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学者论全球化与自主/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俞可平//Arif Dirlik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学者论全球化与自主》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蔡拓,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全球化与全球问题、政治学理论。主要著作有《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当代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契约论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政体学说》、《可持续发展——新的文明观》等,译著有《古希腊政治学说》。

内容简介

   中国的全球化研究涉及各个学科与领域,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文化学、新闻传播等等,并且像国际学术界早期全球化研究一样,体现出经济视角的主导地位。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政治的考量与分析日益渗透于整个全球长化研究之中,从而决定了政治视角在全球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中国的全球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和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全球化是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是渗透或扩展到政治文化领域;全球化是一种主观臆造,还是一种客观事实;全球化是西方化、美国化,还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所主导;中国应拒绝还是融入全球化;如何认识全球化的政治挑战,涉及如何定位国家及其主权、如何对待国际机制、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等等。至今为止的全球化研究仍然表现出如下两个特点,一足经济的视角仍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对全球化的时代意义及其启示的深度学理探究还比较缺欠。我们不仅要克服极端的全球化鼓吹者或批判者的片面与失误,还要超过全球化的经济学研究和简单的全球化正负效应(双刃剑)两分法研究。在全球化这样重大时代课题研究面前,我们不必急于作出好与坏的价值评判,而应着力研究它对人类已经认同、熟悉的主导性制度、价值的冲击与影响,挖掘其学理的意义,这样才能对全球化的现实作用与未来走势有清醒的分析。中国的全球化研究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与进步,相信这一研究会更加理性、成熟,表现出更富学理与智慧的光彩。

目录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中文版总序
周敏凯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思考/1
胡大平 具体地历史地理解全球化和当代中国的实践/10
俞正梁 陈玉刚 全球共治理论初探/22
蔡 拓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37
汪信砚 全球化与人类的共同利益/59
俞可平 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63
何增科 全球化对国家权力的冲击与回应/96
王逸舟 国家利益再思考/123
郁建兴 徐越倩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140
杨雪冬 国家自主与中国发展道路/156
郭树勇 全球化时代文化对国家利益的多重意义——兼论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利益/174
秦亚青 朱立群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185
王义桅 探询中国的新身份:关于民族主义的神话/196
王和兴 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211
时殷弘 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政治的内在矛盾和冲突/223
门洪华 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234
江时学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44
王在邦 论市场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转型/254
庞中英 另一种全球化:对“反全球化”现象的调查与思考/268
阮宗泽 从“民主赤字”透视反全球化现象/281
刘金源 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294
韩德强 反经济全球化思辨/304
编后记/312

精彩书摘

周敏凯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思考
(二)工业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的关系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世界历史”观,是在阐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的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统一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①。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的主语“它”,是机器大工业!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已经得出了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②。但仔细推敲这一推论,可发现其并不妥当。
从以上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引文的上下文意思以及全文内容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认为,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发展到19世纪中期,才进入高潮,世界市场才形成,一切民族与国家才被联成一体,“世界历史”才启动。可见,资本主义进程的启动、机器大工业的启动,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启动,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与重合。当资本主义进展到18世纪中后期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当工业革命进行到19世纪中期,达到高潮,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历史”进程启动,同时,世界市场形成也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开始了。

前言/序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也同样体现在思想文化中。但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而言,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要小得多。尽管中国学者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但除了少数专家之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依然所知甚少。特别是欧美中心主义的偏见,使西方学术界很少关注欧美国家之外的思想文化发展。例如,近年来我们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学术著作,但中国学者的论著在欧美国家用当地语言发表的则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我们则欣喜地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文化和学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国外的有识之士已从单纯关注中国经济,转而开始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包括关注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等各个方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06:34