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鱼摸虾搂兔子》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伯龙小时候的一些事,很美好,很有趣,很感动,值得阅读。它可以让你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去找回童年的那些记忆,给人一种莫名的轻松与释放。书中语言表达带有典型的东北特色,可以体现作者并非无中生有,情景诙谐幽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逮鱼摸虾搂兔子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伯龙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逮鱼摸虾搂兔子》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伯龙小时候的一些事,很美好,很有趣,很感动,值得阅读。它可以让你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去找回童年的那些记忆,给人一种莫名的轻松与释放。书中语言表达带有典型的东北特色,可以体现作者并非无中生有,情景诙谐幽默。 内容推荐 伯龙编著的这本《逮鱼摸虾搂兔子》是一部全方位讲述70后、80后童年趣事的散文集,讲述了小伙伴在东北钓鱼、摸虾,翻墙、遛狗、搂兔子、掏鸟蛋、捡螃蟹、采蘑菇、打猎等童年趣事,既新鲜有趣,又风趣幽默,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感伤落泪,重新追忆起那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目录 一、张老二 二、老桂头儿 三、冰窟窿砸鱼 四、爆米花 五、小鬼儿兴奎 六、洗澡 七、杀猪菜 八、年货 九、过年 十、大鼻涕鬼儿二肥子(一) 十、大鼻涕鬼儿二肥子(二) 十一、值日生 十二、春游 十三、“解放帽儿”(一) 十三、“解放帽儿”(二) 十四、看电影(一) 十四、看电影(二) 十五、啪叽、流溜、小人书 十六、我、张老二、“解放帽儿”(一) 十六、我、张老二、“解放帽儿”(二) 十七、荷花泡抓鱼(一) 十七、荷花泡抓鱼(二) 十八、马蜂与黑鱼 十九、一只野鸭子 二十、西大河网鱼 二十一、电鱼 二十二、智斗“解放帽儿”(一) 二十二、智斗“解放帽儿”(二) 二十三、抓蜊蛄(一) 二十三、抓蜊蛄(二) 二十四、打鸟 二十五、捡栗蓬 二十六、打野鸡套兔子 试读章节 张老二陆陆续续地又遛了几条八两左右的鲶鱼,每遛到一条就炸炸呼呼地显摆一下,把对岸的这些人逗得前仰后合!当然,我们也还是很羡慕他能钓到如此凶悍的鲶鱼的。 说到钓鱼,没几个人像张老二这么“爱岗敬业”,风雨不误地天天下夜钩钓鱼不说,还为了下夜钩特意买了水裤,为了钓鱼人家还用木杆、木板在水里打了个钓台,这种为钓鱼而劳神费力的精神绝对是可圈可点。想到这儿,张老二那边又开始嘟嚷起来:“完蛋啦!少了根夜钩,肯定涨水淹没了!”他俯着身子在水里乱摸起来,摸不到就用腿膛,蹬得水哗哗地响。 对岸看热闹的人喊他,“二哥!别找了,水退了就冒出来啦,钓会儿鲫瓜子(鲫鱼俗名)玩儿吧!” 张老二一边蹬一边说,“一会儿和媳妇儿去她娘家干农活,得个十天八天才能回来呢!今天就不钓鲫瓜子了,没看我竿都没拿,夜钩也都收了吗?”话音未落,张老二家的老娘们远远地来了。我们对岸的人看得那真是一个清清楚楚、真真亮亮的,却愣是没人给张老二提个醒儿。刚刚还热热闹闹的泡子,一下子静了下来。只有张老二低着头、蹬着水,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着。我们这边的人则是面面相觑、心照不宣,都知道一场好戏即将上演,默默地等待着…… 张老二的媳妇,穿着红衣服,扭着屁股疾步地走向泡子。到了泡边迅速找好落脚点,双手一叉腰,杏眼瞪得溜圆,一副怒从心头起的样子;双眼恶狠狠地瞪着张老二背影,那目光像雷似电,直直地射在张老二后脑勺儿上。 张老二还在忙着找夜钩,嘟囔着,“完蛋的玩意儿!怎么找也找不到,让鲶鱼精拽泡里去啦?” 张老二媳妇一听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张老二破口大骂:“你个熊样儿,你怎么就没让鱼精拽到泡子里去?你让鱼精拽泡里去,我不就清静了嘛!跟你我操不起这个心!” 说完还不解气,双手叉在胸前,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那张嘴像是上了膛的机关枪似的巴巴儿地说个不停,“你个大老爷们的,一大早起来横草不拿,竖草不动的就跑来钓鱼,你想作死是不是,你还想不想过了?就你个损色(音:sai三声),老娘当初怎么就瞎眼跟你了!瞅你个窝囊样的,人家老爷们都想多挣点钱养个家糊个口,你可倒好,一天天就知道抓鱼摸虾,还能不能有点儿出息了!说好了今天跟我回娘家帮家里干农活儿,七点就走,人家拖拉机都来接咱了,你还有心思在这儿钓鱼?你搬泡子里来搂着你的鲶鱼精过得了!一会儿我回家把你的棉被拿来一起扔泡子里去,省得你俩没被盖,你俩好好过日子去吧!我就是多余的,不行咱俩马上去找村长打离婚!” 