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效应:你的工作能发挥你的优势吗
世界上有一家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公司,它曾在近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一个人在3~15岁,他的大脑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也就是智力上的优势、弱势基本已经定型,后来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比如,你可能是个交往型的人,或者是取悦型的人,或者是统帅型的人,或者是和谐型的人,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一种类型的人去做另一种类型的工作,往往不会成功,因为他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
或者说,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势,才能知道自己会在哪方面能够成功,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优势效应”。无数成功人士都是在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基础上取得成功的。
化学家奥托·瓦拉赫小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谁知他的老师却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接着,父母根据瓦拉赫的意愿,让他改学油画,可是学校给他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的人才。”于是许多教师认为他是个“笨拙”的学生,成才无望。
正当父母无所适从的时候,化学老师根据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的特点,猜测他具有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因为建议他试试化学。没想到化学触发了瓦拉赫的潜能,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这个文学、绘画方面的“差生”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从此,瓦拉赫的优势得到充分开发。在化学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如果我们选择了优势方面的工作,会由于自己的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处于高度兴奋之中,灵感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传统上,我们强调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弥补劣势远没有发挥优势重要。
这对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有很大的启示。
陈亮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在一所重点大学读本科时,就获得了经济学和法学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大型企业做了两年的营销策划工作,后又重返学校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他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了好几篇有影响的论文,连任四期该校研究生学报的主编,在全国性的创业大赛上三次获奖,是该校的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毕业生。他的毕业论文发表后,在金融界和知识产权界引起很大反响,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媒体都对他进行了追踪报道。
尽管这样,陈亮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合作精神不够,不善于和别人相处。其实这也不能算是他的弱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独立性很强。应该说,陈亮找一份比较独立的工作是比较现实的,但是为了挑战自己的弱点,研究生毕业后,陈亮到北京一个研究所工作。但是仅两个月,他就因跟上司、同事的关系不好被迫离职。
陈亮为此很苦恼,找到了职业规划师征询意见:“我就是想学会与别人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我现在不去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那我以后就更不行了。”但是职业规划师告诉陈亮:“工作可以分为独立工作和与别人一起工作两种。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要大家一起来做:有些工作需要与别人合作,有些则完全可以由自己独立完成。选择工作不需要挑战自己的弱点,相反应该避开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与自己优势相符的工作,这样才有利于长期的发展。”
职业规划师劝他:“不适应与人合作的人,尽管通过实践、学习可以有所改变,但也很难发挥到最好的状态。如果你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独立工作的职业呢?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必须费力改变自己弱点才能胜任的工作呢?”
陈亮在职业规划师的建议下,开了一个律师事务所,专门受理经济类案件。后来,他的事业非常成功。
作为职场新人,选择工作应当认清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工作。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成功。P6-8
第一章 懂点心理学 找到适合你的好工作
角色心理: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优势效应:你的工作能发挥你的优势吗
定位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盲目地跳来跳去
延迟满足:一时的薪水重要,还是长远的发展重要
择业矛盾心理:到底是深造,还是工作
求职羞怯心理:大大方方,才能充分表现自己
求职依赖心理:切勿让父母陪着面试
第一印象心理:面试的机会只有一次
换位思考:怎样让招聘者认为你是合适的人选
自我暗示:用自我暗示提升自信
第二章 懂点心理学 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上班恐惧症:上班不是下地狱
成就动机:工作是为了饭碗还是成就
德西效应:你是“上班一条虫,下班一条龙”吗
可见目标:每天完成既定任务
注意的稳定性:工作专注,不做私事
心理疲劳:别让坏情绪浪费你的能量
信息焦虑:防止淹没在过量的信息里
反馈效应:得到反馈,才能进步
拖拉心理:你到底啥时去做它
满意化原则:注意时限,别苛求完美
身心关系:身体状态会影响工作状态
定势思维:任何工作都需要创造性
格式塔心理:要学会从全局看问题
第三章 懂点心理学 在办公室里左右逢源
晕轮效应:细节会影响你的职业形象
工作孤独期:新人怎样快速融入工作环境
“职场代沟”:怎样搞定老前辈
互惠原理:你对公司忠诚,迟早会得到回报
手表定理:你的顶头上司就是“上帝”
上司恐惧症:上司不是老虎
邻近效应:接近上司,使你“近水楼台先得月”
自己人效应:你是上司的“自己人”吗
社会角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身体语言:学会解读上司的想法
心理暗示:上司是在旁敲侧击吗
沟通类型:上司喜欢用听觉还是用视觉沟通
