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见证百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嘉祥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见证百年》笔者陈嘉祥生于1919年,在时日的长度上与五四运动等同。期间发生的诸多事件,值得我们引以为训,为了记取经验教训,仅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可鉴可读之要求,将其中部分经历记录下来,并与个人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与个人经历有所关连的部分文稿与论述,汇集成为一本小册,希为国人提供一些借鉴,以励未来。

内容推荐

我国自1919年5月4日开展“五四运动”以来,将近百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谋求国富民强,积极推行科学与民主,中间广大人民经历了极为艰苦的奋斗,走过无数危困的道路,牺牲了众多烈士的生命,直到今日,始走上富强康宁之路,并一跃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吾人应记取前此长期走过危困道路的惨痛教训,不可少有忽怠。

《见证百年》笔者陈嘉祥生于1919年,在时日的长度上与“五四运动”等同,另外在个人生活经历上,亦有类似的惨痛经历,其中数度遭遇烈风暴雨的袭击,车翻舟覆,幸而后来皆化险为夷,安然度过。但心灵上遭受到的>中击,迄今仍有余悸。为了记取经验教训,仅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可鉴可读之要求,将其中部分经历记录下来,并与个人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与个人经历有所关联的部分文稿与论述,汇集成为一本小册,《见证百年》为国人提供一些借鉴,以励未来。

目录

雄哉,壮哉,燕京大学

 燕园梦

 重访燕园寻旧梦

 一闪即逝的《燕京水星》

 平蓉路上二十七天——奔赴四川成都参加燕大复校纪事之一

 燕大在成都复校与当时的新闻系——奔赴四川成都参加燕大复校纪事之二

 四三年六月燕大三八班毕业典礼追记——奔赴四川成都参加燕大复校纪事之三

 诲人不倦的两位师长——孙瑞芹先生和张琴南先生

 学庐纪盛

 学庐庐友循环信之一

 成都燕大一九四二一三班纪念册重印前言

 成都燕大今何在?

 美国休斯敦信息一束

 怀念老友朱良漪与单秀螈夫妇

登山观水,访古揽胜

 长城一日记

 被焚八十周年之圆明园

 最忆香山游

 游峨嵋泛大江

 告别戍边地欣然返故乡

 记晋、陕、川、鄂四省之游

 有朋自远方来

 踏访洪荒遗迹——火谷

 土山花园记

 泰山、曲阜、济南七日游

无罪遭缧绁,一生三作囚

 在日本牢狱的三十三天

 悼念“一二·八”燕大蒙难同窗

 苦囚之旅

 “文革”风暴肆虐,害我家破人亡

 “文革”风暴圈中的一个异数

 冲压机旁二十四年

 四十年沉冤终获昭雪

家园旧事

 忆故园

 陈德沛先生传

 陈德沛先生创办文安女校

 陈绳祖先生传略

 陈母邓夫人传略

 《文安县志》列入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

 忆往二十二则

 文安陈氏家史纪要

 一个庭院的变迁

 最忆三弟嘉骥

议古论今

 厕所在中国

 咳唾之道在中国的史迹

 历代发墓恶例十一则

 《四郎探母》禁演始末

 苏武遗风代代传

 秦始皇墓是否曾被发掘

 怡亲王胤祥兴修畿辅水利

 追忆一颗民族工业之星

 秦桧干扰邸报的恶行

 恶犬伤人,犬主岂能逍遥法外

漫谈简化字

 识认简字百忧集——试举“龙”、“凤”两字为例

 北魏太武帝与汉字改革

 莫要硬作新仓颉——《简化字总表》的瑕疵及其影响

 略论《汉字简化方案》(上)

 略论《汉字简化方案》(下)

 漫谈汉字的简化

 正字与简字终将合流

杂文

 初闻日本乞降

 冯玉祥妙语解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作人被刺真象的续篇

 编译室老友重逢记

 白宁筠孝行感人

 忠敬行蛮貊

 无心插柳柳成荫

 邪教“皈一道”