媳妇的出现本已让张老二吓了一大跳,再加上这突如其来的一顿骂,他彻彻底底地糊涂了,张老二媳妇见他没反应,捡起两块石头扔在张老二身边,溅起的水花喷了张老二满脸,“我让你钓!我让你钓!”说完还不解气,张老二媳妇直接蹲在泡边,手脚并用地号啕大哭起来,“哎呀!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东北老爷们最怕的就是女人的三大绝招——一哭、二闹、三上吊!张老二哪儿还有心思找夜钩呀,拎着夜钩和鱼篓连滚带爬地蹬着水向他媳妇走了过去。边蹬水边说,“小红啊!别闹了啊!让人家看了多笑话!我怎么就不知道今天要回娘家干活儿呢?你看看,我昨天听你说今天要回娘家干活儿,昨晚冒着雨来下的夜钩。我知道咱爹爱吃鱼,这不是起早遛两条鲶鱼拎给爹喝酒嘛!咱回娘家总不能空着手吧?一会儿回家到菜地里再摘几个茄子,一起拎去,我给咱爹做个鲶鱼炖茄子,俗话不是说‘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嘛!你看这些鲶鱼有4斤多了!跑了条大的,钩都被拉直了,你看,你看……” 我明知道张老二放夜钩钓鱼和他媳妇回娘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他这一番话无非就是求个自保罢了,没想到张老二媳妇听了张老二的话,立马也不哭,也不闹了,站起身来揉了揉眼睛,又甩了把鼻涕,看了看鱼篓,冲着张老二说,“傻站着干什么,你还真想待在这儿跟那鱼精过啊!赶紧走,人家拖拉机还等着呢!”说完扭头就往家走。 张老二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又嘟囔起来。隐约地听见他说什么再买瓶酒,买斤旱烟什么的。小泡子瞬间沸腾了,憋了半天的我们哈哈地大笑起来。 P4-6 序言 我出生在1976年,那年恰逢是龙年,母亲在给我起名字时,毫不犹豫地在姓后加了个“龙”字,她老人家的心思我是明白的——“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 父亲是个老实人,不善言语。母亲心灵手巧,家里家外的一切事物都由母亲张罗。 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先用红色或蓝色的铅笔在旧扑克牌后面写上简单的汉字,再用白线串成一串,挂在糊满报纸的墙上教我和妹妹识字。 昏暗的灯光下,母亲领着我和妹妹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用筷子指着墙上的扑克牌读了起来:“乐——‘快乐’的‘乐’!” 我和妹妹齐声附和着:“乐——‘快乐’的‘乐’!” “年——‘童年’的‘年’!” “年——‘童年’的‘年’!”母亲一板一眼地教,我和妹妹大眼瞪小眼地读。 “小龙!这个字念什么?”母亲用筷子指着其中的一张牌问我,我紧盯着这似曾相识的字,大脑却一片空白。我挠着头,脸一扭,对着妹妹说:“妹啊!这字念什么啊?告诉哥。” 母亲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对我说,“你就是玩儿有能耐!要是让你玩,你脑袋瓜子都能削出个尖儿来!你啊,要是有你妹妹一半的能耐,能让我省省心也好……” 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怎么好,当然不是只有我家不好,基本上我知道的人家都不怎么样。那个年代没有什么贫富差距,要穷都穷,你家没有半袋米,我家也没有半瓶油。 80年代,父母还在生产队干着农活,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是农民,我理所当然的也是农民。那年代买布得用布票,买粮得用粮票,买肉得用肉票,吃的是供应粮。买粮食不只用票,还得有卡片。这卡片分两种:一种是红卡片,一种是白卡片。持红卡片的是工人、干部这些人。我家的是白卡片,上面除了父母的名字外,还写有我的名字,因为我不但是农民,还享受儿童粮的待遇。90后的孩子们恐怕是享受不到我那时的待遇了。 那时候的孩子不精贵,都是散养。有的人家孩子多,生六七个的也很正常。粗心的父母晚上若不清点下人数,偶尔少个一两个也不会发现。孩提时的我们,压力也没那么大,学习也相对轻松。就拿放暑假来说吧,学校的暑假作业只有两本,一本语文、一本数学。这作业写起来和父母在生产队劳动一样——共同生产、共同劳动。摆上一张小炕桌,几个同学或者兄弟姐妹像头蒜似的聚到一起,各有分工,任务明确:你分语文前十页,我分语文后十页;你分语文阅读题,我分数学应用题。哥哥姐姐帮着做,妹妹弟弟负责抄,就这样,两大本作业,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搞定。一搞定了作业,孩子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驰骋。玩,就玩得歇斯底里;作,就作得酣畅淋漓。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抓鱼、摸虾、打鸟,那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水过江遛泡子,逮鱼摸虾搂兔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