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之痛(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刘英斌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世界性难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解决得好坏,事关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青少年的交叉感染,事关我国的长治久安,其紧迫性、现实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以及挽救失足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刘英斌倾力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集中了部分优秀民警,以案例、感悟、专家点评的形式,历时近三年,九易其稿,撰写了《青春之痛——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等探索青少年犯罪成因,旨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的新探索。

内容推荐

《青春之痛——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由刘英斌主编。

未成年人犯罪,撕碎了多少孩子的青春梦想,毁灭了多少家庭的美好未来,又牵动着多少社会的神经。

在《青春之痛——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这部警示录中,有服刑者的沉痛忏悔,有其父母、老师和亲属等的深刻反思,有管教民警总结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真知灼见,有专家、学者的独到点评。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走守法光明大道,远离违法歧途。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目录

家庭篇

充满泪痕的青春

无法兑现的生日祝福

粗暴的爱

青春期的躁动

父与子

欲望让他沉沦

家庭让我梦碎

犯罪的轨迹

苦涩的改变

我想有个家

我让父母的希望破灭了

迷途的羔羊

冲动的惩罚

迷茫

心魔

离家出走的代价

逆反的代价

现实与虚幻

愤怒的火焰

溺爱与粗暴的恶果

十六岁的轨迹

无法磨灭的伤痕

过去·现在

从小贪开始

孤独的小舟

弯路

背负两条人命

婆婆,我对不起您

法不容情

假如可以重新开始

学校篇

相信我吧,校长

失落的花季

优等生的手铐

还债

“哥们儿”害死人

讲义气的代价

初恋毁了我

他偷了高考试卷

爱——灼伤了谁

“自由”的结果

港湾

社会篇

我是这样走向犯罪的

十六岁的“文龙会长”

十一岁的流浪儿十四岁的无期徒刑犯

被网吧吞噬的青春

难言的自述

网笼

黄书毒害了我

倒在罂粟花下

从头再来

妈妈,我一定早日回家

迷失的少年

新生之旅

“义气”二字毁了他

救拯沉沦中的少年

试读章节

青春期的躁动

2006年夏末的一天,因为总编想出一期关于少年犯的专刊,在办完了相关手续后,就叫我这个小编辑拿上介绍函、证明信,在公交车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后,来到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实地取材。

在反复核实完我的身份后,一位看上去跟我一样年轻的胡警官将我领进了监管区,在片刻寒暄过后,我提出想了解一下未成年人涉性犯罪的情况。他想了想,抽出一份卷宗,对我说:“这是最近刚到的一批新犯,这名未成年服刑人员的犯罪经过很具代表性。”

我翻开了卷宗,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新犯石刚的犯罪经过:2006年2月21日上年9时许,15岁的辍学少年石刚在网吧上了通宵网后回到住宅小区,在自家楼梯口前,正巧遇到刚搬来不久,住在楼上的女邻居23岁的小王。当时小王刚买好早餐,正要上楼,石刚便上前打听前晚另一邻居向她借的影碟,并提出想借影碟拿回家看的要求。独身的小王还未听说过关于石刚的斑斑劣迹,对他的要求自然满口答应,并带着石刚一起进入位于该栋六楼的家。小王一进屋,便热心地帮石刚找起了碟子,四下张望的石刚瞧着小王一个人在屋里翻找影碟的身影,突然产生了向小王要点钱去玩游戏的冲动。于是石刚悄悄掏出自己一直放于裤袋的水果刀,几步走上前以刀威胁,强行搜去了小王身上的400元现金。而小王因为受到突然的惊吓而不知所措。在搜钱的过程中,石刚触摸到小王女性的躯体时,眼前不由浮现出昨晚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叫人脸红耳赤的画面,一种莫名的性冲动突然生起,于是他仍以手中的水果刀相威胁,强行扒下了小王的上衣,并顺手将其双手捆绑起来。望着面孔扭曲,一脸凶狠的少年,小王吓得花容失色,竟丝毫不知反抗和喊叫,小王的顺从给了石刚机会,他迫不及待地在小王身上发泄着自己的兽欲,对其实施了猥亵和奸淫。

当地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石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采取暴力手段劫取他人钱财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妇女发生性行为,又构成强奸罪,鉴于被告人作案时不满16周岁,系偶犯,案发起因带有偶发性,不属于预谋作案,且归案后认罪好,积极赔偿经济损失,确有I每罪表现。综合本案的各种情节,最后作出判决:以抢劫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以强奸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数罪并罚,决定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

“我可以跟他聊聊吗?”我问道,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被带到了一间光线柔和且布置温馨的房间,后来我知道,那是个别谈话室。民警倒了两杯水,一杯给我,一杯放在我的对面。大约3分钟后,随着报告声响起,一个穿着囚服留着短发的少年犯来到了我的面前。大出我意料之外的是,眼前的少年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凶恶,反倒是有几分文弱,让人很难将他与一个抢劫犯和强奸犯联系在一起。我循例问起他的犯罪经过,石刚对此毫不讳言,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在谈话中,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他对自己行为的羞愧与悔恨。当我问到他的家人时,他愣了一下,沉默良久,才开口向我说起他的家人。石刚5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10岁时父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石刚则回到母亲的身边。当时母亲已经再婚,继父对他又不好,动辄打骂,母亲如果拦阻,继父甚至连母亲也一起打。谈到这里,石刚愤愤不已,就因为继父的打骂,让他彻底失去了家庭的温暖,终日胆战心惊。他不敢也不愿回家,更没有心思学习,经常借故逃学,刚开始老师还时常教育开导,到后来也就放弃了,任他自生自灭。没有老师和家人管束的石刚彻底自由了,学是再也不用上了,一天到晚就在街上闲晃。14岁时就经常出入网吧、台球厅,还因为在台球厅打架斗殴、寻衅滋事,而被收容教养1年。解除教养不到两个月,石刚又犯下了这桩罪案,当我问及他为什么会再犯案时,石刚苦涩地说,解教后,学校自然是回不去了,母亲那里也不好意思再添麻烦,只好跟着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未成年又不能去打工挣钱,于是一天到晚在街上厮混,与那些所谓的兄弟朋友泡泡吧、上上网、打打台球。可这些都需要钱,而爷爷、奶奶自从上次犯事后,就对石刚的零花钱进行了严格控制,再说二老本来也没多少钱,搞钱就成了摆在石刚面前的重要问题,铤而走险似乎也就成了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再加上平时他所接触的色情影片对其产生的诱惑与刺激,一时冲动之下就犯了罪。