 追往事,谈今吾

附录一 《百科常识三千字》的出版与传播

附录二 ——九四七年旧天津市政府举行的员工福利座谈会

试读章节

7月1日

夜晚行车,不知远近,半醒半睡,忽已抵宝鸡,时方清晨。“未晚先投宿”,下车后,与望山在车站附近觅一旅店寄宿。早餐后,即去市内青年会燕大师生接待站。负责人为校友田景福先生。蒙其热情接待,并商得宝鸡中国银行同意,允我二人免费搭乘该行汽车前往广元,于明日启程。

离青年会后,与望山前往西门工合办事处,因知有燕京同学在该处工作。但办事处主人不耐我等之探问,乃知趣而出。时间尚早,我二人乃联袂攀登北山。山色清秀,幽雅宜人。登临远眺,市区景观,尽收眼底。宝鸡地处西北交通要冲,街市整洁,工商业亦发达,乃一新兴之城市。

7月2日

中国银行汽车站距宝鸡市区尚有十余里,为不误搭乘,早5时即起,雇推车载运行李前住。过姜家堡二三里,即至汽车站。车系载运石油者,一行七辆,列队前进。我二人坐于车中油桶之上。虽稍颠簸,但得尽情饱览秦岭风光。秦岭东西绵亘,横天而立,山形险峻,气势磅礴。公路蜿蜒曲折,汽车盘旋而上,马达呼呼怒吼,若不胜其任者。车行进时,忽而前临危崖,忽而下临深壑,惊险万状。此情此景,不禁想起韩愈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我与望山更时时做遇险跳车之准备,以免身葬深山人不知。

车队行至黄牛铺,忽后方有人乘汽车赶来,大呼有车撞人,不加救护,径自潜逃,要求赔偿。车队最后一辆汽车之司机下车答话,称:“方才我的车碰了一个老汉,我停车慰问,老汉说‘没事,你走吧’。我就走了。你是干什么的,前来勒索?如果赔个千儿八百的,那可以。多了不赔!”后经汽车领队斡旋,赔了一千多元,才算了事。久闻川陕公路司机运私货、拉“黄鱼”,大发横财。观此司机出口“千儿八百”不在乎。可知传闻非虚。

晚宿双石铺,住于木楼之上。山风时吹,颇为凉爽。

7月3日

早5时许,车即启行。山路险阻,使人忐忑不安;复时见沟壑之内有翻坠汽车之残骸,益增悸惧。

车经留坝县庙台子,有张良庙建于紫柏山之苍松翠柏间,庙宇宏丽,塑像生动。有授书楼,据称系赤松子授张良天书处,是庙虽处深山,但香火甚盛,有道士守护。庙有楹联一副,字意俱佳。上联:搏浪一击椎,未了兴汉事业;下联:圯桥三进履,方成翼汉功勋。圯桥本在_、江苏邳县,此间又何来授书楼?古迹多穿凿附会,未可深信。

下午车经沔县,有马超墓、武侯墓、定军山等名胜古迹,皆紧临公路。但一晃而过,不得谒览。又路经一城,城垣多已圮颓,四周荒草丛生,惟尚有一城楼屹立。同车人称,是城即诸葛孔明抚琴退司马大军之西城。此事不见正史,且西城位于安康附近。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可也。

今日所经之险要有柴关岭、酒奠梁等地,晚宿大安驿。

7月4日

上午天雨,在大安驿旅店休息,与望山购得枇杷一斤,食之颇甘。

中午雨停,下午启行。一路峰峦起伏,崖悬壑深。公路盘旋曲转,狭窄难行。西秦第一关——棋盘关及阳平关两处,尤为险恶。车行惊险万状,魂魄为之震栗,虽山景壮丽,亦无心览赏。

