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本雅明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北成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本雅明在40岁时回首往事,写下《柏林记事》。②但这部篇幅不长的回忆录并不是传统的自传体,而是描述青少年时代所认识的柏林,以空间为线索展开的往事回忆。本雅明声称,他多年来就想在地图上标示自己生活的轨迹。这部作品是以本雅明3岁时由保姆带领上街开始认识柏林写起,顺序描述了居住区、广场、公园、游乐场所、学校、剧场以及本雅明后来参加的“青年运动”的聚会地点、与朋友聚会的咖啡馆等,并记述了自己在这些空间的体验。

对于这种写法,本雅明做了说明。他认为,回忆的意识流绝不会按照时间的流程回溯,因此,“回忆不应该采用叙事的方式,更不能采用记录报道的方式,而应该采用最严格的史诗的(epic)和狂诗的(rhapsodic)方式”。“回忆录,即便充分展开,也并不总是等同于自传。这些回忆确实不是自传,即使我在这里仅仅是谈在柏林的岁月。因为自传必须涉及时间,涉及前后关联,构成生活的连续流程。而我在这里谈论的是空间、片刻和片断。”

本雅明承认,这种写法是受到一些作家有关巴黎的描写的启发。他特(指普鲁斯特)的哲学视角与我极其相近。每当我读他写的东西时,我就感到我们心灵相通。”

本雅明在另一篇文章中论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时也指出:“我们知道,普鲁斯特在其著作中描述的不是实际发生的生活,而是一个有过这种生活的人对这种生活的记忆。……对于回忆往事的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经历了什么,而是对他的记忆的编织。”②这些见解同样适用于本雅明自己的回忆。

无疑,《柏林记事》是本雅明40岁时思想和情绪的一个反映,但作为一部回忆录,它也向我们展示了本雅明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并且透露了他青少年时代精神历程的一个重要侧面。

《柏林记事》用片片断断的回忆造成了一种距离感。这不仅是与遥远时光的距离感,而且也表现了作者从小对环境的疏离感。

本雅明声称,自己是“在孤独的游戏中长大的”。幼小的本雅明是一个被保姆和母亲带入柏林这个“霍亨佐伦时代的迷宫”的游逛者。直到大学期间,他始终有一种“在城市面前的无力感”。他跟随母亲上街时,总是保持半步距离。“我的动作习惯看上去比我实际更缓慢、更笨拙、更愚蠢,这种动作习惯就起源于这种在街上行走。”

本雅明童年时对柏林这个城市没有家园感。他把这归因于自己的父母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柏林人。

本雅明对童年时代家庭生活的回忆包含复杂的心理,既有对富家子弟衣食无虞和欢乐生活的怀旧,又表现出冲出犹太市民资产阶级环境的围城的强烈愿望。

在本雅明如梦如烟的回忆里,童年的时光是快乐的。19世纪末的柏林呈现着一派安谧祥和景象。冬天,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溜冰者在公园湖面上飞梭旋转。夏天,网球场则成为青春的场所。在公园湖畔,牙牙学语的儿童玩耍沙土,年轻的保姆们坐在附近的长凳上读着小说,老年孤身男人手拿着报纸,混迹在那些轻浮的姑娘中间。

在写《柏林记事》时,本雅明已经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承认:“他的童年被封闭在他所生活的区里——旧西区或者说是新西区。这里居住着他被宣布为其中一员的阶级。这个阶级自鸣得意,态度傲慢。结果这个区变得类似于租住的格托。总之,他局限于这个富人区,而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至于穷人,对于他这一代的富家子弟来说,他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在另一篇回忆中甚至把居住的房子说成是“早就为我准备的陵墓”。

本雅明把自己家庭划定为“富有的中产阶级”。他写道,他只知道“父母很富有”,但是始终不知道确切的经济收入情况。他推测,家庭财政不仅对他这个长子保密,恐怕母亲也不知其详。他说:“在犹太人家庭里通常都是这样。当然,许多基督教家庭也是如此。”

幼时的本雅明过着优裕的生活。他还记得家里有许多银制餐具。有时他和弟弟一起随母亲上街逛商店。鞋帽衣服都分别在固定的老字号店铺购买。采购结束时,母亲给他们兄弟的犒劳,是在一家固定的店铺要一杯热腾腾的奶油巧克力。

每年夏天,除了偶尔的夏季旅行外,全家都到离家不远的别墅去住。最初是到波茨坦,后来到新巴贝尔斯堡。

本雅明有时到外祖母家去玩。外祖母有一所宽大的住宅,里面有12~14个房间。本雅明从小爱好收藏明信片,“这种收藏的主要贡献者是我的外祖母”。寡居的外祖母喜爱旅游。本雅明说:“几乎很难想象她这样一个老妇人是如何漂洋过海和骑骆驼远游的。”外祖母寄回的明信片激起本雅明对旅游的向往和迷恋。他说:“我从外祖母那里继承了两件事:喜爱送礼和喜爱旅游。”

本雅明不能理解甚至厌恶父亲所从事的资本主义商业活动。他认为:“尽管有由于出身和社会价值导致的一系列约束,我的父亲骨子里拥有作为一个大商人的企业家气质。”父亲原来是列普克艺术品拍卖行的合伙人之一。由于某些令人不快的原因,父亲撤出股份,转向投资活动。他既从事股票投机,也投资于其他实业,包括在柏林和家乡的食品、酿酒等行业。他从此在家里进行交易活动。P3-P5

书评(媒体评论)

我想把他说成是诗意地思考的人,但他既不是诗人,也不是哲学家。

——【美]汉娜·阿伦特

本雅明是法国人称作“忧郁者”(un trise)的人。朔勒姆说,他年轻时就具有“一种深刻的沉郁”。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忧郁的人,但却鄙视现代心理学的标签 阅读他的两部主要著作——1928年发表的关于德国巴罗克戏剧的《德国悲剧的起源》和从未完成的《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读者必须把握住他的忧郁理论,否则便无法理解它们。

——【美】苏珊·桑塔格

目录

第一章 柏林西区

第二章 青年运动

第三章 朔勒姆和犹太教

第四章 语言与经验

第五章 救世主义与政治

第六章 新天使

第七章 德国悲剧的起源

第八章 单向街

第九章 莫斯科之行

第十章 超现实主义

第十一章 破坏型性格

第十二章 驼背小人

第十三章 巴黎的梦幻

第十四章 历史天使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雅明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编著者刘北成。

《本雅明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内容提要:1940年9月26日,为躲避盖世太保的迫害,本雅明从法国逃亡到西班牙边境时自杀身亡,时年四十八岁。他的好友、戏剧家布莱希特得知消息后沉痛地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本雅明生前四处漂泊,事业坎坷,身后才逐渐被重新发现,引起两方知识界的瞩目。如今,本雅明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思想家,其论著丰富的解释力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俨然成为重审现代性与欧洲文化史的关键节点。本书正是在此基础上,追访本雅明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理想与现实交织的文化长卷。

编辑推荐

《本雅明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编著者刘北成。

刘北成,l949年8月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编著有《福柯思想肖像》、《本雅明思想肖像》等,译有《论历史》、《欧洲近代思想史》、《疯癫与文明》、《白银资本》、《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