小胡警官安抚了石刚的情绪,就让他出去了,随后,我与胡警官聊了起来,胡警官说:“我认为特殊的家庭背景是导致石刚犯罪的直接原因。”入监后,他与石刚及其母亲谈话时,每提及石刚的家庭情况,这个玩世不恭的少年竟然痛哭流涕,问他为什么不继续读书,他就说因为继父。胡警官认为,父母离异和继父的虐待,在石刚幼小的心灵埋下了阴暗的种子,使他产生了“暴力能解决一切”的不良倾向,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过早流入了社会,沾染上了一些恶习,再加上一些不良网络的错误诱导,致使他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感悟:

本人:我很后悔自己一时的冲动,给受害人和自己的家庭带来了长久的伤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亲自向受害人道歉,请求她的宽恕,一定尽自己的所能作出补偿。也希望我的同龄人坚决抵制诱惑,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不要给关心自己的人带来伤害。

母亲:石刚走到今天这步,有他自己方面的原因,我也有责任,是我太过疏忽、自私,只在意维持现在的家庭,而忽视了对儿子的管教,也没能给他足够的母爱。在他被我现在的丈夫欺辱时,我也没能站出来保护他,让儿子对我失望,导致他小小年纪就被迫走向了社会。没人教他是非对错,再加上那些坏人的引诱和那些乱七八糟的网络的错导,终于使他把持不住,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我对不起儿子!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只希望他出来后,能让我尽一下母亲的责任,关心他,帮助他,让他能从头再来。

父亲:都是我的错。是我没能在孩子的身边管教他,是我这个不合格的父亲没能给他做好榜样。因为我一个人的罪,害了两代人。孩子啊,你一定要好好改造,爸爸等着你,我们爷俩一道重新来过。

专家点评:

性,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享有、行使性生活权要受到年龄、制度、社会文化环境及伦理道德等的制约。本案例中的涉性犯罪人尚属青少年,他的所作所为绝不被我国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所容许。制止青少年涉性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必须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但青少年涉性犯罪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预防和制止需要家人、学校、政府等协同配合、综合治理。要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力度,重点加强对青少年青春期知识、思想品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并强化相应的制度、机制建设。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王学义

P17-20

序言

在祖国的大花园中,青少年是最美丽的花朵。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朵朵花儿并非都那么鲜艳和纯洁无瑕,青少年犯罪问题,就是我们绕不过去的“那道坎”,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一方面,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不少国家还呈蔓延之势,都在不遗余力地探索解决之道。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必须攻克的难关。青少年犯罪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安全稳定,同时,犯罪青少年背后的家庭、亲友、老师、同学等是何其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有形无形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青少年犯罪问题解决得好坏,事关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青少年的交叉感染,事关我国的长治久安,其紧迫性、现实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以及挽救失足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倾力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集中了部分优秀民警,以案例、感悟、专家点评的形式,历时近三年,九易其稿,撰写了《青春之痛——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旨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的新探索。

他们经手教育改造的未成年罪犯数以万计,见证了无数青少年的青春在网吧中被吞噬,有的青少年的灵魂被黄色淫秽书刊毒害,有的青少年倒在罂粟花下,有的青少年面对人生歧路和诱惑,走向犯罪深渊。他们查阅了13000多份卷宗,最终锁定50多个真实案例(本书中的未成年犯及相关人名均为化名,所有插图均为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所画,在增强可读性的同时,更好地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提供了资料。);他们与服刑的犯罪青少年进行了1000余次的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犯罪前的经历和生活背景;他们与犯罪青少年的家长老师同学交流200余次;他们向全国20多所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的30多名监狱长、政委征求对本书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他们与知名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中学校长、专家、学者、教授沟通交流300余次,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等探索青少年犯罪成因。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享受着万家灯火与和平安宁,我们的民警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伏案疾书,总结教育改造犯罪青少年的方法与心得;每当节假日来临,人们享受着生活的惬意与幸福,我们的民警仍在辛勤劳作,教育犯罪青少年,与他们谈话沟通,教授他们知识和技能,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教会他们做有益社会的人。当犯罪青少年获得奖励,走上领奖台对民警深深鞠躬,饱含深情地说“谢谢”;当犯罪青少年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大门,回首眺望,深情鞠躬,走向新的人生道路,我们深感欣慰。

我们希望,通过循循善诱、诤言相助,一方面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青少年犯罪,让青少年快乐成长,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另一方面拨亮犯罪青少年前程的明灯,为他们驱散迷惘,荡平他们脚下的坎坷,让他们轻步远涉,重新拥有美好的未来。

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

《青春之痛——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编写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