晚在中子铺过夜。

7月5日

车进四川,道路愈加险阻,山川景色亦愈加壮丽,真乃步移景换,目不暇接。下午抵广元,中国银行车队折返宝鸡,我等须另行觅车前住成都。往来汽车虽多,但不载无钱乘客,在此停留三日,后经广元酒精厂孙经理(燕大校友)之介绍,始得搭乘甘肃油矿局之敞篷汽车。但该局之车每日仅有一个车位,不得已,我二人分行,望山后我一日启程。

广元古迹甚多,最为奇特者,乃公路检查站旁,有武则天像镌于崖洞石碑之上。据称,武乃广元人,后人念之,为立祠焉。武氏向称淫后,设像供奉,恐只广元一地。石碑已残损不堪。抚碑碣而驰情乎往迹,人所不能自已者,武后安在哉1

7月8日

离广元南行,山势更为险峻。抵剑门关时,日色将暮。关为川陕公路之要隘,位于剑门山上。此山峦峰绵延起伏,高冲霄汉,形若利剑。至关隘处,忽峭壁中断,两山相峙如门,因以为名。此关穷地之险,极路之峻,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越,山下有一石碑,上书“汉大将军平西侯姜公伯约屯兵处”。

过关后,抵剑阁就宿。购剑藤一支留为纪念,兼做他日登山拄持之用。

7月9日

清晨五时,尚未睡醒,“开车啦”之喊声传进耳鼓。匆忙起身登车就路。离剑阁后,一路翠柏森森,绿荫夹道,景色清幽。据称,蜀将张飞北路出兵,时值盛暑,乃命士兵夹道植柏,以蔽烈日。后人称为“桓侯柏”。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此之谓欤?

近梓潼,路旁有一石碑,上书“唐明皇幸蜀闻铃处。”今人替古人伤心落泪也。

晚宿梓潼。旅店旁有演唱“道情”者,即竹琴,唱说《白蛇传》故事。因方言不通,仅能领略一二。

7月10日

离梓潼,进入成都平原。地势平坦,稻田、菜田,绿遍原野,锦绣一片,车行其中,宛若置身琼瑶世界。

过绵阳、广汉后,瞬间车抵成都北门。下车后,即赴华西坝燕大复校筹备处报到,受到韩庆濂、熊德元、戴零雨等师友之热情接待,妥善安置,晚宿于华大明德楼内。

月来长途跋涉,至此告一段落。翌日傍晚,望山亦到达成都,与我汇合。

我们今日能冲破重重险阻,间关万里,由北平来成都,参加复校,端赖燕京精神之鼓舞与众校友之协助。“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之燕大校训,将永远引导燕京师生奋勇前进!P26-29

序言

我国自1919年5月4日开展“五四运动”以来,将近百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谋求国富民强,积极推行科学与民主,中间广大人民经历了极为艰苦的奋斗,走过无数危困的道路,牺牲了众多烈士的生命,直到今日,始走上富强康宁之路,并一跃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胜利果实,得来不易,我们应当百倍珍惜,精心维护。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吾人应记取前此长期走过危困道路的惨痛教训,不可少有忽怠。

笔者生于1919年,在时日的长度上与“五四运动”等同,另外在个人生活经历上,亦有类似的惨痛经历,其中数度遭遇烈风暴雨的袭击,车翻舟覆,幸而后来皆化险为夷,安然度过。但心灵上遭受到的>中击,迄今仍有余悸。为了记取经验教训,仅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可鉴可读之要求,将其中部分经历记录下来,并与个人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的与个人经历有所关联的部分文稿与论述,汇集成为一本小册,希为国人提供一些借鉴,以励未来。

本书记录之事物,跨越时间久长,有关文稿及图片,多有散失。幸赖老妻丁龙宝及小女陈亭,不避艰辛,悉心尽力,多方收集、整理,始较完整。惟笔者水平有限,敬希读者对书中疏失之处,予以批评指正为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