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影史》是第一本系统讲述浙江省电影发展历史的书籍。主编竹潜民教授说:“1908年,浙江省首次播放电影;1958年,浙江电影制片厂制作了省内第一步故事片《人小志大》。中国电影史上,浙江电影家占了1/3,而宁波,占了浙江省的1/2。”竹教授认为,宁波电影家在全省电影发展史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像最早的浙江籍电影导演张石川是北仑人,享誉世界的香港影视界大亨邵逸夫是宁波人、《马路天使》的导演袁牧之也是宁波人。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习近平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序 赵洪祝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研究电影史的有益尝试陈坚
导论
一、浙江电影史的概念界定
二、百年浙江电影业
三、百年浙江电影人
四、浙江电影生成的深层文化因素
第一章 萌芽、初生期的浙江电影(1 905—1931)
第一节 概述:浙江人占据早期中国电影的各路要津
第二节 浙江籍电影人创办的明星、天一、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第三节 中国电影孕育期独领风骚的张石川
第四节 中国早期电影的拓荒者邵氏兄弟
第五节 电影放映业在浙江的最初实践
第二章 发展、兴旺期的浙江电影(1931—1937)
第一节 概述:浙江电影家引领20世纪30年代电影新潮流
第二节 浙江人创办的电影公司的新趋势
第三节 夏衍与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
第四节 应云卫的《桃李劫》对故事片创作的突破
第五节 沈西苓从《女性的呐喊》到《十字街头》
第六节 袁牧之 与新现实主义杰作《马路天使》
第七节 时代关切与商业追求:浙江电影家各领风骚
第八节 30年代浙江的电影发行、放映业
第九节 《渔光曲》、《神女》等影片在浙江
第三章 抗战爆发至40年代末的浙江电影(1937—1949)
第一节 概述:在进步电影和人民电影背景下
第二节 抗战电影与应云卫的《塞上风云》
第三节 延安电影团中的浙江籍电影家
第四节 浙江电影人创办的国泰、文华等公司及基本走势
第五节 史东山的电影生涯及《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六节 应云卫与桑弧在40年代的艺术成就
第七节 袁牧之与东北电影制片厂
第八节 银幕上的较量:抗战至40年代末浙江的电影发行放映业
第四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浙江电影(1949—1976)
第一节 概述:在教化与娱乐之间艰难地选择
第二节 袁牧之出任中央电影局第一任局长
第三节 夏衍主管中国电影
第四节 桑弧的《梁祝》、《祝福》等影片对中国电影的创新
第五节 林杉与《上甘岭》、《党的女儿》等“红色经典”
第六节 柯灵的《不夜城》及其对电影文学的贡献
第七节 徐肖冰与新闻纪录电影
第八节 创“红色经典”、开风气之先的浙籍电影家
第九节 《十五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与戏曲电影的崛起和影响
第十节 浙江电影发行、放映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第十一节 浙江电影制片厂的成立与浙江电影学校的前身
第五章 新时期的浙江电影(1976—2008)
第一节 概述:在思想解放与市场经济潮流的策动下
第二节 夏衍对新时期电影的杰出贡献
第三节 跨越中国电影60年的电影大师谢晋
第四节 第四代导演的佼佼者——吴贻弓与《城南旧事》
第五节 张鑫炎的《少林寺》与武侠片的复兴
第六节 勇于创新的电影人:观念裂变和风格多元
第七节 两大故事片厂的“当家人”——汪洋与徐桑楚
第八节 浙江电影发行放映事业的新繁荣与新态势
第九节 浙江电影制片厂与《胭脂》等影片
第十节 浙江电影界与国内外电影界接轨
第十一节 电影教育与电影理论事业的繁荣
第十二节 民营电影的兴起
结论
附录一 浙江电影大事记
附录二 浙江籍电影人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