的答谢词

 在欢送驻沪国会议员北上大会上的演讲

 在广东省驻沪国会议员举行的茶话会上的演讲

 在上海报界茶话会上的演讲

 答上海《民国日报》记者问

 致何成濬书之一

 致何成濬书之二

 上继母书

 致二姊书

附录

 回忆先君克强先生

 应县考

 华兴会

 1904年的出走

 习射击

 剪 辫

 刘道一

 在小石川区

 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

 八字家书

 “南北一家”

 拒绝袁世凯的笼络

 “卅九年知四十非”

 辛亥前后杂忆

 黄兴与明德学堂

 先父黄兴和孙中山的革命友谊

 黄兴生平年表

试读章节

辛亥革命一周年之回顾——在国民党南京支部欢迎会上的演讲

(一九一二年十月十日)

今日承诸君开会欢迎,诚不敢当。然今日为民国周年第一国庆目,兴甚愿与诸君一谈衷曲。兴从北京来,北京之筹备国庆事已十余日,而沿津浦路线所见之五色国旗,到处飘扬,其热闹亦可推想。全国于此一日而为一致之庆祝,诚快心乐意之事。然一念及此,快乐之中,实含有无限椎心之痛。此不得不为诸君详述之。

革命事业有此成功,必先有其原因在。大凡人类无有生而即为奴隶之资格者,专制之虐,吾人备尝之矣。举凡自由幸福,世界文明,各国之人民能享有;而吾人独有所未能。此于理岂得谓平?故政治改革不能或缓。同盟会发生之宗旨即原于此。此等改革,孙中山先生所素持之唯一目的也。当时党员即今日国民党之一部分。当时之意,拟从言论入手,言论不能达此目的,即非力为运动不可。惟革命思想之灌输,受言论之力为最大。一时如风起云涌,进行非常之速。于是遂思非着手于武力不可,即暗中运动军界。当时,军界同胞对于本党宗旨非常赞同,未数年已大都一致。所苦者无人肯首先发难,故尔迟迟耳。兴等见大势已成,遂共任牺牲发难之责。惟屡举屡败,久之不成。然失败一次,即奋进一次。至徐锡麟、熊成基,又失败于安徽。而最后之大失败,即三月二十九日粤垣一役。失败频频,军界得此报告,大为奋激,乃议大举,期在必成。当先孙中山已由美至日本,复由日本至南洋,种种计划,皆为广东举事之备。

以广州为发难地点者,因交通便利,海外归国较易。根据地既得,然后以武昌为长江之中心点,而南京、湖南二处为之辅翼。其余西北、西南各省以及北京,均有布置。其主动之人物:广东为赵声,上海为陈英士,武昌为蒋翊武、孙武、胡经武,湖南为焦达峰。长江之联络则为谭人凤。谭曾亲至汉口、长沙各地实行联络,皆极表同情。惟定期本在去年正月,迟至三月二十九广东始发难。广东既败,各地遂亦延期。广东之败,为革命以来最大之失败,然革命之成功亦于焉赖之。但授命诸君,均以道义相结合。今日思之,犹不胜悲痛。然海外同胞热心革命,受此激刺,雄心乃由此而发,益踊跃十倍。

武昌起义前两星期,事甚危险,盖其最足令人焦急者,首在军饷。兴在香港,武昌曾屡发急电催迫,不得已遂赶于一星期内,筹集十余万解去。其长江、两广、湖南各处,以上海为总机关。宋教仁、谭人凤于八月十七日由沪赴鄂,十八晚即起义。先一日孙武因炸弹爆烈被拘,胡经武亦在狱,蒋翊武力主速起,军界均表同情。武昌光复后,继及汉口、汉阳。时兴在香港,于九月三日至上海,七日午后抵武昌,则光复已数日矣。是日汉口正被北军来击,即往见黎宋卿,力主死守汉阳及汉口,以待各省响应。惟各同志仅二干余,屡战不利,死伤甚多。然事已至此,岂能有他,但愿牺牲性命期在必成耳。初七晚,各同志均渡江赴汉口,初八、初九未战,盖欲固延以待各省。时九江、山、陕同时响应,声势浩大,然终以非死守汉阳不可。后接上海电,遂去武昌,至上海与陈英士计画江南事。因铁良、张勋防范严密,不易下手。攻战恃子弹,如江宁万一不下,即仍至汉口。时九月十三日也。武昌闻电,人心奋跃,当至汉阳督战。不幸汉口之兵仅有八干,而军饷二十余万,复为人拐逃,汉阳危险殊甚。计相持二十余日,遂失汉阳。汉阳既失,武昌危在旦夕,然誓必死守。惟军人能敌者,止有粤军,且感情亦善。因欲调鄂,与北方协力攻击。不幸吴禄贞又被刺于石家庄。幸南京、上海一带无恙,而粤军亦约期出发,遂誓师北伐。乃未久而议和之事起。

袁总统之主张,国人多未能明悉,今更顺次说明之。当时之袁总统,固以和平为职志,议和专使之来,内容实含有和平解决之策。在上海英巡捕房见唐代表,首秘密叩以袁总统之意见果主张和平否,代表非常诚恳,且言:北兵四、五万在京,而袁无权,若非取消摄政王,则满人必思对抗。当时之议既定,遂有今日。此外历史尚多,不及缕述。

惟兴有不能已于言者:今国体既称共和,则凡民国同胞均有力予维持之责。兴至京时,觉有一绝大希望及一绝大乐观之事,为袁总统之苦心谋国是也。报纸有以拿破仑诋之者,殊为失当,且亦绝无之事。袁之为人,精神充足,政策亦非常真确。忠心谋国,反不见谅于人,此最足以灰办事者之心。然袁总统未曾因人言,而遂有所踌躇也。其度量宽宏有如此。人之诋袁,既不足为袁病,反因此冲突而为外人所利用,则殊可惜。今之国势未能统一者,厥故在此。袁总统亦深以为忧,然兴以为不必虑。缔造之始,首贵统一。今惟藉政府与国民最大后援之力,事必有济。改革伊始,民气奋兴,政见不同,致起冲突,此亦事之常耳。美之统一,七、八年始成,其他数年、数十年者不等。今我国若一年大致就绪,岂非可喜之事?惟政治谋其统一,必藉最良之政党。请以日本为例:四十年前废藩覆幕之时,党派之争,经济之窘,其情形与吾国今日不相上下。而因利用一政友会强大政党之故,遂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此吾人所当取则者。本党进行之策,国务员已加入本党矣。南京关系重要,兹推程都督为宁支部部长,因程都督与吾党意见甚相合,且能实行党纲。想此事必为到会诸君所赞成。(众鼓掌)此并非为一党之私,盖处此国危之时,如大海航舟,须同渡彼岸,虽非同族,犹且协谋,愿我同党诸君,讵可忽于此旨乎?

P77-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