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盛编著《四大才女之蔡文姬传》:她容貌美丽,冰清玉洁,红颜命薄多感慨;她品性高洁,以国事为重;她身世悲惨,流放边疆,远嫁匈奴,命运坎坷。她的生命中时时交织着血和泪,无尽的相思割舍不断,往昔明月何在?她悲愤抒情,唯有泪涟涟。感动长城内外,一代才女蔡文姬,继承父志续汉史,成为千古绝唱……
《蔡文姬传》:汉末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慷慨悲凉的时代悲歌。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悲愤诗》与《胡笳十八拍》再现了蔡文姬凄楚的生活经历与悲愤的思想感情,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绝唱。
《四大才女之蔡文姬传》由武昌盛编著。
第一章 才女降世,流放北疆
一 梦得兰花籽,才女降人世
兰儿,你是父母后半生的幸福啊!
夜色正一片一片地浸染着大地,洛阳城内的街道上,不时走过几位步履匆匆的行人。缕缕凉风袭来,行人不由一阵瑟缩。几根桃枝从一座院落伸出墙外,隐约吐出一丝嫩绿,仔细观看,嫩绿之问正现出点点新蕾。
洛阳是东汉的都城,也是当时天下第一大都会。它的城建格局,沿袭了战国时代那些大都会的模式,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帝王宫殿、皇家苑囿,以及历代汉皇营建的台、观、馆、阁,还有那些从全国各地迁来的显贵、高官、巨富和豪强,都居于城内的南部,即穿城而过的洛水南岸。而那些平民百姓、商贾工匠,还有集市作坊,则统统聚集在城北。
坐落于城南一显要位置的蔡府,这晚府内灯火通明,从人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今晚府内有重大的事情将要发生。
蔡家大院曲径幽深。若在白日,则能清晰地辨出,整个院落以中央的正庆堂为界,被截然地划开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院进院门,正中有一条已被那犹如虬龙般的紫藤所覆盖、直通正厅的铺砖引道,道两旁是用青砖砌成的两厢矮墙,墙台上以及正厅木构中堂的廊下,摆放满了排列整齐、开有一蓬蓬花卉的各式各样的花盆。穿正厅而过是后院,这里充满了园林味道。有高耸人云的桐树;有齐腰高的排排丛灌隔开的一块块格地,在每个格地问,分别有假石山、清水池、秀亭阁……院底,是两幢坐北朝南的房舍,这里分别住着蔡邕及其在朝中任卫尉的叔父蔡质两家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