情绪判断优先:破坏上司的心情,你多努力都白费
职场冷暴力:你被人穿过小鞋吗
换位思考:善解人意,才能与同事处好关系
心理距离:保持适当距离,大家都舒服
心理污染:别用坏情绪污染别人的情绪
自我宽恕:找到自己的问题,敢于承担责任
社交恐惧症:开会时你敢发言吗
社交强迫症:要交际,但不要成为“交际花”
社交敌对症:别成为好斗的公鸡
社交冷漠症:在单位里别当“独行侠”
社交强权心理:别总想着当“老大”
过分敏感心理:职场需要“钝感”一点
职场自恋心理:是别人有眼无珠,还是你高估自己
嫉妒心理:坦然面对比自己强的人
祛除被害意识:你是个职场“受气包”吗
瀑布效应:职场中言行要谨慎
心理压力:给自己一个心理“解压阀”
职场挫折心理:为什么升职的不是我
愤怒心理:如果在乎这份工作,就熄灭怒火
流言心理:平时行得正,流言奈你何
冷热水效应:欲扬先抑,提升形象
第四章 了解心理学 树立健康的职场心态
周一恐惧症:如何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快节奏综合症:不要转得像个陀螺
工作狂心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嗜贪症:别因贪婪而活得太累
周末综合症:你会享受周末吗
假期综合症:假期与工作的过渡
年终恐惧症:年终算账,头昏脑胀
“年龄恐慌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职业危机感:你的位子牢靠吗
职业倦怠:我为什么对工作提不起劲
失业综合症:失业让我很受伤
情绪宣泄:在单位里受了气如何宣泄
职场麻木心理:找回你的喜怒哀乐
上班族“假自闭”:你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起来吗
高薪族的变态心理:别为了成功而招人嫌
职场“双面人”:白天是高级白领,夜晚在酒吧疯玩
成功焦虑症:为什么成功了反倒会焦虑
心理饱和:怎样使工作不再单调
过度安逸:没有挑战的工作,会让你智力衰退
麻痹心理:培养防范事故的心理品质
高科技疲劳:下班不妨“不插电”
附录 职场中的趣味心理测试
从办公桌看你的性格
从电脑屏保看你的性格
从小动作看同事性格
职场流行中性风
会议室选择座位的玄机
你的职场幸福指数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生活,其实都是心理生活。”人类的心理世界是十分复杂奇妙的,而心理的变化莫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波谲云诡,色彩缤纷。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活和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心理学是如此地贴近生活,大到社交中的心理特征、婚恋中的心理变化、工作中的心理反应,小到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的细节,即使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个不经意的习惯性动作,都与心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直以来,人类都致力于揭开神奇而幽妙的心理世界的面纱,探求人类心灵的秘密,让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那么,心理学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活动——工作,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工作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如渴望安全、尊重等,而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对于每一个上班族来说,只有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和工作,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我们都听说过“职场如战场”,任何一个周旋于职场中的上班族都不得不面对求职、提升、辞职或转行等问题。各种各样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状态使上班族必须面对许多事,结识很多人。为了求职成功,为了得到提升,为了在职场上进退自如,我们需要和领导、同事及客户做好沟通与交流。
无疑,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希望得到老板喜爱,希望受到同事欢迎,希望努力总是能被老板看到,希望了解同事心里想什么,希望做到的总是比客户想要的更好……就是说,我们需要掌握工作中打交道的他人的心理。因此,我们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便在职场中做到洞察人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上班族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工作奔忙是他们感到最劳心劳力的事情。上班族不仅承受着身心上的疲惫,还面临着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的困扰。现实中的种种难堪的状况告诉我们,上班族的日子并不好过。
针对这些情况,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消除上班族内心的困惑和不安,带来一些有益的安慰和启示。
本书是专为上班族完整规划的职场心理学,包含了对于上班族最实用的职场心理学知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求职中怎样利用一些心理规律和技巧取得成功;怎样利用心理学规律提高自己的工作动力;怎样利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规律搞定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怎样战胜职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健康心态;怎样通过职场中的不引人注意的细节洞察他人的心理。
学会应用心理学技巧来化解各种职场问题,融通各方关系,能使我们在办公室的各种关系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对各种心理误区的解释和指导,能使我们的心理达到最健康、最积极、最稳定的状态。
在心理学的护航下,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变成快乐的职场人、成功的上班族。
本书是专为上班族完整规划的职场心理学,包含了对于上班族最实用的职场心理学知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求职中怎样利用一些心理规律和技巧取得成功;怎样利用心理学规律提高自己的工作动力;怎样利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规律搞定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怎样战胜职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健康心态;怎样通过职场中的不引人注意的细节洞察他人的心理。
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消除上班族内心的困惑和不安,带来一些有益的安慰和启示。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对上班族在职场上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帮助上班族摆正职业心态,更加高效地工作。
在心理学的护航下,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变成快乐的职场人、成功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